企业数智化转型

搜索文档
淘宝传奇程序员多隆离职,携手前阿里P10共赴AI创业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32
核心人物动态 - 阿里巴巴元老级技术专家蔡景现(花名多隆)正式加盟创业公司贝联珠贯担任技术合伙人 [1] - 贝联珠贯创始人兼CEO林昊(花名前阿里P10技术专家毕玄)通过公众号宣布此合作消息 [1] - 两位技术专家将基于AI Agent技术共同开发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1] 蔡景现技术背景 - 2000年作为杭州大学生物系硕士加入初创期阿里巴巴 [3] - 2003年参与淘宝网站从零搭建 一个月内完成交易系统和论坛系统开发 [3] - 长期独立维护淘宝搜索引擎 凭借卓越贡献成为阿里巴巴合伙人 [3] - 2023年退出阿里巴巴合伙人序列 [3] 林昊与贝联珠贯 - 林昊2007-2021年担任阿里研究员 主导构建HSF高性能中间件体系 [3] - 其技术成果支撑双11、6·18等电商大促活动 [3] - 2021年创立贝联珠贯 专注企业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 [3][4] - 公司产品覆盖大数据运维工具、云成本管理平台、AI基础设施及算力优化工具 [3] - 成立四年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将门创投 [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阿里系技术元老持续涌入AI创业赛道 形成显著人才流动趋势 [4] - 前阿里副总裁贾扬清、前阿里云首席安全科学家吴翰清、前阿里云中国区总裁黄海清等均在杭州创立AI公司 [4] - 技术领袖跨界合作推动AI Agent技术在运维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 [1][4]
鼎捷数智(300378):鼎捷数智创享会再次对AI价值进行深度解读
长城证券· 2025-08-17 06: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02亿元 2 31亿元 2 86亿元 [5][9]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鼎捷数智在AI领域实现认知升维 提出"AI是人类创造新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通过"1+2+3"架构(一个模型+两种内核+三类智能体)构建未来世界蓝图 [2][3] - 公司战略从"+AI"转向"AI+" 通过雅典娜平台将AI能力套件化 降低企业使用门槛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4][9] - 2023-2027年营收CAGR达10 4% 归母净利润CAGR达17 5% 2027年ROE提升至9 7% [1][11] 财务数据 盈利能力 - 2025E营收25 75亿元(yoy+10 5%) 毛利率59 4% 净利率8 0% ROE 8 2% [1][11] - 2027E营收33 08亿元(yoy+14 5%) EPS 1 06元 PE 52 6倍 [1][9][11] 资产负债表 - 2025E总资产35 93亿元 资产负债率29 6% 现金储备8 38亿元 [11] - 2027E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8 61亿元 每股净资产10 54元 [11] 现金流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 41亿元 资本支出1 74亿元 [11] - 2027E自由现金流达2 88亿元 现金净增加额0 10亿元 [11] 业务进展 - 发布《数智生产力》专著 提出"数智化是主动的文明跃迁" 强调智能体与人类共生关系 [2][9] - 制造业Know-how积累助力AI迭代 客户AI使用密度提升形成双向赋能 [4][9] - 8月13日上海创享会展示战略落地进展 股价近一年跑赢沪深300指数84个百分点 [1][7]
助力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金蝶云·星空”服务近一半“小巨人”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55
峰会背景与规模 - 金蝶与深商会联合主办"AI+管理 成就不凡——金蝶云·星空领先制造城市峰会" 汇聚超800位制造业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生态合作伙伴 聚焦AI时代制造业破除内卷与数智化转型 [1] 企业代表观点 - 深圳制造业领先源于企业拥抱变化的魄力 金蝶四次转型为传统企业向云服务巨头转变提供范本 [3] - 金蝶CEO提出AI技术三大核心观点:AI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推动企业创新 人类需善用AI改变世界;企业需通过AI实现数据到知识转化助力创新与服务升级;拥抱AI同时需警惕风险并保持人类创造力 [3] 行业趋势与技术演进 - 传统ERP系统存在定制化成本高、灵活性不足痛点 AI驱动的EBC2.0将成为未来趋势 核心在于AI自主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敏捷性 [5] - 制造业在AI、贸易战、新全球化三重冲击下面临九大变化 从传统MRP向智能化EMAI时代演进 [5] - 金蝶AI技术覆盖研发环节智能市场洞察、生产环节智能排产与生产线优化 以及质量、供应链、营销、人力、财务等领域智能化支持 [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金蝶云·星空面向成长型企业提供研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累计服务超4.4万家企业 连续21年在中国成长型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 [6] - 金蝶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达46% 在深圳服务7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客户包括大族激光、海能达、步科等 [6] 客户实践案例 - 海能达通过金蝶云·星空旗舰版实现国产化替代 3个月上线136条流程 整合研发、采购、资金等五大系统 支撑全球化与智能化发展 [6] - 步科与金蝶合作超25年 2015年联合推出"小而美的云工厂"战略及KK1.0智能制造方案 2024年升级KK2.0方案通过AI技术推动智能制造 [6] 生态合作拓展 - 滴滴企业版与金蝶战略合作 基于金蝶企业级AI共同打造高成长型企业一站式商旅用车及费用管理智能解决方案 [7]
从构建方法论到服务加码,华为加速释放AI时代制造业数智潜能
搜狐财经· 2025-08-07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 AI普惠加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向深向实 但制造行业场景众多、产业链长 拥抱AI的复杂程度较高[1] - 华为提出"三层五阶八步"数智化转型落地方法论 通过"三个转变"重构服务体系 实现全链路升级[6][7] - 华为坚持"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战略 在制造领域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数智化转型价值 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 生产效率提升20% 交付周期缩短10% 产品质量优化提升10%以上[10][11][12] 行业挑战分析 - 技术架构创新挑战:传统IT架构难以适配AI对算力、数据与实时性高要求 企业数据分散于CRM、ERP等独立系统 形成数据孤岛[2] - 服务体系转型挑战:传统服务以"故障修复+项目交付"为核心 AI时代需要覆盖数智化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服务[3] - 人才技能升级挑战:企业需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跃迁 传统岗位需叠加AI技能[3] 华为方法论体系 - 三层架构:智能业务、AI开发与交付、持续运营智能应用三个层级[6] - 五阶阶段:场景、流程、组织、数据、IT等五大转型阶段[6] - 八步流程:明确目标、场景识别、重塑流程、组织变革、数据和知识工程、AI建模与发布、AI融入业务应用、AI持续运营等八项具体工作[6] 服务体系升级 - 客户服务模式升级:从"故障修复+项目交付"迭代为覆盖"规划、建设、运营、迭代"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 配备专属架构师团队实现主动共创[7] - 体系协同模式升级:采用"线下一张网、线上一平台"合成模式 O3伙伴服务平台沉淀30年交付经验 构建"两小时服务圈"覆盖2800多个区县[7][8] - 合作伙伴协同升级:合作伙伴从1350家扩展至2500家 认证工程师从1万人增至2万人 联合开发50个创新方案[8] 制造业应用实践 - 汽车制造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管理和软硬件开发工具 在广汽、长安等企业实现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11] - 智能汽车工厂项目:打通工程信息流、生产工艺流和商业信息流 通过MES系统多策略运筹计算实现效率提升20% 交付周期缩短10%[12] - 数字孪生工厂应用:生产流程全程可视 生产质量全息追踪 结合AI质检能力使产品质量优化提升10%以上[12] 市场前景数据 - 制造企业AI应用占比达48% 中国制造业AI使用渗透率将以10%的年复合增长率上升 到2027年实现显著增长[9]
银行业助力企业推进数智化转型
中国经营报· 2025-08-05 13:44
行业趋势 - 银行业加速布局场景化金融服务 通过深度嵌入企业经营场景构建新型服务生态[1] -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金融服务逻辑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2] -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不进则退的生死之战 面临数据孤岛、效率瓶颈和安全风险三大挑战[4] 邮储银行战略举措 - 邮储银行推出"邮银财管+"系列服务 整合易财资、易企收、易企付等六大模块形成管理体系化服务[2] - 该服务以普惠性、智能性、开放性为特色 创新打造符合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品体系[2] - 目前已深度服务超过20万企业客户 彰显国有大行金融报国的责任担当[2] - 邮储银行将以服务企业数智转型为战略抓手 坚定走在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第一线[2] 同业实践案例 -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推出"财资管理云产品体系" 通过智能化、个性化服务优化企业资金管理流程[3] - 某股份行上海分行以司库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利用先进技术支持和风险管理方案助力央国企财务管理数智化转型[3] - 银行服务模式转向从企业经营场景生态切入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破产品链壁垒[4] 服务能力要求 - 银行数字化服务需在技术前瞻性、产品稳定性和服务专业性三方面做到平衡[4] - 需要进一步锤炼综合业务能力才能融入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4]
邮储银行发布“邮银财管+”系列服务 助力企业重塑财务价值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4 09:07
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发布"邮银财管+"服务体系 旨在通过整合多项数字化工具助力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 提供"场景+金融+产业"闭环解决方案 [1] 产品服务 - "邮银财管+"整合易财资(司库云)、易企收、易企付、易企营、易企联、易企管等模块 提供财务资金、资产、资源协同管理体系化服务 [1] - 服务体系通过"能力+""客群+""体验+"三大维度 实现企业"体系协同"与"数智平权" 覆盖不同规模与行业属性企业 [1] - 目前已深度服务超过20万企业客户 [2] 战略定位 - 该服务是邮储银行贯彻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创新实践 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三大领域 [1] - 银行将企业数智转型作为战略抓手 通过共建生态延伸服务边界 [1][2] 发展计划 - 未来将通过数智化创新驱动智能体验迭代升级 优化服务流程并丰富功能场景 [2] - 目标使业财管理更智能、精准、高效 助力企业在数智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2]
华为链投资新思考:AI赋能千行百业,开拓下一个十年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7-29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未来十年新增长方向是企业业务,其已较大程度实现自主可控全产业链,多款重磅产品推出使其重回技术和产品领先地位 [3] - 企业业务是华为三大业务中未来几年增长确定性最高的方向,有望成为未来十年增长主线 [5][7] - 随着华为企业业务壮大,存在两类投资机遇,即华为合作伙伴圈和被华为赋能者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为的下一个十年增长:赋能千行百业——企业业务 下一个十年,华为战略聚焦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 ICT 企业,正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软硬一体化数智生态,业务重心向内需倾斜 [21][22] - 华为公司整体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03 - 2013 年由连通走向统一,奠基全球通信底座;2013 - 2023 年乘移动互联之势,拓展终端与云边布局;2023 年至今以智为核,重构“端 - 管 - 云”智能底座 [28][31] 企业业务承载战略落地,成为华为下一个十年核心增量 - 外部制裁叠加周期回落,运营商与消费者两大核心业务增长承压,运营商业务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乃至收缩,消费者业务面临芯片供给及操作系统生态双重瓶颈 [32] - 企业业务是“数字化打底+智能化升级+行业定制化”的服务组合,在供给端受“断供”影响小,具备一体化交付能力;在需求端有国家战略政策红利,目标是 2025 年营收达 2600 亿 [35][37] - 企业数智化转型至少具备万亿级市场空间,以 2024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测算,假设 1%收入用于数智化投入,对应市场空间 1.38 万亿元 [37] 行业军团全场景建制,全流程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 21 大行业军团,9 大可行方向,践行 All Intelligence 战略 - 各行业数智化本质是“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实现智能决策和高效运营”,核心要素包括智能感知、智能联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和 AI 大模型 [40][42] - 自 2021 年起华为成立 21 个军团,体系分为行业军团与子行业/产品军团,梳理出数字政府、大型企业、油气矿山、制造、金融、电力、交通、教育医疗及互联网九大核心方向 [43][45] 政府:城市、政务、公共事业 - 数字政府是政府部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变革,涵盖底座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业务模型化和应用智慧化四大核心路径 [48][49] - 报告列举了南京、深圳、鄂尔多斯等地在城市治理、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数字政府案例 [53][54] 大企业:建筑、场馆、酒店、零售、物流、养殖 - 大企业数智化是对企业各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构,覆盖多个领域,助力企业实现多种能力提升 [55][56]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多个重点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案例,如雄安金湖、厦门国贸会展集团等 [58][59] 采矿:油气、化工、矿山、冶炼 - 华为助力油气、化工、矿山、冶炼四大领域数智化转型,在各领域有不同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62][63] - 报告列举了中石油、云天化等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实践案例 [66][67] 制造:智慧工厂、数字研发、机器人 -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聚焦无人化、柔性化与供应网可视化三大方向 [69]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制造业典型场景中的数智化落地实践案例,如酷特智能、冠捷科技等 [72][73] 金融:核心系统、大模型 - 金融机构核心系统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华为六大体系支撑其向高韧性、高安全、高敏捷转型,大模型融入金融业务主流程 [75][77] - 报告列举了邮储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行业核心系统升级与 AI 大模型落地案例 [80][81] 电力: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 - 绿色、电网柔性、源荷互动是未来电力行业的三大演进方向,数智化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手段,将在各核心环节落地应用 [82][84]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电力全链条中的数智化实践案例,如酒泉戈壁风电场、宁洲智慧电厂等 [89][90] 交通:公路、铁路、城轨、航空、港口 - 交通数智化从“点 - 线 - 面 - 体”体系出发,提升资源配置与产业链协同效率 [92]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交通行业典型场景中的数智化落地实践案例,如山东高速、天津港等 [95][96] 教育医疗:教育、医疗 -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重构教育体系,全球医疗体系面临结构性矛盾,数智化转型箭在弦上,医疗数智化形成全流程闭环 [97][100] - 报告汇总了华为在教育与医疗领域的数智化典型实践案例,如宁夏大学、深圳龙岗区域影像中心等 [104][105] 互联网:ISP、OTT、传媒 - 智能化浪潮下,信息基础设施与内容生态加速融合演进,华为将在 ISP、OTT、传媒领域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106][107] - 报告展示了华为在互联网行业的数智化基础设施实践案例,如科奇集团、富嶽株式会社等 [110][111] 数智化转型服务市场爆发,华为是最有力竞争者 企业数智化转型从“可选”走向“必选” - 华为企业业务提供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全球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持续升温,在中国正从“可选”演变为“必选” [112][113] - 劳动力红利消退使数智化刚需上升,消费者需求倒逼产线柔性化重构,数智化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变量 [113][114] 华为已在技术底座、生态合作和组织架构上形成深厚积淀 - 技术底座方面,华为完成从硬件到行业算法的闭环布局,硬件有通用设备和第三方硬件,昇腾 910C 和 UB - Mesh 表现突出,软件与云服务为企业提供统一可靠云服务并形成经验库和模型库 [118][129] - 生态合作方面,华为构建了体系化、多层级的合作伙伴生态,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生态体系扩容与能力认证进阶 [130] - 组织架构方面,华为通过行业军团模式重组资源,形成分布式军团架构模式,总结出可复制、可落地的大模型应用方法体系 [137] 华为是企业数智化转型市场的最有力竞争者 - 华为数智化转型服务比传统咨询公司更具竞争力,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和完整能力闭环,招投标结果也印证其优势 [138][140] - 华为云能提供低价、个性化的算力服务,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突出 [143] 投资建议:华为合作伙伴+华为赋能客户 投资机会 1: 华为合作伙伴圈——完成行业数智化的最后一公里 - 合作伙伴体系是华为落地千行百业的“必要”路径,投资机会确定性高 [145] - 选股思路一是聚焦市场空间处于加速释放拐点的行业,如采矿业和制造业,核心合作伙伴包括神州数码等;思路二是挖掘数智化空间长坡厚雪的行业,制造、金融、互联网与零售是价值洼地,核心合作伙伴包括赛意信息等 [146][161] 投资机会 2:被华为赋能者——降本增效从传统行业蜕变 - 数智化转型具备降本增效能力,存在三类投资机会,报告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了华为解决方案赋能客户 [166]
【2025链博会】浪潮通软隋志超:以数智技术带动供应链升级,让AI释放创新动能
环球网· 2025-07-17 08:42
企业数智化转型 - 企业数字化程度越高 业务韧性 盈利性及可持续性越高 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 - 数智化转型需针对不同业务场景 需求及商业模式定制 简单套用成功案例易导致水土不服 [3] - 浪潮提出大企业建平台 中小企业用平台模式 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3] 浪潮海岳数字供应链方案 - 大企业自建平台可定制开发 深度整合内部资源 实现全流程精准管控 提升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3] - 中小企业使用平台可降低信息化成本 快速借鉴大企业管理经验 提升竞争力 实现与大企业协同发展 [3] - 采用中间件或数据接口技术解决数据不兼容问题 需进行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质量 [5] AI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 AI技术使企业效能增长事半功倍 浪潮海岳探索产业大模型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 [5] - AI+供应链实现需求精准预判 供应商快速甄别 智能研发加速 多级库存优化 [5] - 产业大模型与供应链深度融合 构建数智化 精益化 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 [5] 链博会平台价值 - 链博会汇聚产业上下游企业 为促进产业合作搭建广阔舞台 [6] - 基于链博会建立的信任 浪潮通软与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合作模式 推动产业链数智化发展 [6]
华为与心连心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快讯· 2025-07-14 12:02
合作框架 -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 合作领域 - 合作涵盖企业数智化转型 化工工艺流程优化 人工智能大模型 [1] - 合作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 智慧园区建设 源网荷储系统 [1] - 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等多个专业领域 [1]
用友网络副总樊冠军2024年薪酬243.61万 竟然比董事长王文京还高
搜狐财经· 2025-07-14 06:4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91.53亿元,同比下降6.57% [1] - 净利润为-20.70亿元,同比下降121.79% [1] - 归母净利润为-20.61亿元,同比下降113.13% [1] - 研发费用为21.22亿元,同比增长0.73%,连续三年上涨 [3] 高管薪酬 - 执行副总裁樊冠军2024年薪酬为243.6万元,在披露薪酬的副总裁中最高 [3] - 董事长王文京薪酬低于樊冠军 [3] - 其他副总裁张志刚、谢志华、张纪雄、杜宇薪酬分别为156.1万元、192.9万元、142.5万元、147.1万元 [3] - 2023年樊冠军薪酬为245.7万元,同样位列高管层第一 [3] 高管背景 - 樊冠军1974年出生,管理学硕士,毕业院校未披露 [3] - 2001年加入公司,历任UAP平台技术总监、厦门用友烟草软件公司副总裁/总裁 [3] - 2023年曾公开表示企业软件行业进入以AI为中心的新阶段,ChatGPT推动数智化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