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李强: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 2025-08-20 23:41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凝聚创新合力 [2]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 [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方向 - 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 [2]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2] 企业支持与发展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 [1] - 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2] - 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2] 市场前景与需求 - 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1]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1]
守正创新 擦亮“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 粤万年青积极打造大健康集团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2:1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中药企业升级为覆盖"医药+健康食品+医疗"的综合性大健康集团,通过收购上游饮片企业、进入健康食品领域、打造万年青国际医疗港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 - 构建"医药工业—医疗健康—健康消费品"三位一体的大健康生态体系,形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闭环 [7] - 计划建设"中国燕窝港"强化供应链,并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8] 品牌与文化遗产 - "万年青"品牌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拥有134年历史积淀和非遗制药技艺(固精补肾丸制作技艺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 公司拥有101个药品批文,包括32个原研首创产品、10个独家品种、4个独家剂型,16个国家基药目录产品和38个国家医保目录产品 [2] - 重点产品包括参芪降糖片、益心丸、消炎利胆片等,线下覆盖3万家药店和2000多家医疗终端,线上拓展天猫、抖音等渠道 [2] 科技创新与生产升级 - 采用"古法传承+智能制造"模式,应用真空低温履带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离心喷雾干燥技术等现代工艺提升传统中药生产效能 [4] - 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设备布局,实现部分工序自动化,并规划中药提取生产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4] - 研发层面实行"双轮驱动":自主研发聚焦胆道类、降糖类等中医优势领域,合作研发与汕头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平台 [5] 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收购广东通仁药业85%股权拓展中药饮片业务,加强原料质量控制 [7] - 万年青国际医疗港整合国医馆、药房和专科医疗,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7] - 健康食品业务以"药食同源"为核心,开发燕窝、鱼胶等滋补品,并计划推出岭南特色膏方和茶饮 [8]
粤万年青积极打造大健康集团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0:17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拥有130余年历史的广东万年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粤万年青),正从传统药企升级为覆盖"医药+健康食品+医疗"的综合性大健康集团 [1] - 公司拥有"中华老字号"认证,万年青固精补肾丸制作技艺被认定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 - 公司拥有101个药品批文,32个原研首创产品,10个独家品种,4个独家剂型,16个国家基药目录产品,38个产品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1] 产品与销售 - 重点产品包括参芪降糖片、益心丸、消炎利胆片等 [1] - 药品线下覆盖3万家药店和2000多家医疗终端,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积极拓展天猫、抖音、小程序等线上销售渠道 [2] - 健儿清解液(牛奶凉)等产品曾畅销于东南亚地区,未来将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 [6] 技术创新与生产 - 公司以"古法传承+智能制造"为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产现代化与智能化升级 [2] - 应用真空低温履带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离心喷雾干燥技术等现代工艺,与传统炮制技艺形成"优势互补" [3] - 布局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设备,实现部分工序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3] - 探讨募投项目设计落地,布局中药提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 [3] 研发与人才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并行,聚焦胆道类、降糖类、心脑血管类药物与治疗等中医优势领域 [4] - 建设创新平台,与汕头大学等高校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4] - 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质控、商业运营的全链条人才体系,包括中药学、药理毒理、临床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4] 产业链布局与大健康生态 - 公司收购广东通仁药业有限公司85%的股权,拓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形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闭环 [5][6] - 投资建设万年青国际医疗港,结合"华怀堂国医馆""国医大药房"和专科医疗打造高品质健康服务综合体 [6] - 以"药食同源"理念为核心,发展健康食品业务,包括燕窝、鱼胶等滋补产品,并计划在汕头建设"中国燕窝港" [6]
李强: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 2025-08-20 14:39
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察看药物化学实验室,细致询问 生产流程。李强说,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要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 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要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 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李强听取创新孵化模式推动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等介绍,深入了解共 享研发平台建设情况。李强勉励他们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 链条全周期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 用。同时不断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生物 医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事关人民健康福祉。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 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凝聚创新合力,尽快取得更大突破。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 赋能产业 ...
李强在北京调研
新华社· 2025-08-20 14:35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 [1][2]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凝聚创新合力 [3] -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 [3] 科技创新与研发重点 - 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锚定国际前沿和重要领域,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开展科研攻关 [2] - 集中协同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 [2]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3] 企业支持与市场前景 - 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2]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2]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 [2] 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 - 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3] -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3]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3] 政策协同与产业优化 - 强化产品研发、审评审批、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 [3]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 [3]
2025服贸会健康卫生专题将揭晓:聚焦人工智能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9:29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 主题为"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影响[1] - 专题展设置两大展示体验区:"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 招商招展已完成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 国际化率达53%[1] - 首次参展企业包括爱思唯尔、纳通科技、图湃医疗、强联智创等 连续参展企业包括GE医疗、西门子医疗、迈瑞医疗、礼来、阿斯利康、强生等6家世界500强及瓦里安、联影医疗、飞利浦等行业龙头[1] 人工智能与医疗技术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将在展会集中发布 场景化呈现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15个环节 重点展示医疗AI赋能标杆案例[2] - 中医药行业展示成果显著 参展龙头机构占比48% 创历年新高 包括同仁堂、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领军机构[2] - 广安门医院展示"广医・岐智"大模型 西苑医院首展"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 31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整体亮相[2] 同期活动与行业影响 - 同期举办"首都国际医学大会" 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医药健康产业发展、AI+医疗健康等六大领域 邀请国内外院士、顶尖专家参与研讨[3] - 大会将发布《BMJ中国医院临床研究国际影响力报告》和《数字医疗蓝皮书》等国际影响力研究成果[3]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由北京市卫健委牵头 自2021年起连续第5年亮相服贸会[4]
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
新华网· 2025-08-12 06:1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于2025年1月21日在珠海横琴开幕 聚焦"构建港澳校企合作平台 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主题 [1] - 论坛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北京同仁堂集团联合主办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和同仁堂国药联合承办 多家机构协办 [1] - 活动启动"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 作为港澳校企合作的重要探索 [1] 与会重要嘉宾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澳门药监局中药处处长林富聪等权威专家出席论坛 [3] -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范红、澳门科技基金委员郑冠伟致开幕词 [3][5][7] -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朱依谆与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顾海鸥共同主持论坛 [3][27] 主题演讲内容 - 杨宝峰院士探讨非编码RNA发现与核酸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11][13] - 孟冬平副会长剖析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13] - 林富聪处长介绍澳门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规政策 [15] - 同仁堂研究院院长王志斌阐述古代经典名方的定义特点、工业化生产要求及注册上市流程 [17] 重点项目启动 - "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同仁堂集团共同发起 [21] - 项目聚焦两个经典名方的药理学考证和制剂优化 旨在提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适应现代用药需求 [21] - 项目获得澳门特区政府资助 总额达1200余万澳门元 [21] 圆桌论坛讨论 - 专家学者围绕古代经典名方研发思路、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科技推动研发、产品注册与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23][24] - 重点讨论药企合作平台构建的实践意义 表达对经典名方科研项目合作的美好愿景 [23][24] 合作展望与行业影响 - 同仁堂集团将发挥百年老字号品牌优势 搭建高质量发展合作平台 提升国际影响力 [7] - 澳门科技大学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技术手段 在经典名方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3] - 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 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推动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28]
2.07亿元!湖北中医药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08-11 04:00
湖北中医药大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 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10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预算总额达2.07亿元 涉及波谱仪、PCR仪、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科研设备等 [2][3] - 采购预计时间为2025年6~8月 其中重大科研设备购置项目(十一)预算105万元 另一同类项目预算450万元 [7] - 波谱仪采购预算2630万元 用于通过原子核共振吸收信号分析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信息 [7][8] - PCR仪采购预算103万元 要求温控准确及动态升降温 用于DNA片段体外扩增 [8]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 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包含微流控芯片加工制备与纳米生物传感平台 预算174万元 需新建万级空调净化系统实验室 [7] - 活血化痰颗粒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配套经费项目预算184万元 用于建设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解析研究平台 [8] - 蛋白质表达纯化及结晶平台预算174万元 用于蛋白质晶体样品的培养和优化 [8] 学校科研实力与平台 - 学校拥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药学学科评估为B- 中医学为C+ [9] - 牵头组建湖北时珍实验室 建有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10][15] - 近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7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省部级科技奖34项 [10] 产学研与国际合作 - 与企业合作成果显著 "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制剂工艺优化"项目为企业带来近亿元收入 [11] - "神农香菊药妆产品"销售额超300万元 推动中医药资源产业化 [11] - 建有"中马中医药中心"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12] 人才队伍建设 -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737人 高级职称占比73% 博士生导师42人 [13] - 2025年计划招聘高层次科研人才98名 强化"杏林学者计划"等人才引育工程 [14]
吉林敖东:老字号的焕新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8-06 15:46
公司业绩与定位 - 吉林敖东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0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 [1] - 公司是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崛起的中华老字号,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 [1] - 形成"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发展模式,是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并与广发信德合作成立医药投资基金 [7] 道地药材资源布局 - 拥有亚洲最大GAP认证梅花鹿基地与长白山道地药材基地,保障药材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2] - 建成1万亩林下种植基地和6000亩标准化种养基地,率先建立10种北方道地药材的种质库、基因库、标本库及数据库 [3] - 建成东北最大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通过现代化设备实现精准控温控湿保留有效成分 [3] 智能化生产体系 - 智能工厂四条主力生产线中,高速压片机每小时产能达20万片,全自动数粒装瓶生产线罐装误差仅万分之一 [2] - 中药配方颗粒工程项目年提取能力达5000吨,实现从传统经验型生产向数据驱动型产业化转型 [4] - 提取环节全自动化管控,从原料投料到药渣处理全流程无须人工干预,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实现可追溯 [5] 技术创新成果 - 完成5000余次配方颗粒工艺研究,应用动态提取、低温浓缩等技术解决出粉率低等问题 [6] - 累计获得525种中药配方颗粒品种,涵盖人参、灵芝等20多种吉林省道地药材 [6] - 启用中药材基因鉴定系统,赋予中药材"基因身份证"推动产品创新 [2] 产业链整合战略 - 打造"中药材产业+数字化管理+全链路追溯"创新模式,推动规范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融合 [3] - 布局从药材育种、种植、提取到销售终端的全产业链,构建中药配方颗粒追溯系统 [4] - 主导制定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从单点规范到全链条赋能 [7]
粤万年青(301111.SZ):目前未生产或销售直接针对基孔肯雅热的药品
格隆汇· 2025-08-05 07:20
公司产品与业务 - 公司未生产或销售直接针对基孔肯雅热的药品 [1] - 公司感冒类产品包括羚羊感冒胶囊(功能主治清热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 伤风咳嗽 头晕发热 咽喉肿痛)以及扑感片 银菊清解片和银翘解毒合剂等 [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 目前在研产品及项目正积极推进 包括中药创新药研发和现有品种二次开发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积极与汕头大学等高校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促进协同创新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增强核心竞争力 [1] 疾病背景信息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 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 典型症状为发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