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被大唐移动在德国发起专利诉讼,专家不解为何不在国内解决!网友:大漂亮都被告赢了
新浪财经· 2025-06-15 00:25
大唐移动在德国起诉小米4G专利侵权 - 中国通信厂商大唐移动在德国对小米发起三项4G相关专利诉讼,涉及LTE/4G技术,包括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以及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1] - 具体涉及的专利为EP2237607(小区切换)、EP3713313(上行功率控制)、EP2315369(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2] - 行业专家对两家中国公司在域外提起诉讼表示不解,认为此类纠纷应优先通过中国司法体系解决 [2] 小米与华为的专利纠纷 - 小米在国内频繁对华为专利发起无效申请,涉及"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等四项专利 [12]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维持华为"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专利有效,驳回小米对"锁屏方法"专利的无效申请 [14] - 2023年9月华为与小米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覆盖5G等通信技术 [15] 小米的专利诉讼策略 - 小米近三年专利无效宣告胜诉率仅10.2%,远低于国内企业平均水平(28%)和跨国巨头(37%) [17] - 小米频繁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过去6年平均每2天就有一场官司,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为了拖延竞争对手专利生效时间 [17] - 2021年小米成功通过诉讼迫使美国政府撤销将其列入"涉军黑名单"的决定 [19][20] 行业专利纠纷现状 - 通信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是行业常态,智能手机终端难以绕开2G/3G/4G/5G必要专利 [2] - 大唐移动已与苹果、联想通过商业谈判签订专利许可协议,此次对小米诉讼仍有谈判解决可能 [18] -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优先通过国内司法体系解决纠纷,以提升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话语权 [2][18]
深圳坪山多家企业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4 14:1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厚积薄发,本次在专利和外观设计上均荣获一项金奖 [1] -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下线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超过425万辆的年销量荣登全球销量冠军 [4] - 比亚迪通过弗迪电池品牌建立了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消费类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已布局10大海外工厂 [4] 激光焊接与智能制造 - 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专注于研发新能源行业激光焊接的企业,已成为激光焊接细分行业领军品牌 [5] - 公司专业从事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 [5] 集成电路与电子化学品 -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鲜有的在集成电路领域集研发、封装、测试、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产品覆盖手机终端、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5] -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等,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光伏储能等领域 [6] 医疗器械与生物医疗 - 深圳邦健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心脏电生理类医疗器械产品研发,自主研发的心电分析算法精确度高居世界前列 [6] - 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有数字式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B型超声诊断仪等,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6] 涂布技术与新材料 -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际先进的涂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7] - 公司正在拓展涂布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极涂布、钙钛矿太阳能涂布、半导体领域等新型领域的应用 [7] 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 - 坪山区专利授权总量超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超1/4,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4.03% [3]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010件,同比增长60.06%,增速居全市第二 [3] - 推动深圳技术大学实现首个百万级专利成果转化,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成功孵化估值1.5亿瞪羚企业 [3] - 全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23亿元,同比增长近2.5倍 [3]
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知识生产新体系
新华日报· 2025-06-13 00:14
生成式AI技术演进 -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GenAi)基于算法模型生成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内容,是AI领域关键分支[2] - 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20世纪50-80年代奠定概率模型理论基础(马尔可夫链等),2014年GAN网络实现图像生成突破,2018年后大语言模型(GPT系列)推动自然语言生成跨越式发展[2] - 2022年ChatGPT上线标志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开启,2023-2024年全球政策框架加速形成(中国工信部/联合国标准)[2] 行业应用价值 - **效率提升**:处理海量数据生成文献综述/科普素材,学术研究场景可缩短70%文献梳理时间,科普内容创作周期压缩50%以上[3] - **创新驱动**:多模态模型(如DALL-E)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领域知识关联分析助力科研突破点发现,设计行业创新效率提升40%[4] 技术局限性 - **知识产权风险**:训练数据70%涉及未授权内容,生成成果归属存在开发者/用户/模型三方争议,学术领域署名纠纷增长300%[5] - **数据质量缺陷**:因逻辑推理局限导致15%生成内容含事实错误,医疗/金融领域错误信息传播可能引发决策失误率上升25%[5] 生态发展方向 - 需建立数据授权/内容溯源技术体系,通过联邦学习降低30%隐私泄露风险,同时开发事实核查算法将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6]
汽车“出海”是产品力和知产力的双重竞争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01:59
5月17日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我 国自主汽车品牌海外专利申请比例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达到30%左右,其中,有效专利占比同比提升 12个百分点,达到47%,显示出自主品牌"出海"创新力不断提升。 但国内企业海外专利布局仍以PCT(《专利合作条约》)为主,有效专利占比较低,有50%的专利尚未 进入目标国市场,与跨国车企存在一定差距。汽车"出海"是产品力和知识产权力的双重竞争,我国车企 应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控预警及应对,加大海外高价值专利布局,将专利战略融入全球化进 程。 海外知产布局要做好"3个同步" 《报告》显示,全球汽车行业专利诉讼量呈下降趋势,以美国诉讼为主。近10年,全球汽车行业专利诉 讼量稳中有降,已决案例占比约为80%;全球汽车行业专利诉讼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中国有成为主 要专利诉讼高发地的趋势。 我国汽车行业的专利侵权诉讼多发生在零部件领域,海外诉讼数量少;涉诉的专利技术以结构类零部件 为主,涉及车辆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军雷提出,我国 企业知识产权海外 ...
一“BU”难求!泡泡玛特靠什么一年狂赚130亿?
天天基金网· 2025-06-11 11:15
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作为泡泡玛特旗下新晋"顶流"IP,全球热度持续飙升,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款全球唯一的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以82万元人民币成交 [1] - LABUBU所在的IP THE MONSTERS在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泡泡玛特旗下营收第一的IP [2]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强调IP长期运营的重要性,指出LABUBU已诞生十年,积累了大量粉丝和故事底蕴 [1] 公司财务表现 - 泡泡玛特2024年全年财报显示强劲增长: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劲增106.9%;经调整净利润达3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延续迅猛势头: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大增165%至170%,其中中国区收入增长95%至100%,海外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475%至480% [2] - 公司创始人提出2025年营收突破200亿元的目标,其中海外业务目标突破100亿元,并希望逐步实现集团从百亿营收到千亿营收迈进 [1] 资本市场反应 - 泡泡玛特股价在业绩大幅增长刺激下一路飙升,6月11日港股午后一度涨超4%,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一季度有208只基金产品持仓泡泡玛特,较2024年末的116只出现大幅增长,包括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2] - 多家机构上调目标价及盈利预期:建银国际将目标价由256港元调高12.5%至288港元,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由224港元大幅调高35%至302港元,德意志银行将目标价从200港元上调至303港元 [3][4][5] 机构观点 - 建银国际认为泡泡玛特凭借47%的盈利复合年增长率,强大的知识产权执行能力,以及顺畅的海外扩张和全面的分销网络,仍然是行业首选 [3] - 摩根士丹利指出泡泡玛特的知识产权多样性和运营能力相结合将创造持久增长,虽然2025年增长前景已部分反映,但其长期规模增长潜力尚未被充分体现 [3] - 德意志银行表示泡泡玛特的潜在市场规模远大于此前估计,LABUBU品牌近期获得强劲势头,业绩超预期并上调预期的潜力仍然很大 [4]
我市17个项目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奖
西安日报· 2025-06-11 03:10
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 西安市在第25届中国专利奖中共获得17个奖项,包括3项中国专利银奖、1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获奖专利包括"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银奖专利和"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优秀奖专利 [1] 西安市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西安市已入库专利6.7万件,通过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 西安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 [2]
慕恩生物入选2025年WIPO全球奖30强!拥有全球最大商业菌种库!
慕恩生物入围WIPO全球奖30强 - 公司凭借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制造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成功入围2025年WIPO全球奖30强 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家入围的黄埔企业[1] - 本次共有6家中国企业入围30强 公司是唯一一家广东企业[1] - WIPO全球奖是全球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 旨在表彰企业在知识产权布局、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创造上的卓越实力 今年有来自95个国家的780家企业参与竞争[1]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商业化菌种库 累计保存超过31万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 包括约15000株高价值菌株和6000多个新物种[3] - 独创"菌株-工艺-制剂"三位一体保护模式 使单株高价值微生物平均拥有5项以上关联专利[5] - 研发队伍160余人 超过公司总人数的五成 去年研发经费占公司总收入50%左右 过去十年研发总投入在业内领先[5] 知识产权布局与技术壁垒 - 已在全球提交专利申请209件 累计提交国际PCT专利申请23项 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1项 澳大利亚授权2项及美国商标注册证2项[5] - 构建了覆盖菌株筛选、生产工艺到商业应用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建立"预研-开发-产业化"三阶段专利布局机制[4] - 控股子公司蘑米生物自主研发的基于新一代镰刀菌的丝状真菌蛋白获得美国GRAS认证 成为全球首次以该物种真菌获得美国市场准入的菌丝体蛋白产品[5] 业务发展现状 - 在生物农业赛道 业务已覆盖全国29省 服务面积超6000万亩 核心种植户超过20万[6] - 在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的"2024年第13批拟批准登记的新农药产品名单"中 公司农药产品独占4席[6] - 打造全球首款哈茨木霉生物杀菌剂液体制剂 国内独家登记的创新型生物杀线虫剂产品 自主研发两个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7]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加速PCT国际专利申请 扩大在生物农业、微生物蛋白、活菌药物等优势领域的技术话语权[8] - 推动微生物资源鉴定、活菌药评价等中国标准体系的建立 并开放共享菌种资源库与国际研发平台 促进全球产学研协作[8]
2025年知识产权助理官行业组首场学习会举办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9 08:49
行业动态 - 福建省漳州市举办化工材料行业知识产权助理官学习会,旨在完善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1] - 学习会由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办,多家知识产权机构和19家化工材料行业企业参与[1] - 漳州市将品牌建设作为知识产权强市重点,计划深化分行业多层次培训以支撑创新发展[3] 公司动态 - 青蛙王子公司协办行业学习会,其董事长和副总经理分享品牌发展历程与战略规划专题[3] - 青蛙王子品牌案例被作为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的实践范例,为同行提供创新路径参考[3] - 与会代表参观青蛙王子企业历史博物馆和产品展厅,进行实地交流与合作探讨[3]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公司专利获奖情况 - 公司两项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低翘曲电解铜箔、制造方法"及"一种普强型锂离子电池用极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1] - "一种普强型锂离子电池用极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此前还获得2024年广东省专利奖金奖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 旨在表彰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及发明人 [1] 专利技术特点 - 获奖专利涉及二次电池用低翘曲电解铜箔和锂离子电池用极薄电解铜箔的制备方法 体现公司在铜箔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 [1] 对公司的影响 - 获奖是对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 [2] - 提升了公司在铜箔行业中的影响力 [2] - 将推动新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和新能源电池产业进步 [2]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继续推动生产技术研发创新和企业知识产权建设 [2] - 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自愿披露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公告
奖项与荣誉 - 公司两项发明专利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评选 [1] - 获奖是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实力及知识产权工作的认可 [1] 知识产权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原创发明者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球累计专利申请及授权专利达2,993项 [1] - 其中授权专利2,287项,发明专利1,189项 [1] 战略与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融合 [2] -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应用以促进经营持续稳定发展 [2] - 获奖有助于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