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利转化运用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时隔12年修订专利条例,推动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齐鲁晚报网· 2025-09-26 15:0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针对实践中专利创造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导致专利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条例》要求省、设区的市人民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选取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潜在经济效益的专利,聚焦区域重 点产业,定向发布;围绕重点产业链,构建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合作机制,制定专利转化供需清单,向 企业匹配推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同时,对支持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鼓励和引导高等 学校、科研机构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将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等作了规定。 9月26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获悉,新修订的《山东省专利条例》(以下 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9月26日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 施行。 "《条例》的修订出台,将有效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于鼓励发明创造,促进专利运用,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山东省人大常委 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源表示。 时隔12年修订,聚焦专利转化效能不高等难点 《山东省专利条例》自2013年9月1日施行以来,有效规范和促进了山东省专利工作的有序开展。 ...
东北三省一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在沈阳举行
辽宁日报· 2025-09-16 01:23
活动强调,要充分发挥三省一区专利转化合作交流推进机制作用,锚定把知识产权变资产、把潜力 变实力、把创新变产值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区域对接,合力营造高价值专利创新生态,有效激活专利转 化运用活力,着力构建东北三省一区良好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东北三省一区知识产权强省建 设,以知识产权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 副省长王利波出席活动并讲话。 本次活动聚焦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共建战略合作机制,搭建对接平台,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和技 术供给双重优势,积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高质量实施。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东北三省一区专利 转化运用工作成效,开展了东北三省一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化运用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东 北大学等6家单位就专利转化运用方面的工作探索作了经验分享。 9月15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东北三省一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在沈阳举行。 ...
陕西出台措施推动高校院所专利转化
陕西日报· 2025-09-14 00:00
《措施》提出,加大增量专利动态盘点力度,支持高校院所利用概念验证、中试平台等对专利技术 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供需清单式"专利技术转化对接机制,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匹 配。为激发专利转化运用动力,《措施》提出支持高校院所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机制,综合运用优先审 查、快速审查等多种模式,建立陕西省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信息公开机制,不断提升新增专利质 量,同时,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广泛应用专利开放许可模式,支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 校探索专利转化运用新模式,并不断完善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加快培 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引导更多企业将硬科技转化为好产品、打造成好品牌。 聚焦专利转化运用生态的构建,《措施》提出了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招引具备专 业服务资质和能力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加强专利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等举 措。 "我们不仅着眼当下专利转化运用的提质增效,更注重形成长效机制,健全全链条服务体系,从制 度层面打通转化'梗阻',切实推动高校院所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 表示,将以《措施》落地实施为抓手,持续优 ...
广西实施四项行动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政策举措 - 广西实施专利转化运用强效赋能工作方案 包括百校千项专利转化 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 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和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提升4项行动 [1] - 方案从畅通对接渠道 提升转化效益 强化创新支撑和完善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明确12条具体任务 推动专利转化对接渠道更加畅通 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进一步健全 [1] -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政策优化和机制建设等措施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任务落地 构建顺畅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生态 [1] 实施成效 - 上半年广西专利出让 受让 许可和被许可共计5807次 同比增长60.99% [1] - 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21.61亿元 同比增长37.73% [1] - 专利权质押普惠贷款惠及企业202家 同比增长44.29% [1] - 达成开放许可专利次数全国排名第五位 [1]
新华全媒+|成绩亮眼!连续3年全球第一 彰显创新“硬实力”
新华社· 2025-09-07 01:14
全球创新排名成就 - 中国24个集群入选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集群 数量连续三年全球第一 [2]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位列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8]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 排名依据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科学论文发表量及风险资本交易量三项核心指标 [3] - 中国创新集群在推动产业融合与引领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3] 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3% 投入强度2.68%超欧盟平均水平 [4] - 截至2025年6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501万件 企业持有372.7万件 涉及企业52.4万家 [6] - 专利转化专项行动促成12.7万次转让许可备案 高价值专利加速落地高端化智能化场景 [6] 区域创新表现 - 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1.3万件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9万件 [8] - 2025年上半年大湾区PCT专利申请量超1万件 同比增长30.7% [8] 知识产权保护进展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2024年达82.36分 创历史新高 [7]
第十四届专交会10月中旬举办 打造“三化”目标突出三个“首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3:43
展会基本信息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专交会)将于10月中旬在辽宁大连举办 聚焦"专利转化运用赋能创新发展"主题 [1] - 专交会以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为目标 [1] 组织形式创新 - 首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单独主办 未来一年一届 由大连市和无锡市轮流举办 [3] - 首次"两展合一" 整合原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 同时颁发中国专利金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3] - 首次进行市场化探索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 探索市场化办展路径 [3] 产业链接规划 - 围绕能源化工、高端制造、现代海洋和生命健康四大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及最新专利技术 [5] - 在四大产业领域组织30余场活动 包括交流合作活动、专利路演活动和发布活动 [5] - 建设线上平台 实现从展期密集对接到全年深度孵化的服务升级 [5] 历史成果与影响 - 专交会自2002年起经过13届培育 累计参展单位超过万家 参会人员超过100万人次 [6] - 参展专利项目和产品超过10万件 交易额超百亿元人民币 [6] - 本届专交会设置专题展区全面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取得的重要成效 [6] 城市发展机遇 - 大连市申报建设国家洁净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6] - 专交会将持续吸引技术、人才、资本、项目在大连汇集 [6]
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将于10月中旬在大连市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9-05 08:31
展会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将于10月中旬在大连市举办 主题为"专利转化运用赋能创新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 展览展示和系列活动三方面[1] - 该展会是知识产权领域规格最高 专业性最强的国家级展会 自2002年起累计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参展单位超万家 参会人员超100万人次 参展专利项目和产品超10万件 交易额超百亿元[2] 展览规模 - 现场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设置8个展区包括中国专利奖展区 主题展区 重点产业展区 专利技术展区 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展区 地方展区 地理标志展区 外观设计及消费品展区[2] - 目前6个专业展区参展单位已超300家 招展工作仍在继续 参展数量将持续攀升[3] 活动亮点 - 开幕式将同期举行第25届中国专利金奖和外观设计金奖颁奖大会[2] - 组织30余场系列活动包括政策宣讲 交流研讨 路演发布 经验分享 大赛展示 洽谈交易等类型[2][3] - 围绕能源化工 高端制造 现代海洋和生命健康四大产业组织30余场专项活动 包括知识产权运营生态构建 高价值专利大赛路演 专利文献信息服务发布等[3] 产业对接 - 聚焦四大产业领域集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及最新专利技术 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技术供给[3] - 征集大连市企业技术难题与专利需求80项 通过展会构建高效精准的供需对接通道[5] - 发挥高端平台"超级链接"作用 打造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舞台 促进中国与全球科技互联互通[3]
广西实施“四大行动”促专利转化运用
广西日报· 2025-08-18 01:59
广西专利转化运用四大行动 - 实施百校千项专利转化行动 聚焦涉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举办超10场知链广西专利对接会 优选高价值专利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1] - 开展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行动 重点扶持300家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 目标2025年底专利产品备案超1900件 备案产品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 [1] - 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行动 建设超1个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 实施超10项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 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标准官制度 [1] 知识产权服务与融资成效 - 建设超40家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成果融合发展工作站 推广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 加强融资信贷政策支持 [2] - 2025年上半年专利交易达5807次同比增长60.99% 专利质押融资21.61亿元同比增长37.73% 普惠贷款惠及202家企业增长44.29% [2] - 专利开放许可次数位列全国第五 依托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机制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 [2]
知识产权如何转化应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解码实践样本
新华社· 2025-07-28 14:34
数据知识产权发展 - 浙江省建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 吸引27个省区市企业登记22万件[2] - 建成"数知通"平台精准匹配供需 累计推送数据知识产权7006件并落地转化1126件[2] - 实现全国首例数据知识产权出海协议 全省累计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2] 专利转化运用 - 浙江省盘点高校科研机构专利102万件 为42万家企业牵线1171次[3] - 首创"专利公开实施"制度 累计8777件专利成功落地 近十分之一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3] - 布局6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基地 为企业授信融资638亿元[3] 区域创新成果 - 杭州市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8万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8家[3]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64605亿元 占GDP比重308% 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3] - 杭州连续3年位居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第14位[3] 地理标志产业 - 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年产值超9600亿元 实现五连增[4] - 浙江省培育350个地理标志产业集群 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4] - "甬优"杂交水稻在17省市种植8000多万亩 增产稻谷64亿公斤 增加经济效益168亿元[4]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 浙江省推出14项知识产权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举措[4] - 认定"非遗工坊"1500多家 "工坊+农户"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近600万人[4]
【西安】17个项目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陕西日报· 2025-06-19 22:47
中国专利奖西安获奖情况 - 西安17个项目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获奖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 是我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 旨在表彰对技术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1] - 获奖项目涵盖光子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太阳能光伏 航空 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具体奖项包括3个银奖(如"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 13个优秀奖(如"一种双Sn来源式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 1个外观设计优秀奖(多功能座椅) [1] 西安知识产权发展成果 - 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4万件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 [2] - 在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 西安位列全球第18位 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2] - 通过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 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超1万件 技术需求1200余项 [2] - 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47家 省级217家 [2] - 首批5个"秦创原IP示范园区"授权专利平均增长率超90% [2] 重点产业技术突破 - 获奖项目显示西安在光子 半导体 光伏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1][2] - 高光谱成像装置等银奖项目体现光学精密仪器领域研发实力 [1] - 超导线材制备方法等优秀奖反映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