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招商证券:A股调整结束了吗?后市应如何应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7 11:54
市场观点与策略 - A股短期调整接近尾声 转为低斜率上行概率较大 [1][2] - 市场仍处牛市第二阶段 核心策略为拥抱低渗透率赛道 [1][2] - 关注固态电池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四大领域 [1][2] - 中期可关注高内在回报率质量成长策略 包括300质量成长和500质量成长 [2] 中报业绩亮点 - 中报业绩上修与创新高领域集中在TMT 中高端制造和医药 [2] - 重点推荐数字芯片设计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游戏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2] - 其他专用设备 锂电池 化学制剂 黄金等领域表现突出 [2] 行业景气度变化 - 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升 北美PCB出货量同比转正 [3] - 贵金属价格上涨 光伏价格指数上行 钴产品价格上涨 [3] - TMT板块持续景气 7月北美PCB订单量同比转正 软件产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幅扩大 [3] - 白电销售改善 空冰洗彩四周滚动零售额均值同比增幅扩大 [3] 资金流向 - 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187.7亿元 [4] - 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230.8亿份 较前期上升24.1亿份 [4] - 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22.2亿元 [4] - 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力设备 非银金融 有色金属 [4] - 券商ETF申购较多 信息技术ETF赎回较多 [4] OpenAI芯片研发进展 - OpenAI大幅上调2029年现金消耗预测至1150亿美元 较原预期高800亿美元 [4] - 2025年预计烧钱超80亿美元 2026年超170亿美元 较原预测高出100亿美元 [4] - 2027年达350亿美元 2028年达450亿美元 [4] - 与博通联合设计首款自研AI芯片 预计明年出货 订单规模达100亿美元 [4] - 博通股价大涨9.4% 市值升至1.6万亿美元 [4] 估值变化 - 整体A股估值水平下行 万得全A指数PE(TTM)较上周下行0.3 [4] - 处于历史估值水平66.5%分位数 [4] - 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和煤炭估值涨幅居前 [4] - 电子 国防军工和计算机估值跌幅居前 [4]
【财联社早知道】固态电池行业大会即将举办,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808GWh
财联社· 2025-09-07 11:34
固态电池行业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2030年达到808GWh [1] - 某公司子公司铝塑膜产品可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 [1] - 该公司为国内固态电池领军企业清陶能源的合格供应商 [1] 商业航天产业 - 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推动商业航天进程提速 [1] - 某公司具备天地一体化卫星研制与运营能力 [1] - 该公司正积极谋划"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模式 [1] 企业收购动态 - 某公司拟收购的企业已进入阿里巴巴供应链体系 [1]
6亿订单无人接:中国商业航天卡在“最后一公里”
虎嗅· 2025-09-07 09:52
核心观点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面临火箭运力瓶颈 卫星公司急需大规模低成本发射服务但民营火箭公司成熟产品不足 导致招标反复失败 行业将希望寄托于尚未首飞的大运力液体火箭[1][4][16][17][21] 招标困境 - 上海垣信卫星6 16亿元火箭发射订单因投标供应商不足3家而多次流标 反映民营火箭公司运力供给不足[2][3][14][15] - 招标拆分为两个包件:包件一要求4次一箭10星发射 预算6 16亿元 因供应商不足流标;包件二允许未首飞火箭参与 最终蓝箭航天 天兵科技和中科宇航入围[13][14][26] - 国际电信联盟规则要求星座计划需在7年内发射首颗卫星 14年内完成全部部署 中国星网和垣信卫星申报总量超30000颗卫星 发射时间紧迫[3][6][7] 市场需求 - 卫星产业需求旺盛:航天宏图签订9 9亿元国际卫星合同 微纳星空中标8 04亿元遥感星座项目[3][11] - 产业链上游景气度提升:铂力特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航宇科技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11][12][28] - 低轨星座需应对太空资源争夺:SpaceX星链计划已发射超1900颗卫星 2025年前8个月完成100次发射[8][11] 运力差距 - 发射频率差距:中国2025年上半年35次发射 SpaceX同期完成100次轨道级发射[8][18] - 运载规模差距:猎鹰9号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15吨以上 国内最大民营火箭引力一号仅4 2吨[18][19] - 成本与可靠性差距:SpaceX发射成本约2 1万元/公斤 国内报价6-15万元/公斤;猎鹰9号成功率99 43% 国内民营火箭近年多次失利[20] 技术路线 - 固液并举路线:中科宇航力箭一号完成8次发射 东方空间引力一号创全球最大固体火箭纪录 主要服务小型卫星市场[22][23] - 直接研发液体火箭路线:天兵科技 蓝箭航天等专注可回收液体火箭 累计获超40亿元融资 但尚未实现商业发射[24][25] - 三款重点液体火箭进展:朱雀三号完成九机并联点火试验(7542千牛推力) 天龙三号LEO运力17吨 力箭二号LEO运力12吨计划9月首飞[27] 基础设施与资本 - 发射场建设加速: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增两个工位 天兵科技在酒泉建成首个民营液氧煤油火箭专用发射工位[28] - 资本通道打开:蓝箭航天和中科宇航进入IPO辅导阶段 为规模化投入准备资金[29]
开源证券:给予星图测控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7 01: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0.99亿元 同比增长21.90%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增长24.26% [1] - 扣非净利润1403.34万元 同比增长12.79%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1.29亿元/1.67亿元 [1] 行业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发射航天器2090颗 同比增长58.5% [2] - 中国发射153颗卫星 同比增长92.4% [2] - 中国商业火箭发射6次 占比17% [2] - 国内成功完成火箭发射35次 载荷数量同比增加17% [2] 公司战略布局 - 计划2026年上半年完成太空感知星座试验星发射 [3] - 推进高性能感知骨干星座和低成本感知增强星座组网 [3] - 扩大地面站网规模并建设天基在轨维护能力 [3] - 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与太空云产品体系 [3] 产品体系发展 - 加快智算平台建设提升空间业务智能化水平 [3] - 完善太空云产品体系下的空间信息分析平台 [3] - 强化太空态势感知平台的数据传输保障能力 [3]
济钢卫星产业新突破!济南卫星总装基地完成验收交付,即将投产
齐鲁晚报网· 2025-09-06 00:25
项目概况 - 济南卫星总装基地完成厂房建设与核心设备验收 标志着山东省首个柔性化智能化卫星AIT产线正式投产[1] - 基地填补山东高端卫星制造产线空白 将为我国商业卫星星座组网与补网提供关键产能支撑[1] 产能规模 - 基地占地75亩 一期建设含8000平方米研发场地 10000平方米ISO8级洁净厂房及6000平方米试验测试区[3] - 具备年产2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制造与试验能力 二期扩展后三年内计划实现年产100颗卫星[3] 业务进展 - 基地已成功承接某商业航天公司卫星热试验与力学试验任务 验证设备可靠性与人员专业水准[3] - 任务获得客户与行业高度认可 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3] 战略规划 - 以建强产业链与打造应用场景为双主线 整合周边约200亩产业用地引入上下游企业[5] - 构建星载一体化产业生态集群 涵盖整星制造 核心元器件及姿轨控制领域[5] - 依托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卫星遥感应用场景开发 目标建成全国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与服务新高地[5]
营收恢复增长,中国卫星如何把握商业航天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3:4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28.00%,主要受益于宇航部组件产品和地面系统集成项目订单增长[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9.15万元,同比下降458.67%;扣非净利润为-3584.03万元,同比下滑1650.52%[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1.41%,高于营收增幅,毛利率较低的商业航天产品占比高影响利润表现[3] 研发与现金流 - 研发费用达4840万元,同比增长88.41%,显示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93亿元大幅改善[3] - 期末存货28.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76%;合同负债11.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17%,预示订单饱满[3] 业务进展 - 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实践二十六号、张衡一号02星等5颗小卫星[4] - 交付超过73万片空间太阳电池,为多个商业卫星星座提供核心能源保障[5] - 导航增强组件、星载路由器等新产品通过用户验收,产品矩阵持续丰富[4] 市场拓展 - 上半年交付近3000台套高通量终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5] - 无人机系统从国家公园监测拓展至铁路智能巡检和大型物流等新兴应用场景[5] - 拿下住建领域首个北斗规模化示范项目,地面系统业务取得突破[5] 行业前景 - 中国上半年完成35次航天发射任务,创历史同期新高[2] - 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一个月内完成6次发射任务,组网节奏明显提速[5] - 商业航天政策密集出台,产业有望迎来长期高景气发展[5] 战略规划 - 下半年将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和任务交付,聚焦行业用户需求[6] - 持续拓展商业航天、卫星应用等新领域,加强成本管理和风险防控[6] - 多个研发项目陆续完成产业化,预计带来新收入增长点[6]
调研速递|国机精工接受华泰证券等13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务布局与发展前景
新浪财经· 2025-09-05 11:30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 聚焦精密制造领域 业务涵盖新材料 基础零部件 机床工具 高端装备 供应链管理与服务五大板块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核心领域 [2] - 旗下轴研所和三磨所自1958年成立以来累计取得科研成果2400余项 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076项 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奖项298项 拥有42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2] 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 - 构建一体化研发体系 连续四年获评"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形成特色人才发展体系 [2] - 在超硬材料技术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金刚石功能化应用取得产业化突破 [2] 核心业务经营表现 - 特种轴承业务在航天领域重点产品配套率超90% 风电轴承业务增速强劲 实现多款产品进口替代 [2] - 风电轴承2024年全年收入达3.4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至4.8亿元 其中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占比约50% [4] - 超硬材料磨具在半导体领域2024年营收超3亿元 被列为"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 [4] 产能建设与战略布局 - 轴承业务着力提升特种轴承产能与智能化水平 磨料磨具业务布局"三园区一平台"推动产业发展 [3] - 组建金刚石公司以落实国家战略 联合地方国资共同做强金刚石产业 [4] 新兴业务发展前景 - 下半年风电装机量预计保持高位增长 全年装机量将突破100GW 海上风电成为主要增长点 风电轴承设计寿命约25年 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率仍较低 [4] - 加速金刚石功能化应用 散热类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可适配半导体与通讯领域核心场景 [4] - 人形机器人轴承业务已列入"十五五"规划 机器人用砂轮实现技术突破并供货 预计随人形机器人工业化与家用化迎来爆发期 [4] 投资者回报与沟通机制 - 公司将不低于40%的股利支付率作为长期目标 2024年支付率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0位 [3] -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 增强投资者信任 [3]
中国银河:给予富士达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5 10: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34.58万元 同比增长7.9% 归母净利润3,717.75万元 同比增长10.5%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1,855.74万元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15.2% 归母净利润2,480.69万元 同比增长21.7% 环比大幅增长100.6% [2] - 毛利率35.88% 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 净利率10.48% 期间费用率20.56% [2] 业务运营状况 - 防务领域订单快速增长 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 生产线基本满负荷运行 [2] - 存货账面价值较期初增长33% 主要因防务产品交付周期长导致在制品增加及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多 [2] - 国外市场销售收入433.50万元 同比增长69.42% 主要客户为RFS和三星等长期合作伙伴 [2] 战略布局进展 - 宇航领域全面配套参与XW、G60、HH3等商业卫星项目 为批量订货奠定基础 [3] - 低空经济领域与工业无人机科技企业合作 提供无人机及控制系统制造服务 推广射频连接器与微波器件 [3] - 量子通讯领域量子连接器和量子电缆技术国内领先 持续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研发 [3] - 医疗领域向国际医疗公司实现数款产品小批量供货 多款产品持续认证中 [3] - 船舶领域利用防务技术优势实现细分市场业务突破 [3] 发展前景展望 - 多领域布局持续落地 营收结构有望不断优化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8/0.84/1.01元 对应市盈率47/33/27倍 [3]
布局未来看产业 财米油盐|商业航天,打造你的“太空生活圈”
人民网· 2025-09-05 08:26
行业发展趋势 - 商业航天产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 正推动航天技术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领域快速普及延伸[1] - 卫星通信产业在"星、箭、场、测、用"各环节取得多点突破 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价格已降至3000元档[1] - 预计2025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2.8万亿元 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目标超千万[1][1]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终端成本预计未来两年下降30%以上 服务资费面向行业用户约为每月数百元[1] - 朱雀二号改进型火箭成功发射 "千帆星座"组网卫星升空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高密度发射阶段[1] - 卫星发射进入规模化时代 创新技术不断涌现[1] 政策与资本支持 - 2024年商业航天被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三年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发布40余项支持政策[2] - 2024年市场融资事件达138起 披露融资金额超200亿元[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 行业已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2] 应用场景拓展 - 卫星通信从应急场景与专业用途向大众消费领域延伸[1] - 未来普通人有机会搭乘商业载人飞船进行太空旅游[2] -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正在推动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和千行百业[1][2]
苏试试验涨2.03%,成交额2.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7.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7: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7.05元/股 成交额2.33亿元 换手率2.74% 总市值86.7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67.57万元 特大单买入544.26万元(占比2.33%)卖出827.28万元(占比3.54%) 大单买入5569.00万元(占比23.86%)卖出4918.41万元(占比21.08%) [1] - 年内累计上涨46.86% 近5日下跌9.12% 近20日上涨2.53% 近60日上涨22.75% [1] 财务与经营概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1亿元 同比增长8.09%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4.18% [2] - 主营业务构成: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49.19% 试验设备31.27% 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15.63% 其他业务3.91% [1] - 公司定位为全产业链环境与可靠性试验验证服务商 覆盖芯片至终端整机产品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1万户 较上期减少12.49% 人均流通股21,903股 较上期增加14.2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74.05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92.85万股 [3] - 天弘永利债券A持股576.77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2.90万股 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A新进持股500万股(第八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分红记录 - 所属申万行业: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概念板块涵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航天军工/半导体/集成电路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11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