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 [1] - 大会目标包括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 [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 [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特别鸣谢单位包括梅特勒托利多科技、山东新华医疗等12家企业 [2] 专家研究方向 - 张先恩:合成生物学路线图研究,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5] - 薛闯: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开发自组装蛋白质笼人工细胞器提升番茄红素产量,优化纤维素酶菌株 [6] - 袁其朋:构建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突破天然理论收率,设计对乙酰氨基酚等20余种化合物细胞工厂 [7][8] - 王丹:开发生物基聚酰胺单体如戊二胺,与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企业合作 [10][11] - 杨世辉: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管线,专注生物燃料与材料厌氢发酵生产 [12] - 姚远:研究基因编辑与蛋白设计技术,与制药企业建立合作 [14] - 于洪巍:聚焦生物油脂、维生素A、虾青素等产品线生物合成 [16] - 王泽建:攻克抗生素、维生素等生物发酵产业工程化关键技术,服务20多家生产企业 [18] - 朱蕾蕾:开发工业酶分子改造技术,推动一碳化合物绿色制造 [26][27] - 徐国强:研究γ-聚谷氨酸等氨基酸衍生物合成生物学 [30][31] 大会议程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青年论坛(20+场报告) [36] - 8月21日:开幕式、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36][37]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论坛、未来食品&农业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 [37] 产业资源 - 提供《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地图2.0》收录500+企业信息 [40] - 开设生物制造产业社群促进交流合作 [42]
天工所李德茂等:改造裂殖壶菌同时生产DHA和虾青素
虾青素生产研究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李德茂团队通过电穿孔诱导和颜色筛选,将裂殖壶菌的虾青素含量从7.56 μg/g提高到55.17 μg/g [1][2] - 研究团队进一步过表达虾青素合成途径的5个关键基因(idi、crtE、crtIBY、crtZ、crtW),使虾青素含量增至374.85 μg/g [2] - 通过区室化工程和定位蛋白PLIN技术,将虾青素合成模块crtZ和crtW靶向细胞脂滴,含量提升至400.38 μg/g [2] - 最终菌株在5L发酵罐中虾青素产量达29.53 mg/L(1.913 mg/g DCW),同时保持DHA产量3.83 g/L(占总脂质45%) [2] - 该研究实现了裂殖壶菌中虾青素产量的最高水平,为商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3]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6]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关注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6]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6][7] - 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全体大会、三大专题论坛和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 [7] - 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将在会议期间发布 [8]
广新集团:构建“4+4+2”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财富FORTUNE· 2025-07-29 08:10
公司概况 -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蝉联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1] - 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三大主业 [1] - 控股六家上市公司 海外营收占比达40% [1][16] 产业布局 - 构建"4+4+2"产业布局:四大支柱产业(镍合金、铝合金、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数字服务与供应链服务)、四大战新产业(电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两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合成生物) [4] - 实施"211"行动计划:打造两个千亿级镍合金产业集群、一个千亿级铝合金产业集群、一个千亿级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产业集群 [7] - 培育"1+3+X"新兴产业百亿集群:高分子材料(100亿+)、电子电路材料(300亿+)、增长潜力板(X百亿) [7] 核心业务发展 镍合金产业 - 打造千亿级跨国镍合金产业链 印尼广青去年营收近500亿元 [5] - 并购浦项制铁中国不锈钢业务 印尼广青镍钴项目预计2026年试产 [5] - 印尼广青德建成年产400万吨热轧生产线 [5] 铝合金产业 - 兴发铝业建筑铝型材国内市占率第一 [6] - 完成40万吨新疆铝棒项目并购 即将建设48万吨印尼铝棒项目 [6] - 推动产业链向上游铝土矿、电解铝等环节延伸 [6] 新材料产业 - 全球刚性覆铜板行业头部企业生益科技第一大股东 [6] - 掩膜版行业头部企业清溢光电第二大股东 [6] - 佛塑科技正收购新能源电池隔膜企业 [6] 生物科技与食品健康 - 星湖科技与伊品生物重组后跃升全球生物发酵行业前三 [7] 科技创新 -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 科技型企业利润贡献率超90% [11] - 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17个 省部级36个 [11] - 设立广新创新研究院和广新基金 支持初创企业发展 [12] 国际化布局 - 东盟地区营收占海外营收86.3% [16] - 越南18万吨铝型材生产基地预计年底投产 [16] - 泰国设立首个海外覆铜板和PCB生产基地 [16] 数字化转型 - 打造广青"5G+智慧工厂"、兴发精密生产工厂等标杆工厂 [1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开发铝型材模具AI设计等项目 [12] 社会责任 - 投入13.29亿元布局粤东西北生猪养殖基地 [19] - 分布式光伏装机近70MW 年发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 [20] - 四家工厂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 [20]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与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挖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等6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其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5] 产业化专家研究领域 - **张先恩**:合成生物学路线图研究,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5] - **薛闯**: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开发自组装蛋白质笼人工细胞器提升番茄红素产量,优化纤维素酶菌株[6] - **袁其朋**:构建高版本芳香族化合物合成底盘,突破天然理论收率,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等20余种化合物[7][8] - **王丹**:聚酰胺单体生物合成,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开发戊二胺等材料单体[10][11] - **杨世辉**:非粮大宗醇酸生物制造,武汉睿嘉康公司布局生物燃料与材料管线[12] - **姚远**:基因编辑与蛋白设计技术,与制药企业合作开发生物医药应用[14] - **于洪巍**: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产品线开发,馨海生物公司获战略投资[16][17] - **王泽建**:工业生物过程工程技术,提升抗生素、维生素等20余家企业的生产效率[18] - **刘夫锋**:工业酶应用研究,开发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用于异麦芽酮糖生产[22][23] - **李爽**:天然活性化合物全生物合成,元酉生物公司应用于食品、日化领域[24][25] - **朱蕾蕾**:工业酶分子改造,开发C1化合物绿色制造路径[26][27] - **罗自卫**: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生物制造[29] - **徐国强**:氨基酸衍生物合成,研究γ-聚谷氨酸制造技术[30][31] 大会议程 - **8月20日**: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青年论坛(20+场报告)[36] - **8月21日**:开幕式及宏观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36][37]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论坛、未来食品&农业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37] 产业资源 - 大会提供《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涵盖500+上榜企业[40] - 设立生物制造产业社群,促进行业交流合作[42]
伊利股份+恩和生物,生物制造大动作!
恩和生物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杭州钱塘区,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通过高通量实验平台结合生物计算与机器学习技术,优化生物体工程化编辑,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服务化工、食品、制药和农业等行业 [3] - 截至2025年已完成超1.45亿美元融资,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2020年) [4] - 与珀莱雅合作开发美妆生物基功效活性成分,聚焦化妆品原料研发、生物医美材料创新及绿色生产,推动美妆行业向高效、安全、可持续转型 [5][7] 伊利股份 - 通过旗下深圳市健瓴创新种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恩和生物等共同成立合肥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基材料制造、研发及销售等 [1] - 全资有限合伙企业联合设立安徽健瓴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认缴出资额2亿元,其中公司出资1.3亿元,投资方向聚焦大健康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包括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产业 [8][9][10][11] - 欧洲创新中心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Xampla合作测试新型植物基包装材料,开发可保存乳制品营养成分的天然聚合物胶囊,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12][13][14][15]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等产业化进展 [17] - 议程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活动 [18]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1]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机构[2] 核心议题方向 - **AI+生物制造**:设立专题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制造的赋能作用[36][37]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聚焦化学品与新材料、新型碳源生物制造等领域,涉及聚酰胺单体、芳香族化合物等具体产品[36][37] - **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将讨论相关生物技术应用[37] 重点嘉宾与研究领域 - **张先恩**: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整体发展路径[4][5]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专注于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在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领域取得突破[6]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擅长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7][8] - **王丹**:重庆大学教授,开发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9][10][11] - **杨世辉**:湖北大学教授,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生物燃料与材料生产[12][13]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研究员,开发工业酶定向进化技术及一碳化合物转化路径[26][27] 产业化技术突破 - **细胞工厂构建**:多个团队在番茄红素(提升产量)、γ-聚谷氨酸、芳香族化合物等产品实现高效生产[6][30][31] - **酶工程技术**:包括蔗糖异构酶固定化(异麦芽酮糖生产)、碳碳缩合酶等工业酶改造[22][23][26][27] - **非粮原料利用**:武汉睿嘉康等企业开发生物质原料替代粮食基底的醇酸生产工艺[12] 企业合作与商业化 - 馨海生物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实现技术转化[16][17] - 元酉生物实现全生物基圆柚酮公斤级生产,应用于日化领域[24][25] - 华东理工大学王泽建团队技术已应用于20多家生物发酵企业[18] 会议议程亮点 - 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参与)及青年创新论坛(20+场报告)[36] - 8月21日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37]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对接会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37]
华熙生物董事长、总经理赵燕:透明质酸抗衰功效为前沿科研热点 只是补水分子的误解已打破
快讯· 2025-07-25 08:31
行业动态 - 透明质酸抗衰功效已成为前沿科研热点,国际上有大量科研实验和论文支持 [1] - 市场对透明质酸只是补水分子的误解已被打破 [1] 公司战略 - 华熙生物正利用在透明质酸领域积累的合成生物通用能力进行战略升级 [1] - 公司战略方向从透明质酸领先全球扩展到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的抗衰组学领域 [1]
打造千亿规模“科创核爆点”,上海如何培育科技“新秀”|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7-24 12:12
高质量孵化器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底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 [1] - 孵化器聚焦生物医药AI大模型光电量子智能传感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新增在孵企业中前沿领域占比进一步增长 [2] - 高质量孵化器更聚焦"硬科技"孵化支撑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企业加速孵化高成长性企业和项目涌现 [3] 生物医药领域孵化成果 - 莘泽孵化器成立十五年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已孵化培育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家美股上市公司1家港股上市公司2024年举办全国首个行业性概念验证大赛新增储备项目110余个 [3] - 飞镖创新研发中心引进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美天旎礼来等十余家中外大企业协同创新赋能伙伴孵化器成员企业超270家 [1] - 浦东新区汇聚3家高质量孵化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核爆点"年均新增生物医药初创企业100余家2024年获批上市5款国产1类新药9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达4100亿元 [4] 人工智能领域孵化成果 - "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吸引百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带动全区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加速集聚累计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约占全市61% [5][8][9] - 无问芯穹初创16个月成长为准独角兽企业模速空间推出算力生态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100万元等价算力礼包 [8] - 徐汇区形成大模型生态空间"模速范式"聚焦西岸5万平方米核心区及三大重点外延区域 [5] 人形机器人领域孵化布局 - 上海市人形机器人高质量孵化器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本体及全产业链培育孵化采取科学家项目联动头部企业揭榜等多种模式已引进香港大学席宁中科院微系统所张晓林等科学家项目 [10][12] - 孵化器对每家企业投资500万到1000万元帮其对接资源快速落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如仿生眼灵巧手等 [12] 政策支持与发展目标 - 《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科创核爆点"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企业最佳首选城市 [15] - 上海市科委组建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工作推进小组定期跟踪建设进度落实税收减免人才积分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坚持"一体一策" [15]
“中国云谷”如何长出一片“AI+雨林”
杭州日报· 2025-07-24 03:00
近日,紫金港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再迎突破——西湖区"西湖链链看"平台高效嫁接西湖大学前沿科 研势能,促成智慧康养、光储设备、生命健康等领域的7对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 动能。 在此基础上,紫金港科技城以模型开源生态为核心,围绕具身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合成生物 等方向培育未来产业,打造"1+3"产业体系,加速布局新质生产力。 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探索在此集结——"AI+具身智能"领域构建了"大脑+小脑+协同生态"三位一体 创新体系。这里既有专注于AI底层算法研发的阿里云"通义云启"和"西湖心辰",也有攻坚控制技术 的"西湖机器人"和"涌创人形智能机器人",不断推动技术攻关与产业集聚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面,2024年以来,紫金港科技城通过打造浙江省信创和商密产业园,集聚了创 邻科技、科聪控制等企业50余家。 AI与生命科学的融合正加速推进——在"AI+合成生物"领域聚焦化妆品、医疗健康、新材料三大方 向持续发力,并不断深化与高校在"AI+药物设计""AI+医学影像""AI+医疗器械"等领先场景上的合作。 这一进展正是紫金港科技城创新迸发的缩影。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首,紫金港科技城是杭 ...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7-23 16:01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1]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和产品等议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5][6][7][8] 参会专家及研究领域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和化学品生物制造,包括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10]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高纯天然产物规模制备,构建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12] - 王丹(重庆大学):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14][15] - 杨世辉(湖北大学):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生物制造[16][17] - 姚远(浙江大学):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设计与智造技术[19] - 于洪巍(浙江大学):生物油脂、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和虾青素生物合成[21][22]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发酵产业技术[23] - 刘夫锋(天津科技大学):工业酶挖掘改造,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27][28] - 李爽(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活性化合物和香氛物质全生物路径合成[29][30]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工业酶蛋白分子改造和低碳生物制造[31][32] - 罗自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33][34] - 徐国强(江南大学):氨基酸衍生物(γ-聚谷氨酸等)合成生物学研究[35][36] - 姚长洪(四川大学):微藻光合固碳与糖类代谢调控[37] - 潘学玮(江南大学):高值氨基酸衍生物高效合成细胞工厂[39]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生物制造青年论坛[41] - 8月21日: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41]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41]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41] 其他信息 - 大会报名可通过扫码方式参与[44] - 参考信息包括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