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阿维塔:已起诉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索赔1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09:57
事件概述 - 阿维塔科技法务部指控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在道歉视频中仍存在断章取义行为 将量产车说为原型车 蓄意制造舆论混淆 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侵害 [1] - 公司已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索赔1000万元人民币 同时保留对其他传谣自媒体的追责权利 [1] 争议焦点 - 5月2日博主发布实测视频显示阿维塔12风阻系数0.28Cd 与官方宣称0.21Cd相差33% 并类比20年前燃油车水平 [3] - 5月3日公司声明该信息完全失实 强调技术参数以官方发布为准 [3] - 5月9日公司公布中国汽研实测结果 显示120kph风速下风阻系数为0.217Cd 测试过程有公证处公证和央视直播 [5] 法律行动 - 5月12日公司向博主发出律师函 要求删除不实内容并全网置顶道歉声明30日 [7] - 同日博主发布道歉视频 承认此前言论"不严谨不科学" 表示愿意找帕萨特B5与阿维塔12同场测试以正名 [10] 公司背景 - 阿维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 总部重庆 在上海和慕尼黑设有分部 [14] - 公司名称源自长安 华为 宁德时代三方合作 分别提供整车制造 智能解决方案和能源生态支持 [14] - 2025年4月销量达11681辆 同比增长1226% 创历史新高 [14] 博主信息 - "苏黎世贝勒爷"微博粉丝超130万 是实名认证的汽车领域原创视频博主 [13][14] - 账号V指数74.11分 属于热门汽车达人 [14]
2025款蔚来ES6开启预订:搭载15.6英寸AMOLED中控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09:44
新车发布信息 - 2025款蔚来ES6车型预热活动于5月10日启动,消费者可进行预订,预计5月16日正式上市 [1] 技术配置亮点 - 搭载15.6英寸AMOLED中控横屏、19.4英寸W-HUD及800万像素流媒体内后视镜 [3] - 配备NOMI Mate 3.0语音助理和原生怀挡设计 [3] - 前后双电机配置:前置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后置碳化硅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10kW,系统总功率490马力,峰值扭矩700N·m [4] 内饰优化 - 中控岛台储物空间优化,新增双风冷手机无线充电区域和带盖板杯架置物槽 [4] 续航能力 - 提供75kWh、100kWh和150kWh三种电池组配置,CLTC续航里程分别为500km、625km和930km [8] 促销政策 - 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锁单可获得5年免费换电权益,购车赠送240张免费换电券,提车后享受10,000蔚来积分礼遇 [8] 外观设计 - 大灯区域重新设计,显著提升车辆视觉辨识度 [10]
小米SU7质量榜垫底遭质疑
经济观察报· 2025-05-08 04:18
中国汽车质量网 小米SU7作为小米公司进入汽车市场的标志性产品,自上市以来就承载着众多期待。但此次质量榜上所 反映出的问题却令人大跌眼镜。有报道指出,在参与评比的小米SU7相关投诉案例中,存在一些与实际 产品质量无关的因素,例如用户误操作导致事故以及因提车延迟而产生的纠纷等。这些非质量问题可能 对最终得分产生了影响。 对于这一情况,部分忠实米粉表示强烈不满,并质疑榜单的公正性及样本量是否足够大到能够代表整体 车主的真实体验。他们认为单凭几个特例便将整个系列车型定性为"质量差"是不公平的做法。与此同 时,也有声音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理性看待此类排名,毕竟车辆好坏还需结合个人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判 断。 截至目前,针对此次争议事件,小米官方尚未作出正式回应。不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到不 少SU7车主分享自己用车经历的声音。其中不乏正面评价,如称赞其智能化程度高、驾驶体验良好等。 同时也有用户提到希望厂家能够尽快解决现存的一些小毛病,以提升整体满意度。 (原标题:小米SU7质量榜垫底遭质疑) 近日,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一份汽车质量榜单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该榜单上,小米旗下的首款电动汽 车SU7的质量评分垫底,这一结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经纬恒润】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5-01 14: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 [2] - 2025Q1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50.0%,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2]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71.5/80.4/92.9亿元,同比+29%/+13%/+16%,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23/1.74/2.66亿元 [5] 业务发展 - 电子产品业务收入44.06亿元,同比+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60亿元,同比-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65亿元,同比+431.57% [3] - 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产品模式并量产落地 [3] - 自研软件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客户覆盖红旗、比亚迪、蔚来等,国际化客户包括Stellantis、Scania等 [3]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投产,持续提升出货量 [3] 财务指标 - 2024年毛利率21.5%,2025Q1毛利率21.39% [4] - 2024年期间费用率30.69%,2025Q1期间费用率33.18% [4]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7.3%,研发费用率同比-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14.0pct/+6.3pct [4]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0亿元,加回后24Q4亏损大幅收窄 [4] 估值与预测 - 2025-2027年PE分别为404/53/35倍,PB分别为2.30/2.19/2.05倍 [6] - 2025-2027年ROE分别为0.57%/4.13%/5.90%,ROIC分别为0.77%/3.29%/4.61% [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04.15%/662.57%/52.53% [6]
经纬恒润-W: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20250430
东吴证券· 2025-04-30 04: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研发费用同比收窄,业绩兑现期将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78亿、55.41亿、71.49亿、80.44亿、92.91亿元,同比分别为16.30%、18.46%、29.02%、12.51%、15.50%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2.17亿、 - 5.50亿、0.23亿、1.74亿、2.66亿元,同比分别为 - 192.17%、 - 153.30%、104.15%、662.57%、52.53% [1] - 2023 - 2027年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 - 1.81、 - 4.59、0.19、1.45、2.21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分别为 - 42.51、 - 16.78、404.33、53.02、34.76 [1] 公告要点 - 2024年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 + 18.46%,归母净利润 - 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 6.18亿元 [7] - 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 + 49.34%,环比 - 50.0%,归母净利润 - 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扣非归母净利润 - 1.34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7] 业务情况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为44.06亿元,同比 + 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60亿元,同比 - 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0.65亿元,同比 + 431.57% [7] - 2024年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短中长期结合的产品模式并量产落地 [7] - 自研软件主要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客户群体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等客户 [7]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投产并提升出货量,获多个国际OEM/Tier1定点 [7] 财务情况 - 2023年/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25.6%/21.5%/21.39%;2023年/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0.21%/30.69%/33.18%,2024年会计准则调整有影响 [7] - 2024年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研发费用同比 + 7.3%,研发费用率同比 - 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 - 14.0pct/+6.3pct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 0.9/-1.0亿元,大多在24Q4,加回减值损失24Q4亏损大幅收窄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如流动资产、营业总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8] -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指标,如每股净资产、ROIC、P/E等 [8]
经纬恒润(688326):2024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点评:降本增效收入释放,业绩拐点将至
东吴证券· 2025-04-30 03: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一季度报,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新客户不断突破,多项汽车电子产品放量在即,研发费用同比收窄,业绩兑现期将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EPS-最新摊薄(元/股)|P/E(现价&最新摊薄)| | ---- | ---- | ---- | ---- | ---- | ---- | ---- | |2023A|4,678|16.30|(217.26)|(192.17)|(1.81)|(42.51)| |2024A|5,541|18.46|(550.32)|(153.30)|(4.59)|(16.78)| |2025E|7,149|29.02|22.84|104.15|0.19|404.33| |2026E|8,044|12.51|174.20|662.57|1.45|53.02| |2027E|9,291|15.50|265.70|52.53|2.21|34.76|[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76.99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4.95/114.88元,市净率2.38倍,流通A股市值6,932.19百万元,总市值9,236.29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2.40元,资产负债率56.87%,总股本119.97百万股,流通A股90.04百万股 [6] 公告要点 - 2024年实现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50.0%,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环比亏损缩窄 [7] 业务情况 - 2024年电子产品业务收入44.06亿元,同比+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60亿元,同比-14.02%,高级别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收入0.65亿元,同比+431.57% [7] - 2024年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形成“分布式电控单品—域控产品—L4集成平台”产品模式并量产落地 [7] - 自研软件主要产品INTEWORK、ModelBase、OrienLink客户群体扩大与应用,涵盖红旗、比亚迪等客户 [7]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投产并提升出货量,获多个国际OEM/Tier1定点 [7] 财务情况 - 2023年/2024年/25Q1毛利率分别为25.6%/21.5%/21.39%;2023年/20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0.21%/30.69%/33.18%,2024年会计准则调整有影响 [7] - 2024年研发费用增速放缓,研发费用同比+7.3%,研发费用率同比-2pct,2025Q1研发费用率同环比-14.0pct/+6.3pct [7]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0.9/-1.0亿元,大多在24Q4,加回减值损失24Q4亏损大幅收窄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维持2025 - 2026年营收预测为71.5/80.4亿元,预计2027年营收为92.9亿元,同比分别+29%/+13%/+16% [7] - 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23/1.74亿元(原为2.01/3.63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2026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663%/+53%,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404/53/35倍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5,839|6,076|6,699|7,76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3,568|3,728|3,865|3,995| |资产总计(百万元)|9,407|9,804|10,564|11,756| |流动负债(百万元)|4,689|5,238|5,794|6,68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42|452|462|472| |负债合计(百万元)|5,131|5,690|6,256|7,16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4,184|4,021|4,216|4,503|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92|92|92|92|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4,276|4,113|4,308|4,59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9,407|9,804|10,564|11,756|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541|7,149|8,044|9,291|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4,349|5,398|6,033|6,968|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2|21|24|28| |销售费用(百万元)|300|329|370|427| |管理费用(百万元)|391|450|499|567| |研发费用(百万元)|1,039|1,144|1,207|1,347| |财务费用(百万元)|(29)|(21)|(17)|(36)|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133|214|241|279|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9)|50|56|65|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13|5|5|5| |减值损失(百万元)|(191)|(81)|(47)|(52)|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3|3|4| |营业利润(百万元)|(595)|19|188|289|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3)|6|6|6| |利润总额(百万元)|(598)|25|194|295| |减:所得税(百万元)|(53)|3|19|30| |净利润(百万元)|(545)|23|174|266|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5|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50)|23|174|266|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元)|(4.59)|0.19|1.45|2.21| |EBIT(百万元)|(629)|42|180|265| |EBITDA(百万元)|(382)|212|372|465| |毛利率(%)|21.51|24.50|25.00|25.00| |归母净利率(%)|(9.93)|0.32|2.17|2.86| |收入增长率(%)|18.46|29.02|12.51|15.5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53.30)|104.15|662.57|52.5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38)|(153)|654|44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228)|(266)|(260)|(251)|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7)|(210)|(12)|(1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827)|(629)|382|185|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47|170|192|200| |资本开支(百万元)|(713)|(321)|(321)|(32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398)|(387)|285|(17)| |每股净资产(元)|34.87|33.52|35.14|37.5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0|120|120|120| |ROIC(%)|(11.19)|0.77|3.29|4.61| |ROE-摊薄(%)|(13.15)|0.57|4.13|5.90| |资产负债率(%)|54.54|58.04|59.22|60.9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6.78)|404.33|53.02|34.76| |P/B(现价)|2.21|2.30|2.19|2.05|[8]
上汽业绩企稳背后的关键词:换挡、整合、协同
经济观察网· 2025-04-30 03:4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整车销量达94.5万辆,同比增长13.3%,营业总收入1408.6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1.4%,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34.4% [1] - 2024年新能源车终端交付136.8万辆,海外市场整车交付108.2万辆,连续三年实现新能源与海外"双百万辆" [1] 销量结构 - 自主品牌支撑增长:2025年Q1上汽乘用车销量16.3万辆(国内+58.7%),上汽大通5.18万辆(+7.57%),上汽通用五菱35.3万辆(+57.58%) [2] - 新能源车销量27.29万辆,同比增长29.89%,增速达2024年全年的3倍以上,占整体销量比重提升 [2] - 智己汽车2024年销量同比增71%,荣威+MG全年零售突破81万辆 [1] 战略转型 - 2024年8月调整主攻方向为自主业务,2025年整合乘用车、国际、研发总院等核心资源,成立"上汽商用车"板块 [7][8] - 发布海外战略3.0(Glocal战略),从产品输出转向标准输出,打造本地化生态 [5] - 研发投入累计1500亿元,获2.6万项专利,2025年落地L3级自动驾驶电子架构,2026年开启L3商业化 [9] 品牌焕新 - 智己品牌聚焦前沿科技,发布线控底盘战略及智己L6 [8] - MG定位全球化年轻市场,推出Cyber X等新车型 [8] - 荣威以"in China for China"为核心,联合豆包AI推出新概念车 [9] 合资与跨界合作 - 上汽大众计划2030年前推18款新车(15款专为中国开发),2026年推出CMP平台电动车 [12] - 上汽通用2025-2027年推12款新能源车,焕新8款燃油车 [12] - 与华为合作打造"SAIC尚界"品牌,搭载鸿蒙智行解决方案 [13] - 与OPPO深化车机互融,与Momenta、地平线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13] 行业趋势 - 2025年3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62.7%(同比+7.7pct),新能源车渗透率51.1%(同比+8.7pct) [3]
2025上海车展|从后备厢到“前备舱大露台”,乐道L90重构出行场景想象力
北京商报· 2025-04-28 06:19
作为首发亮相的智能大空间旗舰SUV,乐道L90以5145毫米的车长和3110毫米的轴距塑造出30万级SUV市场中少有的"大尺寸"架构,结合240升的电动智能前 备舱与"6人10箱"收纳空间设计,打破传统大三排车型"人货难两全"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该容量已成中国目前量产车前备舱最大水平,同时配合高效的 36项集成设计,体现出蔚来在空间利用和工程冗余方面的研发深度。从防夹、生命体监测,到PP材质防霉防水的易清洁设计,L90从用户实际出行场景出 发,重新定义家庭用车的空间体验边界。 THE FEMALES M er ● r - 18 1 ONVO ■ 来 | 下 乐道 1 乐道L90 r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晓梦)在近日开幕的2025上海车展上,乐道汽车以"双车阵容"重磅亮相,向外界释放其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加速布局的明确信号。 在"家庭场景"细分赛道中,乐道携旗舰级SUV乐道L90与中型SUV乐道L60亮相展台。 作为中型家庭智能电动SUV,L60自上市以来持续跻身20万级纯电SUV市场销量前三位。在产品力上,L60搭载900伏高压架构系统,并实现"5人5箱"的越级 装载空间,以及百公里能耗仅12.1度的高能效表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3.12%,前十大权重包含亿纬锂能等
金融界· 2025-04-10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0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介绍其近期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 指数表现 - 4月10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3.12%,报2979.85点,成交额578.26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7.09%,近三个月下跌3.05%,年至今下跌7.59% [1] 指数样本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样本公司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47%)、宁德时代(13.19%)、立讯精密(6.73%)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7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55%、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8%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56%、工业占比34.03%、信息技术占比22.10%、原材料占比6.64%、通信服务占比0.67%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等多只基金 [2]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前十大权重包含三花智控等
金融界· 2025-04-09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介绍其近期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 指数表现 - 4月9日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上涨0.09%,报2889.57点,成交额635.61亿元 [1] - 该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7.16%,近三个月下跌2.52%,年至今下跌7.67% [1] 指数样本 - 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多系统、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比亚迪(18.38%)、宁德时代(13.19%)、立讯精密(6.48%)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71.6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7.72%、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68%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可选消费占比36.44%、工业占比34.16%、信息技术占比22.02%、原材料占比6.71%、通信服务占比0.68% [2] 跟踪基金 - 跟踪智能电车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宝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联接A等多只基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