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第34周:宁电入湘工程投运送电,7月水电降幅明显,高温天气推升用电负荷
华福证券· 2025-08-24 10:4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至10226亿千瓦时,主要受高温天气推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8.0%[3][20] - 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3.1%,其中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水电降幅扩大至9.8%[3][34] - 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投产,年输送能力超360亿千瓦时,新能源占比超50%,预计加速外送通道建设[4][64] - 投资建议聚焦火电、核电、绿电及水电板块,推荐江苏国信、长江电力等标的[5][128] 行情回顾 - 环保板块上升2.15%,电力板块上升1.51%,水务板块上升1.02%,燃气板块下降1.13%,沪深300指数上升4.18%[2][13] - 电力板块涨幅前三:ST聆达(12.36%)、皖能电力(3.97%)、中国广核(3.31%)[16][17] - 环保板块涨幅前三:国中水务(22.37%)、惠城环保(10.07%)、华控赛格(8.30%)[16][20] 用电量分析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城乡居民生活2039亿千瓦时(+18.0%)[3][20] - 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4.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132亿千瓦时(+7.6%)[20] - 高温天气致河南、陕西、山东等省份用电增速超30%[3][20] 发电量结构 - 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3%(增速较6月加快3.2个百分点)[3][34] - 水电发电量下降9.8%(降幅较6月扩大5.8个百分点)[3][34] - 核电增长8.3%(增速放缓2.0个百分点),风电增长5.5%(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28.7%(增速加快10.4个百分点)[3][34] - 降水偏少6.2%及梅雨期缩短致水电产能区域来水量不足[3][35][40] 重点项目动态 - 宁电入湘工程总投资281亿元,线路全长1616公里,配套新能源装机1300万千瓦[63][64] - 国家能源局规划2030年建成9条"沙戈荒"特高压通道[4][64] - 新疆外送电量158.65亿千瓦时(+24.71%)创单月历史纪录[69] - 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70] 政策与区域动态 - 甘肃增量新能源竞价上限0.2447元/千瓦时,首批电量规模8.3亿千瓦时[65][67] - 河北计划2027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万千瓦[68] - 云南第二批新能源项目装机1427.155万千瓦(光伏1123万千瓦+风电304.155万千瓦)[75] - 内蒙古新型储能放电量补偿金突破2亿元[75] 公司业绩摘要 - 国电电力1H25归母净利润36.87亿元(-45.11%)[100] - 宝新能源1H25归母净利润5.59亿元(+52.62%)[100] - 龙源电力1H25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13.79%)[103] - 京能电力1H25归母净利润19.49亿元(+116.63%)[115]
合康新能(300048):归母净利润YOY+734% 期待户储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8-24 10: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同比增长163.06% [1]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同比增长732.8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亿元,同比增长8.99% [1] 业务分项表现 - 光伏EPC业务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长239.75%,毛利率6.84%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 [2] - 户储类产品收入0.16亿元,同比下降73.56%,毛利率4.95%同比下降10.85个百分点 [2] - 高压变频器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6%,毛利率30.41%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2] 光伏业务进展 - 推出"能闪送"等系列产品,成功落地2个单体规模超15MW的标杆项目 [2] - 户用及工商业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超3GW [2] - 户用光伏EPC业务覆盖省份由15个拓展至22个 [2] 能源解决方案布局 - 2025年6月推进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建设,获取多省售电资质 [2] - 构建发电侧资源整合、储能创新、售电服务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体系 [2] 产品开发与创新 - 发布美的品牌20KW-40KW光伏并网逆变器,覆盖70%户用市场场景 [3] - 逆变器产品已完成长运测试并应用于自有EPC项目 [3] - 推出第二代户储一体机等多款新品,适配欧澳亚非等多国市场需求 [3] 核电领域突破 - 高压变频器通过中核集团监造验收,交付徐大堡核电3、4号机组项目 [4] - 成为首台国产变频器在核电商业堆循环水泵的应用案例 [4] - 产品在核电机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4]
合康新能(300048):归母净利润yoy+734%,期待户储放量
国投证券· 2025-08-24 05: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12个月目标价7.6元 当前股价6.99元[6][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 同比增长163.06%[1]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 同比增长732.8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亿元 同比增长8.99%[1] 分业务收入结构 - 光伏EPC收入40.66亿元 同比增长239.75% 毛利率6.84%[2] - 户储类产品收入0.16亿元 同比下降73.56% 毛利率4.95%[2] - 高压变频器收入2.81亿元 同比增长1.6% 毛利率30.41%[2] 光伏业务进展 - 推出"能闪送"等系列产品 落地2个超15MW标杆项目[2] - 累计光伏电站并网容量超3GW[2] - 户用光伏覆盖省份从15个拓展至22个[2] - 获取多省售电资质 推进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建设[2]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美的品牌20KW-40KW逆变器 覆盖70%户用场景[3] - 推出第二代户储一体机等产品 适配多国市场需求[3] - 高压变频器通过中核监造验收 应用于徐大堡核电项目[4] - 成为核电商业堆循环水泵首台国产变频器应用案例[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65/83.75/97.6亿元 增速36.09%/28.84%/16.55%[9] - 预计归母净利润1.46/2.16/3.31亿元 增速1316.6%/48.4%/53%[9] - 2025年预测市盈率53.5倍 2027年降至23.6倍[10]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5年7.9%提升至2027年13.8%[10]
2025年上半年合康新能营收利润双高增 经营质量稳健改善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2 15: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97亿元 同比增长163.06% [1] - 归母净利润7118.37万元 同比增长732.83%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1亿元 现金流状况健康 [1] - 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 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1] 业务发展 - 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覆盖省份由15个拓展至22个 [1] - 户用及工商业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容量超3GW [1] - 安庆光储生产基地6月25日正式投产 保障订单交付 [2] - 高压变频器业务推动改造项目订单显著增长 [2] 产品与技术 - 发布美的品牌光伏并网逆变器20KW-40KW功率段产品 覆盖70%户用市场应用场景 [2] - 20KW/25KW/30KW/40KW产品完成长运测试并应用于自有EPC项目 [2] - 高压变频器通过中核集团监造验收 交付徐大堡核电循环水泵项目 [2] - 与国核签订核电智能化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联合开发协议 [2] 战略布局 - 背靠美的集团支持 入局售电业务与虚拟电厂 [1] - 户储领域重点推进产品研发与市场能力建设 订单储备稳健向好 [2] - 积极开拓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聚焦暖通/矿业/水泥行业 [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1]
东方电子上半年营收31.62亿元同比增12.18%,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19.65%,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4%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5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62亿元,同比增长12.18% [1] -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9.65%,扣非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24.8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4% [1] - 毛利率33.08%,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净利率8.84%,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34.58%,同比上升1.9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38个百分点,净利率10.17%,同比上升0.3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98个百分点 [1] 费用与股东结构 - 期间费用7.51亿元,同比增加9341.49万元,期间费用率23.76%,同比上升0.4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36%,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6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90% [2] - 股东总户数7.43万户,较一季度末下降9438户,降幅11.27%,户均持股市值由15.90万元增至18.47万元,增幅16.22%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配用电业务55.28%,输变电自动化业务13.51%,调度及云化业务13.31%,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7.55%,新能源及储能业务4.68%,综合能源及虚拟电厂3.73%,租赁1.35%,其他0.60%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网自动化设备,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电厂、能源互联、储能、充电桩、风能等 [3]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约21.10倍,市净率(LF)约2.84倍,市销率(TTM)约1.93倍 [1]
朗新集团(300682.SZ)2025半年报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0%,RWA将惠及平台海量新能源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2: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42亿元 与去年基本持平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63.85万元 同比增长近200% [1] 能源互联网业务 - 虚拟电厂领域分布式光伏累计接入近50GW [1] - 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十多个省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 [1] - 上半年整体交易电量近20亿度 同比增长2.5倍 [1] - 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2300万 [1] - 连接充电桩运营商合作伙伴超过4300家 [1] - 接入充电设备数量超过200万 [1] - 上半年新电途平台累计充电量近30亿度 [1] 技术创新与合作 - 2024年8月与蚂蚁数科合作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的RWA项目 [2] - 2025年7月全球首发自主研发的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 [2] - 该模型在国际权威评测BIRD-Bench中荣获双榜全球第一 [2] - 持续深化与蚂蚁数科在RWA方面的合作 [2] - 积极拓展新能源资产RWA服务 [2] 战略定位 - 聚焦能源数智化能源互联网双轮发展战略 [1] - 致力于成为AI驱动Web3.0赋能的领先能源科技企业 [1] - 构建链接海量电力负荷用户和海量电力供给资产的能源互联网平台 [1] - 开展高效经济绿色的能源资产运营与电力交易服务 [1]
特来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网遍布366个城市,充电量超过500亿度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09:18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商 充电量超过500亿度 充电网络覆盖366个城市 终端数量接近80万个[1] - 公司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箱式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1] - 充电网累计实现碳减排超过5100万吨[1] 充电网技术架构与核心优势 - 充电网通过芯片与大数据实现有序充电 避免对电网造成冲击 而充电桩仅为独立充电器[2] - 充电网链接汽车形成车联网 聚合电池形成储能网 实现电网削峰填谷[2] - 技术采用两层安全防护:通过充电过程进行大数据体检建立自学习模型 以及BMS与CMS硬件协同主动防护[2] - 模块化分体式设计使80%资产保值 仅需升级终端即可适应无人驾驶时代[3] 超充技术演进 - 超充1.0实现5分钟快速充电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问题[4] - 超充2.0采用智能共享技术 通过液冷超充与智能调度实现电力灵活分配[4] - 智能调度可将电力从已充满车辆转移至待充电车辆 提升投资收益率[4] 虚拟电厂系统构建 - 充电网 微电网 储能网三网融合形成虚拟电厂[4] - 系统链接新能源发电与用电端 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用不匹配"痛点[4] - 青岛园区示范项目每日发电3万度 满足1.7万度自用需求 剩余电力以0.3元/度供给员工充电[5] - 园区通过充放电年节约电费170余万元 雨天可反向放电获得0.3元/度奖励[5] 未来技术布局 - 研发人工智能充电机器人与机器手应对无人驾驶时代充电需求[3] - 超充技术向智能共享方向演进 提升设备利用率[4] - 虚拟电厂模式可规模化复制 千个园区应用将显著促进碳中和[6]
新中港涨2.32%,成交额1.9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2065.18万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2.32%,成交额1.99亿元,换手率5.38%,总市值37.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85.38万元,占成交额比例0.05%,在行业内排名29/102 [4] - 近3日主力净流入2500.39万元,近5日净流入2065.18万元,近10日净流出269.61万元,近20日净流出4538.50万元 [5]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采用传感器、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电厂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测,该项目属于内部信息系统 [2]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2] - 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3] - 减碳措施包括提效减碳(通过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提高热效率)和耦合减碳(通过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降低碳排放) [3] 碳排放交易情况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18.88% [2] - 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碳排放配额 [2] 主营业务构成 - 蒸汽业务占比71.77%,电力(热电联产)占比16.60%,压缩空气占比6.89%,煤炭占比2.48%,电力(储能电力)占比2.03% [7] - 公司采用热电联产方式进行热力产品和电力产品的生产及供应 [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20.46% [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45.37万元,同比减少39.20%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户,较上期增加3.87% [8] - 人均流通股18801股,较上期减少3.72% [8]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8] - 概念板块包括储能、QFII持股、小盘、碳中和、增持回购等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49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6] - 股价靠近支撑位8.71元 [6]
四轮驱动,山东新能源产业链条何以“硬核”?
大众日报· 2025-08-21 05:56
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山东是汽车产业大省 体系完备 链条健全 新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1] 中国重汽新能源商用车突破 - 作为山东省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 实现全场景覆盖与核心系统自研自控 突破新能源商用车高压电控系统 高效电驱动系统等"卡脖子"技术[3]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245% 其中新能源重卡1万辆 同比增长226%[3] - 投资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创造3000多个优质就业岗位[3] - 向上整合核心零部件 向下拉动配套企业发展 联合高校 科研机构及上下游企业搭建创新平台[3] 魏桥汽车全产业链布局 - 围绕"乘商并举 油电并进"发展战略完成整车业务布局 产品打开近30个国家市场[4] - 2025年轻型车板块BAW锐胜王牌市场份额从23%跃升至37.9% 登顶细分市场销量冠军[4] - 布局从原铝生产 零部件加工 汽车设计与制造 销售服务到整车拆解回收的全产业链[4] - 推动下一代极石产品铝材料占比提升至50% 白车身重量降低15% 扭转刚度提高11% 续航提升10%[4] 特来电充电网生态建设 - 构建链接新能源与电动汽车的"充电网"生态 充电量超过500亿度 碳减排超过5100万吨[7] - 创新开发两层安全防护:充电数据库自学习大模型防护和BMS与CMS硬件层协同主动防护[7] - 超充最快实现5分钟充满一台车 智能共享超充破解"充完不走占资源"行业痛点[7] - 虚拟电厂模式链接千万级汽车和用户 青岛工业园区每年节约170多万元电费[7] 丰元锂能电池材料技术优势 - 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核心供应商 是撑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一环[9] - 开发压实密度超过2.6 g/cm³的磷酸铁锂材料 解决快充和高能量密度及长续航问题[9] - 突破高镍三元材料技术难关 能量密度达250Wh/kg 较传统三元材料提升约20%[9] - 已建成及在建产能31.5万吨 产能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服务全球头部电池企业[9]
建投能源25H1扣非净利同比增逾1.8倍至8.97亿元 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
全景网· 2025-08-21 01: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13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7亿元 同比增长157.96%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0亿元 同比增幅达182.50% [1] 绿色低碳转型 - 控股西柏坡电厂四期2×66万千瓦项目及任丘热电二期2×35万千瓦项目 计划2026年投产 [2] - 参股投资定州三期/沧东三期/秦电/衡丰二期等煤电项目 总装机容量超300万千瓦 [2] - 液态空气储能中试项目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验收 [2] - 累计并网光伏发电容量68.65万千瓦 在建项目65万千瓦 备案及储备项目191万千瓦 [2] - 成立河北建投泜水蓄能发电公司 推进临城抽水蓄能项目核准 [2] - 申报首批新型电力系统虚拟电厂试点项目 [3] 传统业务优化 - 工业供汽量达306万吉焦 同比增长33.54% [3] - 综合标煤单价降至718.26元/吨 同比降低124.5元/吨 降幅达17% [4] - 控股14家火电企业完成发电量242.69亿千瓦时 机组平均利用小时2062小时 [4] - 平均上网电价440.19元/兆瓦时(含税)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合计4.42亿元 同比增长3.73% [5] - 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华北电力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 [5] - CFB350MW机组复合燃烧快速调峰示范工程突破循环流化床机组灵活性瓶颈 [5] - 推动燃料管理/电力营销/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数智化转型 [5] 管理体系升级 - 通过"五大中心"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提升经营绩效 [1] - 采用"集约化管住两端 专业化管控中间"创新管理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