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

搜索文档
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0:52
森林食物产业 - 中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 涵盖米袋子 油瓶子 菜篮子等品类 [1] - 浙江安吉孝丰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迎来采摘季 现阶段石斛处于开花期 [1] 铁皮石斛种植技术 - 铁皮石斛原生于悬崖峭壁 依靠吸收空气中水分存活 无需土壤 [5] - 采用"石斛上树"种植方式 3米高树桩种植80多丛石斛苗 保水透气 生长周期3-5年 [7] - 大棚外自然环境下种植的石斛花青素含量更高 因阳光充沛且吸收天然露水 [11] 产品开发与加工 - 铁皮石斛2023年11月被纳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录 [13] - 开发石斛榨汁 磨粉等产品 具有养胃 消炎 抗氧化功效 [3] - 研发十余种衍生产品 包括石斛盆栽 养护简单 五月底可开花 [9][13] 三产融合发展 - 基地形成石斛采摘 观光研学 餐饮等三产融合产业 [15] - 2023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15] - 2024年一季度铁皮石斛销量突破50万元 带动咖啡等产业销售60万元 [15] - 开发林下休闲旅游项目 如露营等 [13]
承德露露(000848):成本红利逐季释放 期待新品增量贡献
新浪财经· 2025-05-02 14:4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发布,业绩有增有减,主业稳健增长新品有望带来增量,下半年成本红利释放盈利改善,股权激励到位积极布局新品,预计未来业绩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1][2][3][4]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32.9亿元同比+11.3%,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4.4%;2025Q1营收10.0亿元同比-18.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2.53%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15亿元含税,现金分红率47% [1] 产品情况 分产品收入及销量 - 2024年杏仁露/果仁核桃/杏仁奶分别实现收入31.9/0.9/0.1亿元,同比+11.4%/-2.3%/+248.6%,销量分别同比+11.5%/+5.0%/+171.5% [2] 新品情况 - 2025年推出“露露草本”植物养生系列饮品,单瓶定价5元左右,已在电商平台、线下多地市场铺货,有望带来新增量 [2] 地区与渠道表现 分地区收入 - 北部/中部/其他地区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29.9/1.9/1.1亿元,同比+11.7%/+9.2%/+2.5% [2] 分渠道收入 - 经销/直销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31.3/1.6亿元,同比+8.3%/+136.7% [2] 渠道开拓情况 - 2024年开发交通枢纽商店141家,学校商店203家,打造形象店6338个,举办宴会7001场,开发餐饮店9028个 [2] - 截止2024年底,经销商数量922个,净增加56个 [2] 盈利情况 毛利率 - 2024年毛利率为40.9%,同比-0.5pp;2024Q4毛利率39.8%,同比+2.1pp;2025Q1毛利率为48.1%,同比+4.4pp [3] 费用率 - 202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7%/1.7%,分别同比+1.1/+0.6pp [3] 净利率 - 2024年净利率为20.3%,同比-1.3pp;2025Q1净利率为21.5%,同比+1.4pp [3] 公司策略与前景 激励与研发 - 公司管理层稳定性得到验证,成功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效果显现,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多款新品并储备产品 [4] 市场布局 - 随着草本养生水市场兴起,公司在北方市场加快铺市,借力“南拓”战略依托杭州生产基地辐射核心区域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7.9亿元、8.4亿元,EPS分别为0.67元、0.75元、0.80元 [4] - 给予2025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12.0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伊利股份:2024年实现总营收1158亿元 奶粉业务厚积薄发步入收获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0: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 同比增长12.2% 经营规模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 同比增长1.35% 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亿元 同比增长24.19% 营收利润逆势超预期增长 [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2元(含税)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达77.26亿元 分红比例高达91.4% 刷新历史纪录 [1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体乳板块2024年实现营收750.03亿元 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居首位 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幅超30% [2] - 冷饮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87.21亿元 30年蝉联全国冷饮行业冠军 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消费场景拓展巩固龙头地位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296.75亿元 同比增长7.53% 婴幼儿奶粉核心品牌"金领冠"实现双位数增长 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与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六成 [3] 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3% 在乳铁蛋白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常温包埋稳态化关键技术"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973件 较上年末新增135件 2024年世界乳业峰会上荣获4项世界乳品创新奖及4项推荐奖 [10] - 打造乳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YILI-GPT 推出智能体平台YILI-Agent 推动业务智能化升级 [11] 健康食品布局 - 其他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13.75% 伊刻活泉现泡茶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唯一斩获世界饮用水大奖的中国品牌 [4] - 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24% 较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中老年奶粉品牌欣活专注解决中老年营养需求 [6] - 与同仁堂合作打造"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矩阵 加速向综合性健康食品企业转型 [7] 产业链与产能建设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持续推进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二期工程已破土动工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计划于年内建成投产 [7] - 项目贯通原奶生产至深加工全流程 解决原制奶酪"卡脖子"问题 提升奶源综合利用率 缓冲行业周期性波动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成人奶粉市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3.6% 50岁以上消费群体贡献62%的销售额 [5] - 液奶领域高端品类渗透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奶粉市场头部企业份额集中化趋势明显 [13] - 上游原奶供给处于出清阶段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2025年若原奶价格企稳 存货减值情况将显著改善 [13]
广州酒家(603043):主业保持稳健增收,省外市场表现亮眼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食品业务受其他产品拉动增长,餐饮业务增收延续,经销网络结构调整深化供应链能力 [6] - 省外市场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切入食补赛道打造“粤式滋补”产品体系 [6] - 业务结构变化拉低毛利率表现,智能化转型推进降本增效 [6] - 公司深耕两大核心领域,推进省外布局,优化经销网络,打造产品矩阵,拥抱智能化转型,维持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1.24亿、56.95亿、62.79亿、69.1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11.2%、10.3%、10.2% [5]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亿、5.74亿、6.35亿、6.9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10.3%、16.3%、10.5%、9.2% [5]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87、1.01、1.12、1.22元/股,毛利率分别为31.7%、33.3%、33.2%、33.3%,ROE分别为12.7%、13.7%、14.2%、14.4%,市盈率分别为18、15、14、13 [5] 财务摘要 - 2023A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9.01亿、51.24亿、56.95亿、62.79亿、69.17亿元 [8] - 各年各项成本、费用、利润等数据有相应变化,如2023A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31.55亿、34.98亿、37.96亿、41.95亿、46.12亿元 [8] - 2023A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50亿、4.94亿、5.74亿、6.35亿、6.93亿元 [8]
广东化州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
经济日报· 2025-04-30 02:12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茂名化州市以化橘红“赏花经济”为契机,通过“气候 + 产业 + 文旅”三维赋能,撬动化橘红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 [1]。 化橘红产业现状 - 2024 年 12 月化州化橘红获“中国气候好产品”认证,截至 2024 年底,化州全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 13.26 万亩,年产鲜果 7.5 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 115 亿元,带动 35 万农户增收,产品畅销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化橘红种植大户谢耀锋种植 150 余亩,树龄 11 年,每年收获鲜果约 15 吨,加工后年产值 150 - 200 万元 [2] - 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社 + 公司 + 产业协会 + 村委会 + 农户”经营模式,成员 300 多户,每户每年增收超 6 万元 [3] 化橘红产业发展基础 - 化橘红有 1600 多年种植历史,2006 年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 年化州获“中国化橘红之乡”称号,2024 年“药食同源”得到认定 [3] - 化州特定土壤和气候环境,年平均 23.1℃温润气候、1800 小时充足日照、1600 毫米丰沛降水及礞石矿脉,是化橘红获评“中国气候好产品”核心密码 [4] 化橘红产业发展规划 - 化州今年将加快建设化橘红标准交易仓储平台,重点建设十里橘香示范带,打造“化橘红贡园”农文旅综合体 [4] 化橘红产业新业态 - 3 月 15 日化州市举办化橘红赏花活动,重塑文旅格局,让游客感受化橘红文化底蕴 [5] - 平定镇积田大岭村形成“化橘红 + 村播带货”“化橘红 + 摄影比赛”等“活动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增收”新模式 [5] 化橘红产业未来展望 - 打造化州橘红千亿元级产业,与广东本土名茶融合是好选择 [6]
从嫌弃到真香,增长超350%: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熬出头了吗?
新浪财经· 2025-04-27 02:33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0%,2024年增长率预计达300%-400%,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1][6] - 行业呈现"三国杀"格局:厂牌企业(伊利、三得利、元气森林等)、平台派(山姆、盒马)、老字号药房(同仁堂)三类玩家竞争[7] - 产品定位精准迎合Z世代"硬核养生"需求,主打药食同源食材(红豆、薏米、人参等)和便捷即饮特性[1][4] 市场发展历程 - 2018年可漾推出首款红豆养生水但市场反响平淡,当年行业规模仅0.1亿元[4] - 2021年"一整根"品牌凭借人参泡水设计引发抢购,带动赛道关注度[5] - 2023年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上线5天售罄,当年新增N12、秒燃等5个品牌,行业进入竞争2.0时代[6] - 2024年果子熟了、好望水等十余个品牌集中入局,行业爆发式增长[6][7] 产品创新方向 - 包装设计强调可视化(透明瓶身)与文化元素(元气森林采用"煮"字创意)[7] - 配方差异化:可漾掌握红豆萃取专利,伊利推出5倍人参萃取产品,三得利开发五红饮等新品类[8][9] - 工艺升级:好望水采用"一烘二碎三熬煮"工艺,盼盼融合清代古方创新组合[13] - 场景细分:六养瞄准润肺场景,统一拓展佐餐/办公场景[13] 行业挑战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65.5%消费者因功效购买,但部分产品需添加代糖影响健康属性[11] - 同质化严重:80%品牌均推出红豆薏米水,原材料和卖点高度重叠[11][12] - 价格瓶颈:主流产品定价4.9-5.5元/瓶,是普通饮用水的2-3倍[12] - 工艺门槛低:多数品牌依赖"熬煮/萃取"基础工艺,缺乏技术壁垒[12] 未来趋势 - 古方现代化:盼盼等品牌将《验方新编》等传统医方融入产品研发[13] - 本土叙事强化:好望水通过"东方食材+中国工艺"建立文化认同[13] - 复合增速预测:未来五年CAGR达88%,2028年规模突破百亿[6]
仲景食品 2025 年一季度业绩解析:成本管控显效与战略转型并进
新浪证券· 2025-04-24 10:0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微增1.0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81%,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0%至1.50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至45.91%,主要得益于原材料采购策略调整及生产效率提升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96%至0.51亿元,费用率攀升至18.59%,主要用于线下渠道拓展与品牌推广 [2]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27.64%至0.10亿元,财务费用因利息收入减少同比降幅达53.29% [2] 成本与费用结构 - 公司通过建立战略采购联盟、优化库存管理,有效对冲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使得营业成本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2] -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用于加大商超终端陈列投入、启动区域性促销活动,以及在餐饮渠道深化与连锁品牌的定制化合作 [2] - 成本端优化带来的利好被费用增长部分抵消,导致净利率承压 [2]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推出首款即食滋补产品"仲景元气参",标志着"风味+健康"战略落地,但大健康食品领域竞争激烈且消费者认知建立需要时间 [3] - 南阳仲景食品产业园一期项目调味酱车间进入试生产,依托区域原料优势降低成本,但大规模产能投放可能导致短期折旧摊销增加 [3] - 公司面临传统业务与新兴领域的平衡挑战,需关注核心品类市场份额变化、新业务落地进度及费用投放效率 [4] 经营挑战与机遇 - 公司反映出传统食品企业在消费升级周期中的典型挑战,既要应对成本波动与费用投入的短期压力,又需推进战略转型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4] - 毛利率提升与现金流改善显示内部管理效能尚可,但净利润下滑暴露了费用管控与收入增长的不匹配 [4] - 大健康领域的尝试与产业园建设体现战略前瞻性,但新业务培育周期长、产能消化压力大的问题客观存在 [4]
FBIF2025 | 12场主题互动研讨会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4 00:33
饮料创新论坛 - 植物饮料正从边缘走向核心 成为连接无糖化 功能化与消费分层的重要入口 植物从"配角"升级为"主角"[3] - FBIF发布《中国植物地图》 系统梳理34省市可食植物资源 涵盖野菜 中草药 特殊本草三大板块 构建原料灵感数据库[5] - 植物饮料需建立新时代原料认知 从土地出发进入消费者心智 从文化提取融入真实饮用场景[5] - 典籍复活赛聚焦"古饮"新生 7家顶尖原料公司基于古籍饮方设计现代创意植饮 现场观众可品鉴打分[9] 零食与烘焙论坛 - 功能性糖果市场年增速达17.3% 62%的00后愿为情绪价值支付40%溢价 糖果进化为情绪调节剂+社交介质+科技载体[15][16] - 山姆瑞士卷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盒马Top50单品中烘焙占50% 永辉烘焙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20%[18] - 农科院互动展区展示科研成果与特色食材 推动产学研合作 科研赋能成为品牌力组成部分[19] - 全球巧克力市场规模达1384.5亿美元 2033年前CAGR4.48% 百乐嘉利宝将展示从可可豆到成品的全流程工艺[19] 包装创新论坛 - 异形瓶设计需平衡线条比例 避免视觉灾难 Stranger & Stranger设计超7000种玻璃瓶 现场展示价值1200美元单品[22][24] - 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 跨境电商年均增长60% 俄罗斯专家将诊断中国品牌包装本地化策略[26][27] - AI设计辩论赛探讨技术革新与人类创作 VML报告显示65%消费者偏好人类创作内容[28] 功能性配料创新论坛 - 前瞻原料产品大赏邀请观众直接品鉴功能性原料样品 通过"入口体验"评估应用潜力[37][39] - 互动问答环节由企业出题 观众随机抽答 获胜者可获产品样品 实现原料厂商与行业面对面交流[42][43] 渠道创新论坛 - Oatly联合小红书推出"燕麦菜单"概念 针对便利店 茶饮 健康超市等不同渠道定制风味组合 现场开放共创通道[47][50] 产品开发论坛 - 产品创新冲刺工作坊采用斯坦福设计思维+谷歌冲刺+JTBD理论 四步破解从洞察到原型的落地瓶颈[52][53][57] - 工作坊包含用户需求定义 价值原型设计 限制条件迭代等模块 限额36人参与实战开发[62] 活动规模 - FBIF2025预计7400+参会者 200+演讲嘉宾 600+展商 47000+观众 展区面积62000平方米[66]
欣活×同仁堂共创4款新品,成宜昌雅斯“健康礼”新宠
长江商报· 2025-04-21 22:14
行业背景 - 湖北饮食文化兼具南北交融特点 以高碳水高油脂为主要特征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营养均衡需求显著提升[1][2] - 湖北居民对膳食均衡 营养补充和食补养生方式的关注度明显增加 湿润气候下通过科学饮食增强体质成为热议话题[2] - 湖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65.7%消费者节庆期间青睐药膳滋补品[3] 产品创新 - 伊利欣活与北京同仁堂共创新品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 推出四款针对性配方奶粉[6] - 纾糖膳底配方奶粉添加灵芝粉 玉竹粉 葛根粉 应对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特点[6] - 骨能膳底配方奶粉添加杜仲叶粉和黄精粉 缓解潮湿气候引发的关节问题[6] - 晚间膳底奶粉融汇酸枣仁与茯苓 改善睡眠质量[6] - 心活膳底配方奶粉融合人参粉和山楂粉 守护心血管健康[6] 市场推广 - 通过雅斯超市多渠道优势进行推广 覆盖零售 餐饮 物流 商业综合体生态体系[3]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中医专家养生讲座等创新形式 活动曝光量突破百万次[4] - 创新"体验+科普"模式包括中医课堂 个性化号脉 八段锦教学 新品试饮和DIY香囊环节[6][7] 消费者反馈 - 产品获得"配方传统 食用方便 效果显著"的积极反馈[4] - 银发族核心消费群体评价"比传统中药更易接受 比保健品更有保障"[4] - 成为五一黄金周健康礼赠新选择 成功掀起"健康过节"新时尚[4][7] 企业合作 - 伊利集团与雅斯集团联合发起爱心捐赠行动 向多家养老机构捐赠价值45万元伊利营养奶粉[3] - 战略合作通过雅斯商业网络将健康生活理念传递给百万湖北家庭[4] - 共创新品成为节日消费新宠 满足国人控糖 健骨 睡眠 心脑血管等方面的健康需求[4][6]
王石代言“总裁碗燕”遇冷,净利骤降24%的燕之屋押错了方向?
36氪· 2025-04-21 11:5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签约王石作为"全球首款男人燕窝"总裁碗燕品牌代言人 旨在突破传统女性客群 拓展高端成功男士市场[1] - 推出"燕窝+"产品矩阵 单杯价格下探至50元以下 意图覆盖下沉市场和高频次消费场景[5] - 2024年燕窝+系列产品收入达2.319亿元 较2023年1.420亿元增长63.31% 但对总体营收贡献仅超10%[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0.5亿元 同比增长4.37% 但净利润同比骤降24.18%至1.6亿元 净利润率首次跌破10%[1] - 销售及经销开支达6.71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32.7% 较2023年5.63亿元增长19.08%[10][11] - 线上销售毛利率为45.33% 较2023年46.2%下降0.87个百分点 线上订单用户达138.9万次 同比增长36.2%[12] 行业竞争格局 - 保健品龙头汤臣倍健2024年营收68.38亿元 同比下滑27.3% 净利润6.53亿元 同比大跌62.62%[1] - 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规模2022年达5885亿元 预计2027年超8000亿元 药食同源礼盒装产品2024年销售额与销量同比分别增长6.0%和27.7%[17] - 药食同源成分中燕窝、枸杞、阿胶、人参等传统中药材因保健功能被广泛应用[17]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明星单品碗燕燕窝含量仅3% 其余97%为糖水和增稠剂 单碗售价达528元[3] - 小仙炖与山东大学联合发表科研论文 验证燕窝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变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论文被SCI期刊收录[17] - 公司提出高端定位与匠心质量核心策略 并融合药食同源食材开发人群细分产品[6] 市场反应 - 淘宝官方旗舰店碗燕总裁款历史成交仅56单 京东、抖音等平台接近零成交[8] - 消费者转向高性价比礼品采购 经销商反映整个燕窝市场都在下滑[4] - 燕窝行业正经历从"身份象征"到"生活解决方案"转型 高端市场遇冷反映消费者理性回归[18] 品牌营销策略 - 公司频繁签约明星代言人 包括刘嘉玲、林志玲、赵丽颖、金晨、巩俐、王一博等[9] - 2021-2023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99亿、5.04亿和5.63亿元 呈现持续增长趋势[10] - 高昂代言费用未能转化为实际销量增长 反而侵蚀利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