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角兽企业
icon
搜索文档
一级市场的割裂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03 09:10
一级市场现状 - 一级市场呈现"割裂感":一方面各地国资LP新设基金活跃,2024年新发起母基金125支,总规模7968亿元,覆盖25个省级行政区;另一方面GP募资困难,IR普遍反映资金到位延迟,活跃出资母基金稀缺 [2] - 私募股权市场显著收缩:2024年新设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4143只,同比下降44.1%;新备案募资总额4121.42亿元,同比减少近四成;创投基金单支平均规模降至1.338亿元,创十年新低 [2] - 母基金投资规模缩减:2024年中国母基金总投资规模6626亿元,较2023年10293亿元下降35.6% [2] 独角兽企业动态 - 中国新晋独角兽数量锐减:2024年仅新增18家,同比下降56.1%,为近十年最低水平;2016-2022年年均新增超60家,2021年峰值达140家 [2] - 融资环境恶化是主因:私募股权市场规模收缩直接影响独角兽企业成长,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专门追问该现象成因 [2] GP行业生态变化 - 管理人数量结构性调整:2024年新登记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116家,同期注销928家,净减少810家;中基协新增"12个月无在管注销"机制加速行业出清 [3] - GP生存压力加剧:行业分化导致部分机构沦为"FA",丧失独立决策能力;为争取国资LP青睐,GP需强化产业资源协同能力、生态赋能体系建设 [3] - 从业人员面临转型:投资行业出现裁员、降薪潮,部分国企投资部门收缩,一级市场投资人预期断崖式下降 [3] 行业活动预告 - 全球母基金协会将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发布2024全球最佳投资机构及投资环境城市榜单 [4]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即将举办,配套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7]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 居全球第二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00:58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展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估值、领域分布、城市分布及融资等情况 [1] 企业数量 -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近30%,居全球第二 [1] - 估值在10 - 20亿美元的企业数量最多,共236家,占比57.7% [1] - 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共18家,占比4.4% [1] - 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等前五领域企业合计占比68% [1] - 企业分布覆盖57个城市,“北上深杭广”集聚超六成 [2] - 北京以115家的数量优势位居全国首位 [2] 企业估值 -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 [1] - 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估值 [1] - 估值在10 - 20亿美元的企业估值总额约3019亿美元,占比20% [1] - 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估值总额约6567亿美元,占比43.6% [1] - 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集成电路领域企业估值分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 [1] - “北上深杭广”企业估值总额占全国七成以上 [2] - 北京以5949亿美元的估值总额位居全国首位 [2] 企业融资 - 硬科技独角兽企业融资能力强劲 [2] - 2024年融资呈现“低频、大额”特征 [2] - 近六成新获融资企业集中于人工智能等领域 [2]
一个400亿独角兽破产了
投资界· 2025-03-29 07:27
基因检测鼻祖23andMe的兴衰 - 公司申请美国破产法11章破产保护 市值从60亿美元峰值跌至1600万美元 [3][7] - 创始人安妮·沃西基出身学术世家 创立首个直面消费者的DNA检测公司 通过名人营销使产品风靡一时 [5][7] - 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谷歌、红杉资本、强生、药明康德等 2021年通过SPAC上市 [3][7] 商业模式与财务困境 - 核心业务为99美元低价基因检测 用户达1500万但复购率极低 市场份额从45%暴跌至15% [7][10] - 2022-2024财年营收分别为2.72亿/2.99亿/2.2亿美元 同期净亏损达2.54亿/3.14亿/6.67亿美元 [9] - 转型药物研发失败 50种在研药物未达预期 收购远程医疗平台Lemonaid反成财务负担 [10] 致命危机事件 - 2013年遭FDA叫停健康基因报告业务 2018年才获解禁 [10] - 2023年700万用户基因数据泄露 支付3000万美元诉讼和解金 股价暴跌 [10] - 2024年裁员40%并关闭研发部门 创始人私有化提案被董事会否决 [10] 行业警示与延伸案例 - 2024年美国694家公司破产 其中110家为VC/PE支持企业 [12] - 明星案例包括Forever 21运营商、卫星通信公司Ligado 造车独角兽Canoo和Nikola相继破产 [12] - 2024年25%初创公司融资估值持平或折价 创十年新高 [12]
2025年0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同比下降53%;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6家,其中中国新增2家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3-13 23: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和金额减少,热门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全球大额融资和独角兽企业有新增,投资机构参与数量下降,中国并购市场事件和金额也减少 [2][4][6][25][29]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53%;已披露融资总额530.86亿元,较上月减少36%,较去年同期减少3% [2][6]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共383个,占比68%;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68.05亿元,占比88% [7] - 已披露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汽车交通,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73.26亿元,占比89% [8]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 - 2025年1月智能制造是最热行业,有138个投融资事件,集成电路赛道59个,为最热赛道 [9]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地区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 [3][10] 热门城市分布 - 投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城市为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南京 [11] 阶段分布 - 投融资事件早期最多,有421个,占比74.51%;其次成长期128个,占比22.65%;后期16个,占比2.84% [12] - 已披露融资金额早期390.75亿元,占比75.25%;成长期88.89亿元,占比17.12%;后期39.65亿元,占比7.63% [12]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分析 大额融资事件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大额融资事件39个,已披露融资总额985.54亿元;中国新增9个,占23%,涉及融资总额355.98亿元,占36% [16] 新晋独角兽统计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新增2家;全球总计1877家,中国511家,占比27% [19][20] 投资机构分析 VC/PE机构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532家,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52%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VC/PE机构为深创投、君联资本、比邻星创投、奇绩创坛、合肥国耀资本 [4][26] CVC机构 - 2025年1月参与投资的CVC机构51家,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65%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CVC机构为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广州无线电集团、美团龙珠、电控产投 [28] 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企业发生并购事件25个,较上月减少31%,较去年同期减少66%;已披露总金额26.21亿元,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85% [4][29] 并购事件行业分布 - 数量排名前五行业为传统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生活服务、材料 [30] - 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能源电力、医疗健康、材料、生物科技、汽车交通 [30] 并购事件区域分布 - 境内并购事件22个,占88%,排名前五地区为浙江、北京、上海、湖北、广东 [31] - 跨境并购事件3个 [32] 重大并购事件(交易金额前五) - 未名海济生物以8.08亿被圣湘生物并购 [35] - 南昌赣锋以5亿被江西金控投资并购 [36] - 常乐制药以2.02亿被联环药业等并购 [37] - 兴荆新能源以9569.81万被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并购 [38]
中金:924至今稳增长政策盘点
中金点睛· 2025-03-09 23:37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9月底以来稳增长政策加码巩固,投资者信心改善,股市估值修复 公司总结两会主要关注点和去年9月24日以来各领域政策进展,关注政策对资本市场影响 建议关注未来政策落地情况,认为今年A股整体表现有望好于2013年,科技成长结构性行情短期有望延续[1][15] 全国两会期间关注点 关注领域 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报告》《财政预算报告》以及五部门出席的经济主题记者会等[4] 重点总结 - 经济目标:今年目标GDP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目标CPI增长2%左右,比去年下降1ppt 结合2月CPI同比下降0.7%数据,稳增长、稳物价仍需政策支持[4] - 财政政策: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提高到4%,较去年提高1ppt 一般公共支出等均较去年提升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零基预算改革”,开展中央部门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4]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行长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 汇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4] - 提振消费:“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重视程度提升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加码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公布实施[5] - 支持科创: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前沿科技,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科创企业 央行行长表示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扩大到8千至1万亿元,并降低再贷款利率[5] - 资本市场: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调“稳住楼市股市” 今年资本市场改革部署进一步明确,投资端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有望打通[6] - 健全法制:2025年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经济金融领域相关包括制定和修改多部法律,并加强新兴领域立法研究[6] 去年9月24日以来各领域稳增长政策进展 货币政策 - 降准降息:去年9月24日表态降准50bp、降息20bp,9月27日、29日落地实施;10月21日LPR下调25bp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适度宽松”定调,并提出适时降准降息[8] - 公开市场操作:去年10月28日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今年1月10日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视情况择机恢复[8] 财政政策 - 提高赤字率: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赤字率,政府工作报告将目标赤字率从去年的3%上调至4%[9] - 化债:去年10月12日财政部表示加力支持地方化债,增加债务额度 2024年起连续五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4万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9] - 财税改革:去年10月12日财政部表示拟今明两年推出财税体系改革,11月13日发布地产税收优惠政策[9] 资本市场政策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去年9月24日宣布创设,10月18日发布正式文件,截至3月6日两批已执行互换便利超过1000亿元[10] - 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去年9月24日宣布创设,10月17日发布正式文件,截至3月6日超400家公司公开披露,贷款额度上限近800亿元[10] - 中长期资金入市:去年9月24日宣布推出相关制度,9月26日联合印发指导意见,1月22日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截至3月6日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已批复1120亿元;3月6日证监会表示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即将推出[10] - 并购重组:去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相关意见和征求意见稿,9月24日以来新披露A股重大资产重组近百起[10] - 市值管理:去年9月24日发布征求意见稿,11月15日正式发布相关监管指引[10]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月7日和3月5日分别发布实施意见和指导意见,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涉及普惠金融等内容[10] - 债券市场“科技板”:3月6日央行行长提出将推出,支持相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0] - 其他:去年12月27日沪深两市宣布免收费用,1月7日和1月26日分别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10] 稳地产 - 降低房贷利率:去年9月24日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50bp,9月29日正式公告完善定价机制,允许重新约定加点幅度[11] - 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去年9月24日宣布降至15%,与首套房统一,9月29日正式公告优化最低首付款比例[11] - 楼市税收优惠政策:去年10月12日表示优化完善,11月13日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加大契税优惠力度,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明确相关优惠政策[11] - 财政资金助房地产止跌回稳:去年10月12日表示叠加运用工具支持,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11] 促消费 - 以旧换新:去年政策3月开启,7月加力 今年1月5日宣布“两新”扩围,纳入4类家电产品,对3类数码产品进行购新补贴[12][13] - 提振消费行动方案:3月6日发改委表示将很快公布实施[13] 支持科创企业 - 资本市场改革:相关文件表示对科创企业大力支持[13] - 企业座谈会:多次座谈会有科技领域企业家参与[13] - 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3月6日发改委表示将设立[13]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去年4月设立,今年3月6日央行表示将扩大规模、降低利率[13] 未来需持续观察的政策及市场表现影响 需观察政策 包括“择机降准降息”、债券市场创立“科技板”、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发布等多项政策[15] 市场表现影响 今年A股开年表现与2013年有相似之处,但宏观背景差异大,当前稳增长政策积极,有助于改善投资者信心,全年A股整体表现有望好于2013年 科技成长结构性行情中短期有望延续,并购重组等政策受益领域也有望有相对表现[15]
重磅路演报名:医疗独角兽项目路演专场
思宇MedTech· 2025-03-06 04:06
路演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和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主办 媒体支持包括思宇MedTech 骨未来 眼未来 心未来 MedRobot等专业平台 [1] - 路演形式为现场活动 时间定于2025年3月31日星期一上午 地点在北京市量子银座 靠近知春路地铁站 [1] - 已邀请投资机构涵盖北京市国管 市区两级相关基金 包括京国瑞基金 顺禧基金 北京高精尖基金 北京科创基金 中关村资本 中关村科学城基金 星元资本 康桥资本 荷塘创投 首发展创投 启迪创投 中关村启航基金等 [1] 项目报名与审核 - 项目方需通过指定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投资人将等待后续通知 [2] - 活动免费参与 但需经过审核 审核通过的项目才能参加 这是生物医药联盟为会员提供的公益服务 [3] 联盟背景与服务 -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是在北京民政局注册的非盈利社团法人 前身为2015年注册的中关村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联新"寓意联合创新 [3] - 联盟面向全国招募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及研究机构会员 提供资源对接服务 [4] - 联盟累计参与推动产业政策创新15项 主持或牵头产业政策规划20余项 参与产业园建设策划30余项 牵头科技平台项目50余项 主办会展论坛活动500余次 [4] - 有意加入联盟的单位可联系秘书处赵清 微信号qingzhao2017 [5]
深圳拼了
投资界· 2025-03-04 07:41
深圳产业政策动态 - 深圳在2月23日和3月2日连续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推出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 [3] - 一天内发布4大产业政策,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 [4][6] - 政策目标包括2026年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独角兽超1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 [6] - 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目标2026年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 [6] -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目标2027年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 [11] - 瞪羚和独角兽企业目标2027年累计培育1000家瞪羚企业和80家独角兽企业 [11] 深圳科技创新生态 - 提出"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涵盖企业孵化、人才吸引、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6] - 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从基础到高级的全套支持方案,包括住房和办公空间保障 [6] - 深圳市委书记亲自走访腾讯机器人实验室等四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7] - 深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12] - 珠三角地区形成"1小时产业圈",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内完成采购 [12] 深圳营商环境优化 - 推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大工作方案 [6] - 深圳领导强调"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 [6] - 正在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首创性地方法规 [7] 深圳产业发展优势 - 深圳及周边地区产业链完善,可实现1周内从产品原型到小批量生产 [12] - 过去几年大力建设大学,促进科研创新 [12] -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新成果转化效率高 [12] - 城市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创造了"深圳速度"等发展奇迹 [10]
2024年投融资报告: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054个;江苏、广东、浙江最活跃
创业邦· 2025-03-01 00:45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4年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054个,同比减少22% [2][6] - 已披露融资总额626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7% [2][6]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994个,占比22%)、医疗健康(1138个)、人工智能(939个),其中智能制造同比下降10% [2][7]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1%(5511个),金额占比41%(2558.51亿元) [7] - 金额前五行业:汽车交通、智能制造、传统行业、人工智能、能源电力,合计占比68%(4260.48亿元) [8] 地区与城市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576个)、广东(1491个)、浙江(1127个)、上海(1087个)、北京(1049个) [2][10] - 热门城市:上海(1087个)、北京(1049个)、深圳(924个)、苏州(710个)、杭州(580个) [11] 融资阶段分析 - 早期阶段占比77.04%(6975个),金额占比53.6%(2949.22亿元) [12] - 成长期占比19.24%(1743个),金额占比32.81%(1805.44亿元) [12] - 后期占比3.72%(336个),金额占比13.59%(748.11亿元) [12]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529个大额融资事件,中国占132个(25%),涉及金额4166.77亿元(占全球32%) [16] - 全球新增110家独角兽,中国占20家(18%);中国现存独角兽513家(占全球27%) [22][23] - 中国新晋独角兽案例:中车半导体(226.31亿元估值)、懂车市(217亿元估值)、阶跃星辰(20亿美元估值) [25][26][28] 投资机构表现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99个)、中科创星(79个)、奇绩创坛(69个) [3][46] - 活跃CVC机构:联想创投(32个)、尚颀资本(25个)、小米集团(25个) [47] - 投出独角兽最多机构:Sequoia Capital(13家)、Andreessen Horowitz(8家)、光速创投(7家) [47] - IPO战绩最佳机构:深创投(12家被投企业IPO)、红杉中国(8家)、经纬创投(7家) [50][51] 中国企业IPO市场 - 2024年227家中国企业IPO,同比减少45%;募资总额1297.88亿元,同比减少65% [52] - 主要上市板块:A股(100家)、港股(67家)、美股(60家) [53]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43家)、智能制造(32家)、企业服务(24家) [54] - 地区分布:广东(41家)、江苏(30家)、香港(29家) [56] - VC/PE渗透率63%(143家),CVC渗透率33%(75家) [58] - 重大IPO案例:地平线机器人(986亿港元市值)、极氪(62.64亿美元市值)、文远知行(110.89亿美元市值) [60][63][62]
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 | 2025年3月30日
思宇MedTech· 2025-02-15 15:09
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概述 - 大会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和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发展,探讨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路径与未来趋势,推动创新生态的构建与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规模为800人,主要活动时间为2025年3月30日14:00-17:30,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畅春厅 [3][12] - 指导单位为北京市政府和火炬中心,主办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政府机构,承办单位为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和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 [3] 会议亮点与核心议程 - 现场将举行"中国独角兽企业"授牌仪式,并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及《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2025)》 [6][7][12] - 圆桌对话环节聚焦资本、政策、人才、技术、市场等多维度探讨独角兽企业培育路径,参与者包括证券交易所、投融资机构及企业代表 [8][12] - 主题演讲涵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资本赋能等议题,由海内外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及独角兽企业领袖主讲 [12] 参会企业权益与活动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参与北京市领导闭门会、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 [1] - 报名企业有机会参访中关村园区、对接北京市属产业投资基金,并与国企央企开展科研合作及应用场景对接 [2][10][11] - 会议提供免费参会及政府协调住宿(交通自理),无企业付费要求 [2] 宣传与资源对接 - 中央及地方官方媒体将对重点企业的技术突破、市场开拓等进行集中报道 [9] - 定向活动包括拜访海内外投资机构、北京市国管投资基金,以及各区中关村园区深度对接 [10] 报名与联系方式 - 报名需通过指定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表单 [4]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不超过10年且估值达10亿美元",但参会条件可灵活咨询工作人员(微信:suribot22) [1] 其他关联活动预告 - 思宇MedTech将主办2025年全球眼科大会(4月17日)和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相关产业联盟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