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分拆!斑马独立上市 是“放飞梦想”还是“甩掉包袱”?
搜狐财经· 2025-08-22 14:57
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1] - 斑马智行于8月2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与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斑马网络超过30%的股份[8] 公司业务概况 - 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按2024年收入计算排名第一[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 覆盖超过14个国家[4] - 核心产品斑马智行提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和数字交通解决方案 已合作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的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13] - 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约26亿元[13] - 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22-2024年分别为53.9%、46.4%、38.9%[13]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及9.80亿元 三年合计32.14亿元[13] 战略背景与融资历史 - 分拆是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的重要实践 斑马智行属于"N"类业务公司[11] - 2018年9月获得超16亿元首轮融资 由国投创新领投 云锋基金、尚颀资本跟投[11] - 202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锋基金等四大股东联合增资30亿元人民币[11] 发展前景与行业定位 - 公司已开始All in AI 推出"元神AI"大语言模型 构建"1+3"的AI技术体系[19] - 分拆有助于释放阿里巴巴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价值 减轻长期研发资金压力[16] - 未来重点发展AI大模型在汽车座舱领域应用 拓展全球市场特别是智能座舱渗透率较低的新兴市场[21]
佑驾创新2025年营收飙升46.1%,业务全线飘红,L4收入破千万
格隆汇· 2025-08-22 14: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收入达人民币3.46亿元 同比增长46.1% [1] - 毛利达人民币0.52亿元 同比增长54.8% [1] - 毛利率达15% 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收入构成 - 智能驾驶业务收入人民币2.41亿元 同比增长32.4% 占总收入69.8% [3] - 智能座舱业务收入人民币0.61亿元 同比增长99.0% 占总收入17.6% [3] - 车路协同业务收入人民币0.39亿元 同比增长63.4% 占总收入11.2% [4] 技术产品进展 - 推出中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iPilot 4 Plus与iPilot 4 Pro [6] - 发布座舱大模型解决方案"智能管家BamBam"及DMS一体机iCabin Lite [6] - L4自动驾驶iRobo业务实现突破 无人小巴在苏州等多地商业化落地 [6] 客户与项目拓展 - 新增18个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项目 含6个车型平台 [3] - 累计为42家整车厂提供产品及服务 [3][7] - 合作客户从自主品牌扩展至合资车企 [7]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海外市场覆盖欧盟 澳大利亚 新加坡等地区 [7] - 成立新加坡子公司 筹备海外车展及销售渠道 [7] - 第四季度将交付首代无人物流车 拓展无人物流场景 [7] 战略发展方向 - 以"舱驾一体"为战略重心 开拓L4自动驾驶多元场景 [8] - 通过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强化自我造血能力 [8] - 持续深化业务根基并拓宽增长路径 [8]
被前CFO吐槽“圈钱”?深度绑定上汽的斑马智行冲击港股IP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0:25
公司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斑马智行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 计划通过IPO募资加强研发投入 增加中国市场份额 拓展全球市场 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 并补充营运资金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货商 按2024年收入计算排名第一 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亦排名第一 [1]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 8.72亿元和8.24亿元 呈现波动趋势 [3] - 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8.78亿元 8.76亿元和8.47亿元 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 11.23亿元 9.80亿元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6亿元 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达15.82亿元 财务压力显著提升 [3] - 2022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累计亏损约41.8亿元 [3] 市场地位与行业前景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到3274亿元 其中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1149亿元 [1] - 公司已合作上汽 一汽 南北大众等车企的10余个汽车品牌 40多款车型 100多万辆智能汽车 [4] - 中国智能座舱软件市场规模年增速超过19% [6] 客户结构与依赖风险 - 上汽集团是公司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分别为4.41亿元 4.13亿元 3.19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从54.7%降至38.8% [4]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风险 若无法持续推出适配市场需求的新品 现有客户可能转向华为 百度等竞争对手 [6] 公司发展历程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15年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共同发起设立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 [4] - 2019年8月阿里成为大股东 并将旗下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智行 [5] - 2016年推出搭载阿里YunOS操作系统的荣威RX5 被称为"中国首款互联网汽车" [4] 竞争环境与行业挑战 - 行业参与者包含传统Tier1供应商 科技巨头与主机厂自研团队三类势力 技术同质化风险逐步显现 [6] - 上汽集团已采取自研和引入其他供应商的方式降低车载系统单一供应风险 [6] 管理层观点与内部评价 - 原CFO夏莲表示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 认为过去三年业绩增长不达预期 且未来三年可能是公司最好的三年 [1][3] - 公司强调开放战略 定位为面向行业开放的第三方平台 [5]
阿里达摩院院长带队,斑马智行闯关港股
36氪· 2025-08-22 08:47
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斑马智行于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持有其44.72%股份 分拆后保留超30%股权[1] - 斑马智行已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及国泰君安国际[2]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投入、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市场拓展、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3] 股权结构与治理 - 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间接持股34.34% 为第二大股东[3] - 董事会12名董事中 5名来自阿里巴巴背景 3名来自上汽集团[4] - 董事会主席张建锋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兼达摩院院长 首席执行官戴玮为阿里系高管[4] 业务与客户关系 - 2022-2024年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 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4] - 同期阿里巴巴为第一大供应商 采购云服务及软件占比53.5%、58.4%、50.5%[5] - 合作车企涵盖上汽、一汽、大众等10余品牌 覆盖40多款车型及超100万辆智能汽车[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6] - 同期净亏损达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6]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 三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6] 市场地位与行业趋势 - 按2024年收入计 斑马智行为中国最大软件驱动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6] - 智能座舱搭载量从2022年83.5万台增至2024年233.4万台 复合增长率67.2%[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解决方案已搭载于800万辆车 覆盖14个国家[6] 技术发展与竞争环境 - 2024年3月联合阿里生态发布"IM AIOS生态座舱" 首搭于智己L6车型[8] - 行业面临华为鸿蒙、小米澎湃OS、百度Apollo等科技巨头直接竞争[9] - 智能座舱成为车企竞争新变量 AI大模型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整合[7]
特斯拉智能座舱升级 Model Y L首搭豆包+DeepSeek双AI模型
凤凰网· 2025-08-22 07:20
公司合作与技术升级 -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达成深度合作以提升国内市场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 [1] - 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车型成为首批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的车辆 两款AI能力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 [1] - 特斯拉在华AI语音功能迎来重要升级 [1] 模型功能分工 - 豆包大模型主要负责车辆语音命令功能 涵盖导航路线设置、多媒体播放控制、空调温度调节等日常高频操作 同时支持车主手册语音查询 [1] - DeepSeek模型专注于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为车内人机互动增添趣味性和人性化 [1]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智能化成为行业焦点 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及比亚迪、蔚来等国内主流车企均已加速布局智能座舱技术 [1] - 火山引擎已与多家知名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特斯拉加入预示国内智能座舱竞争将更加激烈 [1] 技术生态与用户体验 - 合作凸显特斯拉对本土化AI技术生态的重视 [1] - 具备AI互动能力的特斯拉车辆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与智能的人车交互体验 [1]
特斯拉与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全新Model Y L车型接入豆包大模型
新浪科技· 2025-08-22 07:08
新浪科技讯 8月22日下午消息,特斯拉与火山引擎已于近日达成合作,在国内火山引擎将为特斯拉提供 大模型服务,助力特斯拉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升级。 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近期更新的《特斯拉车机语音助手使用条款》,全新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 L车型 将搭载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模型,两款模型均通过火山引擎接入。其中,豆包大模型将承担语音命 令功能,如导航设定、媒体播放操控、空调温度调节等,同时还具备车主手册查询功能;DeepSeek模 型则提供AI语音闲聊服务 。 此次,特斯拉通过火山引擎接入大模型服务,意味着未来在国内具备AI互动能力的特斯拉车辆上,用 户能够通过语音命令控制车辆功能以及进行人车互动,实现更好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罗宁) | 服务名称 | 服务提供商 | 大语音模型 | 调用说明 | | --- | --- | --- | --- | | 语音命令功能(如导 | 大山引學 | 模型名称:Doubao 大模型(包称云盆大模型) | 加密 API 接 | | 新,媒体播放,温度控 | | 备案单位: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ロ | | 制等), | | 备案时间:2023年8月31日 | | ...
特斯拉终于用上了国产大模型,豆包和DeepSeek上车,但比中国车企晚了半年
36氪· 2025-08-22 06:56
特斯拉车机语音助手技术升级 - 特斯拉宣布车机语音助手将接入火山引擎提供的豆包大模型(云雀大模型)和DeepSeek Chat 但具体上线时间未明确[1] - 车主可通过物理按键、"嘿 Tesla"或自定义唤醒词激活语音助手 执行导航、媒体播放、温度控制等车辆命令功能[3][4] - 在支持AI互动的车辆上 车主可与语音助手聊天获取天气、新闻等资讯[4] 特斯拉车机系统现状与竞争对比 - 特斯拉车机系统被用户诟病"不智能" 语音助手常被称为"人工智障"[5][10] - 2025款Model Y语音识别准确率为92% 高速噪音环境下降至85% 且缺乏连续对话能力[11] - 对比国内新势力:小鹏G9搭载XGPT 4.0大模型 识别率达96%并支持20轮连续对话 华为鸿蒙座舱支持跨设备联动和声线模仿[12] - 特斯拉第三方应用生态匮乏 导航数据更新滞后 而小米SU7已打通米家设备并预留12处生态接口 理想i8可调用500多个车辆功能[13] - 特斯拉未开放CarPlay/Android Auto 手机车机交互限于蓝牙 而国内车企已实现无感互联和全链路服务整合[15] 特斯拉海外AI模型部署与风险 - 在美国市场 特斯拉通过OTA更新上线xAI的Grok大模型 但仅限搭载AMD处理器的车型使用 且无法执行车辆控制指令[6][16][18] - Grok平台发生大规模用户隐私泄露 37万条聊天记录及用户照片、表格、文档被搜索引擎公开收录[18][21] - 泄露内容包含加密钱包入侵尝试、用户姓名、个人信息和密码[21] - Grok 4于2024年7月推出 被宣称是"全球最强大的AI模型" 并于8月11日起免费开放给所有用户(每日限量查询)[21][23] 行业竞争与战略意义 - 特斯拉引入中国大模型是贴近本地市场需求、提升智能座舱竞争力的务实选择[25] - 行业需关注如何避免"交互同质化" 将大模型能力与用户场景、车辆硬件深度绑定[25] - 中国新势力在智能座舱领域已实现对特斯拉的追赶甚至反超[10]
极米科技涨2.01%,成交额1.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99.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4: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22.80元/股 成交额1.35亿元 换手率1.60% 总市值85.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99.18万元 特大单买入512.54万元(占比3.79%) 大单买入4009.85万元(占比29.65%) [1] - 年内累计涨幅25.2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20%/16.90%/5.4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895户 较上期减少5.91% 人均流通股11874股 较上期增加6.2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396.66万股 较上期增持165.59万股 [2]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10亿元 同比减少1.8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70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高新区 主营业务为智能投影产品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 [1] - 概念板块涵盖谷歌概念、华为鸿蒙、百度概念、智能座舱、家用电器等 [1] - 成立于2013年11月18日 于2021年3月3日上市 [1]
尚界H5放出白车身官图:九横五纵结构,高强钢及铝合金占比超88%
凤凰网· 2025-08-22 03:27
产品技术特点 - 新车采用九横五纵超强车身结构设计 高强度钢及铝合金占比超88% [1] - 超宽双前防撞梁覆盖比例达74.8% 超宽后防撞梁覆盖比例达73.6% 全面强化碰撞防护能力 [1] - 车身侧面防护采用厚度4.5mm的超强铝合金门槛结构 [1] 产品规划与定位 - 车型定位15-25万元价格区间 成为鸿蒙智行产品线中最亲民车型 [1] - 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 明确上市即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1] - 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开发 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和智驾系统 [1] 合作模式与上市计划 - 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首款车型 基于上汽荣威ES39车型开发 [1] - 计划于8月25日正式开启预订 预计9月正式上市 [1]
聚辰股份涨2.05%,成交额2.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8.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81.95元/股 成交金额2.77亿元 换手率2.16% 总市值129.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18.8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27% 大单买入占比27.40% [1] - 年内累计涨幅40.7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29%/8.57%/12.71%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1亿元 同比增长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86亿元 [2] - 公司主营集成电路产品研发设计与销售 成立于2009年11月 2019年12月上市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3万户 较上期减少14.15% 人均流通股13,968股 增加16.7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53.66万股 较上期增加37.32万股 [2]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 [2]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涵盖智能座舱/电子烟/无线耳机/存储概念/小米概念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