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押注,深圳又一行业龙头IPO,年入23亿
36氪· 2025-08-18 07:4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 市场占有率为27.9% [2]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主要参与者中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消费级3D扫描和消费级激光雕刻产品及服务的公司 [1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消费级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 [1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4] - 2022年至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 [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67% 期内利润8156.4万元 同比增长18.1% [14]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分别为3.878亿元 5.995亿元 7.078亿元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8.8% 31.8% 30.9%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5.2% [14] 业务构成与发展 - 3D打印机为营收主要来源 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4年61.9%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1.3% [25] - 3D打印耗材收入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11.4% 2025年第一季度达12.0% [25] - 3D扫描仪收入占比从2022年4.0%提升至2024年9.1% 2025年第一季度达12.2% [25] - 激光雕刻机收入占比从2022年0.9%提升至2024年7.1% 2025年第一季度为6.3% [25] 销售渠道与全球化布局 - 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13.5%持续提升至2024年40.9% 2025年第一季度达47.9% [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20] - 2021年开始自营亚马逊品牌旗舰店并搭建独立站 次年推出海外直达客户电商网站 [1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1年获得IPO前唯一一轮5.085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升至40亿元 [3][17] - 投资方包括前海FOF 深创投资本 腾讯创投及中航坪山等9家机构 [3][17] - IPO前四位85后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约81.98% 为控股股东 [16] - 前海FOF 深创投资本 腾讯创投位列前三大机构股东 持股约5.81% 4.32% 2.16% [1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 5家3D打印参展厂商中4家来自中国 包括创想三维 深圳快造 安克创新 魔芯科技 [21] - 安克创新旗下eufyMake品牌全球首款个人级3D纹理UV打印机E1在Kickstarter平台上线不到12小时众筹金额突破1000万美元 [22] - 深圳拓竹科技2020年成立 2024年第四季度抢占3D打印机跨境品牌影响力TOP1 产品用户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3] - 行业呈现高度市场集中度 前五大企业合共占据全球出货量绝大部分 [26]
【金牌纪要库】3D打印在商业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渗透率陡增,可大幅降低重量、成本和制作时长
财联社· 2025-08-18 04:25
3D打印技术在商业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的应用 - 商业火箭发动机制造领域导入3D打印工艺可大幅降低重量、成本和制作时长 [1] - 某企业通过3D打印技术为液氧甲烷发动机生产大量关键部件 [1] 3D打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 耗材为制约3D打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1] - 高技术壁垒支撑行业毛利率居高不下 [1] - 部分企业可为国内提供3D打印专用PLA原料和粉末材料 [1]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竞争格局 - 消费级3D打印市场由拓竹占据最高市场份额 [1] - 某上市企业为拓竹提供代工服务 [1]
深圳,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3:59
3D打印行业与深圳企业分析 行业概况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占全国3D打印机超八成份额,深圳为核心贡献者 [2] - 2025年Q1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同比增长15%,中国供应商占95%市场份额 [2]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达20%,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增长220%) [13] - 消费级3D打印从工业端向消费端渗透,个性化需求驱动行业扩张 [6] 深圳产业地位 - 深圳形成建模系统、材料、设备、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被誉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3][12] - 深圳厂商占据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超九成出货量,四家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为核心 [10] - 2024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35.8% [3][14] 代表企业分析 创想三维(Creality) - 2024年收入22.88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7] - 全球入门级市场份额39%,CR-10产品以500美元定价打破千美元市场壁垒 [7][10] - 2025年Q1收入7.08亿元,产品销往全球2300名KOL合作覆盖市场 [7][12] 拓竹科技(Bambu Lab) - 2022年首款产品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工业级性能,成Kickstarter热门众筹项目 [9] - 2024年Q2出货量同比增长64%,估值超100亿元,获IDG等资本投资 [2][9] - 独立站+MakerWorld社区驱动流量,桌面级销售额全球第一 [12] 智能派(Elegoo) - 2023年销售额12亿元,产品销往100多国,北美及欧洲占70%-80%份额 [8] - LCD光固化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一,16K高分辨率技术领先 [8][10] - 深圳制造效率达2分钟/台,单日最高产能12000台 [13] 纵维立方(Anycubic) - 2024年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70%,全球搜索热度前五 [8] -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业务覆盖200多国,营收达十亿规模 [8]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上市企业布局: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效率提升50%,安克创新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 [14] - 材料与设备协同:维示泰克(材料)、摩方新材料(设备)、光韵达(应用服务)形成集群 [13] - 出海策略:独立站+DTC平台+本地化团队+KOL营销成为主流模式 [12] 市场竞争力 - 亚马逊3D打印机销量TOP10中中国品牌占主导,深圳企业包揽前列 [9] - 深圳企业通过高性价比(如299美元光固化打印机)和技术创新打破欧美垄断 [6][8] - 产业链集聚效应推动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生产效率提升 [13][15]
深圳,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3:56
深圳3D打印行业全球地位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中国超八成3D打印机 [1] - 深圳企业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95% [1] - 四家深圳厂商合计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九成 [7]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与增长 - 创想三维(Creality)全球市场份额39% [1] - 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增长64% [1] - 智能派(Elegoo)实现强劲增长 [1] 企业业绩表现 - 创想三维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2024年收入22.88亿元 [5] - 智能派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产品销往100多国 [6] - 纵维立方2024年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70% [6] 产能与规模数据 - 智能派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台 北美欧洲市场占比70-80% [6] - 纵维立方累计销量超100万台 业务覆盖200多国 [6] - 深圳企业单日最高产能近12000台 每2分钟组装一台 [1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拓竹科技X1打印机以消费级价格提供近工业级性能 [7] - 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设备提高效率50%以上 [12] - 智能派推出2K/4K/6K/16K高分辨率打印机 [5] 资本市场进展 - 拓竹科技完成C轮融资 估值超100亿元 [2][7] - 创想三维已递表港交所主板 [2] - 行业获铭石投资/五源资本/IDG资本等机构投资 [7] 产业链布局 - 深圳形成建模/材料/设备/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1][10] - 企业覆盖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 [11] - 包括材料研发商维示泰克/光华伟业 设备商摩方新材料等 [11] 市场扩张趋势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20% [11] - 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 增长超220% [11] - 深圳2023年上半年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8% [1][12] 出海战略模式 - 拓竹科技以独立站为核心搭建MakerWorld社区 [10] - 纵维立方独立站与亚马逊共占超55%销售额 [10] - 创想三维与全球超2300名KOL合作 [10]
全球“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深圳何以炼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2:20
深圳3D打印行业地位 - 深圳成为消费级3D打印第一城 形成全产业链集群[1][3][11] - 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全国超80%的3D打印机 深圳为主要贡献者[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同比增长15%[2] 深圳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中国供应商占全球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95% 深圳企业占其中超90%份额[2][9] - 创想三维(Creality)全球市场份额达39%[2] - 拓竹科技(Bambu Lab)出货量同比增长64% 智能派(Elegoo)实现强劲增长[2] 代表企业业务表现 - 创想三维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0.4% 2024年收入22.88亿元[6] - 智能派2023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产品销往100多国 北美欧洲占比70-80%[7] - 纵维立方2024年前七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超70% 累计销量超100万台[8] - 拓竹科技估值超100亿元 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销售额第一独角兽[9]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深圳企业以高性价比打破欧美垄断 创想三维CR-10以500美元定价颠覆千美元市场[5] - 拓竹科技Bambu Lab X1以消费级价格提供近工业级性能[9] - 大族激光SLM金属3D打印设备提高效率50%以上[13] 产能与产业链优势 - 深圳企业每2分钟组装一台3D打印机 单日最高产能近12000台[12] - 2023年上半年深圳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35.8%[3][13] - 形成材料研发(光华伟业)、设备制造(创想三维)、应用服务(光韵达)全产业链[11] 全球市场前景 - 全球3D打印市场年增速20% 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美元[13] - 安克创新首款UV打印机众筹12小时破千万美元[13] - 中国厂商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核心供应商[10]
【研选行业】3D打印千亿赛道被引爆,这些公司将瓜分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第一财经· 2025-08-17 12:09
3D打印设备行业 - 全球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从219亿美元增长至1150亿美元 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设备成本大幅下降成为推动行业扩张的核心因素 催生千亿级市场空间 [1] - 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切入产业链 有望分享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1] PCB轴向磁通电机技术 - 新型电机采用无铁芯设计 运行噪音显著降低 铜材料消耗减少66% [1] - 扭矩密度达到传统电机4倍 性能突破解决人形机器人关键动力瓶颈 [1] - 国内已有5家企业率先进行技术布局 抢占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制高点 [1]
深圳四位85后卖3D打印机:年入22.88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36氪· 2025-08-15 12:27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8月14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公司创立于2014年 是一家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主要产品包括3D打印机 3D打印耗材及创想云在线社区服务 [2] - 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达27.9% [2] - 公司由四位"85后"创始人唐京科 陈春 敖丹军 刘辉林共同创立 创始团队因发现国内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而创业 [2] 发展历程 - 2014年以30万元初始资金在深圳龙华区20平方米办公区成立 早期选择消费级3D打印市场并定位海外 [3] - 成立头两年主要做品牌代工 2016年推出爆款产品CR-10 以500美元售价实现月销量超两万台 2019年转型做自有品牌出海 [3] - 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海外直播和渠道备货策略跃居全球桌面3D打印机龙头厂商 同期捐赠口罩及捐款 [3]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收入7.08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0.89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净利润0.82亿元 [5] - 2021年完成5.085亿元人民币融资 投后估值40亿元 [4] 股权结构 - IPO前前海母基金持股5.81%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深创投持股4.32% 腾讯持股2.16% 中航坪山持股1.45% 不惑创投持股0.87% 国新南方持股0.13% [4] 收入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3D打印机销售 3D打印耗材 3D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 配件及其他 以及3D打印成品服务(含会员订阅费) [5] 行业前景 - 全球3D打印市场预计到2028年达34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8.1% 北美 欧洲 亚太三大市场需求增量最大 [6] - 消费级3D打印机因文创潮玩产业发展需求旺盛 成为数字创意转化为实体物品的工具 满足个性化追求 [6] - 消费级3D打印机价位已达市场拐点 产业链成本和终端价格下降推动市场需求规模化增长 [6]
家联科技涨3.95%,成交额8584.55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333.92万
新浪财经· 2025-08-15 08:23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3 95% 成交额8584 55万元 换手率3 29% 总市值37 4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制品(74 96%)、生物全降解制品(12 82%)、纸制品及其他(6 77%)、植物纤维制品(5 45%) [2][7] - 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产品以外销为主 2021年外销占比达70 47%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为55 43% [2][3] 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 - 公司专注于PLA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提前布局并产业化 [2] - 公司生产的3D打印耗材可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 [2] 市场渠道 - 公司主要海外客户为海内外知名大型商超及连锁餐饮企业 [2] - 已开拓跨境电商平台线上市场进行境外推广和销售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 06亿元 同比增长1 29%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95 75万元 同比减少157 54%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 [9]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5694户 较上期增加13 93% [7] - 人均流通股16903股 较上期减少12 21% [7]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 [7] - 概念板块包括跨境电商、小盘、3D打印、可降解、融资融券等 [7]
创想三维冲刺港交所: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机厂商,营收复合年增30%
IPO早知道· 2025-08-15 02:1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产品线包括3D打印机、耗材、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在线社区创想云,近期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3] - 按2020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算,公司以27.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4]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中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及服务的厂商 [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3.46亿元增长至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73%至7.0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5.2% [8]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和0.8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0.82亿元 [8] 全球化销售网络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6] -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6家增至2025年3月的58家 [6] - 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和欧洲销售占比分别为33.3%和25.8%,首次超过中国区24.6%的占比 [7] 行业市场数据 - 消费级3D打印机2024年市场规模21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6% [5] - 消费级3D扫描仪2024年出货量185.7千台,预计2029年达764.8千台,年复合增长率32.7% [5] - 消费级激光雕刻机2024年市场规模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3% [5]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2020年被视为消费级3D打印"破圈元年",应用场景从个人创作扩展至家居使用 [4] - 3D打印与AI技术进步提升了打印质量并降低3D建模壁垒,推动行业增长 [4]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5.08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40亿元,前海母基金持股5.81%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8]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深创投(4.32%)、腾讯(2.16%)、中航坪山(1.45%)等 [8]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加强技术能力、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9] - 资金还将用于寻求战略性合作、投资或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9]
创想三维招股书解读:营收净利高增长,背后风险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8-15 00:28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业务涵盖3D打印机 3D打印耗材 3D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及配件 并通过创想云在线社区和海外电商平台Nexbie提供服务 [1] - 商业模式形成研发 制造 销售闭环 研发聚焦3D打印机关键技术 制造分布在武汉 惠州和深圳 销售通过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1] - 产品线覆盖3D扫描建模 切片软件打印 激光雕刻设备及电商交易平台 提供全方位3D创意产业解决方案 [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2至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0.4% 受益于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和公司业务拓展 [1] - 招股书未披露净利润具体数据及变化情况 投资者难以评估盈利质量和利润增长能力 [2] - 毛利率及净利率数据缺失 无法判断公司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及行业竞争力 [3] 营收构成与业务协同 - 收入来源多元 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 配件及3D打印成品与服务 [4] - 不同业务收入占比变化反映公司业务重点与市场需求变动 3D打印成品及服务业务增长暗示增值服务需求上升 [4]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按2020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7.9% 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7]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 [7][8] - 行业竞争激烈 需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8] 客户供应商与股权结构 - 招股书未披露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信息 存在潜在客户依赖风险 [9] -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信息缺失 供应中断或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生产与成本控制 [10] - 股权结构未明确 未详细介绍实控人 大股东及主要股东情况 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治理与决策机制 [11] 管理层与人才激励 - 核心管理层多具备3D打印或相关行业专业背景与丰富经验 有助于把握行业趋势和制定发展战略 [12] - 招股书未提及核心管理层薪酬及激励机制 难以判断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一致性及人才留存能力 [13] 行业与技术风险 - 3D打印行业技术迭代快 若未能跟上技术发展 产品或服务可能失去竞争力 [14] - 行业竞争激烈 新进入者或竞争对手创新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14] - 政策法规变化如环保 知识产权保护等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