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耗材

搜索文档
家联科技涨1.17%,成交额4910.48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544.06万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0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纸制品及其他[2] - 塑料制品占主营业务收入84.41% 生物全降解制品占比14.25%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34%[7] - 公司专注于PLA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提前布局并产业化 3D打印耗材可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 2021年外销占比达70.47%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为55.43%[2][3] - 主要外销区域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主要客户为海内外知名大型商超以及连锁餐饮企业[2] - 公司开拓了跨境电商平台的线上市场对产品进行境外推广和销售[2] 产能布局 - 泰国工厂作为重要海外产能布局节点 已投放包括3D打印线材、塑料餐饮具及家居用品和植物纤维制品等产线在内的多类产能 目前各产线正逐步投入生产[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23亿元 同比增长5.26%[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6466.98万元 同比减少204.81%[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9] 股票交易 - 9月26日股价上涨1.17% 成交额4910.48万元 换手率1.88% 总市值37.01亿元[1] - 当日主力净流入23.59万元 近3日主力净流入152.94万元 近5日主力净流出544.06万元 近10日主力净流出2264.06万元 近20日主力净流出5951.71万元[4][5] - 主力持仓占比6.79%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没有控盘[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0.71元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9.16元[6]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906户 较上期增加3.72%[8] - 人均流通股22811股 较上期增加34.95%[8] 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7]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可降解、新材料、融资融券、跨境电商等[7]
“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将诞生?创想三维闯关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2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资 海外用户运营 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战略合作及投资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2025年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4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市占率27.9%[2] - 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市占率第二 3D扫描仪市占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2025年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及配件[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 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和7.08亿元[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和8156.4万元[3]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3] 收入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持续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3] 销售渠道依赖 - 大部分收入来自经销商销售 依赖维持和扩充经销网络的能力[4] - 线上销售依赖有限的关键平台 包括亚马逊 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 京东 淘宝等国内平台[4] 成本与存货管理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较高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 76.7% 76.4%和75.2%[5] - 存货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1.84亿元增至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呈延长趋势 从86.5天增至100.8天 可能对现金流和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6] 市场竞争格局 - 按2024年单年出货量计 公司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6] - 竞争对手"公司B"2024年出货量约120万台 市占率29.0% 位列全球第一[6] 融资历史 - 成立11年间仅获一次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6] - 此后未披露其他外部融资[6]
家联科技(301193.SZ):已在3D打印耗材领域提前布局并实现产业化
格隆汇· 2025-09-01 07:38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PLA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已在3D打印耗材领域实现产业化 [1] - 产品覆盖工业设计 教育 玩具手办 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 [1] - 技术特性满足个性化 差异化打印需求 具备广泛应用前景 [1] 产能与供应链 - 3D打印耗材已进入部分行业头部3D打印领域企业供应链 [1] - 泰国工厂投放3D打印线材产线并已投入生产 [1] - 产能正处于逐步释放阶段 [1]
家联科技:公司3D打印耗材已进入部分头部企业供应链,泰国工厂投放的3D打印线材产线已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6:25
公司3D打印聚乳酸耗材布局 - 公司聚焦PLA材料研发与应用 已在3D打印耗材领域实现产业化[1] - 产品覆盖工业设计 教育 玩具手办 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1] - 技术特性满足个性化 差异化打印需求 具备广泛应用前景[1] 产能建设与供应链情况 - 泰国工厂已投放3D打印线材产线并投入生产[1] - 产能处于逐步释放阶段[1] - 产品已进入部分行业头部3D打印领域企业供应链[1] 市场拓展情况 -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布局[1] - 通过泰国工厂生产线拓展国际业务[1]
家联科技分析师会议-20250829
洞见研报· 2025-08-29 15:26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家联科技,所属行业是塑料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经理马恒辉、董事会秘书汪博、财务总监钱淼鲜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北京志开投资、财通基金、淳厚基金等众多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类型机构 [17][18][19] 主要内容资料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 董事会秘书汪博介绍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及未来发展情况 [24] - 2025年半年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5.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466.98万元,同比下降204.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后净利润 -6716.22万元,同比下降431.31%;内销营业收入6.27亿,同比增长35.07%;外销营业收入4.96亿,同比下降17.68% [24] 问答探讨 - 上半年度净利润亏损原因是受中美贸易影响,子公司投产初期产能未完全释放、产能利用率低,制造和管理费用增加,以及可转债未转股计提利息致财务费用增加 [24] - 泰国工厂一期已释放产能,订单转移生产并发货,海外人员到岗,后续订单转移和新产品增加时产能可满足需求 [24] - 公司已与部分3D打印领域头部企业合作并生产,耗材应用领域广泛,未来会提升生产和交付能力以增强竞争力 [26] - 公司依托销售渠道实施本土化运营提升品牌认知度,未来会综合考虑多因素决定是否推出自有品牌 [26] - 泰国工厂目前人员储备充裕,未来随自动化技术提升,人员将进一步优化提效 [26]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 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3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 2024年1月曾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量约440万台[2][8]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位列全球第二[6][8]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配件 旗下拥有"创想云"在线社区和海外电商平台Nexbie[2]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但净利润下降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持续超过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2022年3%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通过亚马逊、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京东等国内平台实现大部分线上销售[3][4] 存货与运营效率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分别为1.84亿元、3.56亿元、4.38亿元和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运营效率有所下降[6] 融资与股权结构 - 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1] -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17
公司IPO申请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以及战略合作和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中金公司于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市场"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市场占有率27.9%[2]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5][7]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和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和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线上销售主要依赖亚马逊、eBay、天猫、京东和淘宝等平台[3][4]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2年1.8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存在存货管理风险[5] 融资历史 - 公司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2]
家联科技(301193) - 2025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9 10:28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5.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466.98万元,同比下降204.8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6,716.22万元,同比下降431.31% [1] - 内销营业收入6.27亿元,同比增长35.07% [1] - 外销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下降17.68% [2] 亏损原因分析 - 受中美贸易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低 [2] - 各子公司处于投产初期,整体规划产能未完全释放 [2] - 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2] - 可转债未转股计提利息支出导致财务费用增加 [2] 泰国工厂运营 - 泰国生产基地一期已释放产能 [2] - 订单已转移生产并陆续发货 [2] - 海外生产人员陆续到岗 [2] - 未来将通过自动化技术优化人员配置并提升效率 [3] 3D打印业务进展 - 已与行业头部3D打印企业建立合作并投入生产 [2] - 产品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领域 [2] - 通过材料配方创新开发环保型3D打印材料 [2] - 未来将提升生产效率与交付能力 [2] 品牌战略规划 - 依托成熟销售渠道实施本土化运营策略 [2] - 凭借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的绿色低碳产品提升国际认知度 [2] - 未来可能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推出自有品牌 [2]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IPO日报· 2025-08-22 02:3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27.9% [10] - 2024年按出货量计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级3D打印公司,市场份额16.9%,同时为消费级3D扫描仪全球第一(出货量份额37.7%)和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出货量份额5.7%)[10] - 提供全方位3D打印产品及服务,包括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并通过创想云平台和Nexbie电商平台构建生态闭环 [5][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88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13]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0.89亿元(同比下降31.01%),2025年前三个月为0.82亿元 [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28.8%、31.8%、30.9%及35.2% [13]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筹集5.085亿元,投后估值4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深圳机构 [6] -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前海母基金5.81%、深创投4.32%、腾讯创投2.16%、中航坪山1.45%,创始团队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1.98% [8] - 曾于2023年计划A股上市,后转向港交所,募资拟用于研发、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 [8] 业务运营与全球布局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10] - 生产基地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A轮融资已全部用于武汉及惠州生产设施建设 [6][7] - 创想云平台为全球最大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注册用户数、模型库数量及优质创作者数量均居行业第一 [11]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3:44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递表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1]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 筹集5.085亿元资金 投后估值40亿元[4] - 主要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 深创投 前海母基金及中航南山股权投资[4] 股权结构 - 前海母基金 深创投 腾讯创投及中航坪山分别持股约5.81% 4.32% 2.16%及1.45%[4] - 四位一致行动人通过直接持股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股约81.98%[4] - 2023年12月曾谋求A股上市 2024年8月转向港交所[4] 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产品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及激光雕刻机[3] - 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全球主要参与者[3] - 运营创想云在线社区及海外电商平台Nexbie[3][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88亿元 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1][8] - 2024年净利润0.89亿元 较2023年同比下降31.01%[8]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8.8% 31.8% 30.9% 2025年前三个月升至35.2%[8] 市场地位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 全球市场份额27.9% 位居行业第一[6]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16.9%[6] - 消费级3D扫描仪出货量全球第一 市场份额37.7%[6] 销售网络 - 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6]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6] - 创想云注册用户数位居全球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第一[7] 资金用途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投资加强技术能力[5] - 部分资金用于海外用户运营及创想云 Nexbie平台搭建[5] - 其余用于全球品牌推广 战略投资及营运资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