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想云
icon
搜索文档
「创想三维」招股书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7 11:38
创想三维是消费级3D打印的头部企业,同时也是跨境独立站的大卖家,近期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筹备 IPO。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这家公司:① 企业概况(定位、产品和商业模式);②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③ 财务表现(增长与盈利能力);④ 未来发展与潜在风险。 ① 企业概况(定位、产品和商业模式) ②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在招股说明书中,创想三维高调宣称自己是"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这一头衔建立在其先行者优势与历史积累之上。要理解这一市 场地位,关键在于区分"存量第一"与"增量第一"。 2020–2024年间,公司累计出货约440万台,市占率27.9%,远超第二名,足以证明其作为消费级3D打印拓荒者与普及者的历史地位。其Ender系列等经典 产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将3D打印从实验室带入了无数创客和爱好者的家庭,建立了庞大的用户基础与品牌认知度。 但市场更关注未来,而未来取决于增量。若将视角转向2024年单年出货,形势却已逆转:创想三维出货约70万台,市占率降至16.9%;而成立仅数年的拓 竹科技则凭120万台、29%的份额跃居首位。创想三维由此从"存量第一"跌落为"增量第二",其优势正被技术 ...
“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将诞生?创想三维闯关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2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资 海外用户运营 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战略合作及投资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2025年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4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市占率27.9%[2] - 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市占率第二 3D扫描仪市占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2025年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及配件[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 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和7.08亿元[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和8156.4万元[3]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3] 收入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持续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3] 销售渠道依赖 - 大部分收入来自经销商销售 依赖维持和扩充经销网络的能力[4] - 线上销售依赖有限的关键平台 包括亚马逊 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 京东 淘宝等国内平台[4] 成本与存货管理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较高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 76.7% 76.4%和75.2%[5] - 存货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1.84亿元增至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呈延长趋势 从86.5天增至100.8天 可能对现金流和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6] 市场竞争格局 - 按2024年单年出货量计 公司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6] - 竞争对手"公司B"2024年出货量约120万台 市占率29.0% 位列全球第一[6] 融资历史 - 成立11年间仅获一次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6] - 此后未披露其他外部融资[6]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 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34
IPO申请与市场定位 - 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1]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 2024年1月曾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累计出货量约440万台[2][8]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位列全球第二[6][8]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占率全球第三[2] - 产品线涵盖3D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配件 旗下拥有"创想云"在线社区和海外电商平台Nexbie[2] 财务表现与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但净利润下降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持续超过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产品销售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2022年3%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通过亚马逊、eBay等海外平台及天猫、京东等国内平台实现大部分线上销售[3][4] 存货与运营效率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分别为1.84亿元、3.56亿元、4.38亿元和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运营效率有所下降[6] 融资与股权结构 - 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1] -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企业创想三维递表港交所:去年“增收不增利”,今年一季度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超100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2:17
公司IPO申请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以及战略合作和收购[1] -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在深圳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中金公司于4月完成第五期辅导工作 但四个月后转战港交所[1] - 若成功上市 将成为港股市场"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股" 填补二级市场空白[1]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按202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市场占有率27.9%[2] - 2024年单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约70万台 市占率16.9% 位列全球第二[5][7] - 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2] - 制造业务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和22.88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7.08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8866万元和8156.4万元[4] - 2024年营收增长21.5% 但净利润下滑31% 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4] 产品结构与销售渠道 - 3D打印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61.3%[3] - 3D打印耗材营收占比从3%提升至12%[3] - 销售渠道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线上销售主要依赖亚马逊、eBay、天猫、京东和淘宝等平台[3][4] 成本结构与运营效率 - 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75% 报告期内分别为82.7%、76.7%、76.4%和75.2%[4] - 存货规模持续增长 从2022年1.84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度5.16亿元[5]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86.5天延长至100.8天 存在存货管理风险[5] 融资历史 - 公司成立11年间仅完成一轮外部融资 2021年6月完成5.08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和深创投[12]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IPO日报· 2025-08-22 02:3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公司,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27.9% [10] - 2024年按出货量计为全球第二大消费级3D打印公司,市场份额16.9%,同时为消费级3D扫描仪全球第一(出货量份额37.7%)和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出货量份额5.7%)[10] - 提供全方位3D打印产品及服务,包括打印机、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并通过创想云平台和Nexbie电商平台构建生态闭环 [5][11][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2.88亿元,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1][13] - 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0.89亿元(同比下降31.01%),2025年前三个月为0.82亿元 [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分别为28.8%、31.8%、30.9%及35.2% [13]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筹集5.085亿元,投后估值40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等深圳机构 [6] - 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前海母基金5.81%、深创投4.32%、腾讯创投2.16%、中航坪山1.45%,创始团队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1.98% [8] - 曾于2023年计划A股上市,后转向港交所,募资拟用于研发、海外运营、品牌推广及战略收购 [8] 业务运营与全球布局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10] - 生产基地位于武汉、惠州和深圳,A轮融资已全部用于武汉及惠州生产设施建设 [6][7] - 创想云平台为全球最大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注册用户数、模型库数量及优质创作者数量均居行业第一 [11]
3D打印行业龙头来了!腾讯、深创投打call!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3:44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递表港交所申请主板上市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1]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 筹集5.085亿元资金 投后估值40亿元[4] - 主要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 深创投 前海母基金及中航南山股权投资[4] 股权结构 - 前海母基金 深创投 腾讯创投及中航坪山分别持股约5.81% 4.32% 2.16%及1.45%[4] - 四位一致行动人通过直接持股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股约81.98%[4] - 2023年12月曾谋求A股上市 2024年8月转向港交所[4] 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产品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及激光雕刻机[3] - 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全球主要参与者[3] - 运营创想云在线社区及海外电商平台Nexbie[3][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88亿元 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4%[1][8] - 2024年净利润0.89亿元 较2023年同比下降31.01%[8]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8.8% 31.8% 30.9% 2025年前三个月升至35.2%[8] 市场地位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 全球市场份额27.9% 位居行业第一[6]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全球第二 市场份额16.9%[6] - 消费级3D扫描仪出货量全球第一 市场份额37.7%[6] 销售网络 - 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6]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6] - 创想云注册用户数位居全球3D打印在线垂类社群第一[7] 资金用途 - IPO募资将用于研发投资加强技术能力[5] - 部分资金用于海外用户运营及创想云 Nexbie平台搭建[5] - 其余用于全球品牌推广 战略投资及营运资金[5]
3D打印“独角兽”谋求赴港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3:13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2] - 2023年12月底曾谋求A股上市但今年8月终止A股IPO辅导转向港交所[2]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深圳本土创投机构[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3] - 净利润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研发与营销投入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6] 市场地位与业务 - 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以27.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耗材等并搭建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3] - 旗下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并孵化HALOTSermoon等创新品牌[3] 研发与专利 - 拥有565名研发人员和840项专利覆盖机械设计电子系统运动控制切片软件等核心环节[5] - IPO融资重要用途包括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5] 销售渠道与客户 - 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升至47.9%其中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过八成线上收入[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6] 行业竞争 - 竞争者包括拓竹科技闪铸科技智能派等通过价格战以利润换市场[7] - 拓竹科技消费级产品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安克创新推出eufyMake E1全彩UV打印机加剧竞争[7] - 2024年单年出货量数据退居全球次席增速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7] 战略布局 - 创想云平台提供内容社群和服务增强用户黏性Nexbie电商平台尝试打通创意到交易闭环[4][5] - Nexbie平台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仅0.2%仍处于培育期[5] - 计划利用募资拓展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推广夯实全球龙头地位[5] 行业趋势 - 3D打印从工业应用拓展到消费级市场涵盖个人创客教育培训家庭娱乐等领域[4] - 竞争焦点从硬件性能比拼转向生态系统较量包括模型库教程交流交易平台[4] - 多材料兼容智能切片算法高速打印等创新降低使用门槛吸引更广泛消费者[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率先进入3D打印行业的研发制造商[2] - 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 - 2025年7月被认定为新晋独角兽估值达10亿美元[2] - 深圳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工程师群体和制造体系支持公司研发和量产[4]
深圳崛起3D打印“出海天团”,三巨头竞争海外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3: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巨头 总部位于深圳龙华 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 [1] - 由四位85后工程师创立 远销海外上百个国家 全球累计市占率位列第一 [1] - 旗下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 孵化了HALOT、Sermoon等创新品牌 [3]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及耗材 搭建"创想云"一体化平台形成生态圈 [3] - Ender系列3D打印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台 欧美市场占有率高达27.9%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 [4] - 净利润2022年1.04亿元 2023年1.29亿元 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73% 净利润0.82亿元 高于2024年同期的0.69亿元 [4] 业务模式与市场分布 - 2018年启动品牌出海战略 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型自主品牌 [2] - 海外收入占比高 美国市场占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3.3% 欧洲占25.8% [3] - 线上销售占比47.9% 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八成线上收入 [5] - 自建平台"Nexbie"处于早期阶段 生态闭环商业化待检验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供应商在入门级消费3D打印机出货量份额占比超九成 [1] - 深圳聚集创想三维、拓竹科技、智能派三大头部品牌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95%来自中国供应商 [7] - Creality市场份额39%居主导地位但销售额下滑3% 拓竹科技出货量同比增长64% [7] 运营挑战 - 客户集中度下降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 反映客户黏性需加强 [6] - 行业竞争加剧 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激进投放资源 以利润换市场份额 [8] - 产品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上市企业入局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8]
创想三维“弃A赴港”上市:仍面临盈利下滑、渠道依赖等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3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领域领军企业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以27.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5]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5年7月被认定为估值达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5]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 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 应用涵盖个人、家庭、教育、制造等领域[5] 财务表现与融资情况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 但净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至2023年1.29亿元后 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6]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深圳本土创投机构[6]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公司拥有565名研发人员和840项专利 覆盖机械设计、电子系统、运动控制等核心环节[7] - 已搭建"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 提供内容、社群和服务 同时"Nexbie"电商平台2024年收入占比仅0.2%仍处培育期[7] 销售渠道与客户结构 - 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升至47.9% 其中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过八成线上收入[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 客户集中度下降但客户黏性仍需加强[8]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加剧 拓竹科技消费级产品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 安克创新推出全球首款全彩3D纹理消费级UV打印机[8] - 公司2024年单年出货量已退居全球次席 增速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 中国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价格竞争[9] 战略转型与上市进程 - 公司2023年12月曾谋求A股上市 2024年8月终止A股IPO辅导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4] - 深圳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和制造体系为公司提供创新土壤 支持其快速推进研发和量产[6]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腾讯为其股东 毛利率净利率研发均落后同行 原最大客户收入贡献降六成
新浪证券· 2025-08-18 10:55
公司IPO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营运、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战略性合作及收购、营运资金 [1] - 公司曾于2023年12月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 后于2025年8月终止 转而寻求在港交所上市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18.83亿元和22.8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0.4%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至7.08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和0.89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31.01% 2025年一季度回升至0.82亿元 [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8.8%、31.8%、30.9% 显著低于同行平均值超50% 2024年同行最低毛利率为37.4% [3][4] - 净利润率从2022年7.7%持续下滑至2024年3.9% 降幅近50% 2024年同行净利润率平均值为13.5% [3][4] 市场与关税影响 - 产品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北美市场为最大收入来源 2025年一季度收入2.4亿元 占比33.3% [5] - 美国关税税率从25%升至55.0%-60.8%区间 公司通过提价和提前储备存货应对 但存货售罄后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5] 研发与技术竞争力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占比分别为6.5%、5.1%、6.5% 远低于同行19.6%的平均水平 [6][7] - 研发团队565人中仅10.6%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6]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市占率27.9%位居全球第一 但2024年单年度市占率降至16.9%退居第二 [8] - 在消费级激光雕刻机领域 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仅5.7% GMV市占率3.5% 远低于头部企业16.6%和42.5% [8]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从2022年36.9%降至2025年前三个月14.1% [9][11] - 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从2022年5.0亿元萎缩至2024年3.5亿元 [9] - 2022年最大客户A收入贡献1.9亿元(占比14.3%) 2023年大幅缩水至6197万元(降幅超67%) [10] - 2024年新晋前五大客户F和G收入贡献分别为4532万元和3751万元 低于2022年第五大客户E的4625万元 [10] 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拥有2163家经销商及74家自营网店 海外包括16家DTC网店和58家电商平台自营网店 [12] - 2025年8月设立Nexbie海外电商平台 专注于销售3D打印成品 但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和运营经验不足的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