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扫描仪
icon
搜索文档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08: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丨IPO观察
36氪· 2025-08-25 13:31
行业竞争格局 - 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主要由四家深圳企业主导 包括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和智能派 合计占全球超90%出货量[1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前五大厂商在出货量和GMV上高度集中[14][26][32] - 海外竞争对手已不构成主要威胁 真正的竞争来自中国硬件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供应链优势 技术创新能力和激烈内卷[4]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的市场占有率自称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提供商[14]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仅为70万台 市占率16.9% 远低于拓竹科技的120万台和29%市占率[16] - 公司是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企业[1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19] - 期间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波动至2024年8866万元[19] - 毛利率维持在28.8%-31.8%区间[19] - 3D打印机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81.7%下降至2024年61.9%[18] 产品结构演变 - 3D打印耗材业务增长显著 营收占比从2022年3.0%提升至2024年11.4%[27] - 3D扫描仪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2.08亿元 占比9.1%[27] - 激光雕刻机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1.63亿元 占比7.1%[27] - 新产品线平均售价出现下降 如3D扫描仪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28] 渠道布局 - 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从2022年13.5%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47.9%[35]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36] -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快速增加至58家[36] 运营效率指标 -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从2022年8.1%上升至2024年16.7%[38] - 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低于7%[38] - 2024年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万台减少至72万台 公司解释为向高端产品转型[17] 新兴业务领域 - 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快速增长 出货量从2020年3.9万台增至2024年18.6万台 年复合增长率47.8%[26] - 公司在3D扫描仪市场以37.7%出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6] - 激光雕刻机市场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xTool 2024年营收预计达20-30亿元 2025年可能超过50亿元[33]
创想三维冲刺港股IPO,去年出货量不及拓竹六成|IPO观察
36氪· 2025-08-23 01:3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硬件企业在全球3D打印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深圳厂商合计占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市场超九成出货量[1][7] - 行业呈现显著马太效应 前四家深圳厂商(创想三维 拓竹科技 纵维立方 智能派)垄断超90%市场份额[7][8] - 新入局者拓竹科技增长迅猛 2024年营收突破55亿元 大幅超越创想三维的22.88亿元[5][13] 创想三维市场地位 - 按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算 公司以27.9%市占率位居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第一 累计出货量达440万台[8][9] - 但2024年单年出货量被拓竹反超 仅70万台(市占率16.9%) 不足拓竹120万台(市占率29%)的60%[9][10] - 同时拓展3D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业务 2024年分别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和第三的企业[15] 财务表现 - 营收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13] - 期间利润出现波动 同期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13]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近三年分别为28.8% 31.8% 30.9%[13] 业务结构变化 - 3D打印机业务占比显著下降 从2022年81.7%降至2024年61.9%[12][18] - 新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3D扫描仪收入2.08亿元(占比9.1%) 激光雕刻机收入1.63亿元(占比7.1%)[17][18] - 耗材业务成为重要补充 2024年收入2.62亿元 占比11.4%[18] 产品与研发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大幅下降 从2022年2700元降至2023年1700元 反映价格竞争力有限[19][20]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低于7%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却从8.1%升至16.7%[29] 销售渠道 - 线上线下渠道均衡发展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40.9% 线下收入占比59.1%[26] - 全球销售网络广泛覆盖 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业务遍及140个国家和地区[27] - 海外扩张加速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6家增至58家[27] 股权结构 - 四位创始人仍保持平分股权 陈春(21.31%) 敖单军(19.67%) 刘辉林(19.67%) 唐京科(21.31%)[6]
3D打印“独角兽”谋求赴港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3:13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2] - 2023年12月底曾谋求A股上市但今年8月终止A股IPO辅导转向港交所[2]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深圳本土创投机构[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3] - 净利润2022年1.04亿元2023年1.29亿元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研发与营销投入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6] 市场地位与业务 - 按2020年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以27.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耗材等并搭建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3] - 旗下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并孵化HALOTSermoon等创新品牌[3] 研发与专利 - 拥有565名研发人员和840项专利覆盖机械设计电子系统运动控制切片软件等核心环节[5] - IPO融资重要用途包括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5] 销售渠道与客户 - 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升至47.9%其中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过八成线上收入[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客户集中度有所下降[6] 行业竞争 - 竞争者包括拓竹科技闪铸科技智能派等通过价格战以利润换市场[7] - 拓竹科技消费级产品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安克创新推出eufyMake E1全彩UV打印机加剧竞争[7] - 2024年单年出货量数据退居全球次席增速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7] 战略布局 - 创想云平台提供内容社群和服务增强用户黏性Nexbie电商平台尝试打通创意到交易闭环[4][5] - Nexbie平台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仅0.2%仍处于培育期[5] - 计划利用募资拓展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推广夯实全球龙头地位[5] 行业趋势 - 3D打印从工业应用拓展到消费级市场涵盖个人创客教育培训家庭娱乐等领域[4] - 竞争焦点从硬件性能比拼转向生态系统较量包括模型库教程交流交易平台[4] - 多材料兼容智能切片算法高速打印等创新降低使用门槛吸引更广泛消费者[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率先进入3D打印行业的研发制造商[2] - 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 - 2025年7月被认定为新晋独角兽估值达10亿美元[2] - 深圳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工程师群体和制造体系支持公司研发和量产[4]
深圳崛起3D打印“出海天团”,三巨头竞争海外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13: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巨头 总部位于深圳龙华 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消费级3D打印第一股" [1] - 由四位85后工程师创立 远销海外上百个国家 全球累计市占率位列第一 [1] - 旗下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 孵化了HALOT、Sermoon等创新品牌 [3]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及耗材 搭建"创想云"一体化平台形成生态圈 [3] - Ender系列3D打印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00万台 欧美市场占有率高达27.9%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 [4] - 净利润2022年1.04亿元 2023年1.29亿元 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73% 净利润0.82亿元 高于2024年同期的0.69亿元 [4] 业务模式与市场分布 - 2018年启动品牌出海战略 依托中国供应链优势转型自主品牌 [2] - 海外收入占比高 美国市场占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33.3% 欧洲占25.8% [3] - 线上销售占比47.9% 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八成线上收入 [5] - 自建平台"Nexbie"处于早期阶段 生态闭环商业化待检验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供应商在入门级消费3D打印机出货量份额占比超九成 [1] - 深圳聚集创想三维、拓竹科技、智能派三大头部品牌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超100万台 95%来自中国供应商 [7] - Creality市场份额39%居主导地位但销售额下滑3% 拓竹科技出货量同比增长64% [7] 运营挑战 - 客户集中度下降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 反映客户黏性需加强 [6] - 行业竞争加剧 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激进投放资源 以利润换市场份额 [8] - 产品毛利率呈下滑趋势 上市企业入局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8]
跨境电商的新赛道:从价格竞争到创新驱动
第一财经· 2025-08-20 05:38
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转型 - 跨境电商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产品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1] - 2025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占零售总额比例首次突破20% 线上购物人群达30亿[1] - Z世代网购比例从83.3%攀升至90.3% 更注重个性化设计、差异化体验和可持续理念[1] 中国出口结构升级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4年3D打印机出口额同比增长35.4%[2]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口9.42万台 金额7.46亿美元 同比增长59.74%[2] - 智能家居和健康科技品类跨境销售额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 产品创新驱动因素 - 智能制造与AI技术压缩设计到量产周期 降低试错成本[4] - 中国品牌出海逻辑从低价走量向创新制胜转变[4] - 创新需针对细分人群深耕和市场本地化[5] 亚马逊平台赋能 - 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 精选50个创新品牌案例[5] - 提出"产品创新飞轮"方法论 覆盖需求洞察、创意开发、验证迭代全流程[5][8] - 建立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 通过项目孵化和技术赋能推动创新实践[23] 创新实践案例 - LOFREE机械键盘针对女性经济需求 推出79款配色 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销量突破30000台[10] - 德迅电子通过分析亚马逊差评 开发三条商用耳机产品线 海外业务占比达30%[11] - Creality通过AI分析Best Seller评价 锁定三大痛点 新品上市首月登顶亚马逊Best Seller[13] 体系化创新趋势 - 从单一爆品转向产品矩阵构建 Valerion激光家庭影院系列创45天众筹1100万美元纪录[15] - TAILI通过材料创新+智能制造垂直整合 采用纳米复合材料和区块链追溯技术[16] - 供应链协同能力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16] AI技术应用深化 - Timekettle开发Babel OS系统 支持42种语言95种口音 专业翻译精确度提升30%[18] - UGREEN利用生成式AI提升设计效率50% 广告投放ROAS提高25%[21] - 亚马逊推出AI工具包括品牌起名星和人工智能助手Amelia 降低创新门槛[22] 创新方法论总结 - 需求洞察围绕解决产品不足、提升使用体验、满足个性化诉求三个维度[9] - 创意开发涵盖外观设计、功能配置、工艺选择、材料应用等多维度[11] - 验证迭代采用小规模测试-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敏捷模式[13]
创想三维“弃A赴港”上市:仍面临盈利下滑、渠道依赖等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3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领域领军企业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以27.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2][5]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5年7月被认定为估值达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5] - 产品线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 拥有Creality、Ender两大国际品牌 应用涵盖个人、家庭、教育、制造等领域[5] 财务表现与融资情况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至2024年22.88亿元 但净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至2023年1.29亿元后 2024年回落至8866万元[6] - 2021年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腾讯创投、深创投、前海母基金、中航南山股权投资等深圳本土创投机构[6] 技术研发与生态布局 - 公司拥有565名研发人员和840项专利 覆盖机械设计、电子系统、运动控制等核心环节[7] - 已搭建"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 提供内容、社群和服务 同时"Nexbie"电商平台2024年收入占比仅0.2%仍处培育期[7] 销售渠道与客户结构 - 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升至47.9% 其中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贡献超过八成线上收入[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36.9%降至15.4% 客户集中度下降但客户黏性仍需加强[8]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加剧 拓竹科技消费级产品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一 安克创新推出全球首款全彩3D纹理消费级UV打印机[8] - 公司2024年单年出货量已退居全球次席 增速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 中国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价格竞争[9] 战略转型与上市进程 - 公司2023年12月曾谋求A股上市 2024年8月终止A股IPO辅导后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4] - 深圳完善的供应链生态和制造体系为公司提供创新土壤 支持其快速推进研发和量产[6]
腾讯押注!深圳又一行业龙头IPO,年入23亿
金融界· 2025-08-18 08:0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创想三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按2020年至2024年累计出货量计 市场占有率达27.9% [1]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中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 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的企业 [6] - 按2024年出货量计 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第二 3D扫描仪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全球第三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 18.83亿元 22.8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30.4% [6]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29亿元 8866万元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08亿元 同比增长28.67% 期内利润8156.4万元 同比增长18.1% [7]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28.8%提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5.2% [8] 业务发展 - 线上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从2022年13.5%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47.9% 几乎与线下持平 [8] - 3D打印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1.7%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61.3% 耗材 扫描仪和激光雕刻机占比提升 [16]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74家自营在线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12] 资本运作与股东结构 - 2021年完成5.085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40亿元 为IPO前唯一外部融资 [2][11] - 主要投资机构包括前海FOF(持股5.81%) 深创投资本(持股4.32%) 腾讯创投(持股2.16%) [11] - 四位85后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81.98% 为控股股东 [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CES展会中5家参展商有4家来自中国 包括创想三维 深圳快造 安克创新和魔芯科技 [13] - 安克创新旗下eufyMake在Kickstarter平台12小时内众筹金额突破1000万美元 [14] - 深圳拓竹科技2020年成立 2024年第四季度获3D打印机跨境品牌影响力TOP1 [15] - 行业前五大企业占据全球出货量绝大部分 竞争集中在打印速度 精度 材料兼容性和软件集成度 [16]
创想三维冲刺港交所: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机厂商,营收复合年增30%
IPO早知道· 2025-08-15 02:11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产品线包括3D打印机、耗材、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及在线社区创想云,近期推出海外电商平台Nexbie [3] - 按2020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算,公司以27.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4] - 公司是全球3D创意产业中唯一同时提供消费级3D打印、3D扫描和激光雕刻产品及服务的厂商 [4]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3.46亿元增长至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0.4% [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8.73%至7.08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5.2% [8]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29亿元和0.8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0.82亿元 [8] 全球化销售网络 - 销售网络覆盖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4家自营线上门店和2,163家经销商 [6] - 海外网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6家增至2025年3月的58家 [6] - 2025年第一季度北美和欧洲销售占比分别为33.3%和25.8%,首次超过中国区24.6%的占比 [7] 行业市场数据 - 消费级3D打印机2024年市场规模21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3.6% [5] - 消费级3D扫描仪2024年出货量185.7千台,预计2029年达764.8千台,年复合增长率32.7% [5] - 消费级激光雕刻机2024年市场规模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3.3% [5]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2020年被视为消费级3D打印"破圈元年",应用场景从个人创作扩展至家居使用 [4] - 3D打印与AI技术进步提升了打印质量并降低3D建模壁垒,推动行业增长 [4] 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1年完成5.08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40亿元,前海母基金持股5.81%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8]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深创投(4.32%)、腾讯(2.16%)、中航坪山(1.45%)等 [8]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加强技术能力、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9] - 资金还将用于寻求战略性合作、投资或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9]
创想三维招股书解读:营收净利高增长,背后风险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8-15 00:28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业务涵盖3D打印机 3D打印耗材 3D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及配件 并通过创想云在线社区和海外电商平台Nexbie提供服务 [1] - 商业模式形成研发 制造 销售闭环 研发聚焦3D打印机关键技术 制造分布在武汉 惠州和深圳 销售通过74家自营线上门店及2163家经销商 覆盖约140个国家和地区 [1] - 产品线覆盖3D扫描建模 切片软件打印 激光雕刻设备及电商交易平台 提供全方位3D创意产业解决方案 [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2至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0.4% 受益于消费级3D打印市场发展和公司业务拓展 [1] - 招股书未披露净利润具体数据及变化情况 投资者难以评估盈利质量和利润增长能力 [2] - 毛利率及净利率数据缺失 无法判断公司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及行业竞争力 [3] 营收构成与业务协同 - 收入来源多元 涵盖3D打印机 耗材 扫描仪 激光雕刻机 配件及3D打印成品与服务 [4] - 不同业务收入占比变化反映公司业务重点与市场需求变动 3D打印成品及服务业务增长暗示增值服务需求上升 [4]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按2020至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累计出货量计 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7.9% 为全球最大消费级3D打印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7]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3D扫描仪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激光雕刻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 [7][8] - 行业竞争激烈 需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8] 客户供应商与股权结构 - 招股书未披露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信息 存在潜在客户依赖风险 [9] -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信息缺失 供应中断或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生产与成本控制 [10] - 股权结构未明确 未详细介绍实控人 大股东及主要股东情况 投资者需关注公司治理与决策机制 [11] 管理层与人才激励 - 核心管理层多具备3D打印或相关行业专业背景与丰富经验 有助于把握行业趋势和制定发展战略 [12] - 招股书未提及核心管理层薪酬及激励机制 难以判断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一致性及人才留存能力 [13] 行业与技术风险 - 3D打印行业技术迭代快 若未能跟上技术发展 产品或服务可能失去竞争力 [14] - 行业竞争激烈 新进入者或竞争对手创新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14] - 政策法规变化如环保 知识产权保护等可能增加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