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

搜索文档
华北钢铁产业链调研情况分析
期货日报· 2025-05-27 08:19
调研背景 - 钢厂生产积极性较高,3月以来铁水产量持续攀升至同期最高水平后开始回落,供应压力持续累积,河北作为全国最大钢材生产基地,产量占比达20%-30%[1] - 在"抢出口"效应带动下,钢材需求展现较强韧性,出口量同比增长,部分缓解国内供给压力[1] - 钢坯出口比例显著提升,河北地区轧钢厂密集,钢坯资源消化能力成为影响区域供需平衡的关键变量[1] 生产与排产 - 多数钢厂采取超接策略,订单接到15-30天,部分品种排产至7月底,环比略有走弱但同比仍较好[2] - 钢厂即期利润约100-200元/吨,部分钢厂净利达100元/吨以上,加工厂有微利[2] - 唐山市场中钢坯、带钢、轧硬现货偏好[3] 出口情况 - 螺纹钢坯、线材出口量增长,冷轧出口至中东、非洲增量较多,韩国、日本减量明显[4] - 多数认为抢出口会透支未来部分需求,但实际影响或没有预期大,低价格使中国钢材具竞争力[4] - 6月韩国可能对中国热卷反倾销,若政策落地韩国采购商计划进口轧硬[5] 库存与预期 - 钢厂、贸易商库存处于低位(如从2万吨降至0.4万吨),短流程企业原料零库存[6] - 部分认为7月天津上合峰会、8月成都世界运动会、国庆阅兵会影响短期供给,但地方保GDP压力下政策性限产落地效果存疑[6] 淡季钢材需求展望 - 当前钢厂利润和排产较好,钢厂没有大幅减产动力,建材需求季节性下滑难以拖动整体成材走向负反馈[7] - 板材需求是决定钢材淡季需求韧性的关键变量,热卷在3300元/吨以下出口具韧性,预计板材需求或好于市场预期[7] - 强现实弱预期格局维持,若六月现实仍偏强,弱预期或会边际反转[8] 企业调研详情 热卷加工企业A - 彩涂年产量240万吨,今年需求爆单接单至7月底,镀铝锌需求较好但有花无花镀锌需求同环比下滑[9] - 年出口量约120万吨,主要出口至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镀锌出口同比下滑[9] 钢厂期现贸易部B - 钢厂接单基本在25天以上,净利润50-100元/吨,冷轧镀锌出口接单至7月底[10] - 当前基本面无矛盾,价格震荡运行,淡季预期可能被证伪[10] 钢厂冷卷销售部C - 年产能320-350万吨,约1/3出口,当前库存3万多吨,出口至中东非洲增量多,日韩减量明显[11] - 内贸转向高端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如家电汽车领域,订单相对稳定[11] 钢厂的国际贸易公司D - 唐山地区钢坯投放量约2万吨/天,接单至7月,每月出口量10-20万吨[13] - 铁矿四大矿山全年发运或在目标下沿,矿价具韧性[13] 贸易商E - 月成交量不到10万吨,80%以上销售给终端,5月需求环比转弱[14] - 对天津等地环保限产预期持谨慎态度[14] 钢厂F - 总产能3万吨,当前日产约2.6万吨,线材盘螺利润较好,钢坯利润约150元[15] - 建材出口以散销给贸易商为主,线材多数集港出口至南非、东南亚、中东等地[15] 钢厂G - 月产约60多万吨,终端和贸易商比例约6:4,完全锁利润型约120-130元/吨[16] - 板材需求处于上升趋势,增速放缓,无需过多关注转弱时点[17] 短流程钢厂H - 电炉炼钢企业,产能1万吨/天,当前产量约0.7万吨,电炉利润约100元/吨以上[18] 加工厂钢坯外贸部I - 月出口量5-6万吨,热卷和镀锌各半,热卷主要出口至沙特、迪拜、中东和越南[19] 加工厂J - 轧硬接单至7月中旬,环比走弱,有花交期35-40天,无花15-20天[20] - 6月出口韩国可能存在增量,因韩国可能出台热卷反倾销政策[20] 加工厂K - 日产2.2万吨,主产轧硬镀锌,2023以来加工利润稳定在10-30元/吨[21]
美国作出硬质空心胶囊反倾销初裁
快讯· 2025-05-26 08:04
美国硬质空心胶囊反倾销初裁 - 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巴西、印度和越南的硬质空心胶囊作出反倾销初裁 [1] - 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初裁为5.40%-172.24% [1] - 巴西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初裁为77.29% [1] - 印度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初裁为3.60%-24.78% [1] - 越南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初裁为9.99% [1] 反倾销保证金调整 - 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抵消补贴后保证金调整为不适用 [1] - 巴西生产商/出口商的抵消补贴后保证金调整为不适用 [1] - 印度生产商/出口商的抵消补贴后保证金调整为0.0%-14.91% [1] - 越南生产商/出口商的抵消补贴后保证金调整为8.35% [1] 反倾销终裁时间表 - 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10月13日对上述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 [1]
中方反制终于来了?商务部宣布重磅决定,29国一个也跑不掉
搜狐财经· 2025-05-24 17:47
反倾销调查与关税政策 -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认定存在倾销行为 中国大陆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 - 自2025年5月19日起 对上述地区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1] - 特朗普警告称若未来90天内谈判未达成协议 对中国关税可能高于30% 与中美联合声明内容相悖 [1] 美欧贸易争端 - 特朗普指责欧盟在汽车贸易和农产品方面对美国不公平 欧盟向美国销售1300万辆汽车 而美国几乎未向欧盟出口汽车 [3] - 特朗普批评欧盟压低药品价格 拒绝分担研发成本 誓言扭转局面 要求欧盟做出让步 [3] - 欧盟通过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 新增53家公司 其中25家来自中国大陆 涉及卫星图像等企业 指控其支持俄罗斯军工产业或帮助规避制裁 [5] 欧盟包裹关税政策 - 欧盟计划对进入该地区的小包裹征收每件2欧元费用 发往仓库的包裹按每件0.5欧元征收 旨在应对廉价商品涌入 保护本地产业与消费者安全 [5] - 去年超10亿件包裹通过荷兰和比利时入境 新政策预计影响每年46亿件直接寄往居民家中的包裹 [5] 日本跨境电商政策 - 日本考虑审查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加强对跨境电商免税渠道的审查力度 跟随全球趋势 [7] - 中小商家使用"双清包税"模式 通过灰色清关以低货值申报关税 物流费用涨幅仍可接受 [7]
特朗普主动请求访华后,不到24小时,中国转头宣布对美国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08
反倾销调查与关税措施 - 商务部认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对中国大陆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 [1] - 欧洲货物需缴纳34.5%关税,日本进口商品普遍关税为35.5%(旭化成株式会社享受24.5%优惠税率),台湾出口商普遍关税32.6%(台塑4%,台湾宝理塑料3.8%) [3] - 共聚聚甲醛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进口价格低于国内导致本土企业销售受阻 [3] - 反倾销调查是依法推进的程序,旨在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非临时性谈判筹码 [3] 中美贸易关系动态 - 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愿意访问中国,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4] - 中国对高端材料产业加税是争夺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战略布局,非短期政治博弈 [6]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讨论对港口起重机征收100%关税,对集装箱等设备征收20%-100%关税,遭美国港口业反对 [8] 稀土与战略资源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成为对抗美国贸易摩擦的有效筹码 [6] - 美国试图降低对中国稀土依赖但面临高成本和产业链重建困难 [6] - 中国正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6]
印度对欧盟福美双作出反倾销终裁
快讯· 2025-05-21 06:46
反倾销终裁结果 - 印度商工部对欧盟产福美双征收733美元/吨反倾销税 [1] - 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 [1] - 涉案产品对应印度海关编码38089230 [1] 案件调查背景 - 案件由印度国内企业Swarup Chemicals Private Limited申请发起 [1] - 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共12个月 [1] - 损害调查期覆盖2020-2021年、2021-2022年、2022-2023年及2023年全年 [1] 案件时间线 - 印度商工部于2024年6月29日公告启动反倾销调查 [1] - 终裁结果于2025年5月15日正式发布 [1]
特朗普“美梦”再次破碎,等到了中方的反制单,中国对美国征收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41
商务部反倾销裁定 - 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中国大陆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1] - 反倾销调查于2023年5月启动,2024年5月公布最终裁定,调查历时一年 [1][5] - 欧盟企业被裁定倾销幅度23.8%,日本企业31.45%,美国企业倾销幅度未明确但提及泰科纳产品长期低于成本价30%在中国销售 [3][5] 共聚聚甲醛行业分析 - 共聚聚甲醛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绝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35%)、电子电器(25%)、工业机械等领域 [3] - 该材料可替代部分金属(铜、锌、锡、铅),中国此次针对的共聚POM属于高端产品,长期被美欧日企业垄断 [3] - 美国泰科纳等外企低价倾销导致中国企业市场份额从2019年45%降至2023年28% [3] - 日本宝理塑料在华市场份额从2021年28%降至2023年19%,将被征收35.5%反倾销税使其产品价格比国产高40% [5] 国内产业应对措施 - 云南云天化、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等企业2023年4月主动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 [5] - 反倾销措施将提升国产共聚聚甲醛竞争力,保护国内关键材料产业链 [7] - 此次裁定显示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维护市场秩序的战略转变 [7] 国际贸易博弈背景 - 反倾销调查程序独立于中美关税战(调查早于关税战启动),但措施可能被视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战略反击 [7] - 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此次反倾销可能构成贸易反制组合拳 [5] - 中国通过此案释放强化关键产业保护的信号,共聚聚甲醛只是开端 [7]
韩国继续对涉华不锈钢板卷实施反倾销措施
快讯· 2025-05-20 08:18
反倾销措施 - 韩国继续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不锈钢板卷征收反倾销税 期限为五年 [1] - 反倾销税税率针对中国大陆为23 69%至25 82% [1] - 厚度不超过8毫米的不锈钢板卷受到此次反倾销措施影响 [1] 价格承诺 - 韩国企划财政部与部分供应商达成价格承诺 [1] - 履行价格承诺的供应商将不被征收反倾销税 [1]
美国欧盟日本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国的加税通知,即日起马上实施
搜狐财经· 2025-05-18 17:41
反倾销措施核心内容 - 中国商务部对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 最高税率达74.9% [1] - 反倾销调查历时一年 证实上述地区存在倾销行为且严重损害中国国内产业 [1]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措施在中美联合声明后发布 体现中国在经贸策略上的独立性和坚定性 [3] - 反倾销兼具经济保护与政治博弈功能 可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并作为谈判筹码 [3] - 中欧、中日经贸合作面临机遇与挑战 需警惕欧盟和日本可能对华示强 [3]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反倾销措施将保护中国国内共聚聚甲醛产业免受低价进口冲击 [3] - 此类措施或成常态化手段 体现"以斗争求和平"的长期策略 [4] - 事件反映国际贸易复杂博弈 涉及国际法依据及合理性等深层问题 [5][7] 数据与执行细节 - 未披露具体涉案金额及各国反应细节 需进一步分析 [5]
美国作出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反倾销初裁
快讯· 2025-05-14 08:10
美国作出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反倾销初裁 智通财经5月14日电,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的热成型模压纤维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 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47.44%-477.97%(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47.44%- 477.97%);越南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3.86%-260.56%(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0.76%- 211.60%)。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7月21日对本案作出反倾销终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