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4.0
icon
搜索文档
科远智慧股价跌5.03%,中信保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万股浮亏损失4.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57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5.03%至26.61元/股 成交额2.18亿元 换手率5.67% 总市值63.86亿元 [1] - 连续3天累计下跌6.35% [1] 公司业务构成 - 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比81.72% 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占比13.90% 工业机器人占比3.41% 其他业务占比0.96% [2] - 公司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包括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时数据库等 [2] - 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认证 [2] 基金持仓情况 - 中信保诚至利混合A(003234)二季度持有2.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67% 为第六大重仓股 [3] - 该基金当日浮亏4.09万元 三日累计浮亏5.51万元 [3] - 基金规模861.7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6.27% 成立以来收益27.6% [3]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优草累计任职205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1251.46万元 [4]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89% 最差回报5.84% [4]
东杰智能跌2.24%,成交额5.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5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日盘中下跌2.24%至23.60元/股 成交5.31亿元 换手率4.86% 总市值107.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57%和20.8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95%和23.76% [1] - 年内股价涨幅达245.03% 近20日涨133.20% 近60日涨212.58% 年内4次登龙虎榜 最近9月1日净买入2.00亿元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79.11%) 智能生产系统(18.51%) 备件及其他(1.67%) 智能立体停车系统(0.7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9亿元 同比增长24.90% 归母净利润594.54万元 同比增长113.9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892.38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81万元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4.61万户 较上期增加94.14% 人均流通股9519股 较上期减少42.97%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639.82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37.89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258.75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7.9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智慧物流 机器人概念 专精特新 新型工业化 工业4.0 [2]
科沃斯跌2.01%,成交额5.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11.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1%至94.94元/股 成交额5.18亿元 换手率0.94% 总市值547.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11.8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51%和5.9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50%和18.41% [1] - 年内累计涨幅103.9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41%/15.53%/78.39%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6.76亿元 同比增长24.3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9.79亿元 同比增长60.84%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2万户 较上期增加5.54% 人均流通股16,633股 减少5.2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947.39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20.52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516.19万股(第七大股东) 增持92.21万股 [3]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新进持股360.56万股(第十大股东) 兴全合润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为服务机器人(55.89%)和智能生活电器(42.96%) 其他产品占比1.1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小家电-清洁小家电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工业4.0/人工智能/家用电器/华为概念 [1]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20.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44亿元 [3]
星辰科技(832885):新能源伺服系统与新品放量,叠加客户回款优化,25H1业绩同比+228%
东吴证券· 2025-08-31 10: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新能源伺服系统与新品放量叠加客户回款优化驱动2025H1业绩高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228%至0.22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365%至0.21亿元 [2] - 盈利预测显著上调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调高至0.42/0.55/0.72亿元(前值0.22/0.30/0.38亿元) 对应PE为108/82/63倍 [4] - 伺服系统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深化"军品立本、新能源突破、工业赋能"战略布局 [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0.90亿元(同比+42%) Q2单季营收0.58亿元(同比+49% 环比+75%) [2] - 2025H1销售毛利率41.71%(同比-1.79pct) 销售净利率24.46%(同比+13.99pct) [2]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1.98pct/-3.52pct/-4.43pct至4.10%/8.41%/10.55% [2] - 2025E营收预期18.11亿元(同比+23.06%) 2027E营收预期27.04亿元(三年CAGR约22.5%) [1]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伺服系统:2025H1营收0.39亿元(同比+205.31%) 毛利率22.92%(同比+7.01pct) 受益风电装机规模攀升 [3] - 航空航天及军工:2025H1营收0.31亿元(同比+1.18%) 毛利率71.46%(同比+3.66pct) 预研项目形成小批量生产 军贸产品出口扩大 [3] - 工业控制伺服系统:2025H1营收0.19亿元(同比-0.19%) 毛利率31.70%(同比+9.46pct) [3] - 新能源与军工业务合计占比近八成 实现量利齐增 [3] 战略与前景 - 军工领域把握"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前瞻"双重机遇 提升军用随动控制总成系统配套层级 [4] - 新能源领域深化风电变桨伺服驱动器大客户突破 布局储能/SVG等电网侧业务 [4] - 工业控制领域受益工业4.0设备智能化升级需求 伺服系统作为运动控制核心单元增长潜力可观 [4] - 当前市值45.20亿元 市净率11.51倍 流通市值24.84亿元 [7]
美的中期业绩双增背后:“智造”领跑行业,智能体工厂掘金未来
贝壳财经· 2025-08-31 10:19
智能体工厂模式创新 - 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获WRCA认证为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智能体工厂 实现从数据采集到自主决策的全链路打通[3] - 采用"全域互联智能生态(OIAS)"方案 工厂大脑联动14个智能体与人形机器人 覆盖38个核心业务场景[8] - 通过多智能体协同实现秒级响应 能源管理/AI质检等场景平均提效超80% 关键环节100%防呆防错[15] 智能技术应用突破 - 人形机器人"美罗"具备七自由度仿生臂 可自主切换搬运与安全巡检模式 搬运重量达9公斤[10] - AI巡检机器人"玉兔"将单轮巡检时间压缩至半小时 频次实现翻倍 误检漏检率显著下降[11][13] - 工厂大脑每日处理30亿条工业数据 集成工业大模型推理引擎实现故障自主诊断与方案生成[14] 业绩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中期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 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3][27] - 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亿元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0.8%[3] - 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8.3% 库卡中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29][31] 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 - 跨部门团队整合工厂运营/数字平台/AI研究院/库卡技术 实现智能体工厂一年内落地[20][21] - 依托5G连接工厂与库卡机器人技术 AMR物流矩阵实现物料搬运零等待[10][22] - 智能体解决方案正复制至无锡工厂 并计划向外部工业企业开放赋能[33] 市场竞争力提升 - 高端品牌COLMO+东芝零售额同比增长超60% OBM收入占智能家居海外收入45%以上[28] - 机器人战略被列为重点B端战略 涵盖工业机器人/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三大方向[31] - 全球白色家电市场份额约5% 未来将持续发力海外OBM市场拓展[28]
行走天津看上合|百年工业之城在齿轮刻度里“上天入海” 创新脉搏持续跃动
央视网· 2025-08-30 03:25
工业历史与基础 - 天津作为近代北方民族工业发祥地 拥有百年制造业底蕴 是新中国首个自行车"飞鸽牌"(1950年)和首台全齿轮传动车床的诞生地 [1][7][9] - 永利制碱厂1926年生产"红三角"牌纯碱 打破洋碱垄断并获万国博览会金奖 推动面粉、纺织、机械制造等民族工业发展 [3][5][7] - 工业体系覆盖41个大类中的39个 形成包括"鸵鸟墨水""海鸥手表"等全国知名品牌集群 [9][11] 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 天津滨海新区聚集70家航天航空重点企业 承担长征五号/七号/八号运载火箭组装 涉及十余万个零件制造与总装 [11][13] - 形成12条高技术制造产业链 涵盖信创、高端装备、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 产业面积覆盖2200平方公里 [15] - 海洋工程装备实现突破 自主研发智能焊接机器人将焊接精度控制在0.5毫米 效率达人工1.5倍 [17][19] 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8% 位列全国第三 超级计算机"天河"系列实现百亿亿次/秒算力 相当于80亿人四年计算量 [21][23] - 算力应用于石油勘探、港珠澳大桥建设、生物医药及天气预报等领域 并支撑中新生态城光伏/风机智慧能源系统 [23] - 承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大会、人工智能论坛及数字经济论坛 推动产学研联动与产业转化 [25] 区域协同与产业升级 - 依托"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模式 构建百亿元产值航空航天全产业链 涵盖火箭卫星到大飞机零部件制造 [13] -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实现从传统工业城市向高技术制造中心转型 [11][27]
上工申贝: 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2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5%至21.91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51.35%至-6953.59万元,主要受德国子公司中厚料缝制设备订单大幅减少及通用航空业务整合影响 [2] - 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应对经营压力,包括德国子公司减员重整、供应链优化及预算控制,但境外业务亏损导致整体业绩承压 [4][6] - 行业层面,缝制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增长9.88%,但下游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疲软,汽车行业产销同比增长超10%,呈现分化态势 [4][5][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1.91亿元,同比下降4.75%,营业成本18.17亿元,同比下降0.78%,毛利率有所收窄 [2] - 利润总额-5549.76万元,同比下降179.5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5亿元,同比恶化 [2] - 分业务看,智能设备及智能制造收入9.02亿元(同比下降18.01%),物流服务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11.73%),通用航空业务收入1146.88万元且毛利率为负 [9] 业务经营 - 主营业务为缝制设备及智能制造设备,包括工业缝纫机、汽车内饰件等,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 - 德国DA公司受欧洲汽车制造及皮革加工需求不景气影响,中厚料缝制设备订单骤减,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亏损1661.37万元 [6][14] - 通用航空业务(SGIA公司)处于整合与生产恢复期,亏损3820.72万元,公司通过设立威海合资公司推进国产化制造 [6][12][14] 行业动态 - 缝制机械行业290家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9.88%,利润总额9.92亿元,同比增长30.95% [5] - 下游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4%,经营压力加大 [5] - 汽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新能源汽车产销696.8万辆,保持增长 [6] 战略举措 - 推进全球化资源整合,加速德国技术在国内的转化应用,提升产品国产化率 [8] - 设立上工飞人通用航空(威海)有限公司,聚焦轻型飞机及碳纤维复材制造,投资额3亿元 [12] - 加强质量管理,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至98.1%,客户满意度提高 [7] 投资与资产 - 报告期内对外长期股权投资额3.77亿元,同比增长708.42%,主要涉及航空资产收购及威海合资公司设立 [12] - 应收账款8.58亿元,同比增长34.88%,主要因上工飞尔业务增加;短期借款11.05亿元,同比增长32.54% [12] - 受限资产2.59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冻结及固定资产抵押 [12]
曲美家居上半年营收17.31亿元同比降3.97%,归母净利润-4686.02万元同比增62.3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2%
新浪财经· 2025-08-29 1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下降3.9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686.02万元,但同比增长62.3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737.98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1%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6.57%,同比上升4.8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2.64%,较上年同期上升4.46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36.30%,同比上升4.39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净利率-5.08%,同比微降0.12个百分点且环比下降4.79个百分点 [1]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约为-32.21倍 [1] - 市净率(LF)约为1.29倍 [1] - 市销率(TTM)约为0.80倍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7.06亿元,同比增加600.39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40.77%,同比上升1.95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2%,管理费用同比减少4.76%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74%,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71% [2]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2.58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42户,增幅0.16%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一季度末7.56万元增至13.70万元,增幅81.33% [2] 业务构成 - Ekornes旗下产品贡献71.26%主营业务收入 [2] - 定制家具占比15.70%,成品家具占比9.07% [2] - 饰品及其他占比2.00%,其他(补充)占比1.98% [2]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成立于1993年4月10日,2015年4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中高档民用家具及配套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成品家居 [2] -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工业4.0、低价、智能家居等 [2]
冠石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0:25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全球LCD面板产能持续向中国大陆转移,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LC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例将达64% [3] - 车载、工业等专业显示领域为中大型LCD开辟新应用市场,LCD因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等优势成为主流技术 [3] - 工业显示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球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6%,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72.6亿美元 [3] - 车载显示需求大幅提升,2025年全球车载TFT-LCD面板出货量预计约2.5亿片,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5.82% [3] - LCD大屏化成为长期趋势,75英寸及以上超大型TFT液晶面板出货量2023年同比增长41.3%,预计2030年占比将增长至11% [3] - 中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注资规模扩大,2024年注资1500亿元,2025年投入倍增至3000亿元,直接拉动家电消费近2700亿元 [8] - 2025年1-5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带动12类家电销售逾7761.8万台,70寸以上电视销量占比从1月33.1%提升至6月44.2% [8][9]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耗材等 [3] - 半导体显示器件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带显示屏幕的消费电子产品 [3] - 特种胶粘材料包括胶带、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主要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行业 [3] - 偏光片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各种规格,直角度误差控制在0.05度以内,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翘曲度误差控制在-8到20毫米之间 [4][5] - 功能性器件采用模切方式生产,可实现粘贴、屏蔽、绝缘、缓冲、防护等特定功能,全部为非标准定制零部件 [6] - 信号连接器产品包括整机线束、转接板、同轴线、屏幕测试线、FFC柔性扁平电缆等,用于液晶模组与信号控制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6] - 液晶面板业务由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功能性结构件、超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及研发中心"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已结项 [6][11] 光掩膜版新业务进展 - 光掩膜版制造项目计划投资16.10亿元,2023年10月开工建设,2025年3月19日实现55纳米光掩膜版交付及40纳米生产线成功通线 [7][10][11] - 该项目部分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技术能力先进的独立光掩膜版生产企业,填补国内先进制程光罩空白 [7][11] - 报告期内光掩膜版项目已实现营业收入716.88万元,目前55纳米及40纳米制程产品均在客户端进行验证、流片阶段 [7][11]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0% [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7.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9.9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25.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4.0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48.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53% [2] - 研发费用为1950.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92% [13] - 财务费用为1507.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3.20%,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及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13] - 存货期末余额1.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67%,主要因原材料增加 [20] 产能与投资情况 - 偏光片产能保持稳定,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规格 [9] - 向全资子公司宁波冠石增资1.33亿元,注册资本增至6.33亿元,用于光掩膜版制造项目 [20] - 光掩膜版制造项目累计投入13.08亿元,本期投入2.16亿元,项目进度为在建 [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053.9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018.21%,主要因银行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增加 [20]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技术研发人员97名 [16] - 截至报告期末已取得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17件,软件著作权9件,另有发明专利9件及实用新型专利25件申请已获受理 [12][16] - 研发部门负责对现有产品及孵化产品进行技术改良和攻关,支持现有业务并奠定长期可持续发展基础 [12][16] 客户资源与市场合作 - 直接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富士康等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 [3][17] - 产品最终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海信、创维、苹果、三星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商 [3][17] - 公司在南京、咸阳、成都等主要客户周边投资建厂,满足"属地配套"需求 [18]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通过多业务协同发展控制成本,包括市场拓展、原材料采购和产能利用等方面 [13] - 使用全自动生产线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并提升产品良率 [12][14] - 通过ERP系统和MES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精益成本管理 [14] - 研发团队在产品开发初期进行价值分析,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全过程 [14]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成都冠石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4.20亿元,净利润497.77万元 [22] - 南京合邑电子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2954.78万元,净利润453.42万元 [22] - 宁波冠石半导体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719.63万元,净利润-379.75万元,主要因光掩膜版项目处于送样验证期,收入规模较小且折旧摊销费用大幅增加 [19][22]
光格科技跌2.04%,成交额535.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8
股价表现 - 8月29日盘中下跌2.04%至29.78元/股 成交额535.85万元 换手率0.36% 总市值19.6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00% 近5个交易日下跌5.79% 近20日下跌1.26% 近60日上涨20.13% [1] - 股东户数6698户较上期增加4.87% 人均流通股7192股减少4.64%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38.03万元 同比增长71.44% [2] - 归母净利润-3137.75万元 同比减少5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52.00万元 [2] 业务构成 - 电力设施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占比54.56% 海缆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占比22.49% [1] - 港口交通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占比11.27% 综合管廊资产监控运维管理系统占比3.3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1% 其他业务占比8.32%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0年4月28日 2023年7月24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新一代光纤传感网络与资产数字化运维管理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1] 概念板块 - 涵盖微盘股、小盘、专精特新、工业4.0、机器人概念等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