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飞渡科技发布“峥嵘大模型”:开启空间智能新时代,让世界学会思考
金投网· 2025-07-07 04:26
公司技术 - 飞渡科技推出"峥嵘大模型"重新定义空间智能,赋予空间意义、结构与逻辑,使空间具备思考能力 [1] - 峥嵘大模型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峥嵘-C(空间理解引擎)、峥嵘-M(智能建模中枢)、峥嵘-G(生成仿真引擎) [2][3] - 峥嵘-C融合卫星遥感、LiDAR、街景等多源数据,解析数十亿级图像并破译文本空间语境 [2] - 峥嵘-M运用神经渲染、点云拼接等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度建模与语义推理 [2] - 峥嵘-G基于真实物理规则实现高保真数字孪生与结构重建,支持复杂场景仿真 [3] 技术性能 - 峥嵘大模型在City3D、OpenScene等任务中刷新行业纪录,三维建模精度与语义识别准确率位列全球前列 [3] - 技术实现从数据到智能的全链路覆盖,展现行业领先的统治力 [3] 应用场景 - 峥嵘大模型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语义结构,使空间从"可看见"进化为"可认知" [6] - 通过物理仿真与智能推演,模拟灾害演进、工业流程、城市运行等场景,提升决策精准度 [6] - 以三维建模复活文化遗产、复原历史场景,实现文明的数字传承 [6] 生态布局 - 公司计划逐步开放峥嵘大模型核心能力,包括Demo实时交互体验与API接口开源 [5] - 鼓励开发者基于真实场景进行二次开发,共建空间智能生态 [5]
DeepSeek给王一博道歉被当真,年度AI幻觉/马斯克Grok 4跑分曝光/华为盘古团队回应模型争议|Hunt Good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7-06 03:35
Grok-4模型性能曝光 - Grok-4在HLE评估中基础得分35%,开启推理功能后提升至45%,显著领先OpenAI o3和Google Gemini系列[1] - 在GPQA测试中得分达87%-88%,代码能力评测SWE Bench得分72%-75%[2] - 新版本支持多模态输入、130k token上下文、结构化输出、数学推理和函数调用等功能[3] - Grok 4 Code将深度集成在Cursor编辑器,具备智能补全、调试和执行功能[3] 华为盘古模型开源争议 - 华为开源盘古7B稠密模型及72B混合专家模型,被质疑与阿里云通义千问Qwen-2.5 14B高度相似[4] - 华为声明盘古Pro MoE模型基于昇腾硬件平台独立开发,采用创新MoGE架构解决分布式训练负载均衡难题[5] - 承认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业界开源实践,但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5] Cluely公司ARR快速增长 - AI面试辅助工具Cluely企业版推出后ARR一周内翻番至700万美元[7] - 产品实时分析用户在线对话生成隐蔽提示,应用于销售、客服和远程教学等场景[7] - 面临免费开源竞品Glass的挑战,增长持续性存疑[9] 特斯拉Optimus项目调整 - 暂停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采购进行设计调整,预计耗时2个月[10] - 硬件存在关节电机过热、灵巧手负载低等问题,软件计划增加合成数据训练[12] - 原计划年产5000台目标恐难达成,目前仅完成约1000台[13] 百度搜索重大升级 - 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支持超1000字文本输入和多模态交互[16] - 集成文心大模型和视频生成技术,可快速生成电影级短视频[17] 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 Amazon新建1200英亩数据中心与Anthropic合作,目标训练全球最大AI系统[21] - Oracle通过去中心化策略建立高效AI云基础设施[21] - 行业预计新建数据中心总投资超3200亿美元,年耗电量相当于百万家庭需求[23] Meta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 - 整合FAIR、大语言模型开发和AI产品团队,由Scale AI前CEO Alexandr Wang领导[24] - 吸引多位来自OpenAI、DeepMind和Anthropic的核心人才加入[26] - 计划未来几年投入数千亿美元发展AI基础设施和模型研发[26] 开源模型进展 - 百度文心4.5系列开源10款模型,包含47B和3B MoE模型及0.3B稠密模型[30] - 苹果开源DiffuCoder-7B-cpGRPO代码生成模型,EvalPlus基准性能提升4.4%[36] - B站开源AniSora V3动画视频生成模型,支持多种风格一键生成[34]
第二届中国空间智能AI设计大会:共启“AI共生力”新纪元
36氪· 2025-07-03 07:17
行业趋势 - AI技术快速发展并向各领域渗透,成为重塑行业形态的重要力量,从智能家居到医疗诊断、物流配送等场景无处不在[2] - 空间智能技术从单设备智能化升级为万物互联的"空间智能体",实现柔性化、交互化和自进化,重新定义生活空间设计逻辑[1] - 具身智能实现关键突破,Google DeepMind发布首个可本地部署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推动AI从云端依赖转向自主运行[4] 技术突破 - 预训练模型(BERT/GPT/deepseek)显著提升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可处理复杂任务并输出高质量文本[4] - 计算机视觉取得突破性进展,AI系统能实现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图像生成和视频分析等功能[4] - 智能体(Agent)技术成熟使AI从工具升级为执行者,Google开源A2A协议实现多智能体协同完成复杂任务[11] 行业活动 - 第二届空间智能AI设计大会以"AI共生力"为主题,推动AI与家居产业从技术革新转向生态协同[11][12] - 首届大会吸引现场超10,000人次参与,200+位行业领袖出席,直播观看量超5000万,媒体曝光超2亿[9] - 第二届大会聚焦人机共生、产业智变和生态孵化三级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AI+生态体系[12][13][14] 应用场景 - AI在家居领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覆盖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环节[12] - Lovart AI可一键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从任务安排到落地交付的全流程[11] - Collov AI desk通过海量SKU探索和空间改造可视化提升顾客互动与转化率[22] 生态建设 - 大会构建"底层算力-技术平台-场景应用-终端服务"全链条生态体系[16] - 展示智能驾驶座驾、宇树机器人交互、全屋智控系统等跨界科技应用[22] - 开展研学实训与公开课体系,培育AI设计人才并提供商业化路径参考[22] 未来方向 - 推动AI贯穿需求洞察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实现数据驱动的高效协同[12] - 探索设计师与AI智能体在创意生成、方案优化等方面的协作新范式[12] - 加速家居企业AI能力升级,构建可持续进化的AI+生态系统[25]
李飞飞最新YC现场访谈:从ImageNet到空间智能,追逐AI的北极星
创业邦· 2025-07-02 09:49
ImageNet与深度学习革命 - ImageNet通过提供大规模高质量标记数据集(80000+次引用)为神经网络成功奠定基础 开创数据驱动范式转变[8][9] - 项目历时18年孵化 初期算法错误率达30% 直到2012年AlexNet结合GPU算力实现突破性进展[11][14][16] - 采用开源策略和挑战赛形式推动社区共建 加速计算机视觉从物体识别向场景描述演进[12][17][19] 空间智能与World Labs布局 - 三维世界理解被定义为AI下一前沿 进化史长达5.4亿年 远超语言进化维度[24][25] - World Labs聚焦构建3D世界模型 团队集结NERF作者等顶尖人才 解决组合复杂度更高的空间智能问题[25][27][28] - 应用场景覆盖元宇宙内容生成 机器人学习 工业设计等 需突破硬件与内容创作双重瓶颈[30][32]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视觉智能发展轨迹清晰:物体识别→场景叙事→空间智能 每阶段需5-10年技术积累[17][19][22] - 语言模型与视觉模型存在本质差异 前者依赖序列数据 后者需处理不适定的3D→2D投影问题[27][28] - AGI定义存在争议 但空间智能被视为实现通用智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3][44] 创新方法论 - "智识上的无畏"被反复强调为突破性创新的核心特质 贯穿从学术研究到创业全过程[6][37][42] - 数据质量优先于数据规模 需采用混合方法获取高质量3D空间数据[47][48] - 跨学科研究与小数据理论被视为学术界可突破的潜在方向[41][42] 行业生态观察 - 开源策略应根据商业模型差异化选择 Meta等平台型企业更倾向全面开源[46] - 学术机构在计算资源劣势下 需聚焦工业界尚未关注的底层理论问题[41][42] - 硬件迭代与生成模型结合将推动元宇宙等场景落地[30][32]
科技制造领跑 银河通用完成新一轮融资|21私募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4:15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报告期内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46起,其中40笔披露金额,总规模约90.32亿元人民币 [1] - 融资币种以人民币为主,共36起,美元融资3起 [2] - 科技与制造行业融资热度最高,先进制造、机器人、新材料分别完成8笔、5笔、5笔融资,披露金额分别为9.0亿、18.96亿、8.8亿元人民币 [3][4] 地域分布 - 融资地域集中度显著,北京市(10笔)、上海市(9笔)、广东省(8笔)合计占比超58% [5][6] 重点赛道融资动态 自动驾驶 - 哈啰Robotaxi完成超30亿元天使轮融资,创本周单笔最高纪录,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宁德时代 [26] 机器人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融资,专注具身多模态大模型,宁德时代领投 [22] - 非夕科技完成约亿美元C轮融资,聚焦自适应机器人技术 [28] 半导体/芯片 - 蓝芯算力获数亿元Pre-A轮融资,研发RISC-V架构服务器芯片 [21] - 智汇芯联完成战略融资,推进5G-A无源物联网芯片研发 [32] 活跃投资机构 - 深创投本周出手3次,宁德时代通过2笔投资加码自动驾驶及机器人赛道 [8][9] - 溥泉资本联合宁德时代领投易控智驾超4亿元D轮融资,布局矿山无人驾驶 [42][43] 细分领域代表案例 消费服务 - 安心鲜生获2800万元A轮融资,拓展社区零售"超市+驿站"模式 [11] 医疗健康 - 承葛生物完成过亿元天使轮融资,专注微生态医疗 [19] - 霆升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研发心腔内超声技术 [15] 新能源/材料 - 速方新能源研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获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40] - 朴烯晶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突破超高纯聚合物材料 [63] 航空航天 - 穿越者载人航天获数千万元融资,推进亚轨道飞船研制 [50] 技术突破方向 - 中科祥龙聚焦金属3D打印,获亿元级A轮融资加速航空航天应用 [61] - 容锐科技基于合成生物技术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切入保健食品原料市场 [54]
特斯联IPO再加速:复合增长58%冲击港交所
和讯· 2025-06-27 09:57
港股上市进展 - 特斯联更新招股书 港股上市进程更进一步 [1] - 港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 恒生指数预测市盈率企稳于9倍以上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抬升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8.43亿元 同比增长83.2% 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58.0% [2] - 2024年销售支出占收入比例由13.2%降至8.5% 三费总费用率由76.9%下降至45.0% [2] - 2024年12月31日后收到D++轮投资结余款项6.5亿元 新股东包含青岛汇铸等多家机构 [2] 业务发展 -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从2023年6.24亿元增至2024年16.4亿元 同比增长162.9% [3]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客户数量提升至342个 [3] -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与阿联酋Ethara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为阿布扎比国家体育运动中心提供AIoT解决方案 [3] 技术布局 - 形成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核心板块 [4] - AIoT基础设施全线产品已完成对DeepSeek系列模型及其他开源模型的优化 [5] - 绿色智算体已完成国产芯片适配 支持华为昇腾等信创芯片 适配DeepSeek-R1/V3等前沿大模型 [5] - AIoT智能体以机器人与智能穿戴设备为核心载体 实现类人思考等多功能 [5] 研发实力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46.9% [6] - 特斯联智联网实验室发布LoCKey新型方案 提高通信领域秘钥生成效率与安全性 研究成果被IEEE ICC 2024收录 [6] - IPO募资将主要用于增强研发能力 投资TacOS、绿色智算体及领域大模型研发 [6]
特斯联成为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强劲业绩吸引资本加持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34
香港资本市场科技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1月至4月已有19家企业登陆港股 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 募集资金总额达213亿港元 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 [1] -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突破600亿港元 [1] - 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数量攀升至约150家 特斯联是2025年预在港上市的最大AI企业 [1] 港股政策环境优化 - 港交所通过《上市规则》增设18A(生物科技)和18C(特专科技)章节 为未盈利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 [3] - 2025年5月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 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 提升上市流程确定性 [3] - 赴港上市为AI 5G 智能汽车等领域企业提供国际资本池 助力海外拓展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3] 特斯联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8 43亿元 较2023年大幅增长83 2%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58 0% 位居行业增速前列 [3] - 2024年销售 管理及研发三项费用率总和由2023年的76 9%显著下降至45 0% [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缩短至2024年的104天 资金运转效率大幅提升 [4] 特斯联业务与融资进展 - 2025年初完成D++轮融资 引入青岛汇铸 青岛得厚等国有资本及诺哲瑞英 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 [4] - 围绕"空间智能"核心确立AIoT领域模型 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 [4]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同比飙升162 9%至16 4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89% [4]
宸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战略投资,空间智能技术进入具身智能价值链
36氪· 2025-06-26 02:24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构建了覆盖室内外全场景的感知与交互平台,核心技术包括视觉大模型、多传感器融合、三维导航、动态三维建图等[1] - 自研纯视觉空间感知方案实现六自由度高精度定位、三维语义理解及自主路径规划,适应弱纹理、高动态等复杂场景[1] - 动态三维建图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SLAM技术,实时构建高精度三维语义地图,支持长期记忆与多机共享[6] - 自学习视觉大模型整合物理世界数据与仿真训练,实现环境理解的泛化能力,无需依赖预先标注地图[8] - 异构传感器标定技术实现纳秒级硬件同步与像素级校准,提升多源数据一致性[10] 产品与解决方案 - 推出Physical AI通用型感知模组,为机器人赋予全场景感知能力[1] - 模块化硬件设计搭配轻量化算法,大幅降低研发门槛与制造成本[1] - 技术适配人形机器人、轮足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无人物流车、无人机等多种形态[12] - 与头部机器人厂商合作打造软硬件一体具身智能解决方案[13] 商业化进展 - 已落地数千万级订单,形成"订单验证场景-场景反哺算法"的商业闭环[13] - 在钢铁冶金、智慧港口、城市治理等行业实现快速部署和大规模复制[13] - 积累行业稀缺的高质量真实世界数据资源,为模型精进奠定基础[13] 团队与技术积累 - 核心团队来自谷歌、大疆、小马智行等企业,成员毕业于清华、北大、MIT等顶尖高校[14] - 具备从底层算法到系统平台的全栈能力,形成空间感知/理解/重建/编辑/共享的技术体系[14] - 两年前已实现空间智能商业化落地,在机器人、无人小车、智能眼镜等场景跑通技术闭环[14] 行业前景 - 技术推动机器人从"被动执行工具"向"具身智能自主伙伴"跃迁[14] - 空间智能将持续赋能工业、港口、交通、城市等关键行业场景[14] - 公司引领下一轮空间智能化浪潮,商业前景清晰可期[13][14]
冰柏科技:用空间智能让AI理解三维世界
每日商报· 2025-06-25 23:10
公司概况 - 杭州冰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空间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3D空间数字重建+AI语义理解"两大核心技术 [4] - 公司已累计拥有14项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多个产品为业内独家或关键指标超越国际竞品 [5] - 公司展厅展示VR无人机巡航、智能建模系统、三维城市模型等创新技术应用场景 [4] 核心技术 - 3D空间数字重建技术将物理世界数字化,AI语义理解技术赋予深度认知能力,形成"空间智能"双轮驱动 [5] - Mirauge3D影像分布式计算引擎空三解算成功率行业第一,已服务近万家客户 [6] - Rusa快速三维场景还原系统可将传统40分钟的事故现场处理流程压缩至10分钟,已在广东省交警系统大面积试用 [6] - TrackSight系统实现亚像素级识别精度和六自由度姿态解算,关键技术指标超越国际主流软件 [8] - DroneSwarm蜂群无人机系统成图速度达传统方法10倍,成本仅为激光建模10% [9] 产品应用 - Mirauge3D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工程勘测等领域 [6] - Rusa系统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推广方案,正逐渐覆盖至全国更多地区 [6] - TrackSight应用于国防弹道轨迹解算、汽车安全测试、材料科学动态监测等关键领域 [8] - DroneSwarm在军事侦察、应急救援、农业精准管理等领域创造显著价值 [9] 行业影响 - 空间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关键里程碑,有望引领AI进入对物理世界全面理解和操作的新阶段 [7] - 公司产品填补国内在高精度动态空间分析领域的空白 [8] - DroneSwarm标志着无人机技术从被动执行向主动智能感知与决策的重大跨越 [9] - 民营企业通过持续技术研发解决实际需求,如Rusa系统提升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11]
专家:从“回答问题”到“自主行动” AI重塑空间智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2:41
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 - 2025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主题为"空间智能 AI重塑" 吸引了IT与地理信息领域政产学研用单位及海外20个国家的地理信息从业者参会 [1] - 大会探讨AI浪潮下空间智能软件的新技术 新产品 新实践 [1] 空间智能体技术 - 超图软件董事长宋关福提出空间智能体概念 相比大语言模型 空间智能体能够自主思考 主动行动并完成任务 [1] - 空间智能体有望在未来3到5年内改变软件使用方式 为用户带来更智能高效的体验 [1] AI赋能地理信息技术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指出AI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赋能"水银泻地 无孔不入" [1] - AI可自动识别卫星影像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判断与国家空间规划的吻合度 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1] - AI显著提升地理数据处理效率 替代人工完成复杂工作 实现自动化处理且效果更优 [1] 地理信息软件技术普及 - 郭仁忠院士预测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将成为常识性知识 如同读书写字般的基础技能 [2] - 地理信息软件技术可能进入小学课本 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