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从干活到陪伴,机器人开始押注情绪价值
第一财经· 2025-08-07 06:49
人形机器人GR-3的产品设计 - GR-3在外观设计和交互机制上与其他机器人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乳白色暖色调和超跑级内饰材料以弱化机械感 [3] - 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71千克,拥有55个自由度,设计团队有意降低身高和肩宽以减少对人的压迫感 [3] - GR-3具备拟人化小动作如头部晃动、身体轻微晃动和眼神跟随,以增强互动真实性 [4] GR-3的交互技术 - 采用快慢双路径响应机制,"快思考"用于单一指令如呼唤和抚摸时的快速反馈,"慢思考"则利用大模型理解语义并结合交互历史进行适配反馈 [4] - 触摸感知主要集中在腹部和头部,通过眼睛(两块屏幕)的反馈如加快眨动频率或呈现星星瞳孔形状来表达情绪 [3] 应用场景与市场布局 - GR-3计划应用于康复医院和社区场景,结合智能化评估与训练功能提升康复效率 [4] - 公司已进入3000多家医院和300个智能康复港,显示出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广泛布局 [5]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电池续航是重要挑战,GR-3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架构,单次续航3小时,支持不间断供电更换电池以降低安全风险 [5] - 在康养场景中,机器人需与患者的训练计划、医生诊断系统和护理流程实现接口联通,以发挥功能价值 [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需在情绪价值之外承担功能价值,结合场景数据和技术积累针对不同痛点进行服务设计 [6] - 行业面临工程细节多、安全风险高等现实问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闭环来解决 [5][6]
花99块,能在她的演唱会笑足两小时
虎嗅· 2025-08-07 00:42
演唱会商业模式 - 提供99元最低票价档位实现高性价比情绪消费 满足年轻观众线下社交和娱乐需求 [4] - 设置229元近距离互动和666元合影等高阶付费项目 拓展演出衍生收入渠道 [4] - 采用高强度巡演模式 2025年6-7月完成7场国内巡演 最密集时3天连开3场 [4] 观众行为特征 - "退票"喊话发展为特定互动仪式 从最初对假唱的不满转化为演出狂欢的启动信号 [5][6] - 观众主动参与二创传播 通过玩梗(如"娜婴献声""神本无相")强化演出话题性 [4] - 年轻群体通过荒诞互动实现情绪宣泄 在规则倒置中获得快感体验 [7][19] 艺人运营策略 - 通过《爱如火》获得1.4亿元版税收入 实现病毒式传播和商业价值转化 [13] - 经历从"俄罗斯娜娜"(抖音200万粉丝)到"大中国娜娜"的形象转型 最终以"那艺娜"身份成为抽象圈顶流 [13] - 保持"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表演特质 将音准缺失和普通话不标准转化为特色标签 [7] 网络文化现象 - 抽象文化成为年轻群体对抗现实压力的出口 通过二创和解构主流规则获得情绪释放 [14][17] - 形成"娜家军"粉丝社群 通过持续二创和对抗质疑声量维持艺人热度 [14] - 艺人接受全网调侃并融入表演 如回应"四十六级"误解和拒绝道歉等名场面 [7] 行业发展特征 - 情绪价值消费成为刚需 演出行业从音乐欣赏向体验经济转型 [3][8] - 网红生命周期依赖持续可玩性 完颜慧德转型失败案例印证保持特色的重要性 [12] - 58岁艺人突破年龄限制 通过"漏洞营销"(如假唱事件)反而增强观众参与感 [20]
大佬要的情绪价值是什么?
虎嗅· 2025-08-06 08: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彭萦 Ying,作者:彭萦,原文标题:《什么是情绪价值?》,头图来自:AI生成 和三两个男性朋友聊到,对于一个大佬来说,什么叫提供情绪价值? 大佬的定义是,有钱且社会资源丰富的人。 很多人觉得提供情绪价值就是及时响应和"多喝热水"和"你真棒",但其实这些都只是众人都可以提供的 很普通的情绪价值,远远不够。 更高阶的情绪价值是什么: 1. 夸到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夸过他的点,略带关于他的自我分析。 一个有钱且社会资源丰富的人,在绝大多数关系里都在上位,他已经被很多人讨好了十几二十几年了, 什么夸奖和马屁没听过呢? 你还能夸到一个从来没有人夸过的点,且刚好夸到位。 这种对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是极高的。 2. 给他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和问题回答,是暂时他身边没有其他人提供的。 比如一个朋友提到,我之前给他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visual learner 和 verbal learner 的区别,他在之后就可 以轻松的应用了。 很多人以为大佬聪明、社会资源充足、解决问题能力强,所以他们不喜欢发问,其实这是错的。 理论上来说,一个大佬想学习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当然可以去看基础的心理学书籍、去和 AI 讨论,但任 何 ...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16
品牌情绪价值与消费者行为 - 品牌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可建立消费者身份认同并获取溢价 如奢侈品和盲盒案例中Labubu隐藏款被炒至4600元 联名款达30000元以上 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消费者为情感满足设立"心理账户" 愿为超出实用价值的情绪体验付费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 [2] - 星巴克消费者转向Manner因环保折扣 三顿半通过咖啡味觉地图和文艺定位吸引特定客群 体现情绪价值与经济价值联动 [1] 情绪价值驱动的新消费模式 - 日本实体零售业转型体验消费 草莓按颗销售 苹果印祝福语 果园认养等模式让农产品成为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剧场 稻田艺术 童话主题农庄等创新形式将农业与文旅结合 消费者为故事付费 [3] - 虚拟情绪商品走红 如"0.01元爱因斯坦脑子"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438亿次 电子木鱼 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心理寄托 [3][4] 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路径 - 盲盒通过隐藏款设定 收集乐趣和拆盒惊喜感构建情绪价值体系 形成二级市场溢价 [2] - 二次元周边"谷子"从小众走向主流 徽章 立牌等商品推动排队打卡潮 显示情绪消费市场潜力 [4] - 品牌需精准洞察消费者心理 如环保 文艺 孤独感等情绪触点 实现差异化突围 [1][4] 行业趋势与案例 - 2024年品牌倒闭注销数量创14年新高 情绪价值成为红海市场竞争关键 [1] - 可口可乐 耐克等传统品牌已长期布局情绪价值 新兴品牌需创新表达方式 [1] - 即时满足型产品如捏捏乐 减压魔方通过刺激多巴胺分泌占领解压市场 [4]
【时尚经济】 情绪价值的经济价值
证券时报· 2025-08-04 18:39
品牌情绪价值的重要性 - 品牌情绪价值是品牌突围的关键因素,可口可乐、耐克、肯德基、麦当劳等消费巨头已操作多年 [1] - 2024年众多品牌倒闭或注销数量创14年来新高,正确洞察消费者心理成为品牌需攻克的第一关 [1] - 消费者行为案例显示,星巴克顾客转投Manner因其环保优惠,三顿半咖啡通过特调饮品满足消费者文艺孤独感 [1] 情绪价值的经济表现 - 消费者愿意为积极的情绪体验支付溢价,品牌溢价本质是情绪价值的稳定预期 [2] - 盲盒经济是情绪价值的典型案例,Labubu盲盒普通款炒至2800元,隐藏款达4600元,联名款超30000元,限量款拍卖价82万元 [2] - 泡泡玛特凭借盲盒营销市值突破3000亿港币,证明情绪价值在消费市场的强大变现能力 [2] 体验消费与线下经济 - 日本实体零售业通过体验消费转型,消费者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层面追求 [3] - 日本农产品营销策略包括按颗卖草莓、苹果印祝福语、果园认养等,消费者购买的是精致生活标签 [3] - 农田变剧场、稻田种梵高名画、果园开放采摘等体验活动,让游客为故事买单 [3] 社交媒体与情绪消费 - 虚拟商品如"0.01元拥有爱因斯坦的脑子"走红,成为年轻人情绪释放的出口 [3] - 抖音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达438亿次,捏捏乐、减压魔方等产品通过多巴胺刺激缓解压力 [4] - 电子木鱼、塔罗牌等玄学商品成为年轻人心理寄托,"谷子"周边商品从二次元走向大众,排队打卡"谷子店"成为潮流 [4] 情绪价值的商业前景 - 情绪价值作为新兴消费驱动力,重塑消费者价值观,满足精神层面需求 [4] - 情绪价值为企业开拓新商业思路,带来新经济增长点,未来深入挖掘其潜力将成为商业发展重要方向 [4]
“抠搜”年轻人,抢空高价演唱会门票
虎嗅· 2025-08-04 00:30
新一代消费观转变 - 消费行为从追求物质性价比转向为情绪价值买单 体现为在1688平台精打细算购买日常用品同时为演唱会支付高额票价[2][8][9] - 情绪消费具有功能性特征 填补情绪宣泄渠道的缺失 成为内在需求而非非理性消费[4][10] - 消费分化取代消费降级概念 日常消费注重质价比 情绪消费则不惜成本[11] 数字平台与情绪消费机制 - 短视频媒介形态推动从说理到说情转变 文字媒介注重逻辑 短视频侧重情感满足[7] - 时尚品流行周期缩短反映社会情绪空洞扩大 时尚周期更迭本质是满足情绪需求的过程[12][18] - 平台算法顺应而非制造用户情绪 大规模情绪释放主要依赖用户自然选择 算法仅起引导流量走向作用[23] 网红经济与情绪价值实现 - 网红产业核心从售卖职业技能转向关系售卖 通过内容创作建立亲密关系实现更高商业价值[20] - 网红呈现表演真实性 通过裁剪真实性满足情感预期 人设崩塌即情感契约破裂[21][22] - 县域中年男性等被忽视群体成为新兴受众 平凡生活烟火气内容填补特定群体情感空白[19] 产品定价与情绪溢价 - 情绪价值突破实用价值定价上限 奢侈品通过身份感实现高溢价 情绪消费追求即时快感而非性价比[25] - 情绪消费填补暂时性情绪空洞具有合理性 但若成为唯一情绪出口可能导致更大空虚[26] 技术对情绪消费的影响 - AI陪伴技术成为情感替代品 社会加速导致传统情感关系脆弱化 推升对确定性陪伴需求[27] - 技术在社会变革中起助推作用 其影响取决于嵌入既有社会结构的方式 非根本性改变制造者[27]
消费新观察|年轻人爱上“丑甲”盲盒,猎奇消费出圈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55
美甲行业趋势 - 丑甲盲盒在直播间人气旺盛 部分店铺销量达3万余件 [2][4] - 丑甲产品均价在7 99元至30元之间 部分店铺月销量破1万余件 [4] - 丑甲盲盒直播间通过幽默解说吸引人气 某直播间人气飙升至两千余人 跻身平台彩妆香水榜前20名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消费者对丑甲反应两极分化 部分消费者爱得疯狂 部分表示不会戴出门 [7] - 消费者认为丑甲价格不贵但情绪价值满满 满足猎奇心理和个性表达 [8] - 丑甲成为年轻人情感寄托的方式 反映对个性与独特性的追求 [10] 相关市场扩展 - 丑玩偶和丑鞋子市场逐渐扩大 例如甘肃省博物馆的"马踏飞燕"玩偶已售1万余件 [10] - 丑文创产品价格在48元至97元不等 24小时内已有58人购买 [10] - 杭州天目里举办的"丑时已到"展览集齐各种丑玩意 展览地点被称为"丑术馆" [10] 行业深层解读 - 丑甲走红反映年轻人对标准化审美的反叛和对情绪价值的追求 [11] - 丑成为独特的表达符号 消费市场趋向多元化和包容性 [11] - 年轻人通过丑东西展现个性和定义喜欢的方式 [11]
从“更行”到“更值”,顺丰找到了消费增长的新开关
搜狐财经· 2025-08-02 00:36
消费市场新趋势 - 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决定性因素,体现在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上,表现为"服务更行,产品更值" [2] - 消费者愿意为原产地直发、新鲜品质支付溢价,例如香格里拉松茸通过顺丰冷链物流实现跨区域消费 [4] 物流行业变革 - 顺丰推出全链路数智物流解决方案,通过"B&C仓配+一盘货智能履约"模式实现智能推单、拆单及成本速度平衡,提升母婴行业库存周转率 [6] - 针对下沉市场提供干配直达乡镇门店、专业包装及时效管控服务,覆盖全国最后一公里 [6] - 大件物流领域(如家具家电)提供专业送装一体服务及跨境一体化解决方案,降低品牌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 [8] 物流效率与品牌价值 - 物流准时交付率每提升10%,品牌客户忠诚度同步增长15% [12] - 鸿星尔克案例中,顺丰实现小时级门店配送,满足即时性需求(如马拉松跑鞋快速送达) [9][11] - 实时物流跟踪系统增强用户可控感与品牌信任度 [12] 乡村振兴与农产品上行 - 顺丰通过动态优化运输资源(如专机、高铁、无人机)保障阳山水蜜桃新鲜度,14年内助其从本土走向全球 [17][18] - 复制阳山模式至松茸、杨梅、荔枝等农产品,推动产销对接与智慧农业创新 [20]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支撑网络零售额突破7万亿元,顺丰在其中发挥生态链价值 [20] 宏观经济与产业升级 - 消费升级主旋律为服务与品质革命,物流成为消费行业变革的关键底座 [4] - 产业升级拉动消费升级,是内外双循环必经之路,顺丰作为基础设施连接新消费经济 [14][15]
AI给的情绪价值:是共鸣,还是陷阱
经济观察网· 2025-08-01 17:26
AI情绪陪伴的兴起 - AI从工具演变为具备情绪陪伴属性的"陪伴者",能够对话、共情、提供安慰[2] - 聊天机器人、AI恋人、智能助理等产品通过拟人化方式提供情感支持[3] - 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文心一言基于数万亿词语训练,能模拟人性化交流[4] AI情绪价值的运作机制 - 训练模型通过统计语言频率和情感倾向生成符合人类期待的回应[4] - 平台算法分析用户输入、停留时间等数据建立心理画像,实现精准情绪投放[5] - AI本质是目标函数执行者,通过奖励机制优化取悦人类的能力而非真实情感[6] 情绪价值成瘾现象 - AI提供高回应度关系,无冲突、无代价的即时满足形成情感依赖[9][10] - 用户将AI赋予"恋人""知己"等角色,模糊现实与虚拟界限[10] - 传统人际关系中的社交摩擦被AI消除,削弱真实互动能力[12][13] 人类能力退化风险 - AI介入写作、决策等过程,从"帮我想"演变为"替我想"导致思维惰性[11] - 社交能力退化,丧失通过他者视角进行自我校准的机会[14] - 工具与人性反转,人类从使用者变为被AI驯化的客体[15] 人机边界重建建议 - 重新定位AI为"现代火种"工具,破除拟人化幻想[17][18] - 强化人类核心能力培养,如批判性思维和情绪调节[19][20][21] - 建立情绪数据使用边界,防止算法过度操控心理[22][23][24]
世纪华通谢斐:中国游戏行业需在平衡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环球网· 2025-07-31 09:4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游戏行业已成为全球游戏领域的领跑者但面临三大亟需平衡的矛盾 [1] - 游戏行业在经历调整后重拾增长动能但其行业价值尚未获社会充分认可最直接反应是资本市场中游戏公司估值远低于新消费领域形成价值洼地 [2] - 游戏行业已成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关键推动力并助力国内芯片产业发展但这方面的正向价值亟待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2] 价值提升策略 - 弥合价值落差的核心在于锻造高品质创新产品力行业应继续推出精品大作并具备开创而非跟随的意识开拓蓝海市场 [2] - 行业需主动展现技术推动作用搭建更坚实的沟通桥梁传递游戏行业的正向价值 [2] - 世纪华通发起数龙杯大赛以拉近与社会距离平衡业绩与价值 [2] 情绪价值与品牌价值平衡 - 游戏是满足情绪价值的绝佳载体能提供娱乐释放压力等功能但需将其升华为有持久生命力文化底蕴和社会认同的品牌价值 [2] - 实现情绪价值与品牌价值相互赋能必须守护知识产权随着相关法律完善构建更坚实的保护屏障 [2] - 需挖掘产品文化深度融入民族价值观 [2] 人机协作与AI应用 - AI让复杂问题更易解决但提出高水平问题掌握科学思维与跨界素养的能力成为人类更稀缺的资本 [3] - 重构人机协作范式世纪华通通过AI工具已大幅提升开发效率让开发者聚焦创意未来游戏内容将实现千人千面敢想会想才是核心竞争力 [3] - 保持内容原创力AI大模型具有平均化特点易导致内容趋同长期可能重塑人类思维需尊重共识支持增量内容创造让机器智能激发人类智慧与善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