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动性

搜索文档
流动性7月第4期:7月IPO金额提升,南向、融资流入医药
甬兴证券· 2025-07-29 12:51
核心观点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国 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中美 10 年国债利差边际收窄;上周融资买入额上升,南向资金流大幅净流入 [1] 宏观流动性 国内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与 2 年期国债利差走扩,3 个月、1 年 SHIBOR 上行 [2][12]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 1095 亿元,7 月 MLF 净投放 1000 亿元 [2][12] - 截至 7 月 25 日,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435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7324%,期限利差升至 0.2969%;3 个月 SHIBOR 上行至 1.5590%、1 年 SHIBOR 上行至 1.6390% [12] 海外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 [2][16] - 上周 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3.91%、10 年期下行至 4.40%,美元指数降至 97.67 [16][17] - 截至 7 月 25 日,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 -2.67% [2][17] 市场流动性 公募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110 只基金,24 年 7 月为 83 只;合计发行份额 926 亿份,24 年 7 月为 540 亿份 [22] - 7 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 62 只,发行总额约 283 亿份,占比 30.5%;新成立混合型基金 17 只,发行总额 86 亿份,占比 9.3%;新成立债券型基金 22 只,发行总额 517 亿份,占比 55.8% [22] ETF 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ETF 基金 35 只,2024 年 7 月为 8 只;合计发行份额 490 亿份,2024 年 7 月为 30 亿份 [25] - 7 月新成立 25 只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 110 亿份,上月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约 107 亿份 [25] - 上周(7.21 - 7.25)ETF 股票基金规模为 31685 亿元,成交金额 5105 亿元,占总规模 16.1%,环比上行 3.2 个百分点 [25] - 自 2025 年以来 ETF 股票基金规模与沪深 300 指数的走势正相关 [25] - 7 月陆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575 亿元,其中,沪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409 亿元,占比 71.1% [25] 南向资金 - 上周(7.21 - 7.25)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025 年初至今净流入 7654 亿元,累计净流入达 4.02 万亿元 [3][34] - 行业层面,非银行金融、医药、计算机净流入较多,合计约 170 亿元;通信、汽车、传媒净流出较多,合计 58 亿元 [36] - 风格层面,金融板块净流入最大为 122 亿元,其次是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净流出最大为 14 亿元 [36] 两融资金 - 上周(7.21 - 7.25)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 1900 亿元,环比上升 27.7% [4][42] - 截至 7 月 25 日,两融余额约 1.95 万亿元,环比上升 2.37%;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比重环比上行 0.26% [42] - 上周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医药、机械,合计约 140.2 亿元;融资净流出较多的是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农林牧渔,合计约 -11.9 亿元 [4][44] - 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分别占各自行业流通市值的比重为 2.86%、2.67%、3.54% [44] 募集资金 - 7 月股权融资规模约 607 亿元 [4][46] - 7 月 A 股 IPO 公司数为 6 家,总计融资规模 233 亿元;上个月 A 股 IPO 公司 8 家,总计融资规模约 92 亿元 [4][46] - 7 月有 13 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总计融资规模约 246 亿元;上个月 A 股有 15 家公司参与增发,总计融资规模约 5350 亿元 [4][46]
市场流动性再起波澜,30年国债ETF(511090)连续6天净流入,最高单日“吸金”14.4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05:18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午间收盘,30年国债ETF最新报价122.59元,下修调整 [1] - 半日成交59.40亿元,换手率达27.2%,市场交投活跃 [1] - 近1周日均成交99.59亿元(截至7月28日数据) [1] 规模与资金流向 - 30年国债ETF最新规模达218.96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最新份额1.78亿份,同创历史新高 [1]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9.61亿元,日均净流入6.60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4.45亿元 [1] 货币政策与市场影响 - 人民银行7月28日开展495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3251亿元 [1] - 结合MLF等操作,中期流动性处于净投放状态,债券市场情绪回暖 [1] - 分析预计月底前将继续实施大规模净投放以稳定预期 [1] - 月末资金面季节性收紧叠加缴税因素,逆回购放量旨在平稳跨月并平复债市情绪 [2] 产品跟踪标的 - 30年国债ETF紧密跟踪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财富指数 [2] - 标的指数成分券为境内发行、剩余期限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不含特别国债) [2]
华泰期货流动性日报-20250725
华泰期货· 2025-07-25 07: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展示了2025年7月24日各板块市场流动性情况,包括股指、国债、基本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黑色建材板块的成交金额、持仓金额、成交持仓比及较上一交易日的变动情况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板块流动性 - 展示各板块成交持仓比、成交额变化率、持仓量、持仓额、成交量、成交额情况,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6][8] 二、股指板块 - 展示股指板块各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情况、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情况、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17] 三、国债板块 - 展示国债板块各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情况、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情况、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19] 四、基本金属与贵金属(金属板块) - 展示金属板块各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金额、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率、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35] 五、能源化工板块 - 展示能源化工板块主要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金额、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率、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38] 六、农产品板块 - 展示农产品板块主要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金额、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率、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52] 七、黑色建材板块 - 展示黑色建材板块各品种涨跌幅、成交持仓比、沉淀资金变化金额、沉淀资金走势、成交额变化率、前20名净持仓占比走势,资料来源于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4][5][62]
MLF净投放“续航” 保障流动性充裕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21:08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1] - 7月15日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加上MLF净投放1000亿元 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000亿元 [2] 流动性投放原因 - 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人民银行注入中期流动性保障市场充裕 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2]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 保持政策连续性 稳定市场预期 [2] - 市场流动性矛盾主要是结构性 通过降准和MLF操作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给 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 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好支持 [2] 未来政策展望 - 下半年MLF有望保持加量续做势头 结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 使流动性处于稳定充裕水平 增强银行放贷能力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3] - 央行可能继续通过质押式逆回购 MLF 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 释放稳定信号 不排除通过降准投放流动性 [3] - 5月降准后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6.2% 预计还有不小降幅 三季度和四季度可能继续实施全面降准 [3]
事件点评:央行取消质押券冻结,或并非即将国债买卖
开源证券· 2025-07-20 0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央行取消质押券冻结主要目的是增强市场流动性,未来国内债券回购或由质押式转变为类似央行的买断式回购 [6] - 取消质押券冻结便于央行开展国债买卖操作,促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7] - 正回购方不可重复质押或更换质押券,取消冻结是增加逆回购方权利 [8] - 取消质押券冻结与央行即将开展国债买卖无因果关系,主要是中长期增强债券流动性 [9] - 债券收益率上行模式或切换,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资金或流出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背景 - 2025年7月18日,央行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包括取消对债券回购质押券冻结规定 [4] - 2025年7月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发言支持香港CMU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 [5] 债券回购国际通行做法 - 国际债券回购以买断式回购为核心,通过法律机制和市场工具实现质押券非冻结化管理,特征是所有权转移与流动性最大化 [5] 央行取消质押券冻结目的 - 增强市场流动性,2025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5 - 6万亿,转变为可流通将大幅增强债券流动性 [6] - 便于央行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增加市场可用券数量,提升买卖券范围 [7] - 促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海外做法一致 [7] 错误理解分析 - 正回购方可重复质押或更换质押券不成立,取消冻结增加逆回购方对质押券暂时所有权 [8] - 取消质押券冻结与央行即将开展国债买卖无因果关系,主要是中长期增强全市场存量债券流动性 [9] 经济预期修正下股债切换 - 债券收益率上行模式或由央行紧资金→债券收益率上行,切换至股市趋势上涨→债券收益率上行 [10] - 当前债市资金持仓待涨、拥挤,若下半年经济未明显下行,债市资金或流出 [10] - 节奏上或类似2009年、2020年,呈现股市上涨→债市收益率滞后上行→资金利率最后上行 [10]
宝城期货股指期货早报-20250718
宝城期货· 2025-07-18 0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股指区间震荡运行,中期上涨,日内震荡偏强,注意关注 7 月重磅会议的政策指引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 - IH2509 短期震荡、中期上涨、日内震荡偏强,观点为区间震荡,核心逻辑是政策端利好预期构成较强支撑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 - 各股指昨日震荡上涨,沪深京三市成交额 15602 亿元,较上日放量 985 亿元 [4] - 本轮股指反弹主因是对下半年政策利好预期,上半年宏观经济有韧性但内需不足,下半年政策托底预期强 [4] - 近期央行净投放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偏宽松,支撑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4] - 短期内外部风险因素缓和,英伟达 H20 芯片销售解禁使美国芯片禁令缓和,科技产业算力荒缓解 [4] - 红利和科技板块涨幅大,后续上行动能减弱 [4] - 政策发力预计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若无增量政策,乐观预期降温,股指将震荡整理 [4]
宝城期货国债期货早报-20250716
宝城期货· 2025-07-16 02: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债期货短期延续震荡整理,货币政策环境偏向宽松但短期降息可能性不高,中期震荡,日内震荡偏弱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种观点参考 - TL2509短期、中期震荡,日内震荡偏弱,整体观点震荡,核心逻辑为货币政策环境偏向宽松但短期降息可能性不高 [1] 主要品种价格行情驱动逻辑 - 国债期货品种TL、T、TF、TS日内观点震荡偏弱,中期观点震荡,参考观点震荡,核心逻辑是昨日国债期货均震荡上涨,一方面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使流动性紧张缓解,另一方面2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接近政策利率,利率上行动能不足,国债期货下行空间有限触底反弹,且宏观上内需有效需求不足、外部扰动仍存,下半年需偏宽松货币环境托底经济总需求 [5]
李嘉诚北京豪宅7.6折遭疯抢,资本撤离信号已现?
搜狐财经· 2025-07-12 03:10
李嘉诚商业策略分析 - 北京御翠园项目以7 6万元 平方米的"骨折价"出售 较备案价直降近2万元 50套特价房源在4小时内售罄 [1] - 公司商业逻辑强调风险与利益平衡 通过抛售美洲和欧洲港口分别规避中美贸易战风险和疫情冲击 累计套现228亿美元 [2] - 家族财富管理采用分层结构 实业继承与现金流业务分离 核心股权置于信托基金 现金储备达190亿美元 [2] 全球资产重组动态 - 巴拿马运河港口出售因国家安全审查受阻 启动分拆出售方案 北京豪宅抛售用于补充现金流 [5] - 2021年起陆续抛售英国配电公司(150亿英镑)和电信发射塔资产(100亿欧元) [5] - 科技领域投资占比提升至15% 重点布局以色列AI医药和新加坡生物芯片企业 [5] 房地产项目盈利模式 - 御翠园项目楼面价仅1750元 平方米 即使7 6万元 平方米出售仍实现超40倍利润 [6] - 类似策略应用于东莞(2014年五折清仓)和上海(2024年降价30%)项目 23年累计套现3500亿元 [6] 市场连锁反应 - 朝阳区华纺易城同类房源一周内总价暴跌87万元 东四环多个豪宅项目暂停开盘 [8] - 2025年Q1亚太商业地产交易量暴跌43% 黑石等国际资本撤离中国市场 [8] - SOHO中国自2021年挂牌至今因性价比不足未能成交 [8] 行业趋势警示 - 国际资本转向东南亚基建市场 越南经济增速达4 6% [10] - 中国商业地产市场出现30%跌幅 反映"房住不炒"政策持续影响 [10] - 御翠园7 6折销售事件引发对高杠杆资产和流动性风险的重新评估 [10]
上半年上海办公楼市场空置率22.4%,投资市场大宗交易活跃度承压
华夏时报· 2025-07-12 02:24
上海写字楼市场供需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30.2万平米,空置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22.4% [1] - 二季度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413,700平米集中于非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空置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6.9% [2] - 未来6个月预计新增供应77万平米,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有望激活流动性 [5] 租金与租赁需求趋势 - 中央商务区甲级办公楼租金环比下降2.4%至6.9元/平米/天,非中央商务区租金环比下降2.7%至4.5元/平米/天 [3] - 成本驱动型搬迁需求主导市场,非中央商务区净吸纳量74,200平米,国有企业及第三方运营商为主要需求方 [2] - 租户积极寻求租约重组谈判,业主通过延长租期和灵活议价稳定出租率 [2][3] 行业需求结构 - 金融业以22%占比领跑需求,消费品制造业(17%)和TMT(16%)紧随其后,跨境电商及互联网平台扩张为TMT主要驱动力 [5] - 上半年全市写字楼净吸纳量环比增长126.1%至17.3万平米,高端制造业、TMT和金融领域显现回暖迹象 [5] 商业地产投资市场表现 - 二季度上海商业地产总成交额82亿元,办公资产以38%占比居首,长租公寓(27%)和零售物业(18%)次之 [1][6] - 中小体量资产流动性增强,61%交易集中在1-3亿元区间,高净值投资者贡献88%成交额 [6] - 零售物业以35%成交宗数占比最活跃,街铺式商业资产受青睐反映消费复苏预期 [6] - 上半年物业投资市场总成交额230.1亿元同比下滑29.7%,但核心办公楼及长租公寓逆势增长 [7]
二季度,北京零售地产迎供应高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12:52
北京办公楼市场 - 科技企业租赁表现突出 互联网大厂在中关村区域进行整合与扩张 [2] - 中小型内资律所是泛CBD区域稳定需求来源 但租赁势头有所放缓 [2] - 二季度甲级办公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 4个百分点至12 0% 主要因中关村及丽泽区域大面积成交 [2] - 预计2025年租金年度降幅14 8% 低租金阶段或吸引租户搬迁至优质空间 [2] 北京零售地产市场 - 二季度新增供应36万平方米 占全年供应量60% 集中于市区市场 [1] - 中海大吉巷接近满租开业 中关村大融城西区餐饮业态实现100%开业率 京东Mall项目开业率达90% [1]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7 2亿元 累计同比下降3 1% [1] - 二季度市区有效租金环比降1 9% 同比降幅扩大至4 4% 优质项目通过优化租户结构提升竞争力 [1] 北京商业地产租金趋势 - 整体租金仍处下行通道 核心市场业主对涨幅持谨慎态度 郊区项目分化加剧 [1] - 流动性改善提振市场信心 但租金表现仍面临较大挑战 [1] 北京高端酒店市场 - 上半年无新开业项目 下半年预计新增3家酒店共667间客房 [2] - 通州皇冠假日和三里屯福朋喜来登8月底开业 将新增超500间客房 [2] - 未来三年新增供给呈上升趋势 若项目顺利落地将释放持续供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