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

搜索文档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迈一个百亿台阶
北京晚报· 2025-08-22 06:04
地区经济发展 -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四年间累计增长约339.1亿元 年均增长超百亿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1] 产业结构转型 - 产业体系由"1+3+1"升级为"2+4+4"新格局 二三产业占比从7:3反转为1:9 [2]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2] - 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年收入达1300亿元 [2] - 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空间四大未来产业 获授牌"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2] 城市更新与重点项目 - "十四五"期间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3]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3] - 建设近2平方公里特色"会展小镇" 融合工业遗存改造与现代会展功能 [3]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永定河集)总体量约5000平方米 规划落地30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4] 产业推进机制 - 建立现代金融、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未来健康五大产业"一产业一链长"机制 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推动产业链建设 [2]
金马游乐涨2.01%,成交额4061.8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5.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2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股价33.01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52.0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2.44% 近20日上涨26.62% 近60日上涨30.78% [2] - 当日成交额4061.82万元 换手率0.94%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5.57万元 [1] - 大单买入909.31万元 占比22.39% 大单卖出723.74万元 占比17.82%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9亿元 同比增长22.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49.8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363.97万元 [2] - 股东户数8459户 较上期增加4.61% 人均流通股15513股 较上期减少4.41% [2]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大型游乐设施和虚拟沉浸式游乐项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虚拟现实、IP概念、元宇宙概念、环球影城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7年11月20日 于2018年12月28日上市 [2] -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沿江东三路5号 [2]
九联科技涨2.07%,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90.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1.85元/股 成交额1.27亿元 换手率2.18% 总市值59.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90.35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315.97万元(占比2.48%)卖出220.17万元(占比1.73%) 大单买入3821.22万元(占比30.02%)卖出2726.67万元(占比21.4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7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9.32%/12.32%/13.29% [1] 历史交易与股东结构 - 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6日净卖出1695.55万元 买入总额6129.58万元(占成交额12.82%) 卖出总额7825.14万元 [1]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06万户 较上期减少3.84% 人均流通股24,321股 较上期增加3.99%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6亿元 同比下降17.45% 归母净利润亏损2,800万元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12.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50.81万元 [2]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7日 2021年3月23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广东省惠州市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 [1] - 主营业务为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 [1] 概念板块归属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华为盘古、元宇宙概念、低空经济、机器视觉、虚拟现实等 [1]
罗曼股份涨2.09%,成交额7059.5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7.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41.12元/股 成交金额7059.59万元 换手率1.61% 总市值44.8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7.40万元 特大单买入793.97万元(占比11.25%) 卖出1294.02万元(占比18.33%) 大单买入1818.05万元(占比25.75%) 卖出1535.4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09% 近5个交易日下跌1.25% 近20日上涨14.44% 近60日上涨46.1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8965户 较上期减少24.24% 人均流通股12084股 较上期增加31.99% [2] - 富国均衡优选混合(010662)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202.78万股 持股数量较上期未发生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 同比增长49.4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944.64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744.44万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4日 于2021年4月26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1198号山金金融广场B座 [1] - 主营业务为景观照明整体规划和深化设计 所属申万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其他专业工程 [1] - 概念板块涵盖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新能源车、虚拟现实、小盘等 [1]
斑马原CFO公开吐槽老东家上市圈钱:离开是不看好业务;传阴阳师事业部负责人金韬已离职创业;极氪优化直营体系,转手部分门店
雷峰网· 2025-08-22 00:35
斑马网络分拆上市及高管争议 - 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6] - 阿里巴巴持有斑马网络约44.72%股份 分拆后将继续持有超过30%的股份[6] - 原CFO夏莲公开质疑公司发展前景和上市动机 称离职时协助将斑马估值降低50%[4] 网易阴阳师人事变动 - 阴阳师事业部负责人金韬离职创业 持股90%成立广州芥子信息[8] - 老策划郑涛重新接管《阴阳师》项目 曾为项目初期核心策划成员[9] - 创业项目可能接近此前未通过的《代号:云图》 已获得知名投资机构融资[8] DeepSeek-V3.1技术升级 - 新版本采用混合推理架构 支持思考与非思考模式自由切换[11] - 使用UE8M0 FP8参数精度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11] - API价格调整:输入缓存命中0.5元/百万tokens 未命中4元/百万tokens 输出12元/百万tokens[11] 阿里灵犀互娱汇报线调整 - 汇报对象从大文娱变更为阿里CFO徐宏 可能预示业务独立性提升[12] - 历史类似调整案例显示 业务后续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如饿了么日订单破4000万)[12] 极氪渠道改革 - 推行"M计划"将部分直营门店转让给投资人 保持全国约500家门店总量[13][14] - 销售人员转为投资人旗下员工 但公司保留直营体系管控终端售价[14] 网约车平台抽成调整 - 滴滴将最高抽成降至27% T3出行降至17% 曹操出行降至22.5%[24] - 高德打车推动80家合作平台抽成不超过27% 信息服务费降至9%[24] 零跑汽车交付与盈利 - 累计交付突破90万台 7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2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净利润0.3亿元 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26] - 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65万台 明年挑战100万台[27] 比亚迪仰望U9性能数据 - 累计交付149台 成为中国首款百台交付的超跑[27] - 极速达391.94km/h 累计行驶59.7万公里[28] - 智能化功能中"你好仰望"唤醒13.3万次 自动泊车使用2385次[28] 快手二季度业绩 - 营收350.5亿元同比增长13.1% 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39] - 毛利率55.7%和经调整净利润率16%均创新高[39] - 首次宣布派发特别股息每股0.46港元 总额约20亿港元[39] B站二季度财报 - 总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20% 广告收入24.5亿元游戏收入16.1亿元[40] - 月活用户达3.63亿 日均使用时长105分钟[40] - 净利润2.2亿元和调整后净利润5.6亿元均创新高[40] 三星HBM4进展 - HBM4样品通过英伟达测试 本月进入预生产阶段[44] - 拟应用于英伟达下一代AI加速器"Rubin" 11月可能开始量产[44] - HBM3E 12层产品预计本月底通过质量测试[45] OpenAI运营状况 - 7月单月营收首次突破10亿美元 年经常性收入达100亿美元[50] - 面临持续算力短缺 正推进"星际之门"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 - 与微软保持紧密合作 预计年营收将增长三倍至127亿美元[50] Meta组织调整与争议 - AI部门暂停招聘系组织架构调整 新设"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42] - 被前员工指控夸大广告指标17%-19% 并绕过苹果隐私限制跟踪用户[51][52] - 此前曾以2000万美元年薪挖角AI人才[43] Grok隐私泄露事件 - 超过37万条用户聊天记录被公开 包含照片和敏感文档[46] - 问题源于分享功能设计缺陷 导致私密链接被搜索引擎抓取[47] - xAI尚未发布正式声明 用户数据处于全网可查状态[47]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蔚来新ES8预售41.68万元起 升级为大型SUV并增加冰箱等配置[19] - 小米SU7 Ultra在5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销量第一 首都机场投放广告[21][22] - 岚图汽车将发布5C超级快充技术 全新知音预售价22万元起[31] 科技产品发布 - vivo Vision探索版重量仅398g 为行业最轻MR头显[30] - 索尼LYT-828传感器动态范围超100dB 由vivo X300系列首发[48] - 百度蒸汽机视频模型价格低至行业70% 支持多人有声视频生成[36][37]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在太原举办
科技日报· 2025-08-21 23:47
展会概况 -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1日至25日在太原举办 采用线下为主线上同步模式 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1] - 展会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5家单位共同主办[1] -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 港澳台地区及36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1] 展会历史与定位 - 山西文博会是山西省规模最大 影响最广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1] - 自2013年起每两年一届 已成功举办六届[1] 参展内容亮点 - 参展企业涵盖新型旅游装备 智能体育 智慧文物及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1] - 展出机器狗 仿生机器人 低空驾驶 无人导览 地下考古方舱等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的新产品[1] - 全面展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1]
“科技+”为文化演出带来更多可能
经济日报· 2025-08-20 23:11
科技赋能文旅行业创新 - 国家大剧院一季度借助超高清和虚拟现实技术首创全国实时直播"第二现场"模式 实现票房收入比2024年提前近两个月破亿 [1] - AI全应用场景呈现和AI科技演出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成为创新亮点 吸引大批游客 [1] - 湖南长沙通过科技与文化演出融合打造演艺新空间 一季度过夜游客停留天数增至3.49天 [1] 政策支持与区域实践 - 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鼓励运用虚拟现实和元宇宙技术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 - 山东省推动文化基因数字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沉浸式儒家礼仪和传统工艺体验新场景 [2] - 四川省将云计算大数据等21项技术与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结合 成功开发成都大熊猫基地和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高质量文旅展演片区 [2] 行业发展现存挑战 - 部分文旅项目未能通过技术手段打造差异化体验 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 [3] - 文旅场所工作人员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掌握不足 影响引导游客体验的服务质量 [3] - 部分智慧文旅场所门票价格偏高 影响游客体验意愿导致资源未充分利用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发挥大数据精准洞察群众需求 追求片区差异化体验 实现科技赋能与文旅内容双特色 [4] - 需培养深谙市场规律兼具审美创意和数字技术能力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4] - 需挖掘文旅基地二次消费潜力形成综合性增收格局 动态调整门票价格提升普及度 [4]
展鹏科技股价震荡下行 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
金融界· 2025-08-20 19:00
股价表现 - 8月20日收盘价9.0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88% [1] - 盘中10点18分出现快速反弹至9.19元,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 当日成交量105051手,成交金额0.95亿元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注册地位于江苏省 [1] - 涉及混合现实、虚拟现实等概念板块 [1] - 总市值26.31亿元,流通市值26.31亿元 [1] 股东减持 - 股东奚方累计减持654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2.24% [1] - 股东丁煜累计减持780万股,占比2.67% [1] - 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0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0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51.45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0.1% [1]
多元文化业态涌现,虚拟现实人才需求将超680万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9 15:48
文旅消费与科技融合新趋势 - 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技术推动文化新业态和产业新模式涌现 提升公众体验多样性 [1] -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采用裸眼3D技术复原宫廷生活影像 实现遗址原址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打造古今对话体验平台 [1] - 博物馆结合AR 动态长卷和数字投影等技术活化文物 多地涌现元宇宙图书馆 沉浸式剧场和XR无人机体验等文旅融合新模式 [3] 沉浸式文化体验案例 -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推出《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 运用数字光影和虚拟现实技术 呈现60分钟太虚幻境之旅 还原20个原著经典场景 [6] -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启用亚洲最大虚拟拍摄系统 通过LED背景屏实时渲染画面 采用XR VP弧形屏和动作捕捉系统 大幅降低剧组置景成本和时间消耗 [8] 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 虚拟拍摄系统催生LED设备工程师 虚拟拍摄系统工程师和数字制景地编师等新兴岗位 技术人才需求激增 [8][10] - 虚拟现实技术拓展至影视制作 文化旅游和文博展示等领域 产生VR应用开发工程师 3D建模师和交互设计师等职业 2030年相关岗位需求预计超680万个 [12] - 动画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和系统测试员岗位 动画产业总产值预计2029年达4700亿元 人才缺口显著 [14]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革新 - 教育部新增29个本科专业中近四分之一聚焦数字文化产业 包括数字戏剧 数字演艺设计和智能影像艺术等方向 [16] - 中国传媒大学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整合戏剧影视学 设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 培养智能技术应用与跨媒介叙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8] - 全国11所高校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 中山大学设立数字文化管理专业 南京大学开设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工商管理硕士 [20]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企业共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和数字媒体技术订单班 采用企业导师入校 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及在岗实习三阶段培养模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