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以产业新特征为锚 重塑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价值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29 07:08
产业投资价值定义 - 产业投资价值衡量企业在产业链生态中的协同能力、技术潜力与长期发展前景,是产业投资人评估决策的核心依据[1] - 与金融投资不同,产业投资更聚焦企业技术路线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嵌入能力及产业链重构潜力,具有战略导向和长期性特征[3] - 产业投资强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性角色和系统性价值,而非仅关注财务表现或ESG等社会维度[3] 传统产业估值困境与机遇 - 传统行业如化工、纺织等常被贴上低成长标签,导致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如极致化生产螺丝、布料)遭遇估值偏差[3][4] - 数字经济生态打破行业边界,传统企业可通过"核心技术-转化平台-应用场景"三段式结构重塑产业身份,例如制造业打造智能工厂、物流业构建数字供应链[6][7] - 终端驱动型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崛起,配套企业需主动绑定链主,提升快速响应与协同创新能力[8][9] 数字经济赋能路径 - 数字经济生态具有包容性,传统企业可依托应用场景环节(占所有行业70%以上)嵌入数字生态,例如零售业推进智慧门店、医疗业发展远程诊疗[6][7] - 传统企业需重构价值叙事体系,将数字化案例(如某制造业企业智能仓储降本30%)融入投资者沟通,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7] 新需求驱动战略 - 需求逻辑从单向供给转向"供给创造需求",企业需通过IP融合(如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创造情绪价值型消费[9][11] - 传统消费品行业可通过定制化服务(如宠物米其林餐厅、宠物友好酒店)满足情感陪伴等新兴需求,溢价空间达20-40%[11][12] 流量价值转化 - 交通、能源等网络枢纽型企业需将基础设施流量(如某物流公司日均处理百万级订单)转化为智能调度服务,形成规模效应[12][13] - 电信企业应布局5G+算力枢纽,开发边缘计算等增值服务,流量转化效率可提升50%以上[13][14] 产业轮动策略 -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融合实现跃升,如餐饮业借助预制菜+智能厨房转型,市场规模年增25%[15][16] - 新兴产业需警惕"传统化"风险,光伏等行业需突破下一代技术(如钙钛矿电池效率超30%)避免陷入价格战[17][18] - 前沿领域布局(如量子信息、脑机接口)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华为式长期研发投入使5G专利占比达20%[18][19]
研判2025!中国氯丁橡胶(CR)行业产量、开工率及进出口分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多领域应用推动发展潜力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8 01:03
内容概况:作为全球最大的氯丁橡胶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中国氯丁橡胶(CR)行业在汽车、建筑、 电子、医疗等多个下游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展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2025年1-5月,中国氯丁 橡胶(CR)产量为2.72万吨,同比增长15.80%;氯丁橡胶(CR)消费量为2.17万吨,同比增长 30.67%。 相关上市企业:中策橡胶(603049)、中化国际(600500)、海南橡胶(601118) 相关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新树脂(惠州)有限公司、 深圳市宝昌隆树脂有限公司、天津科恩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鼎固伟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强力 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 司、常州天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通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中 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氯丁橡胶(CR)、氯丁橡胶(CR)市场规模、氯丁橡胶(CR)行业现状、氯丁橡胶(CR) 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起步阶段(1951年至1959年)。1951年,东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在实验室 合成出氯 ...
一块钢板看转型
辽宁日报· 2025-07-27 22:30
产品创新与高端化发展 - 公司成功研发0.8毫米吉帕级复相钢,具有高强度特性(身份证大小钢板可承重480吨,相当于3头成年蓝鲸重量),为新能源车轻量化设计提供支持 [1] - 上半年新产品项目销量达17.39万吨,实现增利2272万元,拳头产品销量同比提升3.72%,汽车钢销量同比提升5.69% [1] - 调品指数(钢材质量关键指标)同比提升13.95%,反映产品高端化成效显著 [1] - 制定"技术引领+产品跃迁"双轮驱动策略,梳理56项核心技术清单并逐月攻关,炼铁工序燃料比创近10年最优水平,焦比达历史同期最高 [2] 技术突破与产能优化 - 热连轧厂2300毫米生产线成功轧制2175-2190毫米超宽幅热轧板,刷新国内纪录并达国际领先水平 [2] -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多类新产品被高端用户、大型项目采用 [2]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88%,操作室集中化率达50%,智慧指数82.67分进入优化级 [3] 智能化与绿色制造 - 3D岗位部署26台机器人,智能化转型推动效率提升 [3] - 6类汽车钢获低碳产品碳足迹证书,覆盖冷轧板、热镀锌板等全品类,吨钢综合能耗创历史同期最优 [3] - 实施"节能减排+极致能效"工程,绿色制造水平持续突破 [3]
东南电子收盘上涨1.52%,滚动市盈率54.87倍,总市值25.6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10:02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5日收盘价为21.36元,上涨1.52%,总市值25.67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54.87倍,创12天以来新低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7.22万元,近5日共流出1362.59万元 [1] 行业对比 - 电子元件行业平均市盈率66.23倍,行业中值57.54倍 [1] - 公司市盈率54.87倍,在行业中排名第84位 [1] - 公司市净率2.96倍,低于行业平均5.59倍和行业中值3.90倍 [3] 公司业务与荣誉 - 主营业务为微动开关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家电微动开关、汽车微动开关、电动工具微动开关等 [2] - 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2] - 2024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制造工厂称号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91.81万元,同比增长15.91% [3] - 净利润1107.42万元,同比增长9.21% [3] - 销售毛利率27.78% [3]
研判2025!中国木浆行业产业链、产量及消费量分析:纸业扩张与废纸限令共驱木浆需求,国产增量仍需进口补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1:32
行业概述 - 木浆是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纸浆,占纸浆总用量的90%以上,核心成分为纤维素纤维,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包装等领域 [2] - 木浆按制浆方法分为化学浆、机械浆和化学机械浆 [2] - 2024年中国木浆产量为2626万吨,同比增长13.58%,消费量为5139万吨,同比增长4.22%,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高度依赖进口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步阶段(1950-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造纸企业为主,技术落后,产能有限 [4] - 缓慢发展阶段(1979-1999年):改革开放后引入外资和技术,但受限于木材短缺和环保意识薄弱 [4] - 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加入WTO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化学机械浆技术普及,漂白硫酸盐浆成为主流 [4] - 结构调整阶段(2011-2020年):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5] - 转型升级阶段(2021年至今):"双碳"目标下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成为核心,非木浆替代和生物质精炼技术发展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针叶木和阔叶木,生产设备包括削片机、蒸煮器等 [8] - 中游:木浆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于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特种纸等 [8] - 2024年中国木材产量为1.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8%,为木浆行业提供稳定供应 [10] 行业现状 - 国产木浆消费量为2595万吨,同比增长15.49%,进口木浆消费量为2544万吨,同比下降5.22%,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主导"转变 [14] - 龙头企业如晨鸣纸业、亚太森博通过"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提升产能和优化生产流程 [14] - 行业呈现"寡头竞争+区域集中"格局,亚太森博、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五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较高 [1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晨鸣纸业:拥有430万吨木浆产能,国内首家实现制浆与造纸产能平衡,2024年化学浆营业收入为15.19亿元,同比增长175.29% [18][19] - 太阳纸业:2024年浆产量为144万吨,同比下降2.04%,浆销售量为146万吨,较往年持平 [20] - 亚太森博:年产木浆220万吨,拥有"浆纸纤一体化"生产能力,累计环保投资70亿元 [18]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转型:生物质燃料和高效设备应用,目标到2030年木浆替代能源比例提升至15% [22] - 技术创新:连续蒸煮工艺普及,数字化生产系统将木材利用率提升至95%,高附加值产品如纳米纤维素添加剂市场份额提高 [23] - 全球化布局:通过"一带一路"在东南亚、非洲布局原料基地,进口依赖度下降 [2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高新区发力绿色工厂建设
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 青岛市2025年度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青岛高新区7家企业入选 包括博宁福田 冠捷科技 相变能源科技 盘古智能 科捷机器人 奥瑞金 欧博方医药 [1] - 入选企业覆盖智能交通 显示科技 相变储能 风电润滑 机器人 金属容器 医药等多个领域 [1] - 青岛高新区将绿色工厂培育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1] 企业绿色实践案例 - 冠捷科技投资4200万元建设五大节能减排项目 年节能340万度电 减排二氧化碳3300吨 [2] - 相变能源科技研发相变储能材料及系统 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2] - 盘古智能将绿色设计贯穿风电润滑系统全生命周期 减少风电运维碳排放 [2] - 奥瑞金采用热能回收系统 年节约能源费用超千万元 [3] 高新区绿色制造体系 - 青岛高新区累计拥有国家绿色工厂7家(占全市10.3%) 山东省绿色工厂4家(占全市8.5%) 青岛市绿色工厂23家(占全市12.2%) [3] - 绿色工厂广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 [3] - 高新区通过能源数据监测 培训会 政策讲解等方式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2][3] 绿色制造发展目标 - 青岛高新区推动AI 物联网 大数据与绿色制造融合 支持龙头工厂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4] - 计划培育零碳/近零碳工厂试点示范 打造绿色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高地 [4] - 以绿色工厂为支点推动产业生态向绿色化 低碳化 高端化全面升级 [4]
“与中国合作,就是投资未来”(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3 22:03
中德产业合作与巴伐利亚州经贸关系 -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联邦州,中国是该州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海外最重要市场之一,约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该州,超过2000家当地企业与中国保持经贸往来 [5] - 巴州是德国及欧洲的汽车、电子、化学和制药行业中心,许多德国跨国企业总部坐落于此 [5] -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在巴州投资最多的亚洲国家,双方合作涵盖移动出行、数字化、能源、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14] 克劳斯玛菲集团案例 - 中国中化2016年收购克劳斯玛菲后推动结构性变革,包括战略制定、研发投入、生产线升级和全球市场拓展,在绿色制造、数字化运营和增材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1] - 克劳斯玛菲新总部采用智能化调度、无人化物流与节能建筑系统,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减少62%碳排放和85%废弃物排放 [10] - 公司将技术沉淀与中国市场需求结合,在中国建设工厂和技术中心,实现大部分产品本地化生产,中国市场成为业务增长重要引擎和全球技术革新主战场 [11] - 德中合作案例:为日本客户定制的系统由德国团队设计、中国团队落地整合,项目在嘉兴、名古屋和慕尼黑三地同步推进 [11] 蔚来汽车在巴州发展 - 蔚来在巴州建成5座换电站(全德共20座),换电技术为当地电动汽车生态注入新活力,获政商界高度关注 [13] - 蔚来2015年起在慕尼黑建立全球设计中心,员工超350人,与大陆、博世、采埃孚等德国企业合作推动前沿技术和供应链融合 [13][14] - 换电站实现几分钟自动换电,提升通勤与商用效率,同时落地用户社区和绿色出行理念 [13] 宝马集团在华布局 - 宝马集团总部位于慕尼黑,在华沈阳绿色工厂为全球标杆,上海研发中心主导"新世代"电动车中国版本开发 [14] - 宝马强调开放对话、自由贸易和全球协作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挑战的唯一路径 [14] 巴州投资环境与政策支持 - 巴州拥有完善基础设施、顶尖科研资源和多样化产业生态系统,中企看重其高素质人才、强大中小企业网络及优越营商环境 [14] - 巴州与山东、广东、四川结成友好省州关系,在青岛、深圳、成都设代表处,定期举办商业对话活动促进中德企业对接 [14]
智能焊 铸未来——搅拌摩擦焊全场景服务商
展会概况 -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压铸暨有色铸造展于7月16-18日举办,总展出面积达49200平方米,汇聚全球583家顶尖企业,展示压铸与有色铸造全产业链最新技术与趋势 [1] - 万宇科技在展会中展示搅拌摩擦焊全场景解决方案,凸显其在智能焊接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创新实力 [1] 技术发展论坛 - 万宇科技吕宗亮博士在论坛上针对压铸行业六大搅拌摩擦焊挑战提出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涵盖飞边毛刺、内部隧道缺陷、焊缝减薄、焊接效率低等问题 [3] 展品亮点 50桥式动龙门FSW设备 - 专为铝铸件焊接设计,占地仅2 5×2 0米,最大可实现10mm铝材焊接,集成恒扭矩、恒压力功能,适用于铝铜液冷板、3C结构件、Busbar等领域 [5] 智能无损检测机器人 - 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开发,实现FSW焊缝百检,精度优于X射线,攻克内部隧道型缺陷识别难题,解决常规气密检测无法识别的风险 [7] 压铸镁合金FSW焊接方案 - 通过持续研发与客户联合打样,成功实现镁合金铸造件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重点展示飞行汽车镁合金控制器壳体及三维曲面焊接镁合金自行车架 [9] 核心焊具技术 - 万宇科技拥有独立搅拌头事业部,累计开发1000多种搅拌头,建立丰富焊接耗材工艺数据库,针对压铸件焊接痛点实施多元化降本策略,大幅降低单件生产成本 [11] - 公司十周年之际推出搅拌头优惠活动,包括以旧换新断针再用等 [11] 行业趋势 - 展会通过"铸件嘉年华""企业群英汇"等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中国压铸行业在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融合下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支撑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 [1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冷却液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展望: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汽车冷却液规模超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3 01:29
汽车冷却液行业概述 - 汽车冷却液是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关键介质,由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等组成,确保发动机在最佳温度运行 [3] - 主要功能包括散热、防腐蚀、润滑密封,通过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热量并在散热器中交换 [5] - 按成分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丙二醇型等 [3] 行业发展历程 - 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早期用水冷却,1927年乙二醇冷却液成为划时代产品 [7] - 20世纪60年代乙二醇水溶液成为主流,1976年后因致癌风险转向无胺冷却液研发 [7] - 21世纪初瑞士、美国、中国推广丙二醇型冷却液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汽车冷却液市场规模从2016年96.28亿元增至2024年28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52% [1][14] - 2024年销量达187.93万吨,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渗透推动需求增长 [13] - 汽车保有量从2017年2.17亿辆增至2024年3.53亿辆,年复合增长率7.2%,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期从154万辆增至314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53.84% [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水、防冻剂、缓蚀剂等原材料,下游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 [9] - 新能源车冷却液需满足电池组、电机等更高导热效率和绝缘要求 [9]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包括壳牌、嘉实多、埃克森美孚,国内品牌有长城润滑油、昆仑润滑油、统一润滑油等 [17] - 本土企业如龙蟠科技、康普顿、德联化工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国产化进程 [19] 重点企业 - 康普顿2024年防冻液营收3684.8万元,旗下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1] - 龙蟠科技2024年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营收19.31亿元,产品涵盖新能源专用冷却液 [23] 未来趋势 - 环保化:生物基冷却液(丙二醇、甘油衍生物)及无硼配方成为研发重点 [25] - 高效化:纳米流体、低电导率冷却液满足新能源车高功率密度需求 [26] - 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冷却液参数实时监测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27]
TCL科技:以绿色产业链筑牢化学品安全防线,加码绿色制造与合规运营
环球网· 2025-07-21 05:59
化学品安全管理 - 公司设立专责部门负责化学品全流程风险识别与管控,严格执行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确保产品在各环节的安全性 [1] - TCL华星建立覆盖全品类的危险化学品清单,系统梳理化学品危险性质及泄漏应急处理方法,2024年推进特气化学品FMEA机制分析,覆盖40种特气、46种零散化学品,识别风险4160项,形成192张分析表单,整改隐患240项 [1] - 通过双人双锁管理、强制防护装备穿戴、气体侦测报警装置等措施,结合应急演练与培训,实现2024年化学品泄漏事故零发生,ISO45001生产基地获证100%覆盖 [1] 绿色供应链管理 - 公司致力于打造净零、循环且可信赖的绿色产业链,协同上下游探索低功耗、无害、可再生材料应用,联合客户开发绿色产品并引入第三方认证 [4] - 严格遵循RoHS、REACH、TSCA等法规及客户要求,制定《CSOT有害物质管理规范》,要求供应商签署《有害物质声明书》,确保产品符合绿色产品(GP)要求 [4] - 截至2024年底,面板生产基地100%取得IECQ QC 080000认证 [4] 有害物质管控系统 - GPMS系统可进行前瞻性排查并规划汰换策略,向供应商推送有害物质法规、行业动态及公司最新要求,其GP模块已深度嵌入产品研发与采购流程 [5] - 2024年依托GPMS应对ECHA新增7项SVHC(清单扩至242项),对供应商开展REACH SVHC调查,收到400家供应商反馈信息用于完善管理体系 [5] - 持续优化GPMS功能,内置化学物质数据库和环保管控要求数据库,支持查询追溯材料成分及调研供应链中REACH、SVHC、PFAS等物质状况 [8] 有害物质替代与淘汰 - 制定《CSOT产品及材料有害物质管理规范》,目标尽快淘汰有害化学物质或替代为更安全物质 [7] - 针对全球PFAS禁令趋严的监管环境,2024年向供应商传达禁用PFAS政策及执行时间表,启动替代材料调查与验证工作 [7] - 计划到2026年底前确保各产品线均有不含PFAS的材料可供量产使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