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潮玩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外贸一线调研行丨省内外采购商“扎堆儿”,这个外贸展台有点忙
搜狐财经· 2025-05-18 01:57
公司表现 - 山东咔得乐智能科技的外贸积木玩具在展会上受到采购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产品色泽、质感和分量被认为不次于乐高 [1] - 公司产品在亚马逊美国站表现优异,单价35.99美元的曲面造型足球积木被评为畅销单品,圣诞节期间一度断货 [3] - 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反响超出预期,其中1天的下单量就欠货1100多单,即使注明20多天到货期仍持续有订单 [3] 市场策略 - 公司从跨境电商品牌切入潮玩经济,被消费者视为"中国版乐高",2024年9月产品面市即选择投放美国市场 [3] - 公司坚持不因美国加征关税而涨价,线上线下同价原则,暂停对美线下业务但保持线上自营店铺运营 [5] - 公司计划转战国内市场,通过展会已与多家山东省内头部商超及外省玩具批发商建立联系,并接到形象定制订单 [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经历十几年原创研发,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专利,在曲面设计、造型等方面具备优势 [5] - 公司设计团队计划研发中国传统IP形象产品,并优化足球等爆款球类设计 [6] - 公司产品在业界几乎没有竞品,已积累一批忠实用户 [5] 发展规划 - 公司目标抓住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窗口期,争取足球积木单品出货突破100万个 [6] - 公司计划下半年增加投资扩产线,进一步提高产能 [6] - 公司采取外贸内销"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对发展充满信心 [6] 行业趋势 - 外贸企业需要走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在行业中生存 [6] - 玩具行业需要注重原创设计和专利保护 [5][6] - 跨境电商品牌有机会通过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认可 [3][6]
恒生活智能零售再启新篇 潮玩文创柜“奇点BOX”重磅上线
财富在线· 2025-05-13 08:50
公司动态 - 恒生活正式推出潮玩文创柜"奇点BOX"并投入商业化运营,标志其在智能零售领域的关键布局[1] - "奇点BOX"采用双面/透明柜体和LED动态展示技术,增强沉浸式体验,测试数据显示能有效提升转化率[3] - 产品通过多场景自助贩卖模式覆盖IP周边销售,相比传统渠道更贴近目标消费人群[3] - 与三丽鸥、宝可梦、人民日报文创等热门IP合作,提供盲盒、手办等多样化商品[4] - 公司已构建零售硬件、出行硬件、娱乐硬件三位一体的产品矩阵,业务覆盖全国340多个城市,累计服务20亿人次[9] 行业趋势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千亿级,Z世代是核心消费群体,注重情绪满足和社交认同[5] - 智能零售技术成熟推动业态创新,中国智能零售柜数量从2017年30万台增长至2024年120万台,其中60万台为智能机型[6] - 潮玩文创柜成为连接IP与消费者的基础设施,通过消费数据实现"千柜千面"个性化服务[6]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化消费生态,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红利[7] 产品与技术 - "奇点BOX"采用自主研发机型,经历原型测试、数据迭代等严谨开发流程[2][3] - 产品整合NFC支付、刷脸支付等前沿技术,并与美团等平台实现系统对接[9] - 硬件搭载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优化库存管理和商品陈列[5][6] 战略规划 - 公司定位"奇点BOX"为IP孵化、宣发、变现的全链路平台,目标打造顶级IP生态[10] - 2025年规划显示将重点挖掘年轻受众细分市场,拓展500种服务场景解决方案[9] - 通过智能硬件矩阵构建生态护城河,已合作1万多家运营商推动行业发展[9][10]
太疯狂了,年轻人炒娃娃,日赚3万
36氪· 2025-05-06 03:36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LABUBU系列开售即秒空,线下提货需排队两小时,海外市场表现强劲,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1][4] - LABUBU与Vans联名款发售价599元,二手市场最高涨至1.4万元,溢价达1284.52%[4][29] - LABUBU为泡泡玛特贡献30亿元收入,成为核心增长引擎[5] IP运营与品牌转型 - LABUBU由艺术家龙家升创作,以"丑萌"形象打破潮玩常规,契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需求[7][9] - 泡泡玛特早期为玩具零售商,2016年通过Molly盲盒转型,2020年上市后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11][14] - 公司主动调整策略,从依赖Molly转向力推LABUBU,后者热度超越前者[16] 国际化扩张与业绩增长 - 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LABUBU主题店首日营业额破1000万元,获泰国官方荣誉认证[18][20] - 2024年上半年东南亚收入同比暴涨478%,北美增长377.7%,欧洲及澳洲增长158.8%[21] - 全年营收达130亿元,同比翻倍,市值突破2000亿元[22] 二级市场炒作与黄牛现象 - 黄牛利用软件监测库存、雇佣兼职排队,线下包场转售国内外市场[24][26] - 二手平台溢价普遍超200%,如LABUBU二代原价499元,二手均价2723.44元(545.78%)[29] - 炒作行为导致市场畸形,部分接盘者亏损,偏离潮玩收藏本质[30][32]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泡泡玛特成功捕捉年轻人情感需求,盲盒玩法强化消费心理预期[9][32] - 潮玩行业面临IP生命周期短、监管趋严等挑战,公司营收增速从2021年78.7%降至2023年36.5%[16] - 市场关注点从产品转向社交属性与投机可能,可持续性存疑[32][34]
股价新高之际,有股东抛售1亿美元泡泡玛特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04:06
文章核心观点 泡泡玛特一位大股东抛售股票引发投资者对股价是否被过度追捧的担忧,同时其人气IP LABUBU新品发布推动股价创新高,欧美市场成为新的业绩爆发点 [1][3] 大股东抛售情况 - 泡泡玛特一位未具名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以每股192.95港元价格抛售约410万股股票,较周二收盘价折价约2.5%,套现1.01亿美元 [1] - 消息引发投资者对公司股价是否被过度追捧的担忧,周三盘中一度下跌3%,截至发稿跌幅缩窄至1.9%,报193.9港元/股 [1] 股价表现 - 过去12个月内,泡泡玛特股价飙升超过470%,成为MSCI中国指数中表现最佳的股票 [1] - 受LABUBU新品发布推动,股价创历史新高 [3] LABUBU相关情况 - LABUBU凭借独特形象在过去一年俘获全球年轻人的心,成泡泡玛特“当家花旦” [3] - 4月24日,LABUBU全球发售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发售当晚“抢labubu”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首,多地线下门店大排长龙 [3] - LABUBU新品发布推动泡泡玛特官方应用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总榜第四 [3] 市场业绩情况 - 一季度公司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欧美市场成为继亚太市场之后新的业绩爆发点 [3] - 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预计北美地区2025年的收入可达集团2020年水平(25.13亿元) [4]
泡泡玛特也登上美国AppStore榜一
观察者网· 2025-04-29 08:36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Store购物榜 - 泡泡玛特APP于4月25日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单日排名飙升114位至免费总榜第四名 [1] - 排名飙升源于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 引发抢购狂潮 包括美国洛杉矶 英国伦敦 意大利米兰 日本原宿等地门店均出现排队现象 [1] 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诞生于2015年 近年来成为全球时尚潮人必备单品 在社交媒体上与爱马仕稀有皮包袋形成"黄金搭档" [3] - "前方高能"系列官方售价99元已售罄 得物平台隐藏款溢价显著 售价达1389-1699元 [3] - 盲盒产品呈现多级价格体系 单个盲盒369元 整盒6个939元 不同确认款价格区间146-187元 [4] 公司财务与增长数据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收入30.4亿元 同比增长726.6% [6] - 2024年公司总营收130.38亿元 同比增长106.92% 13个IP营收破亿 4个头部IP营收超十亿 [6] - 2025年Q1预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65%-170% 其中国内增长95%-100% 海外增长475%-480% 美洲市场预计增长895%-900% [6] 行业分析与预测 - Labubu盲盒形式与奢侈品稀缺性形成互文 隐藏款叠加了奢侈品包袋价值并增添个人风格印记 [6]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公司业绩将增长47% 其中国内市场增长27% 海外市场增长77% [6] - 分析师指出包挂毛绒产品成为重要成长催化剂 海外市场扩张与热门IP持续走红推动业绩增长 [6]
一季度个贷增加2200亿,泡泡玛特登顶美国购物榜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4-29 01:19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扭转去年全年下降3.3%的趋势 [2] - 3月单月利润增速由1-2月下降0.3%转为增长2.6%,改善明显 [2]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制造业利润增长7.6%加速2.8个百分点 [2] - 需求端回暖带动营收修复,但出厂价格负增长仍拖累利润表现 [2] - 政治局会议优先扩大内需,第二批以旧换新资金已下发 [3] 个人住房贷款 - 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万亿元,新增约2200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4] - 低利率政策释放购房需求,重点城市交易活跃带动市场筑底 [5] - 居民存款增量仍高显示储蓄心理较重,需政策进一步刺激需求 [5] 智能手机市场 - 一季度小米以1330万台出货量(市占18.6%)登顶中国区销冠,同比增长39.9% [6] - 华为/OPPO/vivo出货量分别为1120/1110/1080万台,苹果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降10%) [6] - 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占80.5%,中小品牌份额从23.5%降至19.5% [6] - 小米15 Ultra补齐高端短板,"人车家"生态提升吸引力 [6] - 苹果因AI进展缓慢市占持续下滑,行业依赖政策补贴缺乏颠覆性创新 [7] 零售行业 - 永辉超市2024年营收675.74亿元(同比降14.07%),净亏14.65亿元,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95亿元 [8] - 关闭232家尾部门店,调改31家门店致毛利率减少0.78个百分点 [8] - 一季度营收174.79亿元(同比降19.32%),净利润1.48亿元(同比降79.96%) [8] - 线上零售与仓储会员店冲击传统商超,调改效果待观察 [8] AI与科技融资 - xAI拟融资200亿美元,估值或达1200亿美元,已完成60亿美元融资(估值超400亿美元) [9][10] - X平台与xAI整合强化数据与场景协同,但融资规模受债务压力与市场热情降温影响 [10] 潮玩行业 - 泡泡玛特LABUBU三代发售推动App登顶美国购物榜,单日跃升114位至总榜第四 [11] - 2024年THE MONSTERS IP营收30.4亿元(同比增726.6%),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增475%-480% [11] - 盲盒模式结合IP拟人化互动打造情感连接,但海外扩张节奏谨慎 [11] 港股市场 -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6041亿港元,日均82.8亿港元为去年2.5倍,全年或达8000-10000亿港元 [12] - 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配置比例达30.8%历史峰值,4月港股ETF净申购近350亿元创纪录 [12] - 港股估值修复后多空博弈加剧,盈利前景待验证 [13] A股市场 - 沪指跌0.2%报3288.41点,超4100只个股下跌,银行/电力板块强势,地产/消费股调整 [14] - 财报披露期业绩暴雷个股增多,市场偏好转向红利类板块 [14]
官方APP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第一、总榜第四 火到美国!泡泡玛特大涨市值创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4-28 17:29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28日港股泡泡玛特股价大涨创历史新高,多家国际投行上调其盈利预期,公司一季度经营数据表现优异,海外市场增长强劲,IP产品受欢迎 [2][3]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4月28日港股泡泡玛特开盘拉升,收市报193港元,大涨12.01%,总市值2592亿港元,创出历史新高 [2] 公司APP表现 -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为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首次登顶,一日内跃升114个位次,成为免费总榜第四名 [2] 公司IP产品情况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发售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海外线下门店出现排队长龙 [2] - LABUBU为THE MONSTERS系列旗下IP,随着THE MONSTERS在全球走红赢得全球粉丝喜爱,相关收入去年同比大幅增长726.6% [2] 公司业绩数据 - 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65%至170%,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5%至100%,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475%至480% [3] - 从渠道看,中国市场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至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至145%;海外各区域收益同比增长分别为亚太345%至350%,美洲895%至900%,欧洲600%至605% [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创历史新高 [3] - 2024年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海外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3] 投行观点 - 高盛指出泡泡玛特首季业绩表现向好,线下市场强劲增长属意外之喜,展望第二季增长可见性较高,IP产品销售势头亮丽,将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上调14%至17%,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从132港元上调至151港元,对应2027年预测市盈率约25倍 [3] 海外市场拓展 - 第一季度泡泡玛特在海外新开约14家门店,3月在美国新开4家门店,未来两年将在美国持续开设两家具有地标性的旗舰店 [4] - 4月以来美国市场基础盲盒定价由17美元逐步上调至20美元,公司产品议价能力强,仍有提价空间,叠加海外产能,预计整体关税影响相对可控,美国市场势能强劲 [4]
广东东莞:一条产业链“玩转”潮玩IP
科技日报· 2025-04-23 23:50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全球四分之一动漫衍生品由东莞制造 全国近85%潮玩产自东莞 [1] - 东莞拥有超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 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 是全国最大玩具出口基地 [2] - 中国潮玩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 [7] 产业链生态 - 形成从IP设计 3D建模到生产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涌现超百家潮玩企业 [2] - 石排镇潮玩中心周边5平方公里范围内具备设计-打样-生产-物流-销售全产业链 [5] - 整合上百家上下游企业资源 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10天 [4] 企业成长案例 - 广东衡立泰年销售额从2022年1亿元提升至2024年3亿元 国内市场占比从20%跃升至70% [1] - 沃工场文化仅《哪吒2》衍生品订单收入便超过去年总产值 [2] - 微石文化旗下拼酷品牌年营业额保持25%增长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政策支持体系 - 2022年潮玩经济首次写入东莞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纳入"8+8+4"现代产业体系 [1][3] - 2023年发布《加快潮玩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11条政策措施 [3] - 将AI潮玩产业纳入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重点发展领域 [3]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AI技术使新人培训周期缩短70% 模具开发时间从50天压缩至10天 [4] - 整合模具企业技术资源使模具开发周期压缩80% 量产周期缩短83% [4] - 政府打造AI打版中心使企业从设计到量产周期缩短20天 [5] 自主品牌建设 - 2023年本土原创IP产值首次超过代工业务 占比达53% [6] - 顺林模型自主品牌"Almost Real"在全球高端车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6] - 大漂亮玩具原创IP"娃三岁"凭借表情随机设计和高性价比特点走红泰国市场 [6] 文化IP开发 - 微石文化推出"醒狮""千角灯""十里红妆"等非遗主题3D金属拼图 [6] - 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原创IP 实现产品与文化深度融合 [6] - 国漫IP与东莞制造双向奔赴 成功承接《哪吒2》等热门IP衍生品订单 [2]
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们,能让“谷子经济”走多远?
36氪· 2025-04-05 02:04
文章核心观点 谷子经济崛起带动相关企业发展,但行业存在诸多挑战,商家需转型,拥有广泛零售渠道和产品差异化能力的公司更具竞争力 [2][12][21] 谷子经济概述 - “谷子”指以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的二次元商品,“谷子经济”因各类IP崛起而发展,企业借此探寻商业机会推动“国谷”出海,但行业也存在选品、选址、压货等难题 [2] - 谷子经济价值源于年轻人对角色的情感溢价,他们愿为“情绪”等支付高价,还可用于社交展示 [3] - “吃谷”指购买二次元周边,“吧唧”是常见周边徽章,“痛文化”起源于日本“痛车”,扩展到多种物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吃谷 [6][7]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达5.03亿人,同比增长2.65%,谷子经济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将达3089亿元 [8] 谷店经营情况 - 2024年新增注册谷子经济相关企业272.8万余家,同比增幅超40%,截至2025年1月14日,国内现存相关企业约608.9万家,海南、湖北和广东企业数量居前 [9] - 谷店消费群体包括年轻人和陪儿女购买的家长,部分热门角色谷子可买卖 [10] - 谷店关门原因包括成本高、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同质化严重、消费降级导致压货等,2月全国60余家谷店闭店,新开仅35家左右 [12][13] - 营业谷店需转型,可通过差异化竞争、选择合适开店位置、开展线下创意活动等方式 [16] - 一二线城市谷店市场趋向饱和,二三线城市有投资者准备入局 [17] 潮玩品牌入局情况 - 名创优品谷子单价49 - 100元,SKU超千款,通过国内门店和主题店触达大众,2024年Q3二次元类目销售环比增长50%,将继续推动谷子经济发展 [18] - 泡泡玛特推出多种谷子产品,与多个IP联名,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将深耕海外市场 [20] - 万达电影推出衍生品业务,奥飞娱乐推出多种谷子周边产品,谷子经济国内外受众广泛,初期拼渠道,长期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更新和差异化选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