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晨鸣纸业接受国海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 聚焦复工复产与债务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12
复工复产进展 - 公司拥有寿光 湛江 黄冈 江西和吉林五大生产基地 寿光基地已全面复工复产 黄冈基地 江西基地二厂正常生产 江西基地一厂 吉林基地 湛江基地仍在停机检修 公司争取尽快恢复生产 [2] 资金落实情况 - 潍坊兴晨经贸有限公司用于救助公司的10亿元资本金已全部到位 23.1亿元银团贷款已完成批复 第一笔贷款已发放 后续将根据各工厂生产情况落实提款 [2] 资产处置进度 - 公司正全力以赴盘活处置现有资产 加大非主业资产的处置力度 组建资产管理中心以提高资产处置效率 位于上海 济南 深圳等核心城市的物业资产处置均在加速推进 [2] 债务问题解决措施 - 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同意展期和降息 目前已降低财务费用约7亿元 下一步将继续与非金融机构洽谈 加快处置非主业资产回笼资金补充流动性 加大应收款项清收力度 依托复工复产后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压缩债务规模 [3] 白卡纸产能状况 - 公司目前有三条产线 江西二厂生产扑克卡盈利稳定 寿光四厂计划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盈利能力 湛江四厂复工复产后续通过降低成本等措施提升效益 [3] 行业展望 - 近年来造纸行业新增产能集中投放 市场供需矛盾凸显 中长期在双碳战略和反内卷政策驱动下 叠加国内市场环境改善 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落后产能加速出清 产能结构优化 市场集中度提高 需求侧改善预期增强 整体经营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3] 公司被ST原因 - 部分基地停工停产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 待相关风险警示因素消除后将向深交所申请撤销 [2]
电建新能主板IPO获受理:新能源国家队冲刺90亿募资,加速构建清洁能源帝国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40
2025年9月11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新能")主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中金 公司担任保荐人。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从事国内新能源投资与运营的旗舰平台,电建新能若顺利过 会,将为全球资本布局中国"双碳"战略提供核心标的。 行业地位:装机规模全国前列,市占率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3月末,电建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124.61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3%,位列 行业前列。其中,风电装机989.09万千瓦,市占率1.85%;光伏装机1135.52万千瓦,市占率1.20%。公 司资产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三北"地区布局大型风光基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负 荷中心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形成"基地化+分布式"的立体化网络。 财务画像:营收利润双增长,补贴依赖待解 财务数据显示,电建新能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复合增长率 8.2%;归母净利润从17.68亿元增至25.8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72亿元,净利润11.27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达 ...
东华科技(002140) - 002140东华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08:36
财务表现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9.25% [2] -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收入同比下降36.93% [2] - 境外收入同比激增2941.38% [4] - 西北区域收入增长148.50% [4] - 化工行业收入增长8.78%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78.46% [4] - 应收账款增至11.52亿元,同比增长27.84% [4] - 应收账款周转率(含合同资产)为1.26次 [4] 业务发展 - 盐湖提锂项目处于调试阶段,尚未实现稳定量产 [3] -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项目在手订单充足 [2] - 境外营收主要来自印尼镍钴湿法冶炼硫磺制酸项目 [4] - 组建50余人绿色能化团队,开展风光储氢氨醇业务 [5] - 已签约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总承包等绿色能化项目 [5] 战略与规划 - 聚焦"研发+工程+运营"发展模式,重点投入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领域 [2] - 持续加大工业环保业务资源倾斜 [2] - 利用化工园区规划经验发展基础设施业务 [2] - 加强项目结算和收款力度以改善现金流 [4] - 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5] 股东与投资 - 陕煤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至2025年12月5日 [3] - 公司与陕煤集团在工程、投资、技术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4]
2025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14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机动车尾气治理行业在"双碳"战略和移动源污染攻坚双重驱动下进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快速发展期 [2][3] - 行业已形成传统内燃机深度治理与新能源尾气控制的双轨发展格局 [2][3] - 2024年行业规模达328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80亿元 [2][3] - 国七标准升级预计释放超2000亿元增量市场空间 [2][3] 污染现状与治理需求 - 机动车NOx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4%,其中重型货车占比高达80% [4][11] - 城市中心区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率普遍超过40%,特大城市突破50% [4][11] - 2024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17个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 [4]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 [8][11] 法规政策驱动 - 国六标准实现三大技术跨越:燃料中性监管、颗粒物数量监测、污染物限值大幅收紧 [5] - 国六标准限值严苛度全面超越欧六标准 [5] - 国七标准加速预研,聚焦氢内燃机、碳化硅电驱等新能源路径适配 [2][6] - 2023年国务院第三轮"大气十条"提出2025年前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低10% [6]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24年市场规模328亿元,重型柴油车SCR系统、汽油车GPF等核心产品占比超65% [3][13] - 汽油车后处理将在2027-2030年通过双催化系统升级等释放1644亿元增量 [2][3][13] - 柴油车领域聚焦重卡系统换新带来450亿元需求 [2][3][13] - 增量市场将分三批阶梯式落地:京津冀→长三角→全国 [3][13] 技术发展路径 - 行业关键技术包括催化剂材料、多传感器集成等 [2] - 后处理技术涵盖三元催化转化器、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捕集器等 [10] - 技术路线覆盖机前处理、机内净化和机后处理全链条 [10] - 新能源技术路径包括氢燃料、碳化硅电驱等 [3][6] 市场需求基础 - 4.6亿辆机动车保有量构成巨大存量替代市场 [8][11] - 每年超千万辆新车销量提供前端配套增量 [8][11] - "黄改绿"、强制报废与I/M制度深化确保全生命周期需求释放 [8][11] - 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上游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高 [9] 行业发展特征 - 行业向技术深度迭代、市场分层扩容、产业链生态重构方向演进 [2] - 形成覆盖传统内燃机深度治理与新能源尾气控制的双轨格局 [2][3] - 推动行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9] - 构建起全球最严苛的排放管控体系 [2]
2.8亿落地!易点云可持续发展银团资金规模再升级
财富在线· 2025-09-16 06:28
融资概况 - 公司获得8家银行提供的2.8亿元可持续发展资金融资 由富邦华一银行牵头 厦门国际银行 东亚银行 南京银行 大连银行 光大银行 IBK企业银行 彰化银行共同参与[1] - 融资金额较2024年2.2亿元银团融资实现显著增长 参行数量从5家增至8家 新增光大银行 东亚银行 彰化银行 大连银行首次参团[3] - 形成外资+台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多元化参贷矩阵 富邦华一银行第三次牵头银团支持 IBK企业银行 厦门国际银行 南京银行持续参团[3] 资金用途 - 融资将重点投入自主品牌建设与技术研发 强化核心竞争力[4] - 资金支持自研产品迭代与再制造技术升级 覆盖设备研发 检测 运维等关键环节 形成硬件+技术+服务闭环能力[4][6] - 扩大服务范围与提升响应效率 增加服务网点覆盖 优化仓配调度能力[7] 业务模式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推出自研一体机AI01 工作站级主机AH21等产品 深度贴合中小企业IT使用场景[4] - 自研DefectGPT系统结合AI大模型与再制造机器人 实现设备检测精度与效率提升 大幅降低再制造设备故障率[4] - 通过随用随还IT设备订阅模式和一站式IT服务 解决中小企业IT设备贵 运维难 迭代慢问题[7] 市场地位与社会价值 - 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52000家 服务设备超148万台[7] - IT设备循环再利用模式减少电子废弃物 实现累计碳减排25.4万吨 等效植树1391万棵[7] - 办公IT综合解决方案赛道规模达千亿级且保持稳定增长[9] 战略协同 - 服务中小企业方向与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7] - 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符合国家双碳战略 践行企业ESG责任[7] - 未来将联合银团探索绿色供应链合作 推动上下游供应商加入设备回收体系[7]
标杆案例 | 海博思创助力蒙东地区首个新型独立储能项目顺利建成
海博思创· 2025-09-16 03:29
项目概况 - 大唐赤峰康家营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容量达150MW/600MWh 是蒙东地区首个完成建设的新型独立储能项目 [1] - 项目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 需应对极端低温-30.7℃与高温35℃的严酷环境挑战 [2] 产品技术优势 - 采用大储旗舰产品 具备安全可靠、低LCOS、高度集成、长寿命及强环境适应性等核心优势 [2] - 针对风沙高低温环境实施保温防风沙特殊设计 结合定制化运行策略保障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 [2] - 应用构网型储能技术 通过算法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 实现电网惯量毫秒级响应与实时调压调频功能 [4] 工程实施效率 - 依托全业务链一站式解决方案 仅用30个自然日完成合同签订、交付及调试全流程 [6] - 通过多部门高效协同与精细化运作 确保跨区设备按时交付及安装调试无缝衔接 [6] 智能化运营 - 搭载自主研发海博AI云平台 构建电芯至现场运行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追溯体系 [9] -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设备故障超前预警与健康状态精准诊断 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投资回报率 [9] 电网协同价值 - 有效破解赤峰地区新能源送出与消纳困境 提升电网灵活调节效能 [11] - 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和需求响应等多重服务 增强系统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11] 战略规划 - 以"储能+X"模式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 加速新型储能项目产业化布局与落地 [11] -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 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11]
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在烟台开幕 擘画产业升级新路径
齐鲁晚报· 2025-09-15 14:25
高建广简要介绍了烟台经济社会和清洁能源发展情况。他指出,本次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既是一场交流清洁能源领域新思路、 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行业盛会,也为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朋友深度了解烟台搭建了载体平台。烟台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龙 头企业沟通对接,共耕绿色沃土、共享发展机遇、共赢美好未来。 李奇表示,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本届博览会战略协同性强、规模 效应显著、专业水平突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聚焦清洁能源投资消纳、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型装备创新培育等领域,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全面推动地 企合作,为山东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秋风动港城,绿能启新篇。9月15日,2025山东清洁能源产业博览会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期三天。博览会以"发展清洁能源・共享低碳未 来"为主题,云集300余家行业翘楚,全景式展示清洁能源领域尖端技术与高端装备,构建产业与技术的精准对接平台,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技 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山东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丨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36
1、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来自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 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 估等手段,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持续领跑全球,超42万亿元绿色贷款与2.2万亿元绿色 债券的规模,叠加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的1.38万亿元精准投放,体现了金融体系深度支持"双碳"战略的 系统性布局与强大动能。 2、上周碳价最高66.14元/吨 9月12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908-20250912)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66.14元/吨,最低价61.95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下跌 6.21%。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李宜馨 广州报道 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764,734吨,成交额107,671,879.69元;大宗 ...
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1:26
绿色金融发展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2] - 同期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居全球前列[2] - 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1.38万亿元精准投放 体现金融体系深度支持"双碳"战略的系统性布局[2] 碳市场交易动态 - 2025年9月8日至12日全国碳市场最高价66.14元/吨 最低价61.95元/吨 收盘价较前周下跌6.21%[3] - 当周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5,328,085吨 总成交额332,611,468.69元[3] - 2025年初至9月12日累计成交量79,106,595吨 累计成交额5,668,220,975.40元[3] - 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量709,375,259吨 累计成交额48,700,948,078.91元[3] 地方政府绿色债券发行 - 深圳市政府9月9日在澳门首发10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期限3年 利率1.74%[3] - 募集资金将投向清洁交通等项目 簿记峰值达66.2亿元 认购倍数6.62倍创澳门市场纪录[3] - 市场订单超发行规模50% 反映国际投资者对深圳经济实力和信用水平的高度认可[3][4] 可持续金融标准建设 - 香港金管局9月8日就《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名录》第2A阶段原型展开公众咨询[5] - 分类目录提供绿色和可持续活动的明确定义 促进资金融通并防范"漂绿"风险[6] - 第2A阶段新增制造业和信息通信科技业 引入"转型"元素和"适应气候变化"环境目标[6]
双杰电气乘政策东风,电力装备业务迎黄金发展期
全景网· 2025-09-15 11:02
行业政策与机遇 - 电力装备行业迎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机遇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1] - 政策目标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在6%左右 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龙头企业需实现年均10%左右营收增速 [1] - 方案部署八大关键举措 包括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能源电力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1] 公司核心业务优势 - 公司在输配电设备制造领域深耕二十余年 主导或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 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火炬计划等项目 [2] - 产品涵盖40.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全产业链 固体绝缘环网开关柜为国内首创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环保气体环网开关柜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2] - 2025年7月在南方电网配网设备框架招标项目中中标金额超2.7亿元 中标份额位列行业前列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在产品环保化 小型化 智能化 免维护等方面取得突破 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和非专利技术 [3] - 加快电力物联网布局 加大电源侧 电网侧及用户侧新型感知终端研发投入 形成智能感知技术 边缘计算技术和可靠防护技术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中标"宁电入湘"光伏配套项目 金额高达16.4亿元 [4] - 专注重卡充电领域 通过多种合作模式推进项目 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4] - 提供新能源智能箱变 逆变升压一体机 汇流箱等配套装备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保持稳定 [4] 国际市场拓展 - 2024年海外市场同比增长44% 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4] - 不断丰富出海产品种类 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4] - 2025年8月拟投资吉尔吉斯斯坦光伏发电项目 扩大新能源业务规模和区域范围 [4] 发展前景 - 随着政策举措逐步落地 国内重大项目持续放量以及国际市场加速开拓 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