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

搜索文档
Meta正式推出名为Vibes的AI视频创作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0:28
用户可以通过文本提示生成视频,或对现有视频进行混音,并可添加视觉元素、叠加音乐、调整风格。 创作的视频可以发布在Vibes信息流、通过私信发送,或交叉发布到Instagram和Facebook。用户在 Instagram上看到的MetaAI生成视频也可直接跳转到MetaAI应用进行再创作。 Meta正式推出名为Vibes的AI视频创作平台,并将其集成到MetaAI应用中,允许用户创作、发现和分享 AI生成的短视频。该平台旨在降低创作门槛,提供灵感,并收集用户反馈以迭代其AI视频工具,标志 着Meta在AI生成内容领域的最新布局。 ...
AI管家时代来临、工作岗位将迎来大洗牌?知名学者预测2026年八大AI趋势
36氪· 2025-09-26 00:03
9月24日消息,知名未来学家伯纳德·马尔(Bernard Marr)于近日发表对于AI的发展预测:到2026年, 人工智能将不再是人们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而是会像电力和互联网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 马尔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未来学家、他还是畅销书作家,出版了超过20本畅销书且屡获大奖,包括《生成 式AI实战》等。马尔也是一位战略顾问,为许多世界知名组织提供咨询与指导,被领英评为全球排名 前五的商业影响者之一。 人工智能会迎来泡沫破裂吗?或许会。但马尔认为,即便AI领域出现类似2000年互联网那样的"泡沫", 也不会阻挡它普及的脚步。从经济上看,市场会一直盯着那些大把烧钱搞AI的公司,看它们到底能不 能真的带来增长和利润。 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真切的感受将是AI如何一点一滴地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基于以上思考,马尔列出了以下八大趋势,它们将成为决定2026年及未来几年AI发展的关键: 趋势一、AI智能体:从"助手"到"管家" 2026年将是AI智能体真正普及的元年。简单来说,AI不再只是一个你问它答的工具,而是能主动帮你 办事的"管家"或"同事"。 比如,未来的ChatGPT不仅能回答问题、 ...
音乐圈的十字路口
36氪· 2025-09-22 12:31
在连续增长了十年之后,音乐市场有点涨不动了。 从已经发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韩国等全球主要音乐市场的数据都比2024年同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025年上半年,美国录制音乐市场的收入增长不到1%,德国的录制音乐市场只涨了1.4%,英国、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增长也不如去年同期,而韩国 音乐消费去年至今一直萎靡不振。 自2015年止跌回升后,全球音乐产业享受了连续十年的增长,如今却似乎又走到十字路口,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数据来源:IFPI 音乐市场涨不动了 0.9%,这是全球最大音乐市场美国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这是一个足以令人担心的数字,哪怕是在数据不太好看的2024年上半年,美国音乐市场也有4% 的增长。 虽说有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巴西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仍然有望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并将担负起全球音乐市场持续增长的重任,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数字上 看,在排名前列的几个主要市场活力不足的情况下,今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能否保持增长,真不太好说。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美国音乐市场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并非危言耸听。在2024年上半年只增长了4%的情况下,美国音乐市场全年的增幅只有2.7%。 (RIAA ...
【私募调研记录】正圆投资调研中文在线
证券之星· 2025-09-02 00:09
公司业务与运营 - FlareFlow平台采用情感共鸣加社会洞察内容战略 日活跃用户约60万 累计下载量超1000万次[1] - 平台收入近60%来自美国等英语区市场 已上线两千多部短剧 与十余家海外制作方保持合作[1] - 团队规模约350人 近期爆款作品包括RaisingHisMistress'sChild等热门短剧[1] - 公司依托中文逍遥大模型技术 预计2025年九月底上线10部纯AI生成作品[1] - 应用逍遥Igent系统提升投放投资回报率 在美日新设子公司构建本地创作加全球发行体系[1] - 拥有原创IP 技术平台一体化及在地团队三大核心竞争优势[1]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634.3亿元[1] - 海外短剧市场发展潜力可达千亿美金级别 未来三年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1] 机构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正圆投资于9月1日通过电话会议方式调研中文在线上市公司[1] - 深圳正圆投资2015年成立于深圳前海自贸区 持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牌照[2] - 机构拥有专业投研团队和完善风控体系 专注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领域[2]
百度Q2“冰火两重天”:广告收入大幅“缩水”、AI新业务“救场”
搜狐财经· 2025-08-21 04: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2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 为2023年以来最弱二季度营收表现 [1] -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73.2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 去年同期为54.88亿元 [1]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47.95亿元 同比下降35% 去年同期为73.96亿元 [1] - 自由现金流为负47亿元 主要因AI业务投入增加 去年同期为63亿元 [6] 业务分部表现 - 线上广告业务收入162亿元 同比下滑15% 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71.95%降至61.7% [4] - 智能云等非广告业务收入达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其中百度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至65亿元 [6] - 爱奇艺营收66亿元 同比下滑11% 若剔除爱奇艺 百度核心业务收入为262.5亿元 同比下降2% [3] - 数字人相关业务收入环比增长55% 达到约5亿元 [5] 运营指标 - 移动搜索结果页中AI生成内容占比从4月35%提升至7月64% [5] - 百度APP超过60%搜索结果页首位展示富媒体内容 [5] - 经调整EBITDA为63.97亿元 同比下降26% [3][4] - 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24% 去年同期为32% [4] 战略转型进展 - 百度搜索全面AI化 将传统搜索框升级为支持千字输入的智能框 [5] - AI生成内容逐步替代传统静态超链接 搜索业务从提供链接转向生成答案 [5] - 数字人技术在电商、法律服务、教育、汽车和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加速落地 [5] - 公司表示AI搜索商业化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 未明确盈利时间表 [5][6] 管理层评论 - 百度是全球范围内搜索AI化最为激进的企业 很可能唯一全面以AI答案替代传统链接的公司 [5] - AI内容显著提升用户搜索体验 但转型导致传统竞价广告盈利空间承压 [5]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AI长期投资 但会谨慎管理节奏以避免利润率波动恶化 [6] - 预计收入和利润率在短期内面临相当大压力 第三季度将特别具有挑战性 [6]
百度集团:6月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达735百万,同比增长5%
新浪财经· 2025-08-20 10:15
AI技术应用进展 - 移动搜索结果页面中AI生成内容占比从4月的35%提升至6月底的超过50% [1] - 7月移动搜索结果页面中AI生成内容占比进一步增长至64% [1] 用户规模表现 - 百度APP 6月月活跃用户达735百万 同比增长5% [1] 业务收入构成 - 托管页收入占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核心在线营销业务收入的50% [1]
原创作品被判定AI生成,平台怎么防止“冤假错案”
新京报· 2025-08-14 11:06
AI内容误判与平台责任 - 平台算法误判真人创作内容为AI生成导致用户内容被隐藏和账号禁言 全国首例AI误判案中用户起诉平台并胜诉 法院判决平台删除违规记录并撤销隐藏内容 [1][2] - 法院确立平台有权审查AI生成内容但需提供合理依据 平台因无法解释算法决策依据而承担举证责任并败诉 程序正义成为判决核心而非实质内容判定 [2] - AI检测技术准确性存疑 高校论文审核中出现AI率红线误判 学生需刻意修改语句以通过检测 复旦大学试行"六个禁止"严规而南京大学将检测结果仅作参考 [3] AI治理与监管框架 - 国家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办法》 要求AI模型对生成内容添加标识 平台需根据情形附加相应标识 3月15日正式实施 [4] - AI生成内容引发学术不端 著作权侵权及商业利益侵害等风险 人力标识不可行导致"以AI对抗AI"成为常态 但AI检测技术仍存在错误判定 [4] - 治理需结合法律制度 社会共识与政治判断 人类需作为最终责任者和价值守门人 平台被认可为审核守门员但裁判权受限 体现权力与责任平衡 [5] 技术误判的社会影响 - 算法缺乏可解释性且申诉机制不透明 误判直接损害创作者声誉和作品可见度 澳大利亚政府技术误判福利欺诈导致50万人受影响并启动赔偿 [5] - 案件确立用户被误判后可主张合法权益的原则 平台需建立可追溯的复核机制并加强算法可解释性 为数字世界权利责任划分提供方向 [5] - 人机界限模糊化加剧身份认证困境 人类需自证非机器而AI模仿人类行为却无障碍 未来需明确权利责任边界以避免系统性误判 [6]
从捍卫者到引路人,上交&上海AI Lab提出LEGION:不仅是AI图像伪造克星,还能反哺生成模型进化?
机器之心· 2025-08-11 07:12
文生图技术发展现状 - 文生图模型从GAN架构发展到扩散和自回归模型 生成图像质量和细节表现力实现跨越式提升[4] - 模型大幅降低高质量图像创作门槛 为设计、教育、艺术创作等领域带来便利[4] - 技术滥用问题日益严重 包括利用AI生成逼真图像进行诈骗、造谣、伪造证件等非法行为[4] 信任危机与检测挑战 - AI生成内容逼真度已接近真实水平 公众被误导风险加剧[9] - 现有多模态大模型缺乏伪造检测相关知识和能力 如Qwen2-VL模型倾向于预测整张图片为伪影[22] - 通用模型如Deepseek-VL2/GPT-4o会输出冗杂可能性 导致异常解释任务评分偏低[24] SynthScars数据集创新 - 构建首个针对纯AI合成图像的全方位伪造分析数据集 直击顶级生成技术缺陷[15] - 汇集FLUX、SD系列及商用API等最新文生图模型 几乎不含低质伪造图像[15] - 专门筛选逼真程度高、最具欺骗性的超现实风格图像 聚焦人类最难分辨的视觉死角[15] - 提供三维解剖级标注 包括伪影掩码、异常解释与类型标签 系统覆盖物理矛盾、结构畸形、风格失真三大类型[15] LEGION技术框架 -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图像伪造分析框架 集成全局图像编码器、定位图像编码器、大语言模型等组件[17] - 实现伪造检测、伪影定位、异常解释三位一体同步完成 无需零散专家拼凑[20] - 仅用8B参数量在异常解释任务中超越更大规模模型 在SynthScars数据集上ROUGE-L达到39.50[23][24] 性能表现对比 - 伪影定位任务在RichHF-18K等数据集测试中 mIoU指标达到54.62 显著优于HiFi-Net的43.74和TruFor的46.99[21] - 伪造检测任务在UniversalFakeDetect基准测试中对GANs检测准确率达97.01 超越Co-occurence的75.17和FreqNet的94.23[26] - 展现卓越鲁棒性 在JPEG压缩(QF=20)条件下性能仅下降2.5% 远优于PAL4VST的9.8%下降幅度[27] 检测与生成协同创新 - 突破传统对抗关系 实现检测反哺生成的创新范式[32] - 通过全局提示词优化 利用异常解释文本对提示词进行多轮细化 实现现实风格迁移和结构细节调整[33] - 采用局部语义修复术 针对伪影区域联合掩码和解释进行精准修复 最大程度保留原图语义[37] - 经HPSv2.1模型量化评估 优化后图像人类偏好评分提升6.98% 证实技术可行性[41]
社保必须交,到手工资会变少吗?
搜狐财经· 2025-08-09 12:20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 - 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十年来首次突破2万亿[2] - 融资占两融余额绝对主力,反映散户情绪,当前融资余额已超过去年9月高点[5] - 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尚未达到去年9月水平[6] - 融资余额具有追涨杀跌特性,计算机、电子、医药为散户偏好行业[10][11] - 2015年行情中融资余额峰值与A股见顶时间高度重合[9] 社保缴纳新规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9月1日起任何放弃社保协议无效[15][16] - 政策背景包括养老金收付压力(2.3亿灵活就业者仅三成参保)及企业违规操作[17][18] - 企业需职工签字确认缴费基数,违规需补缴并支付经济补偿(如月薪5000元工作2年可获1万元补偿)[20][21] - 低收入群体可能面临负担加重(如月薪2800元按4000元基数缴费,实际负担15.7%)[23] -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或转向兼职/外包,个人到手工资可能减少[22] 信息筛选标准 - 优质信息需具备长保质期(如债券利率原理分析)[27][28] - 高含金量内容通常凝结大量思考(如《穷查理宝典》、巴菲特股东信)[29][30] - 筛选建议包括避开热点、选择经典书籍(豆瓣8分以上/出版超10年)、系统性知识框架[31] 投资组合表现 - 权益类中嘉实中证500ETF年内涨幅11.55%领先,博时标普500ETF近一周下跌0.21%[34] - 固定收益类博时中债1-3年国开行A年内累计涨幅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