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犯罪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从源头预防证券基金领域犯罪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00:15
证券基金行业金融犯罪案件统计 - 2022年1月至2025年6月证券基金从业人员金融犯罪案件约207件 [2] - 业务行为类犯罪181件占比87% 职务廉洁类犯罪26件 [2] - 涉及自然人被告人372人 法人被告人2个 [4] 犯罪类型分布 - 业务行为类犯罪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主共167件 [2] - 职务廉洁类犯罪以受贿罪为主共14件 [2] - 私募基金管理人涉案186件占比89.9% 证券公司涉案17件 [2][9] 犯罪趋势变化 - 犯罪总量从2022年116件降至2025年上半年10件 [3] - 业务行为类犯罪从108件降至5件 职务廉洁类犯罪保持每年5-8件 [3] - 2024-2025年职务廉洁类犯罪可能出现攀升趋势 [3] 犯罪主体特征 - 业务行为类犯罪专科95人本科94人 职务廉洁类犯罪硕士13人博士9人 [5] - 业务行为类犯罪一般员工165人 职务廉洁类犯罪高管22人占比73.33% [5] - 职务廉洁类犯罪男性超90% 硕士以上学历近80% 高管超70% [8] 犯罪行为特点 - 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占比98.4% 最高67亿元最低50万元 [6][7] - 业务行为类犯罪1亿元以上达60件 职务廉洁类犯罪全部超100万元 [7] - 共犯案件145件占比70.05% 其中窝案118件内外勾结型16件 [7][8] 文化成因分析 - 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见利忘义现象 [9] - 职业道德失范滋生职务廉洁类犯罪 [9] - 私募机构合规文化薄弱导致风险集中 [9] - 潜规则误读导致知法犯法频发 [9] 行业文化建设措施 - 文化建设需覆盖全行业各类型企业 [10] - 健全金融文化培育机制与法治保障体系 [11] - 强化关键岗位职业道德与廉洁教育 [12] - 将私募机构纳入行业文化体系建设 [12]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源头预防证券基金领域犯罪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20
● 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于丽红 业务行为类犯罪数量居多 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法院一审已判决及监察机关已立案、检 察机关已批准逮捕(已明确涉案罪名)的证券基金从业人员金融犯罪案件约207件。 从犯罪行为类型来看,业务行为类犯罪显著多于职务廉洁类行为犯罪。按犯罪行为是否侵犯职务廉洁, 可分为业务行为类犯罪与职务廉洁类行为犯罪。前述207件案件中,业务行为类犯罪共181件,涉186个 罪名,占比87%,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最多,为167件。职务廉洁类行为犯罪共26件,涉30个 罪名,其中受贿罪案件最多,为14件(含监察委已立案未判决4件)。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2024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 的意见》,强调坚持"零容忍";2025年2月,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依法从严打击 证券违法犯罪,将着力推动行刑双向衔接,加快构建立体化追责体系。 厉行法治固然有助于金融秩序安全稳定,但培育和强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 ...
落马副行长出狱后当网红,抖音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8-26 12:14
事件背景 - 一名自称民生银行某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开通社交账号 通过讲述入狱前经历受到网友关注 该账号一周内收获粉丝2.2万 [1][4] - 平台核查认定账号内容违反社区公约 已对账号进行禁言处置并下架视频 [4][5] 涉案人员背景 - 肖某生于1983年 曾任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客户经理、理财部门经理、见习行长助理等职务 2014年底起担任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副行长 [10] 案件详情 - 案件主犯为时任支行行长张某 以高息为诱饵诱骗被害人签订虚假理财产品协议 骗取147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27.46亿元 [10] - 肖某因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被二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9万元 [10]
落马副行长出狱后当网红?平台:账号下架!禁言!
中国青年报· 2025-08-26 09:13
账号运营情况 - 账号主体为自称前银行行长的42岁男性肖某 以犯罪经历为内容吸引关注 粉丝量达2.2万[1][5] - 账号在8月19日发布首条视频 至8月26日被处置前共获赞3.8万[1][5] - 平台核查认定内容违反社区公约 已采取禁言及下架全部作品的处置措施[1][3] 涉案背景 - 肖某原任职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 历任客户经理 理财部门经理及副行长等职务[7] - 其涉案与支行行长张某实施的诈骗案相关 张某以高息诱骗147名被害人签订虚假理财协议 涉案金额达27.46亿元人民币[7] - 法院最终认定肖某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9万元[7]
青海银行一分行行长为父亲等购房,收百万贿赂获刑!下属曾送2.8万紫砂壶
新浪财经· 2025-07-18 00:05
案件概述 - 青海银行某市分行行长吴某某在任职期间多次收受贿赂,涉及金额合计120余万元 [1][2][3] - 受贿方式包括为亲属购房获取差价优惠及现金返点,其中两套房产差价达41.66万元,现金返点18万元 [3][4] - 吴某某还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小卖部提供便利,涉及装修费5000元、进货费1.93万元及未支付租金1.8万元 [4][5] 受贿细节 - 2013年吴某某父亲购房时,房产基准价56.74万元与实际支付价40.17万元相差16.57万元,同时收受现金18万元 [3] - 2016年以每平米2800元低价为亲属购房,两套房产差价41.66万元,另收受垫付款44万元 [4] - 下属储某在2014-2016年间通过贷款审批收受现金贿赂,单笔最高达5万元 [6][7] 行贿方式 - 房地产公司通过低价售房、垫付房款等方式行贿,其中西宁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单位行贿罪 [4][10] - 贷款客户通过现金、礼品(如香烟、紫砂壶)行贿,其中10条中华香烟价值7000元,10条冬虫夏草香烟价值5000元 [6][7][10] - 储某为晋升向吴某某赠送价值2.8万元紫砂壶,资金来源于贷款客户王某 [1][7] 法律认定 - 法院认定青海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其职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8][9] - 储某上诉辩称非国家工作人员被驳回,维持受贿罪原判 [8][9] - 最终判决:吴某某获刑4年罚金20万元,储某获刑3年罚金20万元,西宁某房地产公司罚金30万元 [10]
加拿大国家税务部长商鹏飞:G7部长在供应链、金融犯罪和增长政策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我们正走在减少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良好轨道上。
快讯· 2025-05-22 18:54
G7部长会议进展 - 七国集团部长在供应链韧性、打击金融犯罪和经济增长政策三大领域仍需深化协作 [1] - 当前政策路径已有效降低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1] 注:根据任务要求,未包含风险提示等无关内容,且原文未涉及具体行业/公司数据,故未作单位换算处理
G7财长会开幕,援乌是焦点议题
环球时报· 2025-05-21 23:10
G7财长会核心议题 - G7财长会聚焦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核心议题包括制造业产能过剩、非市场行为及金融犯罪 [1] - 加拿大财长商鹏飞强调会议目标是"恢复稳定和增长",但承认美国新关税导致的紧张将持续 [1] 美国与G7盟友的分歧 - 美国财长贝森特计划推动G7联合应对中国经济政策,但其他成员国希望向美方表达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担忧并寻求共同点 [1] - 部分G7成员试图集体对美施压,但预计难以实现 [1] - 与会官员预期不会达成新贸易协议,因特朗普政府坚持盟友服务美国利益 [1] 乌克兰援助议题 - 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呼吁加强制裁俄罗斯,包括降低G7设定的每桶60美元俄原油出口价格上限 [1] - G7财长会将发表支持乌克兰的声明,但措辞宽泛且不涉及具体制裁措施 [1] - 德国财长克林贝尔警告G7应停止内斗并明确支持乌克兰立场 [1]
加拿大财长:乌克兰重建工作总耗资超5000亿美元
快讯· 2025-05-20 23:14
七国集团财长会议讨论议题 - 七国集团围绕关税问题存在紧张 [1] - 七国集团的任务是恢复稳定和增长 [1] - 会议将讨论产能、非市场行为和金融犯罪等问题 [1] 乌克兰重建工作 - 乌克兰重建工作总耗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 [1] - 加拿大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1] - 七国集团财长将讨论与乌克兰重建有关的所有必要、关键问题 [1]
加拿大财长:七国集团将讨论产能过剩、非市场行为和金融犯罪。
快讯· 2025-05-20 22:32
七国集团议题讨论 - 加拿大财长表示七国集团将讨论产能过剩问题 [1] - 非市场行为被列入七国集团讨论议程 [1] - 金融犯罪将成为七国集团重点讨论议题之一 [1]
导演邱礼涛:拆解股市内幕,拍一部属于当下的金融犯罪片
第一财经· 2025-05-06 07:33
电影票房表现 - 《猎金游戏》截至5月5日21时票房突破1.34亿,24时达1.35亿,成为五一档票房亚军 [1][1] - 导演邱礼涛2023-2024年有六部影片公映,其中《莫斯科行动》票房达6.64亿 [4] 导演创作背景 - 邱礼涛以高产多类型著称,代表作包括《拆弹专家》《扫毒》系列,擅长动作场面设计 [4] - 《猎金游戏》是其首次尝试金融题材,突破以往动作片模式 [4] - 创作动机源于观察到现代金融已融入生活,但反映当代金融题材的影视作品稀缺 [4] 电影主题内容 - 影片通过投行师徒视角揭示金融行业运作规则,展现资本操纵市场的内幕 [7] - 主线围绕科创公司卓能上市被投行蓝石设局,导致股民成为资本博弈牺牲品 [7] - 刻画了保洁员、白领、外卖小哥等普通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遭受损失的群像 [7] 金融行业描写 - 影片揭示投行在估值和尽职调查中的专业操作流程 [9] - 展现金融从业者面临的专业操守与利益诱惑的冲突,如"砍估值等于砍奖金"的行业潜规则 [9] - 通过师徒分道扬镳的剧情,反映新人职场晋升与道德底线的抉择困境 [11] 社会现实映射 - 导演通过自身炒股经历,指出普通股民缺乏基本面分析能力的普遍现象 [5] - 揭示"听消息炒股""盲目加杠杆"等非理性投资行为的高风险性 [5][8] - 借金融题材探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与职业操守问题 [12] 创作理念 - 影片并非否定股市,而是揭示资本异化导致金融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初衷的现象 [7] - 通过类型片形式实现商业性与社会批判性的平衡,延续导演一贯的现实关切风格 [12] - 塑造坚守底线的金融从业者形象,寄托对行业理想主义的期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