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魔咒

搜索文档
贵州茅台重夺“股王”宝座基金加仓 大股东不低30亿增持获27亿贷款承诺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47
股价竞争态势 - 寒武纪在2025年8月27日至29日期间股价短暂超越贵州茅台 最高达1587.91元/股 但仅维持两个完整交易日后被反超 [1][5] - 9月5日寒武纪收盘价1281.46元/股 较贵州茅台1483元/股低201.54元 [5] - 历史上中国船舶(2007年300元/股)、海普瑞(2010年188.88元/股)、全通教育(2015年199.9元/股)等公司股价均曾短暂超越贵州茅台但未能持续 [7] 贵州茅台基本面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 同比增长8.89% 营业收入910.94亿元 同比增长9.16% [3][10] - 综合毛利率长期稳定在90%以上 净利率超50% 资产负债率持续低位 [10] - 200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361.12亿元 平均分红率58.22% 2022-2024年分红率均超75% [10] 股东支持举措 - 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金额30亿-33亿元 [2][11] - 茅台集团获农行贵州省分行提供不超过27亿元专项贷款承诺用于增持 [1][12] - 公司已完成60亿元股份回购 累计回购392.76万股并予以注销 [11] 行业地位与市场认知 - 贵州茅台被称为A股"股王" 其股价稳定性形成所谓"茅台魔咒" [4][6]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企业被市场称为"国产英伟达" 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 但上市AI芯片公司数量稀少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基金公司持有贵州茅台9298.02万股 较一季度增加230.84万股 [12] 寒武纪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与国内互联网厂商及智算中心合作密切 [4] - 2025年以来股价突破千元 成为A股第二高价股 被市场称为"寒王" [4]
跌近15%!寒王遇「茅台魔咒」,这只是开始?
36氪· 2025-09-05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存在"茅台魔咒"现象 即公司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后往往出现下跌趋势 寒武纪成为最新案例 其股价在超越茅台后迅速转跌[1][9] - 历史数据显示14家曾超越茅台股价的公司中 仅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在一年后保持上涨 其余均下跌 一年后平均跌幅达15.14%[2] - 寒武纪市盈率达514倍 显著高于历史平均值232倍 且为行业平均水平的26倍 存在严重高估[2][8][9] 历史股价表现分析 - 50%的公司(7/14)在超越茅台后一个月内即开始下跌 其中5家公司在一年内持续下跌[3] - 超越时点集中在2015年大牛市期间 多属移动互联网板块 反映当时板块泡沫膨胀[3] - 暴风科技退市前股价较2015年高点下跌99% 全通教育股价跌至巅峰时刻的15%[4][5] 估值水平比较 - 历史14家公司超越茅台时平均市销率(PS)35倍 平均市盈率(PE)212倍[2] - 寒武纪当前PS达144倍 PE达514倍 均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8] - 寒武纪最高市盈率达行业近58倍 显示极端估值泡沫[9] 市场环境对比 - 2015年A股全年涨幅57% 2025年至今涨幅21% 市场环境存在差异[9] - 2015年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杠杆崩塌 当前风险来自地缘政治/全球经济衰退/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9]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代表 受外部风险因素影响更为直接[9] 行业特征分析 - 历史超越案例多源于题材炒作(如移动互联网)而非业绩支撑[6][7] - 寒武纪上涨动力来自AI热潮和国产替代概念 与历史泡沫形成机制相似[7][8]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承认股价显著偏离基本面[9]
跌近15%!寒王遇“茅台魔咒”,这只是开始?
36氪· 2025-09-05 02:53
茅台魔咒历史表现 - 历史上14家公司股价超过茅台 其中12家在一年内转跌 仅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保持上涨[4] - 半数公司在成为股王后一个月开始下跌 其中5家一年内持续下跌 包括吉比特 中文在线 长春高新 海普瑞和世纪鼎利[5] - 超越茅台的公司主要集中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鼎盛时期 包括暴风科技 安硕科技等题材炒作标的[5][8] 典型案例分析 - 暴风科技2015年5月14日以327元股价超越茅台 牛市末期资金炒作推高股价 但6月遭遇断崖式下跌[5] - 暴风科技因转型失败 盲目扩张 业绩亏损及创始人入狱等问题 市值从高点蒸发99% 最终以0.28元退市[6] - 全通教育凭借互联网+和并购重组维持半年涨势 2016年动态市盈率达1600倍 但2017年一季报首次亏损后股价跌至巅峰15%[6] 寒武纪当前状况 - 寒武纪8月27日盘中触及1465元 超过茅台成为股王 但次日转跌 9月4日大跌14.45%至1202元 同日茅台微跌0.53%至1472.7元[1][9] - 公司市盈率达514倍 显著高于历史14家公司232倍的平均水平 且为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6倍[7][9] - 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承认股价显著偏离基本面 股价走势与历史遭遇茅台魔咒公司高度相似[9] 市场环境对比 - 2015年A股从3300点涨至5178点 涨幅57% 而2023年从3150点震荡至3800点 涨幅21% 未出现疯牛行情[9] - 2015年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杠杆崩塌 当前风险来自外部地缘政治 全球经济衰退及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10] - 寒武纪作为AI芯片标的 受地缘政治和AI市场狂热影响更大 与移动互联网泡沫时期特征高度相似[8][10]
跌近15%!寒王遇「茅台魔咒」,这只是开始?
36氪· 2025-09-04 13:10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存在"茅台魔咒"现象 即公司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后往往开始下跌 最新挑战者寒武纪在股价超越茅台后迅速转跌 其514倍PE估值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32倍 反映出AI题材炒作下的极端高估状态[4][5][16] - 历史数据显示14家曾超越茅台股价的公司中 仅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在一年后保持上涨 其余均出现下跌 其中半数在一个月内转跌 且移动互联网时期公司普遍缺乏业绩支撑[8][9][15] - 寒武纪当前处境与2015年移动互联网泡沫时期高度相似 受AI狂热和地缘政治因素推动 但估值偏离基本面 股价在超越茅台后已出现大幅回调[15][16][17] 历史股价表现分析 - 14家曾超越茅台的公司超越后一年平均跌幅达15.14% 其中7家在一个月内即转跌 5家在一年内持续下跌[8][9] - 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是唯二在超越茅台一年后保持上涨的公司 涨幅分别为53.15%和58.81%[8][9] - 暴风科技在2015年5月14日超越茅台后遭遇股灾 退市前股价较327元高点下跌99%[9][10] - 全通教育凭借并购维持半年涨势 但2017年一季报亏损导致股价跌至巅峰期的15%[11][12] 估值水平比较 - 历史14家公司超越茅台时平均PE为232倍 而寒武纪高达514倍 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8][16] - 寒武纪滚动市盈率最高达行业平均的58倍 当前为行业平均的26倍[17] - 2015年移动互联网公司估值普遍高企 暴风科技PE达910倍 安硕信息350倍 全通教育387倍[8] 市场环境对比 - 2015年A股从3300点暴涨至5178点 涨幅57% 而2025年从3150点震荡至3800点 涨幅21% 市场整体涨幅较为温和[17] - 2015年风险主要来自内部杠杆崩塌 2025年风险更多来自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衰退 对寒武纪等科技公司影响更直接[17] - 寒武纪于8月28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承认股价偏离基本面 截至9月4日股价较1587元高点下跌24.3%至1202元[17] 行业特征分析 - 历史上超越茅台的公司多集中在移动互联网板块 如视频、金融、游戏等细分领域[9][14] - 当前寒武纪代表AI芯片国产替代题材 受AI热潮和地缘政治双重驱动[15] - 历史公司普遍缺乏业绩支撑 依靠题材炒作推高股价 牛市结束后资金退潮导致大跌[15]
三个降温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56
市场降温信号 - 沪指8月27日单日下跌1.76% [1] - 国金证券将新开融资账户的保证金比例从80%调高至100% 融资杠杆从1.25倍降至1倍 [2][3] - 目前仅国金证券单独调整 尚未出现全行业跟进 [3] 个股表现警示 - 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 [5] - 历史上中国船舶(2007年300元) 海普瑞(2010年188.88元) 东方园林(2010年229元) 暴风科技(2015年327.01元) 全通教育(2015年199.9元) 安硕信息(2015年400元) 石头科技(2021年1494.99元)等超越茅台股价的公司最终均出现大幅下跌 [6] - 该现象表明市场可能处于相对高位 [6] 平台监管动态 - 微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重点打击无资质荐股 传播虚假信息和诱导诈骗等行为 [8] - 类似监管行动在2024年10月已处理上万个违规账号 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期也在加强整顿 [9] - 平台举措旨在净化网络环境并保护投资者权益 [9]
恒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周聪: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茅台魔咒”是否会再现?
财富在线· 2025-09-01 10:06
核心观点 - 寒武纪股价在2025年8月27日盘中短暂超越贵州茅台 但当日股市出现显著下跌 上证指数下跌1.76% 深圳成指下跌1.43% 引发市场对"茅台魔咒"现象的讨论[1] - 科技行业龙头短期超越茅台具有行业周期性与估值泡沫特征 但长期维持难度较大 而白酒行业代表企业凭借业绩稳定性和行业永续性保持市场标杆地位[2] - 寒武纪本次超越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趋势 但公司当前估值水平显著高于国际同业 存在短期高估风险[3] 行业特征分析 - 科技行业呈现强爆发性但弱持续性特征 风口行业龙头易短期超越茅台 如2015年互联网+时期的网宿科技 2021年新能源时期的石头科技[2] - 白酒行业具备千年行业基础 行业生命周期无限 龙头企业拥有长期稳定业绩增长 高现金流 高分红和高净资产收益率特性[2] - 芯片半导体行业为当前持续风口 行业天花板较高 代表中国经济从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方向[3] 估值比较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亿元 预计全年净利润20亿元 当前市值6000亿元 对应市盈率300倍[3] - 英伟达市值30万亿元 市盈率60倍 寒武纪估值水平达到英伟达5倍[3] 市场象征意义 - 贵州茅台在A股市场长期被视为股价和市值超越的标杆 具有珠穆朗玛峰式的心理地位[3] - 科技企业超越茅台现象反映中国经济格局变革 科技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房地产成为新经济驱动力[3]
芯片巨头动态频出,A股芯片板块面临调整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8-31 17:43
芯片板块近期动态 - A股芯片板块股价大幅上涨 涉及设计及代工企业 [1] - 寒武纪 中芯国际 华虹公司发布公告 可能影响板块及大盘走势 [1] 寒武纪业绩与估值 - 股价从7月10日530元飙升至8月29日1492元 8月28日逼近1600元 超过贵州茅台1480元 [1] - 2024年亏损4.5亿元 但中期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3] - 滚动市盈率5117.75倍 动态市盈率约300倍 远高于市场合理水平 [3] - 成为第14只股价超越茅台的股票 面临"茅台魔咒"风险 [3] 中芯国际资本运作 - 增发A股筹资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实现全资控股 [3] - 当前持有中芯北方51%股权 其余49%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持有 [3] - 优化股权结构 为国有股东提供套现退出机会 [3] 华虹公司资本运作 - 增发A股收购上海华力微股权 从原持股2.5%增至收购97.4988% [4] - 交易对手方获得股权及现金 实现非上市公司股东向上市公司股东转换 [4] - 避免同业竞争 为国家队及地方队提供套现退出途径 [4] 市场影响与趋势 - 系列公告被视为芯片板块降温信号 寒武纪风险提示最明显 [6] - 华虹增发包含套现条款 中芯国际方案尚未明确 [6] - 半导体国家队投资从非上市公司股权转向上市公司股权 套现退出将成普遍操作 [6] - 个股轮动机会仍存 但需警惕投机性疯牛行情 倡导慢牛格局 [7] 上海华力微电子基本情况 - 注册资本203.619.2198万元 成立于2010年1月18日 [6] -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制造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6] - 注册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法定代表人秦健 [6]
创新高!寒武纪收盘价逼近1600元,“茅台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9 03:20
寒武纪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7日盘中最高触及1464.98元,超越贵州茅台同期股价1460.94元 [1] - 当日收盘价回落至1372.1元,涨幅收窄至3.24%,被茅台1448元反超 [1] - 8月28日收盘价达1587.91元,再度超越茅台1446.10元成为A股新高 [14] 中国船舶案例 - 2007年5月股价111.62元超越茅台,10月突破300元成为两市唯一300元股 [4] - 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同比增30%、132%、131%,全球份额达23%、42%、33% [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净利润从41.6亿骤降至2012年1.7亿,股价下跌90% [5] - 2025年完成与中国重工合并,总资产超4000亿,年营收超1300亿,手持订单全球份额27% [5] 海普瑞案例 - 2010年5月上市发行价148元,次日冲高至188.88元,市值超750亿,同期茅台仅130元 [7] - 上市次年营收同比下滑35.26%,净利润下滑48.57% [7] - 肝素原料药市占率从40%滑落至15%,当前股价12.88元 [7][8] 东方园林案例 - 2010年股价达229元/股,同期茅台约150元 [9] - 园林绿化投资从2001年不足200亿飙升至2012年1800亿 [9] - 2017年后负债率突破70%,2020-2023年累计亏损155.6亿,2023年净资产为负触发退市警示 [9] - 当前股价2.35元 [10] 暴风集团案例 - 2015年5月股价达327.01元(复权价),市值超400亿,同期茅台260元 [11] - 2015年市盈率超1000倍,净利润仅1.7亿不足市值0.4% [11] - 2018年营收11.27亿同比降41%,净亏10.9亿,经营现金流-6.2亿 [11] - 2020年退市时股价0.28元 [11] 石头科技案例 - 2021年股价最高1494.99元超越茅台 [12] - 创始人套现8.88亿投入造车,首款车型年销仅13809辆 [12] - 一季度净利润跌39.55%,销售费用增144%至21.65亿,毛利率从53.8%降至44.6% [12] - 当前股价211.15元 [13] 行业特性分析 - 中国船舶属订单驱动型周期行业,兴衰反映全球贸易与产能周期 [6] - 海普瑞技术壁垒被攻破后丧失竞争优势 [7] - 东方园林受政策调整影响,PPP项目叫停导致现金流断裂 [9] - 暴风集团依赖概念炒作,缺乏核心盈利能力支撑高估值 [11] - 石头科技研发投入不及销售费用1/3,AI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滑 [12] 估值比较 - 贵州茅台PE(TTM)20倍,寒武纪PE(TTM)595倍 [14] - 寒武纪拥有1556项专利壁垒,被称为"中国英伟达" [14]
寒武纪一度问鼎“股王”!这些公司股价也曾超越茅台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2:12
寒武纪股价表现 - AI芯片巨头寒武纪股价于8月27日午后一度涨超10% 最高触及1464.98元/股 短暂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 [5] - 寒武纪股价随后冲高回落 股王宝座得而复失 引发市场对"茅台魔咒"的讨论 [5] 历史股价超越茅台的个股表现 - 自2007年初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后 十余只股票股价曾超过贵州茅台 [5] - 中国船舶和洋河股份股价压制贵州茅台持续时间最长 约一年 [5] - 暴风科技2015年5月14日股价首次超越茅台 一周后见顶 三个月内累计跌幅达70% 已于2018年退市 [5] - 吉比特2017年3月14日上市后三日涨幅64% 累计涨幅达365% [3] - 中文在线2015年11月23日上市后三日涨幅23% 累计涨幅达725% [4] - 安硕信息2015年3月24日上市后三日跌幅40% 但累计涨幅达903% [4] - 全通教育2015年2月17日上市后三日跌幅81% 累计涨幅达978% [4] - 飞天诚信2014年7月14日上市后三日跌幅33% 累计涨幅达1211% [4] - 网宿科技2014年2月10日上市后三日涨幅31% 累计涨幅达1570% [4] - 长春高新2014年1月15日上市后三日涨幅102% 累计涨幅达1769% [4] - 海普瑞2010年5月6日上市后三日跌幅72% 累计涨幅达1952% [4] - 洋河股份2010年4月20日上市后三日涨幅148% 累计涨幅达1721% [4] - 世纪鼎利2010年3月25日上市后三日跌幅66% 累计涨幅达1555% [4] - 神州泰岳2010年3月19日上市后三日涨幅37% 累计涨幅达1546% [4] - 中国船舶2007年4月9日上市后三日跌幅17% 累计涨幅达2705% [4] 茅台魔咒现象分析 - "茅台魔咒"指股价超过贵州茅台的上市公司此后均会被茅台反超 [5] - 超越原因包括炒作降温 基本面难以支撑股价下跌 "高送转"摊薄股价 以及茅台涨幅更大 [5] - 多数股票超越茅台时间短暂 最短不足一天 [5]
寒武纪股价短暂问鼎A股,能否打破“茅台魔咒”成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8-28 06:50
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在8月27日盘中一度飙升至1464.98元每股,短暂超越贵州茅台的1460.66元,成为A股"新股王",随后股价调整,贵州茅台重新夺回领先地位,目前两家公司是A股市场仅有的两只千元股 [1] 财务业绩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47.82%,净利润达到10.38亿元,成功扭转多年亏损局面 [1] - 公司自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以来业绩持续强劲,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达到3.55亿元 [1] 市场预期与评级 - 寒武纪凭借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有望在中长期受益于自主可控主线 [1]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并大幅提高其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 [1] 历史对比与市场现象 - A股历史上挑战茅台"股王"地位的公司多数最终失败,包括飞乐股份、真空电子、石头科技、爱美客及禾迈股份等,这些公司股价曾突破千元甚至短暂超越茅台,但随后大幅回调,截至8月26日股价回落至113元至208元不等 [2][4] - "茅台魔咒"现象背后原因包括"高送转"导致的股份稀释以及题材炒作退潮后基本面无法支撑高估值,部分企业如石头科技、爱美客已出现业绩同比下滑 [4] 估值与风险因素 - 寒武纪动态市盈率高达343倍,远高于行业中位值73.92倍 [5] - 公司目前严重依赖单一场景和大客户,产品迭代和生态建设还需时间验证 [5] - 国际芯片供应环境变化及国内AI算力需求增速放缓可能对高增长态势构成挑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