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出售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电气附属拟358万元出售海航天津中心发展的10.5%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9 13:07
本次拟出售所持10.5%股权且本集团将不再于参股公司经营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于出售事项完成 后,收到的所得款项净额亦有助于增加本集团的现金流。 于本公告日期,参股公司天津中心为本集团的合营企业,由转让方拥有10.5%股权。出售事项完成后, 本集团将不再持有参股公司的任何股权,其业绩将不再于本公司分佔合营企业业绩中反映。 本次出售参股公司少数股权,有利于本集团盘活资产和整合资源,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提升本集团抵御 风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东北电气(00042)发布公告,于2025年9月29日,本公司以及转让方海南逸唐飞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海南 逸唐,本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受让方北京海鸿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海鸿源)订立股权 转让协议,转让方同意出售,而受让方同意收购参股公司海航天津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天津中心)的 10.5%股权(即本集团于参股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58万元(相当于约391.5万港元)。 ...
东北电气(00042.HK)拟358万元出售海航天津中心10.5%股权
格隆汇· 2025-09-29 13:02
本次出售参股公司少数股权,有利于集团盘活资产和整合资源,补充流动资金需求,提升集团抵御风险 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本次拟出售所持10.5%股权且集团将不再于参股公司经营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 于出售事项完成后,收到所得款项净额亦有助于增加集团现金流。 格隆汇9月29日丨东北电气(00042.HK)公告,于2025年9月29日,公司以及转让方海南逸唐飞行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海南逸唐",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受让方北京海鸿源企业管理谘询有限公司("北京 海鸿源")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据此,转让方同意出售,而受让方同意收购参股公司海航天津中心发展有 限公司("天津中心")的10.5%股权(即集团于参股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58万元。 于本公告日期,参股公司天津中心为集团的合营企业,由转让方拥有10.5%股权。出售事项完成后,集 团将不再持有参股公司的任何股权,其业绩将不再于公司分占合营企业业绩中反映。 ...
百亿境内债重组方案获通过,旭辉宣布出售永升服务8.24%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13
公司股权交易 - 旭辉控股拟向LMR出售永升服务8.24%股权 对应约1.42亿股普通股 最终数量可协商调整[1] - 交易价格设定为每股至少1.936港元 较2025年9月25日收盘价溢价10%[1] - 通过提供增信担保形式实现溢价出售 避免大宗配售需大幅折价处置的情况[1] 交易性质与投资方背景 - LMR作为财务投资者 交易属于以股权增长策略为核心的财务投资 不寻求参与永升服务管理[2] - LMR投资者基础由机构投资者及高净值人士组成 其投资经理持有香港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2] - 交易完成后旭辉控股仍间接持有永升服务约23.54%股权 林氏家族保持主要股东地位不变[2][4]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永升服务为联交所上市的综合型物业管理服务商 2023年底完成去地产化更名[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业务覆盖中国100座城市 总合约建筑面积35.49亿平方米[3] - 在管建筑面积达25.37亿平方米 服务超过11.2万户家庭[3] 公司债务重组进展 - 旭辉控股7笔境内债券重组方案获持有人会议通过 涉及本金约100.61亿元[6] - 重组涉及债券包括H22旭辉1 HPR旭辉1 H20旭辉3等多笔公司债[6] - 重组将缓解公司流动性压力 改善财务状况和资产负债表[7]
新 希 望:没有出售民生银行股权的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7:20
公司财务与战略 - 公司目前盈利情况良好 [1] - 公司没有出售民生银行股权的计划 [1]
丘钛科技拟出售印度丘钛51.08%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0:31
交易概述 - 丘钛科技子公司印度丘钛与Dixon签订协议 Dixon以55.3亿印度卢比(约4.47亿元人民币)总代价收购印度丘钛51.08%股权 [1] - 交易通过股份购买和股份认购方式完成 [1] - 交易后丘钛科技保留印度丘钛48.92%股权 印度丘钛不再作为附属公司而是联营公司按权益法入账 [1] 交易影响 - 丘钛科技将继续向印度丘钛提供贷款 维持运营连续性且贷款条款保持不变 [1] - 该贷款将为集团带来利息收入 同时有助于维持印度丘钛运营并提升产能 [1] - 董事会认为此举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并将通过产能提升影响集团业绩 [1]
丘钛科技(01478)拟55.3亿印度卢比出售印度丘钛51.08%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2:59
交易概述 - 丘钛科技印度子公司51.08%股权被Dixon收购 总代价55.3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4.47亿元)[1] - 交易包含股份购买代价42.8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3.46亿元)及股份认购代价12.5亿印度卢比(约人民币1.01亿元)[1] - 交易完成后集团保留印度丘钛48.92%股权 该公司不再作为附属公司合并入账[1] 财务安排 - 集团向印度丘钛提供的贷款将继续维持 构成财务资助[1] - 贷款协定利率较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更有利 预计贷款年期内产生利息收入约471.5万美元(约人民币3348.3万元)[2] - 贷款条款在交易完成后保持连续性 无任何修订及差异[2] 战略影响 - 贷款支持印度丘钛维持营运并提升产能 改善其运营状况[2] - 印度丘钛将按权益法在集团财务报表中反映为联营公司 其表现继续影响集团经营业绩[2] - 交易条款被认定为正常商业条款 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2]
G42拟减持Presight AI2%股份 通过ABB筹资逾1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16:34
股权交易结构 - G42通过加速簿记构建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子公司Presight AI的2%股权[1] - 交易完成后G42持股比例从70.5%降至68.5%[1] - 预计筹集资金略高于1亿美元[1] 交易参与方 - 阿布扎比第一银行和富瑞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和联席账簿管理人[1] - 国际证券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1] - G42为本次交易唯一卖方 无其他股东参与[1] 交易时间安排 - 发行立即启动[1] - 最终条款预计2025年9月4日确定[1] - 结算预计2025年9月10日左右完成[1]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向多国投资者开放以扩大投资者基础并提升机构化程度[1] - 增加自由流通量并提高流动性 为纳入富时新兴市场指数做准备[1] - G42承诺对出售额外股票实施180天锁定期[1] 资金流向 - 全部收益归G42所有[1] - 不影响Presight AI的运营及其他股东权益[1]
昂立教育:拟8万英镑出售KPS 10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8万英镑(约76.01万人民币)对价出售Kensington Park School Limited(KPS)100%股权给Hong Kong KS Education Group Limited或其指定公司 [1]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1] - 交易对方实际控制人黄晓华资信状况良好 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 财务影响 - 交易预计产生约2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KPS股份 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 [1]
YGM TRADING(00375)拟出售YGM Retail 全部已发行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11 15:08
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签订买卖协议 出售YGM Retail全部股权及转让应收贷款 总代价3432万港元 [1] - 交易完成后 YGM Retail将授予YGM Marketing在香港及澳门的独家分销权及全球非独家生产权 协议有效期三年 [1] 业务重组 - 出售后集团传统业务将集中于香港及澳门市场 涵盖成衣制造/批发/零售/销售及市场推广 [2] - Ashworth品牌将根据分销制造许可协议由YGM Marketing特许经营 [2] 出售背景 - 特许经营商因全球零售环境疲弱 仅支付最低商标使用费 [2] - YGM Retail录得小幅亏损 董事会认为出售是套现Ashworth知识产权投资的适当时机 [2]
腾讯、京东出局,为什么星巴克中国要卖给他们
36氪· 2025-09-11 12:38
交易进展 -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已进入最后一轮谈判阶段 最终候选方包括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红杉中国和春华资本 交易结果将在10月底前敲定[1] - 腾讯、京东等产业投资基金未进入最终竞购名单 所有决赛圈参与者均为私募基金机构[1] - 星巴克全球计划保留30%股权 出售的70%股份由多个买家分摊 单一买方持股不超过30%[1] 交易结构设计 - 通过保留重要少数股权维持对中国业务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例如星巴克全球持有30%股权时仍可保持控制权[1][2] - 股权配置为未来市场复苏时实施股权回购预留灵活性 可重新全面收拢中国业务[2] - 私募基金机构更注重财务回报 对控股需求较弱 符合星巴克保持独立运营风格的需求[2] 战略考量 - 避免引入产业投资基金可能引发的"站队"风险 防止影响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意愿[2] - 腾讯同时投资竞争对手Tims天好中国可能带来利益冲突 Tims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7.14% 净亏损1.35亿元[2] - 中国市场数字化程度极高 由几大互联网平台主导 需要保持与多方平台合作的可能性[2] 可参考案例 - 麦当劳2017年以20.8亿美元出售80%中国业务 中信、凯雷和麦当劳全球分别持有52%、28%和20%股权[3] - 麦当劳中国引入本土资本后发展提速 2023年新开1000家店 成功实现低线市场下沉[3] - 凯雷2023年以18亿美元回售28%麦当劳中国股权 净收益约12亿美元 实现约6.7倍投资回报[3] 投资机构背景 - 凯雷集团具有成功操作麦当劳中国交易的经验 此次再次出现在最终候选名单中[3] - 春华资本2016年联合蚂蚁集团投资百胜中国4.6亿美元 后者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200亿美元 该项目IRR约28%[4] - 春华资本2020年以16亿美元私有化百胜中国外卖业务"宅急送" 18个月后以28亿美元出售给美团和KKR 实现1.7倍回报[4] 预期协同效应 - 引入私募资本有望帮助星巴克更敏捷应对市场变迁 更坚决推进下沉与数字化[5] - 通过本土团队主导能更贴近理解新一代消费者需求 提升品牌活力与盈利水平[3][5] - 参考麦当劳成功案例 通过门店焕新、强化咖啡业务和推出本土化产品系列实现增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