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燃料
icon
搜索文档
佛燃能源(002911.SZ):与香港中华煤气共同合作收购的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5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并批量销售
格隆汇· 2025-09-30 07:37
格隆汇9月30日丨佛燃能源(002911.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计划通过自有资金投资、 贷款融资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现1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额,通过股权收购或投资设立的方式,规 划打造合计产能为100万吨/年的绿色燃料及化工供应池。目前,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共同合作收购的内 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5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并批量销售,后续将投入资金对现有甲醇生产 线进行改造,最终形成30万吨/年绿色甲醇产能。 ...
9月绿色甲醇/绿氨动态汇总
势银能链· 2025-09-30 03:31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色燃料 群 9月,中国绿氨/绿色甲醇动态涵盖 开工、签约、备案、招/中标、认证 等全环节。从动态数量上 看,绿色甲醇领域尤为突出,共有10项重大进展。与此同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也展现出强劲势 头,共有8个动态,体现了"电-氢-醇-氨"协同发展的产业趋势。相对而言,纯绿氨项目数量较少, 为4项,但其中包含了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的供应链倡议,预示着绿氨作为未来船用燃料的巨大潜 力。 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投资规模巨大,多个项目投资超数十亿,年产能达十万吨级以上;二是 技术路线多元化与产业链协同深化,项目普遍采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生物质合 成"的技术组合,ALK与PEM电解槽技术均有应用。三是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国家试点、国际认 证与长期采购合同共同推动产业落地。 9月21日,华电调兵山风电制氢耦合1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39.45亿元,项目 计划建设450MW风力发电;295MW电解水制氢(计划采用"华电氢能" 3 ...
1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华电调兵山项目开工
势银能链· 2025-09-22 06:37
项目概况 - 华电调兵山风电制氢耦合绿色甲醇示范项目于9月21日正式开工 总投资39.45亿元[3] - 项目包括450兆瓦风电场及输变电工程、295兆瓦制氢储氢装置、80兆瓦/80兆瓦时储能电站和10万吨/年甲醇合成装置[3] - 项目年产绿氢1.9万吨 绿色甲醇10万吨[3] 项目进展 - 1月发布氢醇部分勘察设计服务招标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6] - 6月发布开工启动仪式项目谈判采购公告 沈阳宣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标[6] - 8月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6] - 9月初发布EPC总承包招标公告 项目进入全面建设关键阶段[6] 战略意义 - 项目是华电辽宁公司深化央地合作 聚焦氢基能源发展的标志性工程[3] - 采用"以项目促产业"发展思路 拉动制氢电源、PEM电解槽、碱性电解槽等装备制造企业落户铁岭市[5] - 为铁岭能源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3][5]
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面临风险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03:03
行业净零排放挑战 - 全球航运业绿色燃料需求激增但供应能力与规模化生产水平严重不足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已对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构成挑战 [1] - 航运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仍存不确定性 LNG与生物燃料对目标达成至关重要 不应在监管中被忽视或过度限制 [1] - 生物燃料应用核心难题是可持续原料供应有限且存在争议 全球缺乏足够可持续生物质或废油资源 强行推广可能引发土地利用变化或威胁粮食安全 [1] 生物燃料发展现状 - 2019-2023年全球航运业生物燃料使用量增长73% 但在行业总燃料消耗中占比仅0.73% 规模微不足道 [1] - 生物燃料仍是所有绿色燃料中最廉价选项 与超低硫燃料油相比价格溢价约1.5-3倍 显著低于绿色甲醇2-4倍和绿氨/绿氢3-8倍的溢价水平 [2] 脱碳进程结构性障碍 - 航运业面临目标与供应不同步问题 脱碳目标要求提高但绿色燃料生产增长缓慢 [2] - 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信号推进节奏不一致 包括监管政策、燃料定价、惩罚机制、供应稳定性和规模化潜力等因素制约产业发展 [2]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3周周报:《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20250922
中银国际· 2025-09-22 01: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长,2025年国内销量有望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松下能源目标2026年实现样品出货,SK On计划2029年商用 [1][2] - 光伏行业"反内卷"为主线,上游硅料、硅片、电池持续涨价,产能存在收缩预期 [1] -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明确,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链逐步理顺,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 [1]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07%,涨幅高于上证综指(下跌1.3%) [10] - 细分板块表现:锂电池指数上涨9.25%,风电板块上涨5.35%,工控自动化上涨2.93%,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09%,核电板块下跌0.73%,发电设备下跌1.06%,光伏板块下跌1.06% [2][13] - 个股涨幅前五:杭电股份(43.81%)、伟创电气(21.74%)、中一科技(14.75%)、意华股份(13.64%)、赣锋锂业(13.42%) [13] 锂电市场 - 主要材料价格环比持平:三元动力电池(0.415元/Wh,0%)、NCM523(11.55万元/吨,0%)、磷酸铁锂动力型(3.43万元/吨,0%) [14] - 部分材料小幅上涨:隔膜基膜(9μm)湿法(0.7125元/平方米,+1.79%)、六氟(国产)(5.75万元/吨,+1.77%) [14] - 碳酸锂价格企稳: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2万元/吨(+0.27%),工业级7.12万元/吨(+0.28%) [14] 光伏市场 -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致密料均价51元/kg(+2%),颗粒硅49元/kg(0%) [15][21] - 硅片价格上行:N型182mm/130μm硅片均价1.35元/片(+3.85%),210mm/130μm硅片1.7元/片(+3.03%) [16][21] - 电池片价格博弈:N型182mm电池片均价0.31元/W(0%),企业报价试图上调至0.32元/W [17] - 组件价格分化:国内TOPCon双玻集中项目价格0.67-0.68元/W,分布式项目0.66-0.70元/W [19] 储能市场 - 碳酸锂价格震荡: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万元/吨(较9月初小幅回落) [24][27] - 电芯价格小幅上涨:280Ah电芯均价0.298元/Wh(0%),314Ah电芯0.299元/Wh(+0.34%) [25][27] - 系统价格稳定:直流侧液冷集装箱(2h)均价0.40元/Wh(0%),交流侧液冷(4h)均价0.44元/Wh(-2.22%) [26][27] 行业动态 - 政策推动: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29] - 技术突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29] - 标准更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 [2][29] - 国际合作:英国与美国签署《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加速核电站建设 [2][29]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协议,总金额超60亿元,预计2026-2031年供应15.75万吨 [2][30] - 富临精工:宁德时代支付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2][30] - 中船科技: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总金额至高14.4亿美元 [2][29]
中船科技:签订约4000万美元的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格隆汇· 2025-09-16 08:22
业务拓展 - 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子公司与客户A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合同金额约4000万美元/年 最高供货量可达1.2亿美元/年 [1] - 合同可根据客户需求增加供货量 [1] 战略转型 - 合同签订助力公司从风电业务向绿色燃料业务延伸 [1] - 推动构建风电加绿色燃料一体化产业链 [1] - 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1]
中船科技(600072.SH):签订约4000万美元的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格隆汇APP· 2025-09-16 08:22
业务拓展 - 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子公司与客户A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 合同金额约4000万美元/年 最高供货量可达1.2亿美元/年 [1] - 合同支持根据客户需求增加供货量 供货弹性最高可达初始金额的三倍 [1] 战略转型 - 合同签订助力公司从风电业务向绿色燃料业务延伸 构建"风电+绿色燃料"一体化产业链 [1] - 业务延伸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1]
卓越新能以简易程序定增项目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3:28
再融资项目进展 - 卓越新能简易程序定增项目于9月15日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 [2] - 本次非公开发行由华福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2] 发行方案细节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7,190,795股 [2] - 发行价格为每股41.72元 [2] - 募集资金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 [2] 募投项目特点 - 项目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出HVO/SAF [2] - 采用废弃油脂为原料 [2] - 利用先进生化技术加工产出绿色燃料 [2]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实施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结构 [2] - 有助于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2] - 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并增强盈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2] - 符合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 [2]
航运减排临“大考”:从上海港出发,解码绿色燃料之需与机制之困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31
行业背景与政策框架 - 航运业承担全球超过80%贸易量 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 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3% [3] - 国际海事组织2025年4月批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 要求5000吨以上船舶分阶段减排 2050年实现净零 最早2028年1月1日起实施 [3] - 上海港2025年第一季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14万吨 为全球最高 新加坡港居第二为8.5万吨 [4] 上海港绿色转型进展 - 2025年7月11日完成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1000吨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标志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全链路贯通 [1] - 上海港2024年开始具备绿色甲醇加注能力 2025年甲醇加注搭靠申请9次 加注量超3.25万吨 较2024年500吨增长65倍 [6] - 成为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绿色甲醇和LNG加注能力港口 具备28万立方米甲醇储罐资质 [8][13] 绿色燃料产业链建设 - 中国2030年绿色甲醇需求预计达1200万吨 占全球市场近50% [8] - 国内绿色甲醇总规划产能近6000万吨/年 但实际建成产能仅22.1万吨/年 大部分项目处于前期可研阶段 [8] - 内蒙古规划产能约1837万吨/年 占全国30.6% 吉林规划649.1万吨 辽宁350万吨 [12] 技术挑战与成本分析 - 绿色甲醇制备存在四种技术路线:电制甲醇 生物质气化制甲醇 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 生物质发酵制甲烷再制甲醇 [13] - 电制甲醇项目全球规划产能20.6Mt/年 占比44% 生物质甲醇16.5Mt/年 [14] - 船舶从传统低硫燃油转向绿色甲醇 燃料成本将上涨340%至350% [14] - 绿氢生产成本33.9-42.9元/公斤 是煤制氢成本3-6倍 用电成本占电解水制氢成本70% [15] 成本优化路径 - 新疆库车项目通过光伏直连制氢 成本降至14.02元/公斤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 绿电制甲醇成本预计从4500-4600元/吨降至2100-2200元/吨 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从3500-3600元/吨降至1900-2000元/吨 [18] - 每标准箱使用绿色甲醇额外成本150-210美元 折算每件商品成本仅增加0.21美元 [19] 合作模式与融资创新 - 上港能源与中远海运 国家电投 中国中检共同签署绿色甲醇全产业链建设合作备忘录 [9] - 中远海运国际 吉电股份和上港能源共同出资成立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推动绿色甲醇产销 [21] - 全球绿色航运走廊数量从2022年21条增至2024年62条 利益相关方达244家 [26] 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 上海港参与4条绿色航运走廊建设:洛杉矶港/长滩港 汉堡港 智利瓦尔帕莱索港 新西兰奥克兰港 [26] - 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走廊成立能源保障 承运人和港口三个工作小组 计划2025年开始试点运营 [28] - 零排放海运买家联盟成员从17家扩展至40家 通过集体采购探索海运脱碳商业化路径 [30]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上海计划2030年形成航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 初步建成绿色燃料加注服务中心 [4] - 《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指出2027年远洋船舶绿色甲醇燃料消费量超10万吨 [25] - 推动新能源发电竞价上网 鼓励绿电直连发展 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 [17]
香港中华煤气(00003.HK):香港地区利润稳增汇率影响整体业绩
格隆汇· 2025-08-22 18:4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75.14亿港元同比增长0.1% 归母净利润29.64亿港元同比下降2.5% 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后核心利润实际增长5% [1] - 中期股息0.12港元/股 维持年度派息0.35港元/股 以8月2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达4.97%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31亿港元、65.43亿港元、69.11亿港元 对应PE分别为21.4倍、20.1倍、19.0倍 [5] 香港业务 - 燃气销售量14935TJ同比基本持平 居民用气提升抵消北上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 [1] - 保养月费调增0.5港元/月 基本定价上涨0.013港元/MJ 推动税后经营利润提升6%至21.5亿港元 [1] - 北部都会区发展带来5500TJ销气潜力 燃气较电力性价比持续凸显 长期价格具备提升空间 [1] 内地燃气业务 - 总销气量185.8亿立方米同比微降0.3% 工业用气76.3亿立方米与居民用气47.4亿立方米增量抵消商业及分销下滑 [2] - 城燃销气毛差提升0.04元/立方米至0.54元/立方米 居民气销售价格逆势上涨0.04元/立方米 [2] - 与"三桶油"长协落地并锁定海气资源 国际LNG供给释放背景下综合进气成本有望持续降低 [2] 接驳与延伸业务 - 居民接驳69.1万户同比下降5% 通过拓展乡镇及旧城改造市场控制降幅 [2] - 延伸业务税后利润2.5亿港元同比大幅提升39% 聚焦智慧厨房、保险和安全家居三大主线 [3] - 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4500万美元 借助香港市场经验加速内地市场渗透率提升 [3] 新能源业务 - 光伏发电量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光伏与能碳业务净利润合计1.72亿港元 归属公司利润1.16亿港元同比增长6% [4] - 绿色燃料业务税后经营亏损1.9亿港元 主要受SAF价格低迷影响 [4] - 内蒙古绿色甲醇厂2028年产能达30万吨/年 马来西亚SAF新厂下半年投产 EcoCeres公司产量及业绩有望改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