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政策、产业化进程、企业研发布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车企与电池企业深度协同,氧化物固态电池或将率先实现产业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6 01:13
氧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概述 - 以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锆、氧化钇、锂镧锆氧LLZO等)为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池的有机电解液和隔膜,通过锂离子在固体氧化物晶格中迁移实现电荷传输 [2] - 石榴石型LLZO因其高离子电导率(10⁻⁴~10⁻³ S/cm)、优异化学稳定性及宽电化学窗口,被视为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路线 [3] - 氧化物电解质热稳定性优异(耐800℃以上高温且不可燃),电化学窗口宽,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但室温离子电导率低于硫化物电解质,且固固界面接触较差需优化 [4] 全球固态电池发展态势 - 全固态电池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614GWh,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近30%(约180GWh) [8] - 美国研发进程领先,QuantumScape(氧化物体系)、Solid Power(硫化物)和SES(半固态)进入A样或B样阶段,电芯能量密度达300–400 Wh/kg [8] - 欧洲多路线并行:法国BlueSolutions实现聚合物电解质电池量产,西班牙BASQUEVOLT开发出能量密度450 Wh/kg的样品 [8] - 2025年9月QuantumScape与大众PowerCo合作全球首次实现氧化物固态锂金属电池(LLZO电解质)的电动汽车实车演示 [9] 中国氧化物固态电池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等政策,从顶层设计、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多维度系统推进固态电池发展 [5] -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全固态电池判定及试验方法》等文件为行业提供标准指引 [5] 中国产业链布局与市场应用 - 产业链结构清晰:上游为锂、锆、镧等矿产资源及电解质材料制造,中游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为代表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如智己L6),下游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5]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5% [7] - 氧化物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显著:比亚迪计划2026年推出全固态锂电池新平台,目标能量密度350Wh/kg;储能领域契合分布式储能对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需求;消费电子领域推动产品轻薄化与长效续航 [7] 中国产业化进展与企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爆发式增长:卫蓝新能源360Wh/kg半固态电池累计装车量突破1.2GWh,搭载蔚来ET7车型实现1000公里续航,高端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跃升至22% [10] - 上海洗霸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良品率98%),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11] - 清陶能源联合上汽、广汽规划2027年达成55GWh总产能;赣锋锂业全固态电池进入装车测试阶段;德尔股份计划2025年建成中试线并推进1GWh量产 [11] - 宁德时代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多维突破:企业聚焦核心材料优化(如容百科技研发高镍正极、贝特瑞升级硅基负极),宁德时代超高压等静压工艺解决锂枝晶难题 [14] -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场景,储能与消费电子领域潜力逐步释放 [15] - 竞争格局动态演变: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加速产能扩张,材料企业与车企协同深化(如上海洗霸为比亚迪独供LLZO电解质),新企业凭特色技术入局 [17] - 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氧化物电解质路线2025年有望占固态电池市场超70%份额 [10]
欣旺达联手理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
鑫椤锂电· 2025-09-23 07:56
理想汽车电池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合资成立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专注于车用电池研发生产销售 重点开发高能量密度超快充技术 [1] - 理想i8搭载90 1度5C三元锂电池 30分钟可从20%电量充至80% 最快充电功率超1000kW [1] - 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通过过充短路等严格安全测试 [1] 理想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涵盖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领域 [1][2]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全系产品提供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钠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系统 [2] - 双方将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拓展国内外业务 [2]
宁德时代,再签约两大巨头
DT新材料· 2025-09-20 16:03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战略合作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及国内外业务拓展方面深度合作[2]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2]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 截至8月31日理想汽车总交付量达139.71万辆 且未出现电池自身导致的热失控事故[3] 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 可覆盖超四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2] - 钠电池兼容20号、25号标准包/换电包 适用于所有标准包/换电包车企车型 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2] 宁德时代车企合作布局 - 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与10家头部车企深化合作 涵盖电池研发、换电、新材料应用及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3] - 合作车企包括理想汽车、吉利汽车、东风日产、本田中国、长安马自达、蔚来、大众中国、北汽福田、上汽集团和一汽解放[4] 宁德时代与中国华能战略合作 - 宁德时代与全球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签署协议 合作领域包括产品制造、新能源、储能建设与运维、科研创新及核电产业[5][6] - 双方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联合创新与技术标准合作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7] 电池材料与技术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涵盖石墨、硅碳及天然石墨、石油焦等多类碳基材料 导电剂采用炭黑、碳纳米管及石墨烯[13] - 钠电池负极使用硬碳/软碳材料 来源包括石油焦、煤炭及生物质碳源[13] - 超级电容器采用电容炭 氢燃料电池涉及碳纸、活性炭等碳材料组件[13] 电池制造设备与工艺 - 电池生产设备涵盖粉碎机、反应炉、石墨化炉、碳化炉等全流程装备 支持材料处理、成型及活化等工艺[13] - 碳材料加工需使用三维编织设备、CVD炉、等静压成型设备等专用装备[13]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成立电池合资公司!还宣布与宁德时代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24
合资公司成立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双方出资比例各占50% 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及销售业务[1] - 合资公司已完成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 公示期为2025年9月19日至2025年9月28日[3] - 北京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签署《合资经营合同》 反垄断法意义上共同控制合营企业[5] 经营者背景 - 北京理想汽车成立于2021年4月9日 主要业务为电动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最终控制人为Li Auto Inc[5] - 欣旺达动力成立于2014年10月29日 主要业务为新能源电池研发制造 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5] 市场份额情况 - 欣旺达动力在2024年中国境内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为0-5%[5] - 北京理想在2024年中国境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为0-5%[5] - 该合营案件符合简易案件理由 因上下游市场份额均小于25%[5] 战略合作拓展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范围包括电池安全、超充技术及国内外业务拓展[7][10]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10] - 双方高层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包括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和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7]
每日速递|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达成五年全面战略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9-19 10:36
电池行业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等展开深度合作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含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2][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中固时代完成Pre-A轮融资 由科力远集团战略领投 资金用于河北保定超大容量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4]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已在部分车型试装车及量产 并应用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 公司正加速在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6] - 松下能源宣布发力全固态电池生产 计划应用于工业机械等领域 力争2026年度实现样品出货 [6] 材料供应链合作 - 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博邦山河与孚能科技签署采购框架协议 孚能科技拟采购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 三元锂电池负极材料 协议总含税金额预计不超11750万元 [6] 海外市场拓展 - 格林美与美国Ascend Elements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构建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循环产业体系 包括合作建设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 并探索在美国合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工程电池材料生产的可能性 [7][8][10]
理想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 未来车型将用上钠离子电池、M3P电池等“黑科技”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8:09
合作内容 - 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涵盖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等深度合作领域[1]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1] - 双方将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 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1] 合作基础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1] - 从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1] - 本次协议是双方长期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1] 参与人员 -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 总裁马东辉出席签约仪式[1] -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 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共同参与[1] - 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与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副总裁王慧代表双方签署协议[1]
宁德时代,签约理想汽车、中国华能
鑫椤锂电· 2025-09-19 08:06
核心观点 - 公司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电池技术合作 推动全球化布局 [1] - 公司与中国华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拓展新能源及储能领域合作 [2][3] 合作细节 理想汽车合作 - 合作范围涵盖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 国内外业务拓展 [1] - 公司将提供全系电池产品 包括三元锂 M3P 磷酸铁锂 钠离子电池 [1] - 搭载公司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 且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 [1] 中国华能合作 - 合作领域包括产品制造 新能源 储能建设与运维 科研创新 核电产业 [2][3] - 华能为全球装机容量第二大的发电集团 双方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合作 [2][3] 战略意义 - 与车企合作强化电池技术输出 保障高性能高安全电池供应 [1] - 与能源巨头合作加速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推动储能及零碳业务发展 [2][3]
宁德时代大动作!“绑定”理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06:53
核心合作动态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及国内外业务合作[1][3] - 2025年以来公司已与10家头部车企实现深化合作 包括吉利汽车 东风日产 本田中国等[1][2] - 合作内容涵盖电池研发 换电网络建设 新材料应用及海外市场拓展等多领域[1][2][6] 与理想汽车合作细节 - 宁德时代自2015年起作为理想汽车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 累计交付搭载电池车辆超100万辆[3] - 截至8月31日理想汽车累计总交付量达139.71万辆 当前市值2158亿港元[3][5] - 合作覆盖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多类型产品[7] 技术研发进展 - 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 覆盖超四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7] - 钠电池兼容20号 25号标准包/换电包 适用于所有标准包车企车型[7] - 预计2025年实现钠电池批量供货 目前正与客户推进开发落地[7] 企业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深度融入车企研发链路 为车企部署前沿技术与产品[6] - 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动整车高效入市 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6] - 公司总市值达1.69万亿元 持续为合作车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4][8]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19 06:05
战略合作协议 - 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 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1]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的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1] 合作基础与成果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1] - 从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1]
理想汽车(02015)与宁德时代(03750)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3:4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高层共同出席签约仪式[1] - 协议涵盖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等深度合作领域 双方将共同拓展国内外业务[1] - 合作将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强化双方长期伙伴关系[1] 电池供应与技术合作 -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括三元锂 M3P 磷酸铁锂及钠离子电池等[1] - 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辆 且从未出现因电池自身原因导致的热失控事故[1] - 宁德时代通过创新电池技术和严苛安全标准保障动力电池安全性能[1] 合作成果与未来展望 - 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 更高效 更智能的出行体验[1] - 电池技术合作将为理想汽车高端智能电动体验注入核心动能[1] - 此次协议签署标志着双方从供应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协同关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