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奥美森今日申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2:03
奥美森今日开启申购,发行代码为920080,本次发行价格8.25元 ,发行市盈率为12.52倍,单一账户申 购上限为95.00万股。公司本次初始发行数量200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量为1600.00万股,发行后总 股本为8000.00万股,根据超额配售选择权机制,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授权向网上投资者超额配售 300.00万股,占初始发行股份数量的15.00%,同时网上发行数量扩大至1900.00万股。本次发行战略配 售股份合计400.00万股,占初始发行规模的20.00%。 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1.65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1.90亿元。募集 资金主要投向非标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金属管材数字化成型装备及其他订制类智 能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 目。 公司是专业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公司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器、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及其他行业等领域,是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高 效化的关键装备。 | 股票代码 | 920080 | 股票简称 ...
明天,智能装备“隐形冠军”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05:18
新股申购安排 - 下周仅1只新股可申购 为北交所的奥美森 申购日期为9月22日 申购代码920080 [1] - 奥美森发行价为8.25元/股 发行市盈率为12.52倍 [1] 公司业务概况 - 奥美森是专业智能装备制造生产商 主要从事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器、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等领域 是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关键装备 [1] - 在空调生产制造装备领域名列前茅 与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奥克斯、海信家电、TCL家电、四川长虹、大金空调、松下电器等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1] - 产品类型从换热器生产设备、管路加工设备拓展至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领域 [2] - 环保及新能源装备已获中国电建、盈峰环境、理文造纸、博世科、明阳智能、比亚迪等客户认可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2.79亿元 净利润0.19亿元 [2] - 2023年营业收入3.25亿元 净利润0.48亿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3.58亿元 净利润0.56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亿元 净利润0.33亿元 [2] 北交所市场热度 - 世昌股份9月19日登陆北交所 上市首日收盘大涨271.56% [2] - 今年以来共有14只新股在北交所上市 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349.98% [2][4] - 北交所打新热度持续攀升 申购资金规模屡创新高 [2] - 锦华新材9月16日发行 52.49万户投资者参与申购 网上冻结资金8511.87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宏远股份、巴兰仕、志高机械冻结资金均超7000亿元 三协电机、世昌股份、鼎佳精密、酉立智能冻结资金超6000亿元 [3] 新股上市表现 - 三协电机9月8日上市 发行价8.83元 首日涨幅785.62% [4] - 巴兰仕8月28日上市 发行价15.78元 首日涨幅205.13% [4] - 能之光8月22日上市 发行价7.21元 首日涨幅344.38% [4] - 宏远股份8月20日上市 发行价9.17元 首日涨幅358.02% [4] - 志高机械8月14日上市 发行价17.41元 首日涨幅231.19% [4] - 酉立智能8月8日上市 发行价23.99元 首日涨幅246.89% [4] - 鼎佳精密7月31日上市 发行价11.16元 首日涨幅479.12% [4] - 广信科技6月26日上市 发行价10.00元 首日涨幅500.00% [4] - 交大铁发6月10日上市 发行价8.81元 首日涨幅262.09% [4] - 天工股份5月13日上市 发行价3.94元 首日涨幅411.93% [4] - 开发科技3月28日上市 发行价30.38元 首日涨幅150.36% [4] - 宏海科技2月6日上市 发行价5.57元 首日涨幅246.14% [4] - 星图测控1月2日上市 发行价6.92元 首日涨幅407.23% [4]
高端制造业“挑大梁”,顺义区“十四五”以来造车165万辆
新京报· 2025-09-15 14:16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以来GDP年均增长5.8% 2023年总量达2388亿元 [1] -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 2023年突破600亿元 [1] - 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2% 2023年总量近2000亿元 稳居全市前三 [1] - 2024年上半年GDP总量保持平原新城首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位列全市第二 [1] 汽车产业布局 - 占北京市汽车总产量三分之一 "十四五"期间累计生产整车165万辆 [2] - 汽车产业产值3360亿元 年均增长13% [2] - 集聚4大整车企业(理想汽车 北京现代 奔驰新能源 北汽越野车)及7大研发中心 150余家上下游企业 [2] - 建设2500亩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2] 航空航天产业 - 航空服务企业220余家 2023年营收近2000亿元 较2020年增长86% [3] - 集聚全国6家航空央企总部中的4家 [3] - 飞机维修领域年工业产值达140亿元 占全国近20% [3] 医药健康产业 - 规上企业和机构110余家 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3] - 医药贸易规模连续两年超千亿元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3] - 疫苗进口占全国95% 建成全国唯一罕见病用药保障试点先行区 [3] - 获批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5个 与全球30余家跨国药企合作 [3] 国际化建设 - 常住外籍人口近万名 外资企业950余家 [4] - 国际化学校11所 在校生占全市40% [5][6] - 涉外医疗服务机构14家 包括和睦家 友谊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 [5] - 中英文标牌标识1.4万块 政务大厅外语服务窗口38个 [5] - HICOOL创业大赛集聚3.4万个项目 5.6万名创业者 海外项目占比超60% [4] 民生投入与基础设施 - 每年财政支出85%以上投入民生领域 [7] - 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0亿元 新增学前学位1.1万个 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 [7] - 公路总里程近3000公里 路网密度全市第一 [8] - 2024年PM2.5平均浓度24.4微克/立方米 较2020年下降30% [8] - 五年新增造林绿化4.3万亩 小微绿地66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全市第二 [8] 城市治理 - 划分基层网格9165个 整合网格员5000余人 [8] - 2024年主动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数同比增长107% 热线诉求量同比下降4.5% [8] - 实施21项礼遇措施 寄送表扬信2945封 [9]
服贸会:28家穗企“硬核”亮相
广州日报· 2025-09-12 02:35
服务贸易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延续两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 [2] 智能制造与数字技术 - 亿航智能展出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模型 展现低空经济领域领先地位 [3] - 视源股份全栈自研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X7 具备极强环境适应性与任务执行能力 [3] - 钛动科技服务超过8万家中国企业出海 自研MarTech+AI技术产品矩阵使营销效率提升10倍以上 [3] - 钛动科技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钛动科技自研全球营销AI Agent Navos 计划10月下旬在广州发布 以AI能力重构出海营销全链路 [3] 文化IP与数字文娱 - 三七互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发行超过120款游戏 [5] - 三七互娱耗时3年研发 投入超2亿元打造《斗罗大陆:猎魂世界》游戏 [5] - 咏声动漫推出"猪猪侠"与Aitokii联名AI早教机器人 融入先进裸眼3D技术 [5] - 咏声动漫积极布局VR新业态 已推出猪猪侠VR电影和VR舞台剧 [5] - 名创优品展出"墩DUN鸡"与"PenPen"自主IP毛绒公仔 创新"搪胶毛绒"技术实现视觉与触感统一 [6] 平台建设与全球合作 - 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番禺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重点平台亮相服贸会 [2] - 广州共组织28家企业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
航天智装(300455):核工业务阶段性承压 重研发深耕智能装备
新浪财经· 2025-09-11 12:4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94亿元 同比增长3.77%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下降856.66% [1] - 扣非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下降904.94% [1] 分业务表现 - 铁路车辆安全检测业务营收1.12亿元 同比增长17.02% 毛利率32.27% 同比下降3.90个百分点 [2] -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营收1.34亿元 同比下降17.80% 毛利率22.37% 同比上升3.77个百分点 [2] - 核工业智能装备业务营收2.55亿元 同比增长26.47% 毛利率-44.69% 同比下降63.89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与研发投入 - 三项费用率11.83% 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3939.50万元 同比上升39.93% [3] - 销售费用1430.47万元 同比下降19.90% [3] - 管理费用4121.84万元 同比上升7.83% [3] - 财务费用288.70万元 同比上升3.42% [3] 研发成果 - 铁路业务THDS小型机完成样机研制 [3] - 国内首套铁路货车机器人组整备作业系统完成样机研制 [3] - RV32空天高可靠微处理器完成阶段性技术攻关 [3] - 核工业新一代智能货叉研发进展顺利 [3] 行业背景 -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4]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 核电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 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4]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15.13/17.63/20.64亿元 [5] - 预计归母净利润0.76/1.00/1.15亿元 [5] - 对应PE倍数156.7X/118.4X/103.4X [5]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暨国际博览会在广州召开
新华网· 2025-09-10 09:05
行业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于9月4日至7日在广州广交会堂召开 同期举办2025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2] - 大会主题为"向新 向绿 向国际 数智赋能新未来" 强调技术引领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和国际化战略[4] - 首次升级为国际博览会并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 标志行业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5][6] 规模与国际化进展 - 七年发展历程:参会人数从数百人增至数千人 展览面积从1.2万平方米扩展至4万平方米[5] - 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团 包括东南亚混凝土桩采购 金砖国家基建合作 中东低碳建材需求[7] - 举办三场国际供需对接会(中国-越南 中国-巴西 中国-新加坡)助力跨境供应链打通[7] 技术创新展示 - 展区分为原材料及产品 智能装备 综合技术三大板块[8] - 绿色技术展区展示固废再生混凝土 碳捕捉利用技术(CCUS) 低碳水泥[9] - 智能装备区呈现无人搅拌站 3D打印构件生产线 预制构件专区展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构件[9] 产业推动举措 - 举办三大赛事: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轻质高强高韧性配合比) UHPC设计定制大赛(材料制备与结构设计) 外加剂应用技术大赛(机制砂适应性难题)[9] - 发布《"一带一路"重点产品及技术服务推荐目录》 10项中国标准与技术获国际认可[9] - 达成20余项国际合作意向 涵盖技术引进 设备采购及联合研发[10]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借助大湾区"区位+产业"优势推动中国混凝土技术与全球市场对接[7] - 构建"议题研讨—技术展示—商贸对接"全链条平台 深化产业链 创新链 价值链三链融合[10] - 推动行业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服务"输出转型[10]
蓝黛科技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61.56%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5:4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8.3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61.56% [1] 业务板块战略 - 主营业务分为动力传动业务和触控显示业务两大板块 [1] - 动力传动业务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为核心,新能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1] - 传统燃油车领域深耕平衡箱总成、变速器总成等产品,稳定市场份额 [1] - 机器人业务推出创新产品"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智能装备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 [1] 市场拓展与运营 - 触控显示业务抓住盖板玻璃、车载触摸屏市场快速发展机遇 [1] - 积极推进大客户拓展以提升市场规模 [1] -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1]
让科技密钥解锁森林宝藏
经济日报· 2025-08-27 22:20
行业技术应用现状 - 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用于林下参苗长势精准监测[1] - 智能大棚传感器实现温湿度实时调控 使部分林下食用菌产量倍增[1][2] - 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产品信任度与品牌溢价能力[2] - 林菌 林药 林菜 林禽等复合经营模式在全国多地落地 包括吉林林下参 浙江竹荪工厂化生产 云南有机石斛[1] 科技赋能产业价值 - 新技术使单位面积产量与品质稳定性大幅提升[2] - 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最大化挖掘林地光热水气资源潜力[2] - 科技推动产业向加工 旅游 康养领域延伸 提升整体附加值[2] - 助力农民从传统生产者向技术应用者转变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2] 行业发展瓶颈 -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2] -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多数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2] - 从业农民缺乏科技知识 专业人才不愿深入基层导致推广难度大[2] 政策支持方向 - 政府设立专项研发资金攻关优质品种选育 高效栽培 病虫害防控技术[3] - 创新金融工具设立专项信贷或保险产品降低新技术应用门槛[3] - 建立科研机构与经营主体对接平台 通过示范基地加速成果转化[3] - 对应用科技成果的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奖励[3] 人才培养机制 - 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现有从业者科技素质[3] -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专业人才深入基层[3] - 在项目支持 职称评定上倾斜扎根基层的科研人员[3] 产业发展前景 - 科技成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1] - 产业从零散粗放转向集约高效 从单一产品转向复合经营[1] - 通过科技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4] - 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动力[4]
昆船智能股价下跌1.58%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
金融界· 2025-08-26 18:00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1.7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8% [1] - 当日开盘价22.00元 最高价22.00元 最低价21.68元 [1] - 成交量6.54万手 成交额1.43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90.8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899.30万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制造领域 [1]
武汉控股: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中证网· 2025-08-26 07:18
项目概况 - 武汉控股在黄陂区后湖流域启动"水环境智创空间"建设 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科创基地 为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1] - 项目选址黄陂区空港新城企业总部产业园 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底全面投运[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聚焦智能装备集成与中试平台 二期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三期打造水环境治理产业基金 形成"空间+基金+服务"孵化体系[3] 投资规模 - 武汉市城投集团与黄陂区计划共同投入近百亿元推进流域治理 采用"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1] - 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聚集水环境治理企业超50家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带动区域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3] 技术应用 - 园区一期已引入无人机巡航系统、管道机器人、星天地水一体化AI监测技术等智能装备 构建"空—天—地—水"立体感知网络[1] - 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每15分钟生成一次水质热力图 管道机器人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2] - 采用"智慧管网+数字孪生"技术 依托全国产化部署的"水域经济大模型"实现跨品牌设备统一控制[2] 运营成效 - 智能化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8万吨/日 预计2025年6月通水运行 可降低能耗约12% 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600吨[2] - "智能雨污分流阀"在后湖流域试点应用后 雨季溢流污染负荷下降38%[2] - 项目已被纳入武汉市"十四五"水生态建设规划 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与管网覆盖水平[3] 研发合作 - 整合武汉控股旗下实验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及技术培训中心等资源 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1] - 已启动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水环境联合实验室" 重点攻关流域氮磷污染削减、微塑料高效去除等关键技术[2] - 首批入驻的5家科技企业中 2家已获国家级"专精特新"认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