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

搜索文档
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镇江篇章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 鞠丹 徐强 许蓬勃 辛正 九月的镇江大地,田野间稻浪翻滚,岗坡地瓜果飘香,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希望的田野 上,镇江正在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璇说。 "标准化、品牌化,是丁庄葡萄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合作 联社把原来丁庄村的几十个葡萄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商品标准、统一供货渠 道,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今年,"丁庄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镇江已有农业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 理标志4个,这标志着以地理标志保护驱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镇江模式"正在显现成效。地理标志 凭借其强大的溢出效应,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催生了文旅体 验、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更放大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 年轻化、知识化,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近日,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在句容举办。为引 导青年入乡发展,句容市创新推出"6+1"青创集共建合 ...
1500万返乡人:走出大山,为什么又重返大山
新浪财经· 2025-09-17 06:21
核心观点 - 中国返乡创业人数快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累计超过1430万人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经营理念推动农村电商 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1][3][15] - 抖音电商平台成为重要推动力 过去一年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 平均每天2448万单 带动546万创作者带货农产品 其中年销售额破百万商家4.68万个 同比增长42%[3][35] - 新农人通过直播电商重塑农产品流通链条 将生产 销售 品牌等全链条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从"我种什么你买什么"到"你要什么我创造什么"的转变[13][25][38] 返乡创业规模与影响 - 全国返乡创业人数从2015年242万人增长至2025年预计1500万人 形成千万级人口逆向流动[15][3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和7% 带动农村电商 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3] - 秭归县形成典型案例 柑橘种植面积破40万亩产量破100万吨 当地90%乡镇 80%村 70%以上人口从事脐橙产业 超过2600家电商企业年在线销售25万吨脐橙 销售额达40亿元[12] 抖音电商平台数据 - 平台过去一年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 平均每天2448万单[3] - 546万创作者在平台带货农产品 年销售额破百万商家4.68万个 同比增长42%[35] - 直播间农特产商品讲解时长高达3574万小时 货架和搜索场景带动农特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4%和95%[30] - 生鲜免佣政策推出一年来超21万商家报名参与 累计减免佣金8亿元[35] 典型案例业绩表现 - 武双朋团队3个月卖出12万单脐橙 一年带货销售额破千万元[1] - 曹涵发掘山东海阳网纹瓜成爆款后 当地产销量迅速翻2-3倍 果农收入倍增[20] - 高苗苗夫妇推出剥皮板栗后日销8吨 月销售额破百万[25] - 周建康一周卖出李子2万单[28] - 寿光彩椒在平台扶持下2个月卖出1000万斤 成交额增长64倍[30] 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 - 秭归拥有湖北省首台5.0全自动化设备 每小时分选20吨脐橙 加工流水线高度智能化[13] - 当地物流体系连续5年获评全国快递服务农业金牌 上海隔日达 东北两三天送达[13] - 无人机应用提升效率 几十秒即可将橙子从半山腰果园运到山下[13]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完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 重点培育本土和外部人才[34] - 商务部等9部门计划用5年时间培育100个农村电商"领跑县" 1000家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 1000个县域直播电商基地 100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35] - 抖音电商开展"山货上头条" "村播兴农计划"等助农专项 与全国数百个地方 产业带合作培育特色名片[36] 区域特色产品表现 - 广东荔枝旺季成交额同比增长419% 珠海白蕉海鲈同比增长231% 烟台苹果同比增长168%[38] - 茂名荔枝 烟台苹果 菏泽芍药 蒙阴蜜桃 会理石榴 白蕉海鲈等地方好货通过平台走出大山[30]
句容开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9-10 23:32
近日,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在句容举办。为引 导青年入乡发展,句容市创新推出"6+1"青创集共建合伙计划,拿出87.8万平方米农村闲置资源"腾笼引 凤",重点招引一批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乡村运营等方面青年"新农人"来句创业追梦。 近年来,句容市将"新农人"引进培养工程作为"一把手"领办人才工作"关键任务",创新实施"新农人"培 育"新禾计划",一体推进"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推动"新农人"队伍逐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作 用持续彰显。截至目前,全市动态入库"新农人"354人,培育国家级"新农人"代表16人,省级、市级"新 农人"代表125人,形成了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为头雁,华梦丽、张奎峰、郁宝峰等省级以上"新 农人"代表为群雁的"新农人"雁阵。 筑巢引凤,让"新农人"脱颖而出 围绕"新农人"队伍如何发展壮大,句容市积极探索"活动引才""赛事引才"等多元引才模式,鼓励更多青 年创业人才、返乡大学生、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群体到乡村大展身手。 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句容市持续拓展"新农人"招引渠道,将农业人才纳入紧缺人才目录,编制六大 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人才图 ...
让“农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职业(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31 22:47
新农人群体特征 - 具备大学学历并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如滴灌 覆膜操作和直播电商销售渠道 [1] - 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需求 拥抱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3] - 能够敏锐感知市场需求 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3] 新农人职业活动 - 发展集体经济并通过直播电商等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价值 [1] - 引进文化旅游 健康养老等新型业态以盘活乡村资源 [2] - 操作智能农机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实现现代农业管理 [3] 政策与制度支持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7月发布17个新职业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3] -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与互联网平台 农业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提供智慧农业种植 农产品深加工等定制化课程 [4] - 设立专项基金解决创业融资难题 完善激励机制推行技术入股和分红激励模式 [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持续改善乡村道路 网络 物流等基础设施 [4] - 推进乡村教育 医疗资源提质升级以提供与城市同质的生活服务 [4] - 落实住房补贴 子女入学 医疗保障等优惠政策 [4]
百万粉丝新农人带着彩椒闯杭州
杭州日报· 2025-08-26 02:3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创始人许多在江东村租赁7.5亩闲置土地打造新型农业综合体 包含露营地 咖啡馆 研学基地和植物工厂等复合功能 [5] - 公司核心业务为彩椒种植 去年实现农业产值3500万元 产品远销俄罗斯和越南 [3][4] - 新基地计划种植五色小番茄 四色贝贝南瓜及彩椒等特色农产品 [5] - 公司短视频账号总播放量超5亿次 粉丝规模超百万 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 [3][5] 行业发展趋势 - 现代农业呈现三产融合趋势 结合休闲露营 教育研学和消费体验等多元化业态 [5][6] - 城市近郊乡村经济具备发展优势 依托强大消费市场和政策支持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5] - 新农人群体通过新媒体传播改变行业形象 证明农业可成为有吸引力的终身事业 [5] 人才与资源整合 - 公司组建年轻化团队 包括95后航空安全员转型的新农人阿宽等核心成员 [6] - 吸引中国计量大学食品专业在校生参与实践 形成人才自发汇聚效应 [6] - 获得江东村政府积极支持 快速完成土地流转并提供住宿等配套保障 [6] 战略规划 - 计划举办杭州新农人大会 去年在山东举办的大会吸引400余人参与 [6] - 致力于打造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样板 目标建设"令人向往的村庄"生态 [3][6] - 采用"逐绿少年"发展理念 与浙江"千万工程"政策导向形成协同 [6]
田间地头,继续“进修”(快评)
人民日报· 2025-08-10 23:18
新农人发展模式 - 农学硕士宋丹阳通过专业知识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被果农称为桃博士 [1] - 新农人运用直播讲解 科技助力和销路开拓等技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1] - 新农人将田野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 [1] 农业服务创新 - 果农遇到的问题成为新农人的研究课题 田间地头和网上直播间作为实践课堂 [1] - 通过活学活用专业知识为果农答疑解惑 实现帮助果农增产增收的目标 [1] - 在服务农业过程中新农人同时获得自身锻炼与成长 [1] 乡村振兴人才建设 - 新农人群体正持续扩大 越来越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 [1] - 人才在田间地头继续进修 将论文写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1] - 期待更多新农人贡献聪明才智 成为对乡村发展有实际贡献的兴农人 [1]
让更多新农人逐梦乡野
河南日报· 2025-06-30 23:20
当下,社会选择更加多样,评价体系日趋多元。个性化、多元化就业已然成为一种新潮流,其中不仅包 括对自我价值的期许,也有对社会需求的回应。于是,不少有志青年将目光投向农村,"90后"村官、大 学生回村创业以及新农人管理智慧农场等故事屡屡登上热搜。由此可见,青年人才投身乡野不仅行得 通,而且能做得好。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 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纷纷涌现,乡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广大有志青年干事创业的沃土。与父辈们不 同,他们不仅为农业农村带来新理念、新模式,也有了新玩法、新思路。与传统的庄稼汉相比,新农人 们都有一些独特的素质:出生于本乡本土,学历较高、工作经历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将青春和 才干都奉献给家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沃野中书写新的精彩。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扎根乡野,也折射出城乡关系的嬗变——从城市虹吸到双 向流动,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不甘心当配角,而是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用知识、技术重构乡村价值链条。这种转变,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意味着乡土 文化自信的回归——当年轻人开始以"新农人 ...
田埂上的“高材生”——杭州“新农人”种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6-27 02:42
现代农业转型 - 杭州乡村正经历从传统农耕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由高学历人才组成的"新农人"队伍成为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 成员包括海归硕士 IT工程师 金融从业者等跨界人才[3] - 新农人通过整村运营模式激活乡村经济 如鲁松在萧山区欢潭村策划特色文旅活动 并引入自媒体网红产业 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3][4] - 杭州已累计培育4.8万名新农人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显著增长[9] 乡村产业创新案例 - 鲁松通过整合10镇14村资源推出"萧山本味"旅游护照 串联30余个乡村业态 创造超200万元消费增量 探索"区级统筹+国企开发+市场运作"的全域运营机制[4] - 苏鸿将土木工程专业背景应用于茶机企业 研发扁形茶智能生产线 实现茶叶加工连续化 并提出覆盖六大茶类的系统解决方案[5] - 陈雨霞开发玫瑰衍生产品链 包括纯露 护手霜等 创立线上会员店 并与高校合作提取抗衰成分 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6][7] 人才培育体系 - 杭州实施"5050"学历提升计划 每年支持50名新农人免费就读涉农专业 并设立专项资金推进"春雨计划"等政策扶持[9] - 浙江农林大学作为省级培育基地 2022-2024年培养700名产业带头人 计划扩大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招生规模[10] - 建议成立省级农业技能人才评价中心和乡村运营协会 强化技能认证与行业协同 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10] 技术赋能农业 - 智能插秧机等设备实现水稻种植精准化 茶产业通过机械化设备提升加工效率与品质 推动茶农收益增长[2][5] - 陈雨霞结合茶叶种植经验 为玫瑰定制低碳生态种植标准 苏鸿研发茶园管理智能化设备 目标实现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6][5]
如何纾解粮菜争地之困
经济日报· 2025-06-16 22:06
粮食安全与多种经营统筹发展 - 粮食主产区通过拓展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粮丰菜增",福建省政和县带动1.2万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湖南省新田县蔬菜出口占全省四分之一,江西省宁都县利用"四荒"资源发展设施农业 [1] - 中央政策强调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同时支持多样化食物供给,要求形成与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匹配的农业生产结构 [2] - "蔬菜上山"模式破解粮菜争地矛盾,兼顾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增效、乡村增绿的多赢局面 [1][2] 非常规用地资源开发策略 - 开发非耕地资源需坚持生态环保与利用并举,实施环境恢复治理、水土保持与低丘缓坡同步开发 [3] - 科学选地与权属改革是关键,通过荒地"三权分置"明确权属,实施连片开发并保留生态绿山 [3] - 湖北省"长阳西红柿"运用高山避雨栽培技术错季销售,江西省金溪县创新水培、袋装基质等模式提升产量与口感 [3] 科技与模式创新驱动农业升级 - 科技赋能精细管理,推广数字化管理、机械化采摘等技术解决水肥问题并提高产量 [3] -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农人"体系,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 [3] - 生产方式向集中化、现代化转型,需配套水电路网、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 [4] 政策与市场协同支持机制 -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开发涉农贷款和保险产品,完善普惠金融服务 [4] - 建立"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使用"模式统筹基础设施,强化产销对接助力"土特产"发展 [4]
遇见你丨村里有个小伙叫“小红”
央视网· 2025-06-11 22:13
返乡青年创业模式 - 28岁大学毕业生姜利红于2021年辞职返乡,转型为"新农人",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起步[1][7][9] - 承包村民家电维修、快递代取、农产品销售等多项服务,建立"万能小红"品牌形象[2][4][6] - 运营6亩半樱桃地和8亩苹果地,首年成功销售家庭15000斤苹果和3000斤樱桃,并帮助村民销售桃子和秋月梨[9][11] 乡村产业创新实践 - 利用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结合自学农业技术,在果园开辟试验田探索新种植模式[11] - 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乡村生活,创作《乡村日记》系列获得流量关注,实现内容变现[12][14] - 计划延伸产业链条,目标为村庄引入新产业项目,同时推动村道基建改善[11][14][17] 乡村人才发展路径 - 突破传统就业观念,验证非城市赛道同样能实现个人价值,案例已获父母及村民认可[7][16][17] - 形成"服务+种植+电商+内容"的复合型乡村创业模型,带动70户老年村社资源活化[4][6][9] - 为返乡青年提供可复制模板,示范知识青年如何将城市经验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