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价值化
icon
搜索文档
把数据变为资产 5省份给出实践方案!有地方资金奖补超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00:46
9月28日,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要素×"系列发布会上,5个省份的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地方推进数据要素 价值化的进展情况。南都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强化制度供给,广东和山东正在加快推进省数据条例立法。 一网通办率达85%,足不出户办理操心事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地方如何破局?为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多地牵住"牛鼻子",以公共数据开放 供"燃料"。 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挂牌后,江苏率先成立了省级数据局,正式开启了新一批省市级数据局成立的序幕。江 苏如何挖掘公共数据潜力和价值? 河北发挥钢铁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推进钢铁大模型建设;山东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号 称"全国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当地造"的重庆,也在用数据擦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名片。 这是地方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实践案例。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数 据融合应用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的产品或服务,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苏省数据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秀斌表示,江苏在今年内将基本建成以公共数据"一本 账"为标志的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 ...
算力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向高阶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28 23:52
打造算力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智算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县域算力经济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算力产业 的快速发展,算力经济悄然兴起。 在供给端,我国算力资源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供给模式不断创新。我国持续大力 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5年3月,我国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1043.1万架。算力基础设施的智 能化建设取得了诸多突破和进展。 在优化算力供给结构上,我国算力多元化发展持续推进,智算规模增长强劲。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 智算规模达748EFlops(FP16),近五年平均增速达49%。算力服务所具备的普惠化、泛在化、标准化 特征助推算力成为社会基础公共资源,有效促进了算力供给效率提升。 算力增长对GDP有正向促进作用 《报告》指出,算力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影响算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参与者,还对社会整体GDP 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算力规模的增长对GDP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算力规模的增长一方面能够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化和 充分利用,进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为科研活动提供必要支撑,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成果转 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产出水平。算力规模每提升1%,会对应带动GDP ...
数据资源入表 要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搜狐财经· 2025-09-22 22:20
杜坤伦 许余洁 自2024年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以来,数据资产"入表"已从一个前沿 的理论概念,迅速转变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重估的现实命题。然而,广大企业在实践中普遍面 临"想入、盼入,但又怕入、难入"的窘境。数据资产的权属界定、价值计量、成本归集等一系列难题, 构成了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此背景下,江苏省财政厅近日印发的《企业数据 资源入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企业数据资源规范化入表等提供操作手册,标志着地方层面 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中,迈出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关键一步。 首先,当前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会计核算与传统体系的冲突以及操作流程的缺失。企 业面对"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往往不知从何入手进行成本归集与分摊。《指南》第四章系统性地构 建了数据资源成本的归集与分摊框架。它不仅厘清了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开发成本等主要构成,更创 新性地将成本细分为可直接归集的"数据权属鉴证费""质量评估费"等,以及需要分摊的"基础设施成 本""人力资源成本"等间接费用。与此同时,《指南》为间接成本的分摊提供明确的动因指引,如基础 设施 ...
【管理锦囊】 数据资源入表 要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
证券时报· 2025-09-22 21:33
核心观点 - 江苏省财政厅发布《企业数据资源入表指南》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操作框架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从理论转向实践 [1] 会计核算体系构建 - 系统构建数据资源成本归集与分摊框架 明确采购成本 加工成本 开发成本等直接成本及基础设施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等需分摊的间接成本 [2] - 创新细分成本类型 包括可直接归集的数据权属鉴证费 质量评估费 以及按数据处理量或设备使用时间分摊的基础设施成本 按服务人员工时分摊的人力成本 [2] - 将模糊会计原则转化为可执行步骤 降低企业入表技术门槛和操作不确定性 [2] 合规确权与会计确认 - 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解决权属界定模糊问题 要求企业进行主体合规 来源合规 内容合规等全方位自查 [3] - 落地转化"三权分置"理念 通过合同约定 技术手段 登记确权等方式明确数据资源持有权 数据加工使用权 数据产品经营权 [3] - 构建内部法律与技术尽调流程 使会计确认中"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前提成为可审计的客观验证过程 [3] 战略管理与价值创造 - 强调入表方案需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并对数据资源商业价值 财务贡献进行分析 [4] - 要求预估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时关注数据资源相关业务模式 更新频率和时效性 技术迭代等因素 [4] - 鼓励自愿披露数据资源应用场景 价值创造方式等非财务信息 推动数据资产从后台成本向前台价值转变 [4] 政策实践与未来展望 - 结合区域先行先试实践总结提炼 为其他区域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借鉴 [5] - 数据资产公允价值形成仍需跨行业 跨区域的数据流通与价值评估及更高层级制度协调 [5] - 通过地方实践探索构建符合国情且国际接轨的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生态体系 [5]
数聚青海・链通丝路:首届青海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即将启幕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05:26
大会紧密围绕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部署,主活动将成为政策解读与发展趋势研判的重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深圳数据交易所总经理古亮等权威专家将作 主旨演讲,围绕"数据要素政策与青海发展机遇"这一主题,深入阐释数据要素在推动青海产业升级与经 济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要素处副处长崔佳佳将系统解读"数据要素价值 化的内涵",为青海探索数据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指引。加拿大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学 术副校长杨天若、浙江大学教授王春晖等多位专家学者,也将从不同维度探讨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市场化 的实现路径。 大会同期设立"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专场汇聚了来自国内知名数据集团、交易所和科技企业 的资深专家,从全国实践、本土案例及全流程解决方案等多个层面,系统探讨数据从资源化到资产化、 资本化的关键环节。研讨内容不仅涵盖数据资产入表、合规流通等共性议题,还紧密结合青海清洁能 源、特色农牧等优势产业,探索符合高原特点的数据资本化模式。研讨会同时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 与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来自青岛数据集团、深圳数据交易所、河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 ...
持续完善数据要素价值化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9-16 00:04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数据正日益成为与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并列的关键 生产要素。在实践中,无论是数据自身作为生产要素发挥作用,还是与传统生产要素协同和融合,数据 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发挥数据要素规模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特点,将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资产化等价值转化方式,更好融入经济循环,成为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释放数据要素潜能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 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数据要素×"三年行动 计划(2024—2026年)》要求,探索多样化、可持续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这些都为充分实现数据要 素价值指明了方向。 度上,多源数据通过融合算法产生新的信息产物,例如,交通流量数据和商业地理数据结合,即可生成 区域经济活力指数。类似的产品化创新,不仅拓展了数据的应用边界,更解决了数据具体价值衡量载体 缺失的问题,为数据市场交易提供了操作标的物。在数据资产化方面,一些企业开始将前期已经 ...
济宁扎实推动数字强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9-01 05:43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实施 - 聚焦"1151"数字强市工作思路 全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据价值化 治理服务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 - 实施数字产业化十大工程和产业数字化八大行动 分级分类实施317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推动17个项目纳入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库 [2] - 1-7月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速达22% 建立"一网五中心"产业支撑体系和"五个一"服务机制 [3] 数据要素价值化推进 - 推动4类核心数据纳入全省第一批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 打造130个高质量数据集 其中10个获省级奖励 [3] - 成立数据服务商联盟 44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登记 9家完成数据资产评估 5家通过数据资产融资获授信 开发53个数据产品 数据交易规模突破2亿元 [3] - 打造208个数据融合应用案例 36个入选省决赛 1个场景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 [4] 数字政府与服务效能提升 - 部署阿里千问 DeepSeek等大模型实现政务智能化应用 通过数据共享累计减免材料162万件 [5] - 企业办事环节减少90% 精简材料82% 压减时限81% [5] - 打造10多个机关联办"一件事" 审批效率提高85%以上 [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5G基站18078个 全市数据中心达21家 算力总规模达1260P [6] - 中国移动鲁南算力网络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 腾讯—融发产教融合示范园全面投入使用 [6] - 培养数据标注人才3000余名 产教融合案例入选全国首批数据标注优秀案例 [6]
青岛已有5款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06:24
近日,位于崂山区的浪潮(山东)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浪潮卓数大模型顺利通过中央网信办生成 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截至目前,青岛已有5款大模型成功通过国家级备案,分别是创新奇智"奇智孔 明"、卡奥斯"天智"、海尔科技"HomeGPT Edge"、自然语义"Euler"及浪潮"卓数"。 海尔科技的HomeGPT Edge大模型是一款面向智慧家庭领域的端侧大模型,能够部署在超低功耗和超低 算力的智能家居硬件产品上,在断网状态下可流畅提供无间断智能服务。 转自:青岛日报 浪潮卓数大模型定位于"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AI平台",已在企业征信、宏观经济、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 实现多场景深度应用。作为数据要素价值化的重要推动者,浪潮(山东)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 造覆盖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安全"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通过夯实数据基础 设施、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研发垂直行业模型及智能体等核心举措,加速推动数据要素向AI应用 产品转化。 创新奇智奇智孔明大模型是专为制造业打造的大模型,能够面向汽车装备、面板半导体、钢铁冶金、能 源电力、食品饮料、新材料、智造实训等多种工业领域,适用于工厂生产、智造实训等场 ...
每日互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3: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主营业务稳步发展 [1] - 数据要素价值化相关营收占比达85%以上 [1] 业务结构 - 开发者服务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庞大日活用户规模夯实数据基础 [1] - 商业服务企稳发展,增能服务和品牌服务呈现积极发展潜能 [1] - 公共服务深化成熟产品并开拓智能化新品,实现双轨并进 [1] 人工智能战略 - 年初成立人工智能事业部并新设首席AI官,抽调约50人骨干专项攻坚 [2] - 初步完成人工智能领域从技术突破到商业验证的链路 [2] - 锻造"GAI"系列智能产品包括GAI OS、GAI Office和GAI Store [2] - 推出十万元级大模型装置个知·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 [2] 数据生态建设 - 重点推进"发数站"战略,联合多方启动"百城百场景"共创计划 [2] - 发数站联接数据使用方、提供方和服务方,提供可信数据流通空间 [2] - 已与海南共建国际发数站探索跨境数据合规流通 [2] - 在温州、济南打造城市级数据智能基座 [2] 发展展望 - 坚信"数据+智能"将驱动产业加速发展 [3] - 人工智能新业务一季度完成产品开发,二季度完成天使客户落地 [3] - 下半年将进入推广放量阶段 [3] - 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有望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3]
为数据市场建设定规立矩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0
数据要素经济价值 - 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带动GDP增长0.2% [1] - 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 [1] - 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 [1] 数据市场定义与构成 - 交易对象包括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及标准化数据服务产品 [2] - 供给方涵盖企业、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和数据经纪商 [2] - 需求方包括企业(精准营销、风险管理)、政府部门(城市治理)和开发者(软件架构搭建) [2] 数据交易机制创新 - 定价模式包含按次调用、订阅制、分层定价和收益分成 [3] - 交易模式涵盖平台交易、场外交易及数据联盟共享池 [3] - 隐私增强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以保障权益 [3] 数据市场制度构建 - 需建立全国统一数据规范体系(分类/格式/权限/安全等级) [4] - 需制定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制度 [4] - 缺乏统一数据分类规格导致数据对接应用困难 [4] 数据经营主体培育 - 数商分为服务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三类 [5] - 需引导开放高价值公共数据(如交通、气象数据)通过授权运营释放价值 [5] - 鼓励企业将数据资源纳入资产管理体系并开发行业数据产品 [5] 数据基础设施支撑 - 数据流通需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和安全设施支持 [6] - 目标构建"国家级+区域性+行业性"互联互通市场体系 [6] - 缺乏基础设施会导致数据成为"孤岛"难以市场化 [6] 数据跨境合作机制 - 需探索数据研发和评估标准国际互认 [7] - 采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保障跨境数据流动安全 [7] - 需协调数据安全标准并构建差异化流动框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