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态化退市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半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速进一步提升
新华社· 2025-09-04 07:05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1]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表现突出 营收增幅分别为9.03%/4.90%/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11.18%超过市场整体水平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动能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1] - 整体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1] - 新增首发上市67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集中度较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九成 [1] 分红与回购情况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89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2] -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2] - 全市场公布1321单回购预案 已完成回购641单 回购计划完成率49% 预计回购金额1642.70亿元 [2] 市场生态建设 - A+H股公司新增11家 耐心资本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 [1] - 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进退有序良性生态逐渐形成 [1]
投资股票、债券、黄金等,啥收益最高?咋选才稳赚不赔?快来看
搜狐财经· 2025-08-19 21:00
资产长期回报比较 - 美国1890-2020年数据显示股票年化收益率达9.5%,远超其他资产类别[1] - 同期10年期国债年化收益4.7%,黄金3.5%,原油3.0%,房地产3.2%[1] - 1890年1美元投资标普指数到2020年增值至12.8万美元,同期国债仅395美元,黄金85美元,房地产62美元[1] 中国股市表现 - 2004-2021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年化收益率达12.58%,累计增长558%[4] - 中国股市受益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科技创新战略和注册制改革[4] - 持续配置中国股市产品可有效对抗通胀并获得理想回报[4] 股票投资途径 - 直接投资股票对个人投资者存在学识、资金、时间等门槛限制[3] - 股票型公募基金提供专业化管理、风险分散和监管保障[3] - 公募基金允许小额资金参与股票市场,具有信息公开透明特点[3][4] 基金产品定义 - 股票型基金指80%以上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产品[5] - 公募基金通过发行单位聚集非特定投资者资产形成独立资产池[4] - 基金资产由专业机构运作,收益与风险由持有人共同承担[4]
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 年内23家公司退市
证券时报· 2025-08-13 17:39
退市数量与类型 - 2024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23家 涵盖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等多种类型 [1][2] - 交易类退市共9家 其中面值退市5家 市值退市3家 同时触及面值退市和市值退市1家 财务类退市9家 [2] - 主动退市公司数量增加 2024年出现第5家主动退市案例 [1] 退市制度演进 - 多元化退市渠道逐渐畅通 退市制度完善有助于市场价格机制更趋合理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1] - 交易类退市标准除股价低于面值外 总市值低于5亿元和股东人数低于2000人等标准逐步显效 [2] -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更趋细化 财务造假公司退市标准客观性增强 市场预期更加明确 [3] 监管执法与处罚 - *ST高鸿因涉嫌重大违法退市被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存在严重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行为 [1][3] - 证监会对*ST高鸿案处以1.6亿元行政罚款 其中公司被罚1.35亿元 9名董监高被罚75万元至750万元不等 [3] - 退市规则突出对财务造假和公司治理乱象的威慑力度 强制退市标准更严维度更广 [3] 市场发展趋势 - 过去5年A股退市数量持续增长 2020-2024年退市企业数量分别为16家、22家、43家、46家、55家 [3] - 主动退市常态化是注册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推动资本市场从"入口严管"向"出口畅通"转型 [2] - 退市流程将更加顺畅快捷 多元化退市标准将更全面适用 [3] 公司退市案例 - *ST天茂选择主动退市 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并转入退市板块转让 [1] - 主动退市通过现金选择权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减少"壳炒作"优化市场生态 [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8-13 00:23
资本市场退市机制 - 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今年以来A股退市公司达30家 重大违法类退市和主动退市案例增多 [1] - 深交所对*ST高鸿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 *ST天茂拟主动终止上市 [1] - 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 "退市不免责"观念深化 投资者保护制度有望完善 [1] 消费主题基金表现 - 消费主题基金收益两极分化 首尾业绩差超70个百分点 [2] - 海富通消费优选A年内回报率超60% 部分基金因重仓白酒或调仓问题表现乏力 [2] - 基金经理强调"向新而行" 关注消费领域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2] 南向资金与港股市场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3] - 港股表现亮眼 恒生指数涨逾24% 恒生科技指数涨逾21% 万亿市值成分股平均涨幅超30% [3] - 南向资金净流入交易日占比超八成(123/145) 中期配置逻辑未因短期震荡改变 [3] 民间投资与营商环境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民营企业同比增长4.6% 外商投资企业增4.1% [4] -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降低企业成本 强化融资支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4] 融资余额与市场结构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 [5] - 本轮突破基于经济复苏预期和政策引导 参与者结构更成熟 监管体系更完善 [5] 权益类基金业绩 - 近一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34.06% 99%产品(6193/6256只)实现正收益 54只净值翻倍 [6][7] 港股再融资市场 - 港股再融资额达1839亿港元 为2024年全年2.17倍 240余家公司参与 [8] - 新经济企业为融资主力 比亚迪、小米集团、药明康德等头部企业募资领先 [8] - 主权基金、长线基金、知名私募等国际资本深度参与 [8] 入境旅游与消费政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助推外国游客"中国购" 暑期入境游半径扩大周期拉长 [9] - 文旅部鼓励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 优化支付和退税便利化水平 [9]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025年9月至2026年8月实施 [11]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汽车、养老、教育等) 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1] 公募基金发行动态 - 近三周权益类基金新发85只 占比超八成 连续三周单周发行不低于30只 [12] AI企业赴港上市 - 香港成为AI企业IPO热门选择 213家递交港股IPO申请企业中约50家为AI企业 [13]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 从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机制等多维度强化网络食品安全要求 [10]
年内首家“1元退市”、首家财务类退市公司相继浮现
新华网· 2025-08-12 06:28
退市公司案例 - *ST艾格连续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即便后续四个交易日每日涨停也无法回升至1元以上 基本锁定成为2022年首家"1元退市"公司 [2] - *ST长动2021年度净资产为负 净利润为负且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条款并于3月25日起停牌 成为年内首家财务类退市公司 [2] - *ST新亿因2018-2019年连续财务造假 追溯调整后2018-2020年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 成为年内首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 将于3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3] - *ST济堂发布第22次风险提示公告 深南股份 宜华健康等十几家公司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可能 均发布终止上市风险提示 [3] 退市制度实施成效 - 2019-2021年A股退市数量分别为10家 16家和20家 同比增速达100% 60%和25% 三年退市数量占A股全部退市总量的31% [3] - 退市新规废除暂停上市 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机制 有效抑制垃圾股炒作和炒壳赌壳行为 使1元退市标准充分发挥作用 [4] - 退市新规两大核心作用:震慑违规造假行为 强化法律制度严肃性 明确不合格即退原则 断绝炒ST股投机预期 [5] - 证监会2月25日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 交易所 全国股转公司和中国结算同步推出配套实施办法 [5] 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 - 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 保障市场实现优胜劣汰自我净化 维持上市公司数量动态平衡 [6] - 全面注册制实施将大幅提升A股市场包容性 同时要求退市制度更加严格 加速形成常态化退市机制 [6] - 常态化退市机制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缓解新股发行带来的资金压力 保证市场行稳致远 [6] - 各类退市案例持续涌现标志着退市规则持续完善 为全面注册制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5][6]
20只风险警示股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 半数以上续亏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业绩预告披露情况 - 截至1月29日17时已有20只风险警示股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 其中11只续亏 7只扭亏为盈 1只预增 1只预减 [1] - 披露业绩预告的*ST股共7只 包括4只扭亏为盈 2只续亏 1只预减 [1] - *ST正邦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60亿元至70亿元 较上年同期144.15亿元下降51%-58% [1] - *ST西域2023年归母净利润8660万元至1.06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2.95亿元至3.05亿元 [1] 退市风险警示变动 - 续亏*ST股如*ST豆神 *ST莫高因连续两年亏损且2023年续亏 可能面临暂停上市 [1] - 扭亏为盈的*ST正邦 *ST金山 *ST全新等公司或将摘星 [1] - *ST西域 ST八菱 ST景谷等有望摘帽 [1] - ST中珠 ST星源 ST深天等9只ST股因业绩续亏可能被戴星 [2] - ST深天预计2023年末净资产为-995.6万元至-4995.6万元 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非ST股退市风险 - 预亏且营收低于1亿元的上市公司可能直接戴帽*ST [2] - 威帝股份因2023年预亏且营收低于1亿元 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汉马科技预计2023年末净资产为-9.28亿元至-7.28亿元 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退市机制政策动向 - 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坚持应退尽退 加速优胜劣汰 [2] - 退市指标需综合考虑财务指标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 市场表现 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2] - 需推进主动退市 重组退市和自愿退市 建立健全退市风险处置机制和资产重组制度 [3] - 需优化赔偿制度和维权机制 完善退市后的中介机构赔付 司法保护与救济等配套举措 [3]
A股常态化退市节奏加快,年内23家公司摘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12:28
退市节奏加快 - 近一个月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10家,占年内总数23家的43% [1][2] - 退市新规实施后强制退市标准更加严格,近百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1][3] - 2021年至今退市公司数量达186家,占A股退市总数312家的60% [6] 退市原因分布 - 财务类退市占主导,多家公司因"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3亿元"组合指标触发风险 [2][3] - 面值退市数量同比减少,今年仅5家涉及面值退市,去年同期达17家 [4][5] - 重大违法退市常态化,退市锦港、退市卓朗均因财务造假退市 [2][5] 具体退市案例 - 退市锦港因虚假贸易业务虚增利润,于7月25日终止上市 [1][2] - 中程退和退市九有因2023年末净资产为负,且2024年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于7月21日摘牌 [2] - 恒立退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被强制退市,该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 [3] 退市制度演变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深化退市改革,严格四类强制退市标准 [6] - 主动退市案例增加,今年出现3例主动退市,去年同期为零 [5] - 监管强调加强对已退市公司的追责,健全投资者维权机制 [6][7]
股市特别报道丨诺泰生物财务造假将被ST 招商基金等公募或踩雷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27
财务造假与处罚 - 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于7月21日停牌一天 7月22日起复牌并变更为"ST诺泰" [1] - 公司2021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 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 在公开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1]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并处以4740万元罚款 对实际控制人赵德中处以1300万元罚款 对其他相关责任人处以不同金额罚款 [1] 公司应对措施 - 董事会高度重视风险警示事件 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并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影响 [2] - 根据上市规则 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会计报告追溯重述后 可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2] 机构持仓情况 - 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诺泰生物919.60万股 总市值3.42亿元 其中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73.05万股市值2877.34万元 [3] - 截至上半年末 近20只公募产品持有诺泰生物 招商基金旗下10只产品合计持股733.06万股 占流通A股比例2.46% [4] - 招商蓝筹精选股票持有诺泰生物约1.02亿元 招商制造业转型灵活配置混合持有6907万元 招商品质升级混合持有5191万元 环比均有增长 [4] 行业监管影响 - 新"国九条"实施背景下 常态化退市机制巩固深化 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加速 对公募基金风险意识和规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 公募基金需强化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历史上个股爆雷或被ST时基金往往择机斩仓 [5]
北交所投教 | 退市板块知识宝典第七期:退市可转债简介和投资者适当性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25 01:59
常态化退市机制 - 常态化退市机制是保障资本市场良性运行的关键 [1] - 在24年金融宣传月期间推出"退市板块知识宝典"系列图文 [1] - 系列图文从上市公司退市后相关安排、退市公司股票转让规则、退市可转债管理等方面普及基础知识 [1] 退市可转债 - 本期介绍退市可转债基础知识和投资者适当性内容 [1]
北交所投教 | 退市板块知识宝典第一期:退市板块含义与退市后基本安排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3-14 00:36
退市板块知识宝典系列图文 - 常态化退市机制是保障资本市场良性运行的关键 [2] - 系列图文旨在深化投资者对退市板块的理解与认识 [2] - 内容涵盖上市公司退市后相关安排、退市公司股票转让规则、退市可转债管理等 [2] - 本期重点介绍退市板块含义及上市公司退市后的相关安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