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题基金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上新”提速 主题方向偏“冷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27
随着A股市场行情活跃,权益类基金"上新"速度也开始加快,特别是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再次受到市场 关注。不过,从"上新"产品来看,其主题方向很少与热点行业相关,而是红利、消费类主题的基金,例 如近期启募的安信红利量化选股、招商消费悦享、万家周期视野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事实上,从最近3个月成立的新基金来看,业绩靠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中,已有不少提前布局周期、红利、消费行业。 此外,近期市场出现"高切低"迹象,有不少机构观点认为,前期快速上涨的科技成长方向或再次迎来分 化;与此同时,一些偏低位的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行业将迎来新的布局机遇。 内外环境利好权益资产 据统计,9月以来(9月1日~9月15日,下同),已有72只公募基金开启认购,有的产品发售当天就结束 募集。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全市场共有119只新基金开启募集,与8月同期的84只相比,增幅达到 41.67%。与此同时,新基金认购周期也明显缩短,9月以来的新品平均认购天数为12.76天,较8月同期 的17.42天减少近5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权益类基金是新发市场的主力。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共有 77只权益类基金开启 ...
超20只,逆市亏损!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3:21
市场表现 - 过去一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分别约为30%、40%、60% [4] - 5033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34.65%,中位数为30.65%,其中99.56%的基金录得正涨幅 [4] - 诞生3只"两倍基"(最高涨幅249.27%)和83只翻倍基金,主要投资北交所、先进制造、创新药等成长板块 [4] - 2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逆市亏损,垫底产品跌超6%,与头部基金首尾相差255个百分点 [4][5] 亏损基金特征 - 天治核心成长近一年净值增长率为-6.5%,跑输同类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40.97%,持仓以银行、水电、火电等稳定资产为主,半数重仓股年内涨幅为负 [8] -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净值跌幅6.21%,跑输基准17个百分点,主要配置食品饮料、家电等消费板块,6只重仓股年内下跌,股票仓位仅60% [9] - 北信瑞丰外延增长净值跌幅超5%,跑输基准25个百分点,重仓电力板块个股 [9] 业绩分化原因 - 迷你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高,申赎波动大、固定成本占比高、调仓灵活性差 [8] - 持仓偏离风口:电力、公用事业、消费等板块表现落后于市场主线 [7][8][9] - 策略调整滞后:未及时跟进先进制造、创新药等成长板块的轮动机会 [9] 代表性基金数据 - 天治核心成长成立19年年化收益4.87%,近三年、五年、十年维度收益均为负 [8] - 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近五年净值跌幅超44% [9] - 北信瑞丰外延增长成立9年累计净值增长率43.40%,近三年亏损超16% [9]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819
光大证券· 2025-08-19 01:46
总量研究 - 本周国内权益市场延续涨势,创业板指上涨8.58%,偏股混合型基金领涨 [1] - 主动权益基金中TMT主题基金表现显著领先,消费主题相对较弱 [1] - 被动指数基金中金融、AI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 [1] - 国内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出,主要减仓方向为双创板块、TMT主题,中小盘、大盘宽基资金流入明显 [1] 房地产行业 - 20城新房累计成交49.1万套,同比下降5.5%,其中北京下降13%、上海下降1%、深圳下降3% [2] - 10城二手房累计成交49.0万套,同比上升10.7%,其中北京上升11%、上海上升18%、深圳上升28% [2] 金属行业 - 7月M1和M2增速差收窄至-3.2个百分点,创近49个月新高 [3] - 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钢铁板块盈利有望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 [3] 化工行业 - 海外特气产能发生不可抗力,国产厂商份额有望提升 [4] - 建议关注布局三氟化氮等电子特气产品的企业,包括中船特气、南大光电、华特气体等 [4] - 半导体材料生产企业如彤程新材、晶瑞电材等也值得关注 [4] 公司研究 中石化炼化工程(2386.HK) - 2025H1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3.84亿元,同比增长4.8%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5、27.60、29.02亿元 [7] 蓝晓科技(300487.SZ) - 吸附材料多板块营收高速增长,中标盐湖提锂新项目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12.53、14.95亿元 [8] 长青股份(002391.SZ) - 农药行业市场需求回暖,但价格仍低迷 [9]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1.28、1.81亿元 [9] 华友钴业(603799.SH) - 2025H1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2.3% [10]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长至2025年9月22日,钴价中枢有望上升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9、71、86亿元 [10] 科达利(002850.SZ) - 锂电结构件主业增长稳健,人形机器人子公司科盟聚焦减速器、关节模组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02、21.78、24.99亿元 [11] 东方电缆(603606.SH) - 2025H1营收44.32亿元,同比增长8.95%,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26.57%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68、21.78、26.55亿元 [12] 锦浪科技(300763.SZ) - 2025H1营收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69、13.99、16.57亿元 [12] 立昂微(605358.SH) - 外延片业务景气度持续回升,VCSEL芯片有望成为未来业绩重要拉动力 [13]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0.69、1.65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2.42亿元 [13] 天士力(600535.SH) - 2025H1营收42.88亿元,同比下降1.91%,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长16.97%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1.50、12.45、13.99亿元 [14] 科沃斯(603486.SH) - 经营改善持续兑现,内外销保持高增 [15]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19、23亿元 [15] 石头科技(688169.SH) - 内外销维持高增,净利率环比提升 [16]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21、25亿元 [16] 市场数据 - A股市场:上证综指上涨0.85%,创业板指上涨2.84% [5] - 商品市场:SHFE黄金上涨0.24%,SHFE铜下跌0.14% [5] - 海外市场:恒生指数下跌0.37%,纳斯达克上涨0.03% [5] - 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下跌0.07% [5] - 利率市场: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上升4.7BP至1.4489% [5]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8-13 00:23
资本市场退市机制 - 常态化退市机制持续显效 今年以来A股退市公司达30家 重大违法类退市和主动退市案例增多 [1] - 深交所对*ST高鸿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 *ST天茂拟主动终止上市 [1] - 多元化退市渠道畅通 "退市不免责"观念深化 投资者保护制度有望完善 [1] 消费主题基金表现 - 消费主题基金收益两极分化 首尾业绩差超70个百分点 [2] - 海富通消费优选A年内回报率超60% 部分基金因重仓白酒或调仓问题表现乏力 [2] - 基金经理强调"向新而行" 关注消费领域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2] 南向资金与港股市场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2024年全年8078.69亿港元 [3] - 港股表现亮眼 恒生指数涨逾24% 恒生科技指数涨逾21% 万亿市值成分股平均涨幅超30% [3] - 南向资金净流入交易日占比超八成(123/145) 中期配置逻辑未因短期震荡改变 [3] 民间投资与营商环境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民营企业同比增长4.6% 外商投资企业增4.1% [4] -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降低企业成本 强化融资支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4] 融资余额与市场结构 -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 [5] - 本轮突破基于经济复苏预期和政策引导 参与者结构更成熟 监管体系更完善 [5] 权益类基金业绩 - 近一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34.06% 99%产品(6193/6256只)实现正收益 54只净值翻倍 [6][7] 港股再融资市场 - 港股再融资额达1839亿港元 为2024年全年2.17倍 240余家公司参与 [8] - 新经济企业为融资主力 比亚迪、小米集团、药明康德等头部企业募资领先 [8] - 主权基金、长线基金、知名私募等国际资本深度参与 [8] 入境旅游与消费政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助推外国游客"中国购" 暑期入境游半径扩大周期拉长 [9] - 文旅部鼓励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 优化支付和退税便利化水平 [9]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025年9月至2026年8月实施 [11]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汽车、养老、教育等) 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1] 公募基金发行动态 - 近三周权益类基金新发85只 占比超八成 连续三周单周发行不低于30只 [12] AI企业赴港上市 - 香港成为AI企业IPO热门选择 213家递交港股IPO申请企业中约50家为AI企业 [13]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 从管理人员配备、管理机制等多维度强化网络食品安全要求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