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势力销量:理想同比下滑37%,老车型增长乏力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量总体格局 - 2025年9月新势力交付榜迎来大洗牌,头部阵营月度交付门槛已升至4万辆[3][8] - 按单品牌销量,前三格局为“零鹏问”:零跑交付66,657辆(同比97%),小鹏交付41,581辆(同比95%),问界交付40,619辆(同比14%)[3][4] - 小米汽车月交付首次超4万辆,环比增长33%,排名跻身前四;方程豹交付24,121辆,同比暴涨345%[3][5][8] - 理想汽车交付33,951辆,同比下滑37%;蔚来汽车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3][6][7] 第一梯队:零跑与小鹏 - 零跑9月交付66,657辆,同比翻倍,成为首个单月销量破6万的新势力品牌,核心策略是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下探至12万级别车型[9][11][13] - 小鹏9月交付41,581辆,首次突破4万台,同比增长95%,成绩依靠“5年0息0首付”等大力促销政策以及MONA M03车型交付超1万台拉动[15] - 零跑面临品牌向上挑战,其冲击25-30万市场的D19车型以及与Stellantis的合作将决定其天花板;小鹏则需平衡销量增长与盈利能力,并依靠年底的大增程车打开20万以上市场[13][15] 第二梯队:问界与小米 - 问界9月交付40,619辆,销量主力为M9和M8两款高端车型,贡献近八成销量,在30万元以上价位形成势力范围[16] - 问界新M7在9月下旬上市,市场看好其月销可能稳定在2万辆左右,以巩固30-40万元核心市场优势[17][18] - 小米汽车单月交付超4万台,环比增长33%,主要因SU7和YU7实现规模化交付,但标准版SU7等车时间长达9个半月,积压订单压力巨大[20][22] - 小米9月遭遇涉及十余万辆车型的智驾功能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构成挑战,需平衡产能扩张与质量控制[23] 第三梯队:蔚来与理想 - 蔚来9月交付34,749辆,同比增长64%,多品牌战略下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贡献总销量六成,使公司覆盖10万至40万元以上全价格带[25][26] - 蔚来品牌9月交付13,728辆,环比增长30.4%,得益于全新ES8上市;但乐道品牌环比下滑7.2%,萤火虫品牌基数仍较小[25][27] - 理想汽车9月交付33,951辆,环比增长19%,但同比下滑37%,整体第三季度交付93,211辆,小幅超出指引上限[29] - 理想面临老车型增长乏力问题,L6车型8月销量回落至1.1万辆;新车型i6虽有热度,但与L6存在内部竞争,真正反弹或需等待明年L系列大改款[30][31][32][33]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增程技术普及化,小鹏推出X9增程版,标志着该技术成为冲击主流市场的“标配”[35]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纯电CLA国产化,代表其开始认真对待中国新能源市场,智能化追赶速度加快[35] - 800V、5C快充等过去的高端配置正快速下沉至平价款,技术迭代加速,对品牌研发和成本控制能力要求提升[35] - 未来赢家需具备通过规模化控制成本、靠技术打造差异化体验、以及通过多产品线或多品牌战略覆盖细分市场的能力[36]
大跳水!晚买一年,立省1000!去年买它家拉杆箱的我,哭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品牌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为法国拉加代尔集团旗下《世界品牌500强》ELLE的品牌,在全球上百个国家拥有10亿忠实粉丝[8] - 品牌定位法国轻奢,拥有法国和中国两个设计团队,产品需经总部严格筛选方可生产[11][39] - 线下实体门店超200家,遍布全国[6][17] 产品核心卖点与功能 - 产品采用黄金比例3:7深仓设计,比同尺寸行李箱容量更大[38][75] - 配备外置Type-C/USB双充电口、可折叠杯架、脚垫挂钩及前置挂钩等多功能设计[6][37][56] - 万向轮达到图书馆级别轻音,24寸及以上尺寸采用5轮设计以增强稳定性[62][64] - 箱体经过负重坠落、拉杆3000次抽拉、轮子负重18kg运行10公里、拉链150kg拉力等严格测试[47] 供应链与品质保障 - 公司是上汽通用别克、雪佛兰等汽车品牌箱包指定供应商,并为阿玛尼、爱马仕、瑞士军刀等知名品牌长期合作代工厂[6][14] - 产品承重力强且静音顺滑,无惧暴力托运[6][46] 价格策略与促销活动 - 产品原价1680元,官方旗舰店售价599元,当前撤柜清仓特惠价299元起[1][32][34] - 促销活动为1折清仓,覆盖20寸至28寸多尺寸选择,适用于商务出差、家庭旅行、留学生活等多场景[34][91][98]
第一批因“鸡排哥”诱惑吃正新鸡排的人,已经开始“喷射”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文章核心观点 - “鸡排哥”的意外走红为品牌带来了显著的短期流量和消费热情 [1][2] - 公司未能有效承接此次流量红利 主要受制于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下滑的品牌口碑 [5][19] - 公司的门店数量持续大幅缩减 从高峰期的2.5万家跌至约1万家 万店规模难保 [12][14] - 流量热潮退去后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是重塑产品竞争力和赢回消费者信任 [20] “鸡排哥”走红与市场反应 - “鸡排哥”的走红激起了全民对鸡排的消费热情 部分区域门店生意有所好转 [1] - 有消费者受其影响 在一周内点了四次品牌产品 远超过去一年的消费量 [2] - 品牌直播间积极回应 宣称公司成立三十多年 全国门店累计约6000家 [1] - 然而 大量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其他更干净的鸡排品牌推荐 [4] 食品安全与品牌信任危机 - 消费者反馈中大量出现关于食品质量问题的吐槽 包括导致腹泻等 [4][10] - 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包括消费者称在鸡排中“吃出了蛆” [6] - 2024年7月有门店被曝光存在苍蝇污染食物 烹炸用油反复使用多天等问题 [6] - 2023年11月有门店后厨被曝有老鼠出没 经查证属实后遭监管部门查封 [7] - 在某投诉平台上 共有1388条投诉包含品牌名 内容多涉及食品中出现异物 变质等问题 [8] - 公司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回应多为“正在核实”等 缺乏公开透明的具体整改措施通报 [13] 门店规模与经营状况 - 品牌在开放加盟后迅速扩张 门店数从2017年的1万家飙升至2022年的2.5万家 [12] - 此后门店数量持续下滑 至2023年12月减少至11932家 [14] - 危机持续加深 至2024年5月中旬门店数降至10695家 至10月3日已跌破10053家 [14] - 这意味着在短短半年内 又有超过640家门店关闭 [14] - 过度密集的门店布局导致同一商圈内竞争 稀释单店利润 三 四 五线城市“加密门店”比例在30%上下 [13] 产品与行业挑战 - 公司主要产品集中在鸡排及相关小吃 产品种类相对单一 [14] - 消费者吐槽产品“面粉越裹越厚 肉越做越薄” 产品口碑持续下滑 [18] - 在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 油炸食品品类整体面临挑战 [18] - “鸡排哥”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提供的情绪价值和公开透明的制作过程 与公司形成对比 [5] 流量红利的可持续性 - “鸡排哥”带来的流量高度依赖个人魅力的情绪输出 其可持续性存疑 [15] - 公司自身的产品口碑和食品安全问题使其难以留住追求稳定品质的顾客 [18][20] - 此次流量更像是一次警醒 凸显了缺乏坚实运营基础的规模扩张的脆弱性 [20]
第一批“白人度假”的中产,已经后悔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海岛旅游消费模式 - 海岛旅游的核心活动包括下水参与水上项目、平躺享受度假设施以及拍照出片[10][11] - 基础水上项目有海上浴场游泳和摩托艇香蕉船等刺激性活动[13][14] - 进阶水上活动包含潜水观赏特色海底景观如巴厘岛沉船和斯米兰海龟甚至花费几天时间和几千元考取潜水证[16][18] - 平躺模式涉及选择度假酒店进行晒太阳SPA冥想和品尝海鲜或当地美食偶尔骑行海岸线[19][20][22] - 拍照出片是重要环节但受天气和时间影响可能出现买家秀与卖家秀差异如阴天海水浑浊或雨季被困酒店[23][25][27][29][30][31] 海岛旅游市场层级 - 国内沿海岛屿如舟山东极和平潭湄洲定位性价比方便周末可带娃挖沙观看蓝眼泪但旅游设施相对逊色[40][41][44][46] - 东南亚岛屿作为样板间提供相似纬度温度和游玩项目芽庄或亚庇三四千元可玩一周实现榴莲海鲜自由马尔代夫人均万元提供水屋和中文管家服务[47][48] - 高端海岛如斐济夏威夷和大溪地起步价万元波拉波拉岛拥有绿松石泄湖和顶级水屋知名名人在此度假[51][52][53][54][56] - 顶级海岛游演变为修行模式如北极四岛年访问量仅三四百人观察冰川或加拉帕戈斯岛观察独特动物物种[58] 海岛旅游消费心理 - 海岛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于提供逃离感距离远信号不好反而增强隔绝效应使度假客回归简单生活选择如决定吃什么或去哪里潜水[61][63][65] - 岛屿环境没有KPI和deadline允许时间按自然节奏展开缓解城市生活压力[68][72] - 短暂海岛流放被视为对抗生活僵化的解药让疲惫灵魂获得保释期尽管无法永久逃离城市[73][74]
筹集超3亿港元“还债”背后:百果园业绩承压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筹资情况与资金用途 - 公司公告通过配售2.795亿股H股筹集约3.27亿港元资金,配售价为每股1.17港元 [1] - 筹集资金净额的61.5%将用于支付贸易应付款项,30.8%用于偿还银行贷款,7.7%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行政开支 [1] - 此次筹资主要目的是缓解资金压力,改善资金状况和流动性,维持公司运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为102.73亿元,同比减少9.81%,并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额为3.86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下滑至43.76亿元,同比减少21.78%,亏损扩大至3.42亿元 [2] - 公司毛利率在2025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下半年有所提升,单店来客数实现双位数增长,单店毛利额实现个位数增长 [2] 门店网络变化 - 公司线下门店数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6025家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4386家,一年内净减少1639家门店 [3] - 门店减少是公司主动优化零售门店布局的结果,旨在关闭或搬迁租金高、人工成本高或经营业绩差的门店,提高营运效率 [3] - 公司推出"减负增效"措施,包括阶段性减免特许权使用费、对加盟商进行返利和补贴,以及优化装修方案以降低投资成本 [3] 行业竞争与市场挑战 - 水果零售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可通过直播电商、盒马、叮咚买菜等渠道购买有品质保障的水果,这些平台提供半小时达或次日达服务,对传统水果零售格局产生巨大冲击 [4] - 公司面临来自区域水果连锁企业、生鲜电商和生鲜超市的多方面竞争,高端水果市场价格战加剧,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显著上升 [1][4] - 公司定位受到高价质疑,产品差异化优势被削弱,高租金和盈利压力使门店运营遇到瓶颈 [1]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认为其线下实物挑选、即选即切服务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即时体验的需求,社区店型和高密度布局在购物便捷性上具有优势 [4] - 在供应链端,公司长期聚焦水果品类,在品种选育、源头合作和品质控制方面布局更深,在新兴品种开发和差异化果品打造上具有优势 [4] - 专家建议公司优化商品结构,考虑布局休闲食品等其他品类,并持续优化供应链以在市场价格竞争中获得优势 [4]
旅游,正在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凤凰网财经· 2025-10-03 13:44
行业整体困境 - 旅游行业被描述为"又一个泡沫破了",成为2025年最难做的生意 [1] - 44家文旅上市公司中,有25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负增长,占比达56.8% [2] - 多家航空公司被拖累,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今年一季度分别亏损7.47亿元、9.95亿元和20.44亿元 [4] 代表性企业案例 - 青海旅投及下属13家公司集体破产清算,耗光4.8亿元注册资本,存在5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23亿元 [2][11] - 曲江文旅从2020年到2025年持续亏损,其核心IP"大唐不夜城"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相当于每天赚1307元 [12][13][14] - 中国中免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67.46亿元,归母净利润19.38亿元,在4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3] 市场供需矛盾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5] - A级景区从2019年到2023年增加三千家,但平均收入下降近4成 [20] - 旅行社数量增长近2万家,但年平均利润降至6.65万元,平均月利润仅5538元 [20] - 全国连锁酒店数量截至2024年底达5.96万家,较2020年增长52.92% [21] 行业分化现象 - 在线旅游平台业绩亮眼,携程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43亿元,净利润率31.16%,同程第一季度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41.3% [17] - 九华旅游一季度净利润6865.86万元,同比增长31.83%,迪士尼一季度净利润约25.54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3] - 寺庙游热度上升,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 [26] 行业模式演变 - 旅游业从1.0观光游时代进入2.0体验感时代,体验感打败稀缺性成为决胜关键 [30][33] - 2023年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60%,演唱会、音乐节成为旅游新动力 [34] - 主题公园、仿古城等商业设施被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五大类禁止项目" [36]
A股港股的牛市有哪些特点,之后还会上涨吗?|第405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10-03 13:42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朋友问,最近一年多,A股港股的上涨行情是怎样的? A股港股的牛市有哪些特点?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该如何应对? 哪些品种可能会继续上涨,哪些品种需要谨慎一些? 针对大家的这些疑问,螺丝钉也通过直播课,进行了讲解。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添加 @课程小助手 微信,回复「 0909 」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提示:回复后可以耐心等待几秒哦~) A股、港股的本轮牛市 要讨论牛市特点,我们 首先要对牛市做一个定义。 到底什么样的市场,才算是牛市呢? 每个投资者对牛市的定义不同。 国际上,一般从熊市底部上涨超20%,认为进入到技术性牛市。 反之,从顶部回调超20%,认为进入到技术性熊市。 从体感上,投资者一般把涨到指数点数较高位置的时候,叫做牛市。 比如2007年、2015年,当时大盘涨到了五六千点。 如果按照技术性牛市的标准,A股和港股在最近一年里,都算是进入了牛市。 如下,分别是2024年初以来,中证全指和恒生指数的涨跌走势。 可以看到,最近一年多,A股、港股都经历了好几波下跌-上涨行情。 A股经常是连续几年低迷,然后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 2014-2015年,以及2024年9月 ...
每日钉一下(收益好,就能辞职专门做投资吗?)
银行螺丝钉· 2025-10-03 13:42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部分投资者对股票指数基金都耳熟能详,但是对债券指数基金知之甚少。债券指数基金该如何投资?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介绍了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方法。 想要获取这个课程,可以添加下方「课程小助手」,回复「 债券 」领取哦~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 其实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以皿ス♩﹜ 小ル尻比叶サヽマ | JHXJX 穴 *J : 投资中有一个坑,就是在牛市,决定辞职 专职投资。 在很多投资论坛上,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 现象。 每次到了牛市上涨阶段,就会多出一些帖 子。这些帖子的内容,主要就是牛市投资 赚了一些钱,打算辞职,专职去做投资。 不过往往到了熊市市场下跌的阶段,这些 帖子又逐渐消失了。 牛市投资者很容易赚钱,有的时候会错误 的认为是自己有了投资能力,而实际上这 段时间里的收益很可能是运气带来的。 如果只是看牛市的收益率,误以为这个收 益率未来会持续,然后辞职专门投资,遇 到熊市就比较吃力了。 所以看到自己短期收益好就想辞职,这个 想法要格外谨慎。 那么,假如说经过一两轮牛熊市的投资, 发现自己有投资能力,是不是就可以 ...
单个指数基金,止盈的三种方式|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10-03 13:42
定投止盈策略 - 采用目标收益率止盈方式执行简单 但可能错过如2007和2015年等罕见大牛市的收益[3] - 止盈后可转投其他低估品种以弥补牛市收益损失[3] 估值止盈策略 - 低估值时适合定投 正常估值时暂停定投持有 高估值时止盈[4] - 参考估值表进行高估止盈 从低估到正常估值及正常到高估每个区域有30%-40%涨幅[4] - 该策略可享受牛市高收益 但持有周期长达7-10年一轮 需要投资者有耐心[4][6] - 长期持有可享受投资品种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5] 长期持有分红策略 - 若收入需求与股息分红匹配 坚持持有是理想策略[7] - A股部分国有上市公司流通市值远低于总市值 机构长期持有依靠分红盈利[7]
内陆省份,正在悄咪咪变成「海鲜」大省
36氪· 2025-10-03 13:37
新疆渔业发展现状 - 新疆作为内陆省份,水域面积达1145万亩,位居全国第四,水产总量从2006年的8.5万吨增长至去年的19.25万吨,成为西北五省的渔业领头羊 [6] - 行业利用新疆丰富的盐碱地资源,通过人工调配水体盐度(如将9‰盐度的盐碱水调配至南美白对虾适宜的5‰)来实现海鲜陆养 [7] - 行业具备地广人稀、电力充沛、地皮便宜的成本优势,为增氧、保温、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竞争力 [7]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品种问题通过引进解决,从最初仅2-3种土著鱼发展至现有32种鱼及青虾、河蚌等水产品,包括引进俄罗斯高白鲑、美国虹鳟鱼、澳洲龙虾等 [8] - 运输难题依赖空运优化,大闸蟹等水产品陆运损耗率高(55小时运输仅能存活5-6天),空运可将时间缩短至4-5小时,但推高了成本 [10] - 销售渠道仍存瓶颈,大型养殖户可依赖内地经销商接货,但个体户的水产多限于本地消化,外销内地存在困难 [10] 行业增长潜力 - 企业数量显著增长,2023-2024年间新疆新增渔业相关企业超300家,吸引沿海地区资金与技术投入 [11] - 行业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引进,在内陆地区开拓出"蓝色经济"模式,实现海鲜自给并向外拓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