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TME)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早报:6月11日
新华财经· 2025-06-10 23:4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 -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应用机制,制定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合规使用的规则及标准 [1] - 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跨境直升机飞行等通用航空业务 [1] - 拓展储能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 [1] 直播电商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化直播间运营者责任,要求建立商品信息审核、身份核验等制度 [1] - 规范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行为,要求加强直播营销人员管理,建立培训、选品、纠错等制度 [1] - 直播营销人员需真实、准确、全面介绍商品或服务,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1] 车企供应链管理 - 中国一汽、东风、广汽集团、赛力斯、吉利汽车、比亚迪等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以促进供应链健康发展 [1] 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 [1] -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 [1] - 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打造百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 [1]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6% [1] - "即买即退"业务试点推广至全国,办理数量同比增长32倍,销售额同比增长50倍 [1] - 新增离境退税商店1303家,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为2024年底的1.4倍 [1]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计划以现金12.6亿美元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的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1] 泡泡玛特Labubu玩偶拍卖 - 一款全球唯一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玩偶以108万元成交,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1]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下调至2.3%,近70%经济体的增速被下调 [3] 黑石集团欧洲投资计划 - 黑石集团计划未来十年在欧洲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 [3] 奈飞西班牙内容投资 - 奈飞将在未来四年向西班牙投资10亿欧元,用于内容制作 [3]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44%至3384.82,深证成指下跌0.86%至10162.18,创业板指下跌1.17%至2037.27 [5] - 道琼斯指数上涨0.25%至42866.87,标普500上涨0.55%至6038.8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63%至19714.99 [5] - WTI原油下跌2.65%至63.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0.65%至65.91美元/桶 [5] 公司公告 - 京东方A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6] - 方正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19.8亿元,控股股东将参与认购 [6] - 光庭信息拟3.6亿元购买榴码科技100%股权 [6] - 腾达建设中标3.49亿元方林汽车云仓项目 [6] - 东方电热与小米下属公司上海织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研发机器人电子皮肤 [6]
腾讯音乐拟逾90亿元收购喜马拉雅
证券时报· 2025-06-10 19:18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约90.53亿人民币)及若干股份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1] - 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和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1] - 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截至2023年底平均月活跃用户约为3.03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1] 喜马拉雅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和61.63亿元 [2] - 2021年亏损51.06亿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7.00亿元和37.36亿元 [2] - 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021)、-2.96亿元(2022)和2.24亿元(2023) [2] 喜马拉雅融资历史 - 2012-2020年累计完成12轮融资,总金额达9.59亿美元加29.62亿元人民币 [2] - 投资方包括腾讯、小米、阅文等多家知名机构 [2] - 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43.45亿美元 [2]
四度IPO折戟后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双方获利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6-10 16:30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以现金12.6亿美元及5.2%股权(总计约28亿美元/201亿元人民币)全资收购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另获1.08亿美元A类普通股 [1] - 交易后喜马拉雅保持品牌独立、管理团队不变,但需进行业务重组 [1] - 喜马拉雅巅峰估值曾达300亿元人民币,当前交易估值缩水约100亿元 [4] 喜马拉雅经营与上市历程 - 公司成立十年历经12轮融资近百亿元,腾讯原持股5.33%为第三大股东 [4] - 四度IPO折戟:2021年先后撤回纳斯达克/港交所申请,2024年4月港交所招股书再次失效 [6] - 2023年首次实现年度调整后盈利2.24亿元,收入61.6亿元但增速从2021年43.7%降至2023年1.7% [6] - 月活用户3.03亿保持行业第一,市场份额25% [8] 交易动因分析 喜马拉雅方面 - 规避IPO不确定性风险,获取腾讯生态资源支持 [1][9] - 估值趋于理性背景下选择确定性退出路径 [5] - 管理层承认需通过资源整合应对行业变革 [9] 腾讯音乐方面 - 补充用户增长:腾讯音乐月活连续14季度下滑至5.55亿(2025Q1同比降4%) [11] - 强化音频赛道布局:喜马拉雅用户覆盖率45.52%显著高于腾讯系懒人听书29.76% [12] - 构建内容分发渠道增强用户黏性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交易将重塑在线音频行业格局,腾讯音乐业务版图新增重要内容分发平台 [14] - 喜马拉雅与腾讯现有懒人听书业务存在潜在竞争需观察整合效果 [13] - 腾讯音乐曾通过合并QQ音乐(2016)、收购懒人听书(2021年27亿元)扩张业务 [14] 公司治理与运营挑战 - 喜马拉雅存在战略方向多变、业务过广问题,缺乏现象级IP内容 [7] - 联合创始人分治模式被指影响决策效率 [7] - 盈利改善部分依赖成本控制:销售/行政/研发费用占比持续下降 [6]
股价巨震!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证券时报· 2025-06-10 14:49
收购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约90.53亿元人民币)及不超过5.1986%的普通股股份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2][7] - 交易公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涨幅超10%,开盘后涨幅收窄至1%以内 [4] 喜马拉雅行业地位 - 按2023年移动端收听总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计,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在线音频平台 [7] - 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市场份额达60.5%,在线音频收入市场份额为25% [7] - 2023年底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移动端1.33亿+物联网/第三方平台1.70亿) [7] 喜马拉雅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 [8] - 2021年净亏损51.06亿元,2022-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37.00亿元、37.36亿元 [8] - 经调整后净利润2021-2023年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2.24亿元 [8] 交易背景与股东结构 - 喜马拉雅曾四次冲刺上市(三次港交所、一次美股)均未成功,最近一次为2024年4月港交所递表 [8] - 公司累计完成12轮融资,总额9.59亿美元+29.62亿元人民币,最后一轮投后估值43.45亿美元 [10] - 主要股东包括创始人余建军(10.61%投票权)、陈宇昕(10.02%)及兴旺投资(10.37%) [10] 交易后运营安排 - 喜马拉雅将保持品牌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不变 [7] - 现有2300名员工的岗位及薪酬不受影响 [7] - 并购旨在共享资源、共同研发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 [7]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内容矩阵进一步完善
选股宝· 2025-06-10 14:48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交割前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控股,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 [1] - 喜马拉雅现有股东及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者的权益性证券将注销,同时公司需进行与交易相关的业务重组 [1] - 喜马拉雅品牌、产品运营、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保持独立 [1] 战略协同与行业影响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补足长音频短板,整合喜马拉雅有声书、知识付费、播客等内容,强化"音乐+音频"双核战略 [1] - 双方将形成"音乐+有声书+播客"完整内容矩阵,增强对竞品竞争力 [1] - 喜马拉雅可借助腾讯生态资源(用户流量、技术能力)突破增长瓶颈,AI语音合成与多场景分发(车载、智能家居)或推动音频成为"耳朵经济"核心入口 [1] - 行业可能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化竞争,加速长音频商业化模式成熟 [1] 相关公司动态 - 城市传媒间接持股喜马拉雅,子公司青岛出版社与喜马拉雅战略合作,有声书产品已入驻平台,推动纸质与数字内容融合 [2] - 漫步者为腾讯音乐旗下"轻听"智能音箱唯一合作厂商,共同开发QQMusicInside音箱 [3]
晚报 | 6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0 14:48
低空经济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探索通用航空业务 [1] - 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多地推出专项方案 [1] - 低空经济已在旅游、应急、农业、物流等行业落地,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达3.5万亿元 [1] 灵巧手 -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研制的智能灵巧手首次实现类人水平自适应抓取,登上《自然·机器智能》期刊 [2] - 灵巧手掌面70%面积集成高分辨率触觉感知,能根据触觉反馈实时调整动作 [2] - 灵巧手占人形机器人本体价值量30%,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450亿元,关键零部件需求将增加 [2] 干细胞疗法 - 我国首份干细胞处方药物艾米迈托注射液在北大人民医院开出,标志干细胞药品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3] - 干细胞具有再生修复能力,国家卫健委将其研究与器官修复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3] - 干细胞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医学革命,更多难治性疾病患者将受益 [3] 传媒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及不超过5.1986%股份收购喜马拉雅控股,后者品牌与运营保持独立 [4] - 腾讯音乐通过收购补足长音频短板,形成"音乐+有声书+播客"内容矩阵 [4] - 喜马拉雅可借助腾讯生态资源突破增长瓶颈,AI语音合成与多场景分发将强化"耳朵经济"入口 [4] ASIC - 全球首个AI处理器芯片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发布,关键指标达人类专家水平 [5] - 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或推动国产软硬件生态协同发展,国内ASIC进程加速 [5] - 具备IP积累与先进制程量产经验的ASIC定制服务厂商有望受益 [5] 创新药 - 渤健中国创新药物托夫生注射液商业上市,为全球首个SOD1-ALS精准治疗药物 [6] - 国内创新药数据在ASCO年会口头报告占比提升,2025年共73项研究中选 [6] - 创新药产业技术驱动周期持续,企业创新度提高 [6] 转基因 - 我国加快推进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应用,重点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 [7] -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转基因技术获政策强力支持,商业化进程或提速 [7] - 种业被定位为农业科技创新重中之重,种子与粮食种植板块市场空间或超预期 [7] 行业动态 - 中国和东亚至美国西岸集装箱海运费率跳涨94% [11] - 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 [11] - 创新药密集获批,龙头出海成效显现 [11] - 固态电池行业大会即将密集召开 [13] - 体育总局征集"十五五"体育发展规划意见,苏州拟征集"人工智能+"技术 [13] - 财政部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超3亿老年人将受益 [14]
股价巨震!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证券时报· 2025-06-10 14:44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拟以12.6亿美元现金(约90.53亿元人民币)及不超过5.1986%的普通股股份收购喜马拉雅 [1][4] - 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保持品牌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不变 [4] -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表示并购旨在共享资源、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 [4] 喜马拉雅行业地位与经营数据 - 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2023年移动端收听总时长市场份额达60.5%,在线音频收入市场份额25% [4] - 2023年底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移动端1.33亿+物联网/第三方平台1.70亿) [4] - 公司成立于2012年,现有员工超2300人 [4] 喜马拉雅财务表现与上市历程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 [7] - 净利润从2021年亏损51.06亿元转为2022-2023年盈利37.00亿元、37.36亿元 [7] - 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021)、-2.96亿元(2022)、2.24亿元(2023) [7] - 曾四次尝试上市(2021年美股+三次港股)未果,最终选择被并购 [7] 市场反应与股东结构 - 交易公布后腾讯音乐美股盘前涨幅超10%,开盘后涨幅收窄至1%以内 [6] - 喜马拉雅采用AB股结构,创始人余建军通过B类股持有10.61%股权但拥有控制权 [9] - 2012-2020年累计完成12轮融资,总额9.59亿美元+29.62亿元人民币,2020年投后估值43.45亿美元 [9]
突发!喜马拉雅被出售,腾讯音乐拿出12.6亿美元现金!两位创始人发声: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共享资源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14:37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 - 腾讯音乐以现金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0.6亿元)及不超过5.1986%的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后续可能根据业绩表现再发行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作为激励 [1] - 交易支付结构体现了双方对交易价值的共同认可,但尚需通过反垄断审查等监管审批 [2] - 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和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2] 交易双方背景 - 腾讯音乐旗下拥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品牌,具备庞大用户基础和深厚版权资源 [2] - 喜马拉雅是我国在线音频领域资深玩家,2023年实现盈利后2024年净利润超5亿元 [2] - 喜马拉雅在职人员数量超2300人,2025年员工在岗位、薪酬、福利和期权安排等方面不会发生变化 [4] 并购动因 - 并购源于对行业和技术深刻变革的回应,AI重塑内容价值,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复杂 [3] - 双方认为共享资源、共同研发能更专注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实现长期价值 [3][4]
一场并购,打开了声音行业的想象力
虎嗅APP· 2025-06-10 13:43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交易分析 -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正式签订并购协议,交易将在满足前置条件后交割[1] - 喜马拉雅作为声音内容平台涵盖有声书、广播剧、知识付费等丰富业态,战略选择备受关注[1] - 交易可能成为声音市场发展的转折点,带来新变化[1]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与竞争环境 - 2023年喜马拉雅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元,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3] - 面临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和垂直音频平台(番茄畅听、七猫免费听书等)的多线竞争[3] - 内容边界模糊化,中长视频被当作音频收听,播客拓展视频内容[3] 腾讯音乐的布局与挑战 - 腾讯音乐2019年开辟"听书"版块,2020年推出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3] - 面临用户娱乐方式分散的竞争局面,需突破音乐内容边界[3][4] - 并购后双方可实现内容协同,喜马拉雅可集中资源拓展生态[4] 全球行业对标与协同效应 - Spotify通过并购播客公司(Gimlet Media等)实现业务拓展的成功案例[6][8] - 2024年Spotify广告收入同比增长7%,付费用户增长11%,首次实现全年盈利[9] -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有望打造中国版Spotify,构建泛声音内容生态[9] 国际化与内容储备 - 喜马拉雅拥有520万本有声书,覆盖99%互联网热读书目[10]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覆盖率超55%,茅盾文学奖作品超95%[10] - 积累230多位知识IP原创内容,有望借助腾讯音乐走向海外[10] 声音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文播客节目数量较2021年增长6倍[13] - 2023年中文播客听众超1亿,2024年达1.34亿,预计2025年突破1.5亿[13] - 行业价值仍被低估,内容分发和广告运营处于较原始阶段[14]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喜马拉雅建立535种合成声音音色库,AI创作效率提升50倍[14] - 推出AI音频制作工具"音剪",降低创作门槛[14] - 智能语音助手"小雅"实现语义理解,7日访问留存率超15%[15] - AI将声音从被动媒介转变为智能交互入口[15][16]
纳指小幅高开 腾讯音乐涨超4%
快讯· 2025-06-10 13:3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互现 道指跌0.04% 纳指涨0.15% 标普500指数涨0.11% [1] 腾讯音乐 - 腾讯音乐涨超4% 公司拟议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1] 台积电 - 台积电涨超2% 5月营收同比增长39.6% [1] 斯马克 - 食品巨头斯马克跌超6% Q4营收不及预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