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人民币14.158亿元减少43.4%至人民币8.012亿元[5][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3.4%至人民币8.012亿元[22][23] - 收入同比下降43.4%至8.0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16亿元人民币)[54]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8.01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158亿元人民币下降43.4%[76] - 总收入同比下降43.4%至801157千元,主要因云服务收入减少[77][78] - 毛利同比下降60.2%至2.0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26亿元人民币)[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扩大至人民币7850万元[5][6]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为人民币-2.16元[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率为-9.8%[5][6]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8571.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8145.8万元人民币)[54] - 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83.3百万元同比微降0.5%[34]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3百万元)[35]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扩大至85713千元,同比增长5.2%[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78495千元,每股基本亏损0.07元[86][87]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7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0.06元人民币)[56] - 美国存托股每股基本亏损2.16元,去年同期盈利3.83元[87] - 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05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3.2%[6] - 经营亏损为1.0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6亿元人民币)[5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率从37.1%下降至26.1%[5][6]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从37.1%下降至26.1%[26]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70.7%至人民币1.17亿元[27]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70.7%至1.1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00亿元人民币)[54] -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6.8%至人民币1.069亿元[29] - 金融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同比下降40.4%至人民币1390万元[30]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收入同比下降14.4%至人民币25.4百万元[32]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同比下降61.6%至人民币3.1百万元[33] - 资本开支同比减少74.1%至人民币3.8百万元[48]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下降59.0%至人民币3.840亿元[6] - 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下降13.1%至人民币4.171亿元[6] - 云服务平台收入因业务终止在2025年上半年大幅下降[14] - 云服务平台收入同比暴跌99.6%至人民币234.9万元[22][24]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6%至人民币3.095亿元[22][24] - 获客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6.3%至人民币994.2万元[22][24] - 基于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53.2%至人民币5.097亿元[22] - 2025年上半年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收入为2.9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61亿元人民币下降10.7%[76]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增长至3.1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54亿元人民币增长17.4%[76] - 获客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9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278万元人民币下降56.4%[76]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为1.0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65亿元人民币下降16.3%[76] - 云服务平台收入显著下降至23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74亿元人民币下降99.6%[76] - 开发后维护服务收入增长至388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35万元人民币增长32.3%[76] - 其他服务收入增长至412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24万元人民币增长7.9%[76] - 云服务平台收入因平安集团终止服务大幅下降至2349千元,同比下降99.6%[77][78] - 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增长17.4%至311540千元,其中一次性收入占比30.5%[77][78]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下降16.4%至105785千元[77][78] 产品与解决方案表现 - 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六倍并将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一天[10] - 公司产品将客户AUM提高超过20%并带动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10] - 智能信贷解决方案在境外市场将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并将AI风控能力提高50%[12] - 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通过AI工具使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10] - 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自动化整个承保流程并简化理赔流程[11] - 公司境外市场解决方案基于模块化架构支持跨生态场景协同[15] - 加马平台整合AI与数据技术提供智能反欺诈和风险缓释能力[13] - 数据智能服务采用"湖仓一体"架构实现全生命周期数据闭环管理[13] - 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落地两家股份制银行[12] 客户与市场覆盖 - 中国100%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7] - 66%财产险公司和48%人身险公司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7] - 境外业务已覆盖20个国家及地区,服务214名客户[1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9.8百万元同比改善29.6%[3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33.4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所得480.3百万元)[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降至人民币385.0百万元(2024年末为1,947.9百万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80.2%至3.8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9.48亿元人民币)[58] - 出售交易完成后,公司收到扣除交易成本的现金对价8.39087亿元人民币,处置产生现金流入净额7.23171亿元人民币[9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至人民币1,082.6百万元(2024年末为455.0百万元)[39]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2.0%(2024年末为1.7%)[43] - 总资产同比下降6.0%至37.2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9.67亿元人民币)[58] - 权益总额同比下降3.8%至24.0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5.04亿元人民币)[62] - 流动负债同比下降10.2%至12.9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4.40亿元人民币)[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3.5261亿元人民币,其中84.1%(53.452亿元人民币)账龄在1年以内[9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9.13319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一笔金额为2.32951亿元人民币的赎回负债[94][96] - 公司确认一笔金额为18.3569亿元人民币的金融负债(赎回负债)[96]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公司出售平安壹賬通銀行100%股權予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交易對價為現金9.33億港元[89] - 出售業務在處置前期間(2024年1月1日至4月2日)錄得收入4429.5萬元人民幣,但產生除所得稅後虧損5063.8萬元人民幣[91] - 公司因該處置交易錄得除所得稅後收益26.0137億元人民幣,推動已終止經營業務整體利潤達到20.9499億元人民幣[91] 税务事项 - 所得税开支2368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346千元[80]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适用优惠所得税率15%-20%[80]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8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长陈当阳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此安排偏离了企业管治守则的建议[98]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1] - 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并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02] - 公司未建议分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或支付任何股息[95]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7]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https://irhk.ocft.com)[104] - 公司独立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已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报执行审阅[102] - 公司董事会包含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将于2027年1月1日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要求追溯重述可比信息[72][73] -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改变现金流量表中已收利息归类为投资活动,已付利息归类为融资活动[74]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