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MRK)

搜索文档
DLS MARKETS:周二美股回调只是财报失望,还是更大的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19
市场整体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回落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46% 标普500下跌0.30% 纳斯达克回落0.38% [3] - 道琼斯运输指数下挫2.3% 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3] - 市场情绪出现微妙转变 此前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刷新纪录高位 [1] 重点公司财报表现 - 联合健康集团盈利预测低于市场预期 股价重挫7.5% 成为拖累道指的主要因素 [3] - 波音亏损收窄但未能赢得投资者信心 跌幅达4.4% [3] - 默克因延长对中国HPV疫苗出口暂停时间 收跌1.7% [3] - 联合包裹(UPS)大跌10.6% 拒绝给出全年指引 [3] - 宝洁下跌0.3% 市场对其上调产品价格计划反应冷淡 [4] 行业影响分析 - 运输和物流环节信心快速下滑 联合包裹业务受贸易战潜在升级影响 [3] - 消费品板块面临压力 关税成本传导至终端消费 消费者显现疲态 企业提价空间受限 [4] - 传统盈利支柱公司表现失速 迅速动摇市场信心 [3] 未来市场焦点 - 科技巨头财报将陆续披露 Meta、微软、亚马逊和苹果业绩权重足以左右整个指数走向 [4] - 美联储政策声明即将公布 通胀路径、就业数据与增长预期之间的平衡带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3] - 贸易政策走向及下半年全球需求恢复情况将成为市场核心变量 [4] 市场趋势判断 - 财报季成为波动导火索 而非预期中的稳定器 [1] - 短期调整可能是风向初步信号 市场难再现无惧利空的单边上涨 [4] - 投资者需要重新思考涨势背后是否已埋下过热隐忧 [4]
默沙东、GSK抢着买慢病新药,哪些公司还有BD机会?|焦点分析
36氪· 2025-07-30 09:05
恒瑞医药与GSK的BD交易 - 恒瑞医药以5亿美元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金额将PDE3/4抑制剂HRS-9821海外权益及11个临床前创新项目独家选择权授权给GSK [1] - HRS-9821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新药,研发成本仅3843万元,7月初刚进入临床阶段 [1] - 11个打包项目涉及肿瘤和自免领域,但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1] COPD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COPD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但该领域十多年无新机制药物上市 [1] - 传统治疗药物以LABA、LAMA、ICS为主,代表产品GSK的Trelegy Ellipta 2024年Q1销售额达6.75亿英镑(同比+15%) [5] - 跨国药企主导市场,包括阿斯利康、GSK、勃林格殷格翰等 [3] PDE3/4抑制剂的市场机遇 - 2023年6月FDA批准首个PDE3/4抑制剂Ensifentrine,默沙东随即以100亿美元收购其研发公司Verona [1] - Ensifentrine上市半年销售额4200万美元,2024年Q1增至7130万美元,预计2035年销售峰值达40亿美元 [5] - 临床数据显示其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率36%-43% [5] PDE3/4抑制剂的机制优势 - PDE3抑制可快速扩张气管缓解呼吸困难,PDE4抑制具有抗炎作用 [6] - Ensifentrine对PDE3亲和度是PDE4的几千倍,起效快(几周内可见效果) [6] - 相比传统激素联用方案,新机制可覆盖50%经历急性加重的患者 [5] 中国药企在PDE3/4领域的布局 - 全球PDE3/4抑制剂研发领先企业均为中国公司,正大天晴TQC3721已进入3期临床并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 [9] - 海思科HSK39004处于2期临床阶段 [9] - 潜在买家包括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等呼吸领域巨头 [9] COPD其他创新疗法进展 - 生物制剂靶向IL-4Rα(度普利尤单抗)、IL-5(美泊利单抗)、TSLP等通路,度普利尤单抗2024年销售额超140亿美元 [12] - TSLP靶点药物中,阿斯利康/安进Tezepelumab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2期临床显示可覆盖更广患者群 [12] - 干细胞疗法尝试修复肺泡结构,海南博鳌定价单次治疗15万元 [14] 未来COPD治疗市场趋势 - 传统药物(月费几百元)与创新药(如Ensifentrine月费3000美元)将形成分层选择格局 [14] - 创新药主要覆盖难治患者,推动市场差异化发展 [14] - 呼吸道领域正成为继肿瘤、自免后的新价值洼地 [2]
默沙东上半年营收下降2%,启动3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6: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1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制药业务收入276.88亿美元,同比下降3% [2] - 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70%至10.75亿美元,在默沙东全球制药业务中的占比降至3.9% [2] - 核心产品Keytruda上半年销售额151.61亿美元,占总营收48.38%,同比增长7%,但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18%有所放缓 [2] - 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9上半年销售额24.5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48% [2] 核心产品分析 - Keytruda 2023年销售额25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2024年销售额29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025年二季度单季收入79.56亿美元(同比增长9%) [4] - Keytruda增长动力来自转移性适应症(如膀胱癌、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和早期适应症(如三阴性乳腺癌、肾细胞癌等) [4] - HPV疫苗2025年二季度收入11.26亿美元,同比下滑55%,主要受中国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若剔除中国市场销售额仅下降3% [5] 成本优化与重组 - 启动多年期优化计划,目标到2027年底每年节约30亿美元成本 [2] - 7月批准重组项目,预计每年节约17亿美元成本,措施包括裁减部分行政、销售和研发岗位,缩减全球房地产布局,优化生产制造网络 [3] - 节约成本将用于新产品上市及在研管线投入 [2] 产品管线与研发 - 21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Capvaxive上半年创收2.36亿美元 [6] - 肺动脉高压新药Winrevair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6.15亿美元 [6] - 收购Verona Pharma,总交易额约100亿美元,核心标的为慢阻肺病治疗药物恩司芬群 [7] 战略布局 - 短期依赖Keytruda早期适应症与皮下剂型及Winrevair支撑增长 [3] - 中期通过ADC、口服降脂药、免疫新药构建接力管线 [3] - 长期以本土化生产(美国工厂)和区域战略(中国转型)抵御地缘政治风险 [3] - 近5年已完成三笔价值百亿美元的收购案 [9]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区管理层变动,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田安娜卸任,继任者为默沙东日本前总裁Kyle Tattle [6] - 田安娜任职四年间推动中国区上市36种新产品及适应症,2024年创新药与疫苗惠及超2000万人 [6] 行业趋势 - 全球慢阻肺病患者数量超过3.9亿,治疗选择有限 [8] - 2023-2028年全球制药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专利悬崖风险敞口 [9] - 开发一款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突破20亿美元 [9]
《财富》世界500强出炉!最赚钱前50公司的药企诺和诺德、默沙东新上榜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0 06:09
全球500强制药企业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合计营收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总净利润2.98万亿美元,微增0.4% [2] - 制药板块表现突出,默沙东、诺和诺德、强生进入最赚钱前50公司,其中诺和诺德和默沙东首次上榜 [2] - 默沙东2024年净利润171.17亿美元,增幅达45.9倍,主要依赖PD-1抗癌药Keytruda贡献近三分之一营收 [3] - 诺和诺德2024年净利润1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强生净利润140.66亿美元,保持稳健增长 [3] 诺和诺德核心业绩数据 - 2024财年营收2904亿丹麦克朗(约42.1亿美元),净利润1009亿丹麦克朗(约146.4亿美元),利润率高达36% [5] - 按营收排名全球前十,仅次于强生、罗氏、辉瑞和默沙东等巨头 [6] - 司美格鲁肽系列产品(Ozempic、Wegovy、Rybelsus)2024年销售额达293亿美元,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增长25%以上 [7] - 2025年Q1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78.64亿美元,首次超过默沙东Keytruda的72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 [7] 诺和诺德面临的挑战 - 两次下调2025年业绩预测:销售增幅从13%-21%降至8%-14%,运营利润预期从16%-24%降至10%-16% [9] - 美国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对手Eli Lilly推出Mounjaro和Zepbound加剧竞争,未授权复配药流通影响业绩 [9] - 2024年7月29日股价暴跌21.8%-23%,市值单日蒸发逾60亿欧元,较2024年峰值缩水约3050亿欧元 [11] 诺和诺德战略调整 - 2024年5月罢免CEO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7月任命国际业务副总裁Maziar Mike Doustdar为新任CEO [12] - 新管理层重点提升美国市场商业执行力和成本效率 [12] - 针对假药问题发起法律诉讼,终止与部分远程医疗平台合作,加速推进官方自营渠道NovoCare服务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与默沙东Keytruda形成直接竞争,2025年Q1前者销售额反超后者 [7] - Eli Lilly的Mounjaro和Zepbound对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市场份额构成威胁 [9] - 制药行业创新药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关键 [7][9]
美国创新药与美元霸权:钱到底怎么来的?
2025-07-30 0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创新药行业、美国 VC 行业、美国医疗行业 - **公司**:艾伯维、辉瑞、强生、默沙东、GSK、诺和诺德、Idea 公司、CRJ、诺华、BM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交易首付款差异**:跨国制药巨头与美国 Biotech 公司在创新药交易中首付款金额差异显著,前者因账面现金充裕首付款较高,后者依赖融资总里程碑金额较大 。如去年夏天到今年一季度,首付款超 1 亿美元的多来自跨国制药巨头,美国 Biotech 公司首付款小但总里程碑金额大,默沙东 2024 年年报账面现金 133 亿美元,美股 Biotech 公司账面现金通常 1 亿美元左右 [1][2] 2. **美国 Biotech 公司资金来源**:主要通过筹资现金流支持研发和资产收购,早期融资常有大型药企参与 。如 Idea 公司 2015 年成立,2019 年 IPO,早期融资有 CRJ 和诺华参与 [1][4] 3. **美国 VC 行业对医药投资**:投资活跃,医药行业首轮融资占比高,单项目平均融资金额远超其他行业 。2024 年美国 VC 行业首轮融资项目中,医药行业占比 33%仅次于软件行业,制药行业单项目平均融资金额远高于其他行业,生命科学领域常年投资总额占比约 20% [1][5] 4. **CVC 在美国 VC 市场角色**:扮演重要角色,交易金额占比远高于市场化 VC,显示产业资本寡头垄断力量延伸至风险投资领域 。CVC 交易数量占比约 20%,金额占比达 55%且过去十几年比例持续增加,制药行业 CVC 资金源于跨国制药巨头投资现金流出,巨头每年在创新性资产投资达 1000 亿美元 [1][6][7] 5. **跨国制药巨头收购策略**:通过大量收购创新资产增强产品线,确保未来销售收益,通过经营、筹资和投资现金流管理财务支持大规模对外投资 。如艾伯维 2024 年年报披露六个 20 亿美元以上重磅药物,四个是外部购买;默沙东过去三年经营现金净流入近 200 亿美元,2023 年花 141 亿美元收购 Prometheus 公司;BMS 2024 年发行企业债券筹集 51 亿美元填补缺口 [1][8][9][10] 6. **美国医疗市场对跨国制药巨头重要性**:是重要收入来源,营收核心依赖美国市场 。美国前五大跨国制药公司营业收入总计 1758 亿美元,占美国处方药市场 43%份额,前二十大公司市占率达 94% [1][11] 7. **美国医疗费用结构及对联邦财政影响**:主要由联邦财政支持,医保报销比例增加,Medicaid 和 Medicare 在联邦财政中占比上升 。2022 年美国总医疗费用约 4 万亿美元,处方药支出占 9%即 4000 多亿美元,2024 年医保报销比例达 72%,Medicaid 和 Medicare 占 55%,在联邦财政中占比 2024 年达 25%成第一大项 [1][12] 8. **美国联邦财政扩张及支出项目**:主要支出项目为医保、社保、美债利息和军费,导致财政赤字扩大,依赖发行美债维持运转 。截至 2024 年,医保占联邦财政支出 25%,各项目费用逐年增加,美债规模增加致国债利息支出上升 [1][13][14] 9. **美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外国投资者是主要持有人,全球共同支持美国联邦财政和医疗市场发展 [1][15] 10. **美元美债环流对创新药生态影响**:构成创新药生态循环母循环,通过财政经营性现金流和利率融资性金融支持医疗市场和创新药研发 。美元由美联储购买国债发行,全球其他国家买美债形成环流,衍生两条支线支持医疗市场和创新药研发 [3][17][18] 11. **美联储加息对市场影响**:影响提前反映在资产价格上 。如 2015 年美联储 12 月加息,夏天市场讨论使资产价格提前反应,XBI 指数估值三年内翻倍半年内跌一半,10 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在正式加息前上升,加息后变化不大 [3][20] 12. **加息周期股市和债市表现**:2016 - 2018 年稳步加息周期,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化不大,股市在加息讨论时走势混乱,实际加息后整体上涨,创新药研发相关资产表现良好 [21] 13. **利率倒挂对市场影响**:预示经济可能面临复杂问题,干扰政策决策及市场交易 。如 2019 年初利率倒挂,美联储停止加息并秋季小幅降息,股市交易混乱,新冠疫情后重启量化宽松资产价格上涨,XBI 指数一年内涨幅达 163% [22] 14. **不同生态系统对利率敏感度**:标普 500 医疗指数和 XBI 指数长期表现差异显著,不同生态系统对利率变化敏感度不同 。标普 500 医疗指数长期超额收益好,XBI 指数仅在量化宽松时阶段性跑赢 [24] 15. **MNC 和 Biotech 运作模式差异**:MNC 依赖美国财政支撑经营现金流,通过垄断药品销售市场维持经营;Biotech 依赖美元潮汐搅动投资现金流,低利率周期获资金研发,高利率周期运营压力大,可能低价出售资产被 MNC 收购 [24] 16. **美债和利率对创新药生态影响**:未来美国创新药生态系统发展取决于美债是否扩容和利率环境高低,分为四种象限,目前走向需观察 [25] 17. **跨国制造巨头投资并购活跃原因**:当前处于高利率周期,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融资成本增加、股票估值下降,巨头利用充足经营性现金流低成本收购获创新性资产 [26] 18. **国产创新药地位**:若 MNC 生态在美国维持强势,国产创新药可通过与跨国巨头合作在全球市场占一席之地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医疗费用与人口规模和人均寿命不匹配,广义政府卫生支出占比 55%,处方药销售额约占 9 - 10%,处方药销售额被寡头垄断 90%以上,每年产生约 2000 亿美元营业收入,用于全球创新研发包括中国国产创新药 [16] - 2011 - 2015 年黄金时代,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压至接近零,美债总额直线上升,推动医药股全面走强,小盘股表现优于科技股,后带来经济过热、通胀等问题,2015 年开始讨论加息 [19] - 2021 - 2022 年因量化宽松美国通胀上升,市场预期加息资产价格先行下跌,2022 年开始稳步加息,2023 年夏天出现利率倒挂,纳斯达克 100 因 AI 概念核心成分股表现强劲,其他板块混乱 [23]
中国创新药:出海黄金时代,游到海水变蓝
2025-07-30 02:32
中国创新药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分析 行业概况 * 中国创新药企实力增强,在全球first-in-class药物中占比从个位数提升至19%[7] * 学术认可度显著提高,如ASCO会议Oral session数量增加[1] * 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热度持续高涨,部分领域数据读出优于海外MNC[29] MNC现状与需求 * MNC面临严峻专利悬崖:默沙东(60%)、艾伯维(58%)、BMS(69%)、诺和诺德(70%)[8][9] * MNC类现金资产充沛:强生/辉瑞/罗氏各近200亿美元,默沙东/诺华/BMS各超100亿美元[10] * BD交易思路:巩固优势(默沙东)、新进入(罗氏)、机会领域(GSK)、探索新技术[11] 肿瘤领域 * 从PD-1加化疗转向下一代IO加下一代ADC[3] * 下一代IO应突破PD-1治疗边界,提升疗效并保持安全性[12] * 中国药企在PD-1 VEGF和PD-1 IO方向展现潜力,7-8个项目领先[14] * ADC领域三梯队:HER2/TOP2(第一)、Nectin4/Claudin18.2(第二)、其他靶点(第三)[15] 代谢领域 * 从单纯减重转向减脂增肌和综合代谢管理[4] * GLP-1如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近300亿美元[18] * ICLAR通路单用100%减脂,连用90%以上[18] * 李来Amylin安全性好(副作用<10%),12周减重11%[18] 免疫与炎症领域 * 新靶点及工程学革新,如Protect TCE等[6] * TL1a方向获罗氏/默沙东百亿美金投资[20] * STAR6有望成为下一个重磅产品[19] * 中国进展:三生国健TLWA、百济神舟Iron For Protector等[21] 技术进展 * TCE技术扩展至自身免疫疾病,信达BCMA/GPRC5D/CD3三抗进入二期[16] * PD34吸入药物:默沙东百亿美金交易,中国正大天晴三期[25] * 新兴靶点多抗:信达IL4 TSLP一期,华海华尔泰/康方有潜力资产[26] 企业动态 * 罗氏TIGIT管线终止,需新突破口[13][17] * 艾伯维自免管线陈旧,需收购更新[27] * 赛诺菲全面布局新兴靶点(STAR6/IRANK4/TL1a/TSLP)[28] * 恒瑞与GSK达成几十个品种交易[25]
Merck Stock Is Almost A Classical Benjamin Graham Investment
Seeking Alpha· 2025-07-29 19:0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主要讨论默克公司(NYSE: MRK)的投资价值 [1] - 作者专注于寻找大型公司的低价股票投资机会 [1] - 研究范围不仅限于美国公司还包括在美国上市的外国企业 [1] 作者背景 - 作者是一名研究分析师和自由撰稿人 [1] - 拥有多年投资经验 [1] - 专注于价值投资机会研究 [1] 市场环境 - 美国股市整体呈现过热状态 [1] - 近期分析对象多为基本面良好但估值偏高的股票 [1]
Merck Q2 Earnings Top, Sales Meet Estimates, 2025 View Narrowed
ZACKS· 2025-07-29 17:1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2.13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2.01美元,但同比下降7%(报告基准)和5%(剔除汇率影响),主要由于向恒瑞医药支付许可协议预付款[2] - 包括收购、重组等一次性项目的每股收益为1.76美元,同比下降18%(报告基准)和16%(剔除汇率影响)[3] - 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至158.1亿美元,与市场预期持平[3] 肿瘤药物销售 - 核心产品Keytruda销售额增长9%至79.6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79亿美元,受益于三阴性乳腺癌等早期适应症需求增长[4] - 合作产品Lynparza(阿斯利康)和Lenvima(卫材)联盟收入分别增长15%至3.7亿美元和增长5%至2.65亿美元[5] - 新药Welireg销售额增长29%至1.62亿美元,受益于美国需求及欧洲市场早期放量[6] 疫苗业务表现 - HPV疫苗Gardasil系列销售额骤降55%至11.3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3亿美元,主要因中国需求下降及国际政府采购周期影响[7] - 肺炎疫苗Vaxneuvance增长20%至2.29亿美元,受益于美国公共部门采购及海外市场需求[8] - 新上市肺炎疫苗Capvaxive实现销售额1.29亿美元,较上季度1.07亿美元有所提升[10] 其他重点产品 - 糖尿病药物Januvia/Janumet销售额持平于6.23亿美元,受中国需求疲软及仿制药竞争影响[11] - 新获批肺动脉高压药物Winrevair销售额环比增长20%至3.36亿美元[11] - 动物健康部门收入增长11%至16.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15.5亿美元,受益于牲畜产品需求及收购Elanco水产业务[12] 成本与利润率 - 调整后毛利率提升130个基点至82.2%,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13] - 研发支出增长15%至39.9亿美元,包含向恒瑞医药支付的2亿美元预付款[14] 2025年业绩指引 - 营收预期收窄至643-653亿美元(原641-656亿美元),汇率影响从-1%调整为-0.5%[15] - EPS指引调整为8.87-8.97美元(原8.82-8.97美元),包含对恒瑞医药2亿美元付款及对LaNova的3亿美元技术转让费影响[16][17] - 预计收购Verona Pharma的交易将于2025年四季度完成,交易金额约100亿美元[19]
最新世界500强出炉:沃尔玛稳坐第一,还有这些最赚钱制药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7-29 14:45
世界500强总体情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达4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同比增长1.8%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微增至322亿美元 [1] - 上榜公司净利润总和同比增长0.4%至2.98万亿美元,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1] 零售行业表现 - 沃尔玛连续12年蝉联榜首,亚马逊保持第二,国家电网、沙特阿美、中国石油分列第三至第五 [3] - 沃尔玛Q1财季总营收1656亿美元(同比+2.5%),营业利润71.35亿美元(同比+4.3%),山姆会员店和电商板块为增长核心 [4] - 家乐福、乐购、麦德龙分别排名第113、129、477位 [4] 能源与电力行业 - 国家电网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三,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领先,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排名第六,山东黄金集团为新上榜中国企业(第465位),受益于2024年黄金价格上涨 [6] 制药行业动态 - 最赚钱50强中制药企业占3家:默沙东(利润171.17亿美元)、诺和诺德(146.44亿美元)、强生(140.66亿美元) [8][9] - 默沙东利润同比激增45.9倍,Keytruda销售额达294.82亿美元(占营收46%);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系列销售额293亿美元(同比+38%) [9] - 2025年Q1司美格鲁肽以78.64亿美元销售额超越Keytruda(72亿美元)成为新"药王" [10] - 广药集团为唯一上榜中国药企,2024年营收351.64亿美元(同比-3.2%),利润3.17亿美元(同比-2.3%) [11] 制药企业新增与变动 - 安进新上榜(营收334.24亿美元,同比+18.6%),但利润下降39.1%至40.9亿美元 [11] - 制药企业总数增至15家,诺华退出,默沙东、诺和诺德新晋 [8][9]
Here's What Key Metrics Tell Us About Merck (MRK) Q2 Earnings
ZACKS· 2025-07-29 14:35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581亿美元 同比下降19% [1] - 每股收益213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228美元 [1] - 营收略低于市场一致预期002% 但每股收益超出预期597% [1] 股价表现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62% 跑赢标普500指数36%的涨幅 [3] - 目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预计短期内表现与大盘一致 [3] 产品线销售表现 肿瘤药物 - Keytruda美国销售额475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 同比增长76% [4] - Keytruda国际销售额321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122% [4] - Keytruda全球总销售额796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94% [4] - Lynparza美国销售额174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137% [4] - Lynparza全球销售额370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167% [4] - Lenvima销售额265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64% [4] - Welireg销售额162亿美元 超出预期 [4] 其他药品 - 糖尿病药物Janumet美国销售额6800万美元 远超预期 同比增长300% [4] - 心血管药物Winrevair销售额336亿美元 略低于预期 [4] - 抗病毒药物Lagevrio销售额8300万美元 超出预期 但同比下降246% [4] 疫苗 - Gardasil疫苗销售额113亿美元 低于预期 同比下降546% [4] 动物保健 - 动物保健业务销售额165亿美元 超出预期 同比增长1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