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集团(LVMUY)

搜索文档
奢侈品为什么卖不动了?十年购买力下降超30%,中产被挤出局!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2:41
奢侈品行业现状 - 奢侈品巨头业绩集体缩水 核心原因是中产消费者被定价驱逐出局 标志性手袋十年可负担性恶化30% [1] - 过去十年标志性奢侈品手袋可负担性恶化10%-33% 价格增速(8.5%)远超美国可支配收入增幅(4.5%) [1][2] - 具体案例显示:路易威登Neverfull价格相对收入增长1.5倍 迪奥Lady Dior增长1.1倍 香奈儿Classic Flap增长1.4倍 [4] 市场格局变化 - 中产消费者流失为平价品牌创造机会 Coach(300美元均价)等品牌一季度同店销售增长15% [1][5] - 类似替代趋势出现在酒类领域 如普罗塞克替代香槟 龙舌兰/威士忌替代干邑 [5] 行业增长瓶颈 - 行业30多年来首次出现中美欧三大市场对LVMH产品需求同步下滑 [1] - 传统提价策略失效 2009年提价带动营业额增长3%的模式在当前市场已不可行 [6] - 仅靠高净值人群无法支撑行业中高个位数增长率 需中产至中上产消费者参与 [6] 未来调整方向 - 未来三年需实施严格价格纪律或调整产品组合 否则将面临持续销售下滑 [1][6] - 若价格年增2%且收入维持4.5%增速 迪奥/路易威登需5年恢复2015年可负担性 香奈儿需8年 [7]
啤酒咋了?百威亚太减员约4000人,燕京啤酒、华润啤酒同步大幅减员
搜狐财经· 2025-05-20 03:13
啤酒行业减员情况 - 百威亚太2024年员工数量从2023年约2.5万名减少至2.1万名,减员约4000人,减员比例约16% [3] - 燕京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21405人减少至19965人,减员1440人 [3] - 华润啤酒2024年员工数量从2023年约2.7万人减少至约2.6万人,减员1000人,其中超过99%在中国内地雇用 [3] - 青岛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30687人减少至29870人,减员817人,减幅为2.66% [3] - 啤酒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通过减员方式保持竞争力 [3] 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 - 博览会将于6月9日-12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举杯·贺兰山" [5] - 将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酒庄的葡萄酒、烈酒、白酒、名茶等产品展示 [5] - 同期举办葡萄酒产业院士专家宁夏行、全国葡萄酒产业职业技能大赛等14项配套活动 [5] - 特别策划"举杯·贺兰山"乐舞诗剧,展现贺兰山东麓产区从业者奋斗精神 [5] LVMH与保乐力加香槟酒庄罢工事件 - LVMH旗下兰斯香槟酒庄工人于5月13日罢工,抗议薪资与岗位安全问题 [7] - 保乐力加旗下G.H. Mumm和Perrier-Jouët员工也加入罢工行动 [7] - LVMH葡萄酒与烈酒部门2024年亏损15亿欧元,与2019年创造10亿欧元现金流形成逆转 [7] - 业绩下滑归因于激进涨价策略、收购标的表现不佳及成本高昂的直销渠道开拓 [7] 富邑葡萄酒集团CEO变更 - 任命现任狮牌(Lion)首席执行官Sam Fischer为下一任CEO,接替Tim Ford [10] - Fischer薪酬包括固定年薪173万澳元(约804万元人民币)及最高达基本薪资355%的激励 [10] - 将获得400万澳元一次性签约奖金,补偿其在狮牌放弃的权益 [10] 泸州老窖动态 - 回应"全品系停止订单接收"消息,称保持渠道正常供货,为端午节庆销售做好准备 [12] - 将推出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跨界联名产品,包括《三体》科幻联名酒预计6月上市 [12] - 继续推进五大单品全国化立体化布局,适时补充优质客户 [12] 贵州茅台回购进展 - 截至5月16日累计回购264.21万股,占总股本0.2103%,已支付总金额40.5亿元 [15] - 回购最高价1639.99元/股,最低价1417.01元/股 [15] - 已完成本轮回购计划的2/3,距离回购周期结束还有半年以上 [15] 宁夏葡萄酒产业动态 - 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达1375万元 [17] - 宁夏商务厅支持外销窗口订制配送宁夏葡萄酒等特色产品,销售葡萄酒4590万元 [17]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增长至340.19亿元,位列区域品牌榜单第8位 [17]
在巴黎打中文广告,这些品牌怎么想的?
格隆汇· 2025-05-20 01:20
巴黎奥运会赞助商格局 - 巴黎奥运会共吸引79家赞助商 赞助收入预计13亿美元 规模超越东京奥运会[2] - 赞助体系分为四档:全球合作伙伴15家 高级合作伙伴7家 官方合作伙伴13家 官方供应商44家[2][6] - 中国企业阿里巴巴和蒙牛分别以十年期和十二年期合约成为全球合作伙伴 蒙牛与可口可乐联合签署价值30亿美元合同[6] 中国品牌营销策略 - 中国企业在巴黎进行大规模广告投放 伊利使用红底中字广告牌投放巴黎街头[1] - 体育品牌通过多层级合作方式参与: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并赞助中国代表团[6] 李宁签约三支中国"梦之队"[6] 361度赞助三个国家代表团[8] - 消费品牌采取实体落地策略:喜茶、霸王茶姬、泡泡玛特在巴黎开设门店或快闪店 伊利组建巴黎观赛团[9] 营销效果与投资回报 - 全球合作伙伴需支付至少3亿美元入场费 不包括后续营销执行费用[11] - 体育营销投入回报显著:同等广告投入可使知名度提升10% 而常规广告仅提升1%[11] - 乳企奥运广告投入短期拉动产品动销 长期提升国际品牌形象[11] - 非官方赞助商可通过创意营销获得曝光 如耐克在伦敦奥运会通过宣传片营造官方赞助商错觉[15] 产品与营销协同 - 品牌将营销与产品创新结合:耐克迭代Air科技推出"电掣系列"[15] 特步上新"冠军版跑鞋"凯旋配色[15] - 伊利自1996年起持续在体育赛事节点推出火炬冰激凌产品[11] - 安踏推进奥运冠军店落地以实现品牌升级[15]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后疫情时期体育营销面临拐点 用户对同质化营销产生疲劳感[13][14] - 企业需坚持长期主义 专注特定运动或赛事投入 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精准传播[11][15] - 碎片化营销环境下奥运仍能强化品牌价值并提高企业声誉[15]
奢侈品开餐厅, 还是玩票吗?
36氪· 2025-05-16 00:33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趋势 - Prada在上海荣宅开设首家独立餐厅"迷上",由王家卫参与创意设计,主打中意融合菜品,采用预约制并收取300元订金,用餐时间限制为90-120分钟[1] - 奢侈品牌在中国跨界餐饮早有先例,Gucci、Chanel、Tiffany等曾试水咖啡店,但多为快闪店或零售店附属项目,主要作为营销手段[2] - 路易威登2022年在成都开设亚洲首家正餐厅"THE HALL",由云觅餐饮集团运营,太古地产透露Maison Margiela咖啡馆日销峰值达4万元[2] 奢侈品牌餐饮战略逻辑 - 品牌餐饮项目多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如THE HALL由云觅餐饮负责,该集团同时运营上海网红餐厅Da Vittorio[3] - 餐饮本质是品牌打造生活方式体验的工具,通过"品味教育"引导消费者为主营业务买单,如40元咖啡可能转化为美妆消费,4000元正餐可能带动包包销售[3] - 行业策略转向线下流量获取,"先把顾客引进门"成为共识,餐饮成为连接商品与体验的重要媒介[3] 商业地产的配套升级 - 澳门永利推动餐饮转型,旗下运营数十家高端餐厅(含米其林星级),4月将新开综合餐饮项目"馥乐庭",涵盖高端餐厅与大众美食[4][5] - 永利举办中国葡萄酒大赛,联动旗下餐厅推广近900款参赛酒,总裁陈志玲强调需从单纯购物转向体验消费,面临服务转型与人才培养挑战[4][5] 奢侈品消费市场变化 - 澳门永利皇宫零售租金收入环比下降8%,仅为2019年同期的74%,反映奢侈消费下滑,可能主动降租挽留品牌[6] - 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旅客消费总额562.1亿澳元(+8%),但人均消费2168澳元(-17%),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幅达21.7%[6] - LVMH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2%,时装皮具销售额降5%,中日市场同步下滑,显示奢侈品价格差优势丧失[7] 行业文化战略反思 - 欧洲奢侈品牌在华面临文化认同危机,老铺黄金等本土品牌崛起,显示其数十年对中国富人"品味驯服"策略阶段性失败[7] - 2010年代中国富裕阶层通过奢侈消费彰显品味的模式已过时,行业需重新思考在地文化融合策略[7]
奢侈品开餐厅, 不再玩票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15 16:49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趋势 - Prada在上海荣宅开设首家独立餐厅"迷上",由王家卫构思设计,融合中意风格,菜单包含中意交融菜品,需提前预定并支付300元订金,用餐时间严格限制在90-120分钟[4] - Gucci、Chanel、Tiffany等奢侈品牌此前已在中国试水咖啡店,多为快闪或零售店附属,主要作为营销手段,咖啡店因投入成本低、易融入门店环境成为品牌首选[5] - 路易威登2022年在成都太古里开设亚洲首家正餐厅"THE HALL",由第三方云觅餐饮集团运营,太古地产透露Maison Margiela全球首家咖啡馆日销最高达4万元[5][6] 奢侈品牌餐饮战略本质 -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旨在通过生活方式和体验情境吸引客流,利用"品味教育"传达品牌形象,最终促进主营业务销售,如40元咖啡可能转化为美妆香水购买,4000元正餐可能带动新款包包销售[7] - 商业地产如澳门永利积极布局多元餐饮业态,旗下运营数十家高级餐厅和米其林星级餐厅,新增"馥乐庭"项目涵盖高端餐厅与接地气美食,以应对消费者从购物转向体验的需求变化[8] 奢侈品消费市场现状 - 澳门永利皇宫2023年零售租金收入环比下降8%,仅为2019年同期74%,反映奢侈消费下滑,可能主动下调租金吸引品牌续约[9] - 澳门2024年前三季度旅客总消费额同比上升8%至5621亿澳元,但人均消费同比大跌17%至2168澳元,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幅达217%[10] - LVMH一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同比下降2%,时装皮具销售额下降5%,中国市场疲软且日本市场出现同比下降,失去对中国消费者的"价格差"优势[10] 中国奢侈品消费趋势变化 - 中国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如老铺黄金,欧洲奢侈品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融合策略阶段性失败,未能持续吸引富裕阶层[11] - 行业观点认为奢侈品市场难以恢复2013-2014年水平,可能需要4-5年才能回到2018-2019年水平[10]
迪奥的用户信息遭泄露,问题可能出在哪儿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3:00
迪奥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 迪奥于5月7日发现部分客户数据被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泄露数据包括姓名、性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及消费金额和偏好,但不包含银行账户详情等财务信息 [2] - 迪奥官方客服表示目前未接到用户因数据泄露导致的财产损失报告,此次短信是对用户的"预警",泄露范围以收到短信的用户为准,不排除海外用户受影响的可能性 [2] - 公司未解释数据泄露的具体环节,律师分析数据可能在储存和传输两个环节出现纰漏,尤其是在委托第三方数据公司进行快递配送或用户画像服务时 [2][8] 数据泄露的法律责任与保护措施 - 企业作为数据收集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若发生数据泄露或引发用户财产损失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 - 迪奥在《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中披露了数据保护措施:物理防护手段如加固数据存放地,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并为员工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培训 [8] - 公司委托了神策网络科技、腾讯云计算、北京数美时代等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业务风控,涉及微信昵称及头像、设备信息、用户浏览动作等数据 [9] 数字化营销与数据管理 - 迪奥在中国数字化营销动作频繁,包括社交媒体推广、短视频平台"种草"、联合明星/KOL直播等,2022年抖音营销活动GMV环比增长超900% [10] - 公司通过定岗定责、定期检查及合规审计、数据备份、密码加密等措施管理用户数据,并依法履行汇报及通知义务 [10] - 律师建议企业应采取防火墙设置、数据加密、严格访问控制、定期审计、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等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用户数据 [10] 用户应对与公司响应 - 迪奥建议客户对可疑通信保持警惕,不打开不明来源的链接或透露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并咨询官方客服中心核实 [11] - 公司初步调查显示此次事件由数据库遭受未经授权访问所致,但尚未说明涉及的客户数量及具体纰漏环节 [11] -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若公司存在数据安全运营漏洞致使用户遭受重大财务损失,可能被认定未充分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并承担责任 [11]
迪奥的用户信息遭泄露,问题可能出在哪儿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1:39
数据泄露事件概述 - 迪奥于5月7日发现部分客户数据遭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 泄露数据包括客户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邮寄地址 消费金额及偏好等 但不包含银行账户详情 国际银行账户号码或信用卡信息等财务信息 [1] - 迪奥初步调查显示事件由数据库遭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所致 公司已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 目前未接到用户因数据泄露导致的财产损失报告 [1][10] 泄露数据范围与性质 - 泄露数据主要为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邮寄地址 消费金额及偏好 不涉及财务信息 [1][3] - 数据泄露范围以收到短信的用户为准 不排除海外用户受影响的可能性 [1] 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 迪奥在《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中明确数据收集基于数据统计 广告及营销效果评估目的 收集信息包括搜索查询内容 IP地址 设备型号 浏览记录等 [6] - 公司采取物理防护手段(如加固数据存放地)和信息技术措施(数据加密 访问控制 防火墙) 并为员工提供个人信息保护培训 [6] - 数据访问控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 仅限少数高权限管理人员处理用户数据 并采用加密工具保障安全 [5] 第三方数据管理 - 迪奥委托第三方机构如神策网络科技 腾讯云计算 北京数美时代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业务安全和风控 涉及个人信息包括微信昵称 头像 设备型号 用户浏览动作等 [7] - 律师指出企业委托第三方数据公司进行物流配送或用户画像服务时 数据可能在储存和传输环节出现纰漏导致泄露 [1] 支付与财务信息安全 - 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 支付宝 微信)完成支付 迪奥仅掌握交易订单号和银行卡尾号等基本信息 不获取完整银行卡账号信息 [3][4] - 使用微信零钱或支付宝余额支付时 商家同样无法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信息 [4] 数字化转型与数据收集 - 迪奥在中国加速数字化转型 通过社交媒体 短视频平台 明星/KOL合作等方式开展营销活动 例如2022年抖音商城美妆营销活动商品交易总额环比增长超900% [8] - 公司在积极线上布局和获客营销中收集大量用户数据 并通过定期检查 合规审计 数据备份 密码加密等措施管理信息 [8] 法律责任与应急响应 - 企业作为数据收集主体和第一责任人 若因安全运营漏洞导致用户重大财务损失 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9] - 发生数据泄露时 企业应立即隔离被攻击数据库 定位漏洞 评估泄露范围 发出用户警示 并向网信等部门报备 [9] 风险防范建议 - 迪奥建议客户对可疑通信保持警惕 不点击不明来源链接 不透露验证码 密码等敏感信息 [10] - 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已获取的消费时间 物品及习惯等细节信息实施定制化诈骗 [4]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4日(周三)全球富豪榜





快讯· 2025-05-14 03:05
全球富豪财富排名及变动 - 埃隆·马斯克以4157亿美元身价位列榜首 财富单日增长188亿美元 增幅2.17% [2] - 马克·扎克伯格以2266亿美元位列第二 财富增长57亿美元 增幅2.57% 主要关联Meta公司 [2] - 杰夫·贝佐斯以2261亿美元位列第三 财富增长25亿美元 增幅1.11% 主要关联亚马逊公司 [2] 科技行业富豪表现 - 英伟达黄仁勋身价1135亿美元 单日增长60亿美元 增幅5.55% 为前30名中最高增幅 [3] -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分别以1330亿和1274亿美元位列第7、9位 增幅分别为0.7%和0.68% [2] - 微软相关富豪史蒂夫·鲍尔默与比尔·盖茨身价分别为1305亿和1125亿美元 分别出现0.02%和0.33%的小幅下跌 [2][3]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富豪分布 - 沃尔玛家族三位成员进入榜单 Rob Walton、Jim Walton和爱丽丝·沃尔顿身价分别为1141亿、1128亿和1050亿美元 均出现0.71%左右跌幅 [2][3] - LVMH贝尔纳·阿尔诺家族以1566亿美元位列第6 增长18亿美元 增幅1.19% [2] - 优衣库柳井正家族以473亿美元位列第30 增长2.08亿美元 增幅0.44% [3] 财富变动显著个体 - 甲骨文拉里·埃里森身价2022亿美元 增长61亿美元 增幅3.1% 位列第4 [2] - 戴尔迈克尔·戴尔身价1106亿美元 增长36亿美元 增幅3.38% 位列第15 [3] - 农夫山泉钟睒睒身价593亿美元 下跌12亿美元 跌幅1.95% 位列第27 [3] 亚洲地区富豪排名 - 印度信实工业穆克什·安巴尼身价1068亿美元 下跌12亿美元 跌幅1.11% 位列第16 [3] - 字节跳动张一鸣身价655亿美元 无变动 位列第24 [3] - 腾讯马化腾身价537亿美元 下跌3.37亿美元 跌幅0.62% 位列第29 [3]
迪奥为用户信息泄露致歉,有消费者称接到过自称迪奥的诈骗电话
新京报· 2025-05-13 09:55
数据泄露事件 - 迪奥中国于5月7日发现未授权外部人员获取部分客户数据 受影响信息包括姓名 性别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邮寄地址 消费水平 偏好等 [1] - 银行账户和信用卡信息未受影响 公司已采取措施控制事态 并配合网络安全专家调查 [1] - 消费者反映接到自称迪奥的诈骗电话 以"代理商优惠"名义要求缴纳会费 金额从500元不等 公司澄清无代理商渠道且会员注册免费 [2] 历史网络安全问题 - 2024年2月迪奥官方Instagram账号遭黑客攻击 黑客虚假宣传推出Dior Coin代币 导致876名交易者购买后代币价值暴跌超90% [3] 财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路威酩轩集团2025财年Q1总营收203亿欧元 同比下降3% 低于市场预期的2%增幅 时装与皮具部门营收下滑5% [4] - 亚太市场收入同比下滑11% 占比从33%降至30% 2024年集团总收入847亿欧元同比下滑2% 营业利润196亿欧元下滑14% [4] - 迪奥被业内视为拖累业绩的品牌 但2024年4月仍对成衣 皮具等产品启动涨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