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汽车(GELYY)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_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要点 - 开启新篇章
2025-03-23 15:3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 [66] - 公司:吉利汽车控股、安徽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比亚迪股份、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华域汽车、江苏常熟汽车饰件集团、宁波华翔电子股份、上汽集团、郑州宇通客车、北京经纬恒润科技、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常州星宇车灯股份、中国美东汽车控股、中国永达汽车服务、福耀玻璃工业集团、富奥股份、惠州德赛西威汽车股份、科博达技术股份、四维图新股份、宁波均胜电子股份、宁波拓普集团股份、宁波旭升集团股份、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途虎养车股份、文灿集团股份、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中升集团控股、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智能科技控股、禾赛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亿航智能、蔚然动力、长城汽车、敏实集团、耐世特汽车集团等 [66][6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吉利汽车业务发展 - **新车型周期**:2025年新车型周期支撑271万辆销量目标(同比增长24.5%),吉利品牌将新增2款SUV和2款轿车,覆盖A0到B+级细分市场,所有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将配备千里昊瀚自动驾驶系统,且公司仍致力于内燃机开发并融入自动驾驶功能 [2] - **海外扩张**:目标海外销售46.7万辆(同比增长15%),目标成为中东地区顶级中国品牌和东欧地区前三品牌,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目标实现同比100%的销量增长,借助与沃尔沃的合作,极氪和领克到年底将拥有150个4S渠道(目前46家) [3] - **智能驾驶发展**:已开发全领域人工智能能力,涵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芯片、卫星和低空经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累计拥有100亿公里真实驾驶数据和23.5EFLOPS计算能力,支持自动驾驶训练和人工智能智能座舱功能,极氪计划4月部署门到门自动驾驶功能 [4] - **新能源汽车销售**:吉利集团2025年目标新能源汽车销售150万辆(同比增长69%),推出十款全新车型 [5][9] - **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5.9%提升至16.5%,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规模效益扩大和持续的成本降低措施 [9] - **资金状况**:近期无立即筹资计划,截至2024年12月手头现金充裕(400亿元人民币),且公司前景乐观 [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评级**:摩根士丹利对吉利汽车控股的股票评级为“增持”,行业观点为“符合预期”,目标价为21.00港元,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为17.98港元 [6] - **估值方法**: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假设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1.2%,终端增长率为3% [10]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车辆购买刺激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业务通过规模效益实现更大幅度的亏损减少;关键产品销售带动盈利能力超预期提升 [12] - **下行风险**:国内汽车需求放缓幅度超预期;吉利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价格竞争中亏损扩大;海外销售因竞争和保护主义而放缓 [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摩根士丹利业务关联**:摩根士丹利与多家被研究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包括拥有股权、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获得补偿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7][18][19][20][21][22][23] - **评级体系说明**: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持平”“未评级”“减持”,与“买入”“持有”“卖出”不等同,投资者应综合研究报告内容进行投资决策 [28][29][31] - **研究报告相关政策**: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根据发行人、行业或市场发展适时更新,部分报告有定期更新计划,研究人员薪酬与多种因素相关但与投资银行或特定交易部门盈利能力无关 [43][25][50] - **信息使用限制**: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使用需遵守相关条款和隐私政策,不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并可寻求财务顾问建议 [47][48] - **不同地区业务规定**:摩根士丹利在不同地区的研究报告传播和业务开展需遵守当地法规和监管要求,如在台湾、中国大陆、巴西、墨西哥、日本等地区的相关规定 [54][55][56]
吉利汽车_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 较高的毛利率和资产处置收益抵消了较高的运营支出
2025-03-23 15:3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汽车与共享出行 [64] - **公司**:吉利汽车控股、安徽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比亚迪股份、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福耀玻璃工业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赛集团、地平线机器人、理想汽车、敏实集团、耐世特汽车集团、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 [1][64][6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吉利汽车控股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盈利3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5%,全年盈利75亿元人民币(不包括91亿元人民币的处置收益),同比增长42%,主要因较高的毛利率和16亿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处置收益抵消了较高的运营费用 [1] - 第四季度收入环比增长20%,同比增长30%,达到725亿元人民币,受销量环比增长29%推动,意味着ASP环比增长1%,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4%,达到2400亿元人民币,销量增长32% [2] - 第四季度毛利率环比增长1.8个百分点至17.3%,可能是规模效益抵消了持续的价格压力;运营利润率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4.4%,SG&A和研发费用环比增长47%;第四季度基于股份的支付为2.59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09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第四季度,不包括极氪的每辆车单位利润为5800元人民币(不包括处置收益为3100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5700元人民币;全年每辆车单位利润为9000元人民币(不包括处置收益为4400元人民币),2023年为4000元人民币 [3] 吉利汽车控股评级与目标价 - 股票评级为“增持”,行业观点为“符合预期”,目标价为21.00港元,较3月19日收盘价17.98港元有17%的上涨空间 [5] 吉利汽车控股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车辆购买刺激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业务通过规模效益实现更大幅度的亏损减少;关键产品销售带动盈利能力超预期提升 [10] - **下行风险**:国内汽车需求放缓幅度超预期;吉利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价格竞争中亏损扩大;由于竞争和保护主义,海外销售放缓 [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分析师认证**:Tim Hsiao、Cindy Huang、Shelley Wang、Joey Xu等分析师证明报告中关于公司及其证券的观点准确表达,且未因表达特定建议或观点而获得直接或间接补偿 [15] - **利益冲突披露**:摩根士丹利与报告中涵盖的多家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包括拥有股权、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获得补偿等,投资者应注意潜在利益冲突 [16][17][18][19][20][21] - **评级定义**: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包括“增持”“持平”“未评级”“减持”,与“买入”“持有”“卖出”不同,投资者应仔细阅读评级定义 [26][29][31][32] - **行业观点定义**:分析师对行业的观点分为“有吸引力”“符合预期”“谨慎”,并说明了各地区的基准指数 [34][35] - **研究报告相关政策**: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根据发行人、行业或市场的发展情况适时更新,部分出版物有定期更新计划;研究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并咨询财务顾问 [41][46] - **信息来源与使用限制**: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但不保证信息准确完整;报告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出售或重新分发;报告中的指标和跟踪器不得用作基准 [50][61] - **不同地区研究报告传播规定**:摩根士丹利在不同地区通过不同实体传播研究报告,并对不同类型客户有相应规定,如在巴西、墨西哥、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等地区 [54][56][58][59]
吉利汽车(001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04:1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40,194,270千元,较2023年的179,203,592千元增长34%[3][5] - 2024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904,742千元,较2023年的1,367,181千元下降34%[3][5]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 - 1,746,925千元,较2023年的 - 646,336千元增长170%[3][5] - 2024年视为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及出售一间合营公司部分权益之暂估亏损为9,097,711千元,2023年无此项[3][5]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16,799,095千元,较2023年的4,935,018千元增长240%[3][5] - 2024年归属本公司股权持有人的溢利为16,632,398千元,较2023年的5,308,408千元增长213%[3][5]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63.80分,较2023年的51.36分增长219%;摊薄每股盈利为163.19分,较2023年的51.00分增长220%[3][5]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33港元,较2023年的0.22港元增长50%[3][4] - 2024年全面收入总额为16,071,111千元,较2023年的4,659,536千元有所增长[6] - 2024年税前溢利为18,403,553千元,2023年为4,949,942千元[13][51]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9,393,462千元,2023年为8,202,762千元[1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507,427千元,2023年为22,342,369千元[1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9,131,909千元,2023年为 - 16,144,646千元[14]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3,296,534千元,2023年为 - 2,763,776千元[1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78,984千元,2023年为3,433,947千元[15] - 2024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75,293千元,2023年初为33,341,339千元[1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865,000千元,2023年末为36,775,293千元[1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240,194,27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9,203,592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2024年收益186,298,83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6,307,768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指定非流动资 产总计90,718,86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0,607,618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地区2024年为68,377,46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932,748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即期税项总计3,625,5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75,026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024年为3,442,4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32,217千元人民币[45] - 2024年递延税项为 - 2,021,1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2,260,102千元人民币,2024年税项总计1,604,4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924千元人民币[45]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之利息为375,867千元,2023年为129,118千元[53] - 2024年员工成本(扣除资本化部分)为12,449,148千元,2023年为10,336,768千元[53] - 2024年折旧总额为4,227,539千元,2023年为3,753,550千元[55] - 2024年总研发费用为10,419,240千元,2023年为7,809,997千元[55]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33元,对应金额3,113,411千元,2023年为港币0.22元,对应金额2,033,286千元[57] - 2024年归属过往财政年度并支付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22元,对应金额2,050,555千元,2023年为港币0.21元,对应金额1,915,763千元[59] - 2024年永续资本证券分派为144,840,000元,2023年为142,437,000元[5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归属于普通股权持有人溢利16,487,558,000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65,835,498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165,971,000元及10,059,168,511股[62] - 2024年归属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溢利为164.87558亿元,2023年为51.65971亿元[64] - 2024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摊薄)为101.0326939亿股,2023年为101.30002011亿股[64] - 2024年非上市投资成本为36.07352亿元,2023年为39.92076亿元[64] - 2024年应占收购后业绩及其他全面收入为5.15165亿元,2023年为2.33523亿元[64] - 2024年集团总收益增加34%,达到人民币2,40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68亿元,同比增长240%[168] - 2024年集团整体毛利率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至15.9%[168] - 撇取一次性收益及亏损后,2024年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溢利为人民币85.2亿元,同比增长52%[169] - 2024年末集团总现金水平增加15%,达到人民币437.5亿元[169]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人民币265.1亿元,总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33.1亿元[173] - 2024年集团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04亿元(2023年:人民币78亿元)[178]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已资本化之产品研发成本)为50.96亿元,同比增长15%;研发成本(不符合资本化)为53.23亿元,同比增长58%;总研发费用为104.19亿元,同比增长33%[179] - 2024年已资本化之产品研发成本增加106亿元,主要与新能源智能车型开发有关[179] - 2024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权益约为8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805亿元[1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99,2023年12月31日为1.17[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5%,2023年12月31日为7.6%[189] - 2024年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达265亿元,总资本支出为133亿元,处于150亿元预算内[189] - 2024年年末集团总现金水平同比增加15%至437亿元,总借款减少35%至39亿元[190] - 2024年12月31日总借款(不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租赁负债)约为3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61亿元[19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约为62000人,2023年12月31日为60000人[193] 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汽车及相关服务收益203,060,9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9,623,061千元人民币[42] - 2024年极氪非控股股东权益百分比34.34%,2023年为45.27%[159] - 2024年极氪收益75.796446亿元,2023年为51.635601亿元[159] - 2024年极氪本年度亏损846634千元,2023年为1134642千元[159] - 2024年中国批发量1762045辆,同比增长27%,出口批发量414522辆,同比增长57%[165] - 2024年集团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888,235辆,同比增长92%,销售占比达41%[166] 公司股权及资本结构变化 - 2024年法定股本从2.4亿港元(120亿股每股面值0.02港元)增至3.6亿港元(180亿股每股面值0.02港元)[132][136]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075001783×10⁹股,面值1.8402×10⁸元人民币;2023年为10.063382383×10⁹股,面值1.83807×10⁸元人民币[132] - 2024年根据认股期权计划发行548.95万股,代价约4857.7万元人民币,10.2万元计入股本,4847.5万元计入股份溢价账[132] - 2024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发行612.99万股,613.74万股奖励股份归属,代价约11.1万元人民币[136] - 2024年公司行使认股权后发行548.95万股普通股,股份奖励归属后发行612.99万股普通股[185] 公司投资与收购情况 - 2024年公司出售重庆睿蓝45%股权,现金代价为5.04亿元,收益为1.66295亿元[69][71] - 2024年10月公司收购宁波乘用车100%股权,现金代价为1.23689亿元人民币[149] - 收购宁波乘用车所得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7251亿元人民币,议价收购收益为0.23562亿元人民币[150] - 收购宁波乘用车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1.75754亿元人民币[150] - 2024年10月至12月31日,宁波乘用车产生收益1756.2万元人民币,亏损267.2万元人民币[151] - 假设收购宁波乘用车于2024年1月1日发生,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收益为2402.17851亿元人民币,综合溢利为171.21583亿元人民币[151] - 2023年4月公司收购西安吉利100%股权,现金代价为3.8245亿元人民币[152] - 收购所得净资产公允值为379,559千元,收购产生的商誉2,891千元,收购附属公司净现金流出193,198千元[154] - 西安项目总代价约2.96733亿元,已支付约85%,尾款拨备约4401万元,占比15%[156] - 由收购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西安吉利收益4.10296亿元,溢利6.78976亿元[157] - 2024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汽车科技股权总代价90亿元,认购新股本现金代价3.6734694亿元[160] - 吉润汽车等成立1号合资公司从事智驾业务,吉润汽车持股30%,以13亿元技术和2亿元现金出资[164] 公司联营与合营公司情况 - 汉拿万都(宁波)汽车底盘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资本为8500万美元,公司应占股权35%[66] - 时代吉利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资本为5.01亿元,公司应占股权49%[66] -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资本为4.57931035亿元,公司应占股权26.07%,2023年资本为4亿元[68] - 其他投资者向无锡星驱注资3亿元,注册资本由6125万元增至7000万元,集团股权由27.6%稀释至24.15%,确认出售投资收益579.1万元[73] - 集团以5.36亿元出售芯粤能约9.9%股权,外部投资人注资8.4亿元,集团股权由40%变为26.07%,确认出售投资收益7.17719亿元,芯粤能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4.57931035亿元[74][75] - 宝腾集团2024年非流动资产107.72863亿元,流动资产47.50819亿元,流动负债40.07682亿元,非流动负债39.29606亿元,资产净值75.86394亿元[76] - 宝腾集团2024年收益147.13608亿元,本年度溢利3.44532亿元,普通股股东应占本年度溢利19.0424亿元[76] - 雷诺韩国2024年非流动资产58.13197亿元,流动资产71.25798亿元,流动负债36.52163亿元,非流动负债8.57533亿元,资产净值84.29299亿元[76] - 雷诺韩国2024年收益198
Recent Price Trend in Geely Automobile (GELYY) is Your Friend, Here's Why
ZACKS· 2025-02-24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短期投资或交易需把握趋势入场时机并确保趋势可持续性 “Recent Price Strength” 筛选可帮助投资者发现有潜力的股票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 “趋势” 投资的可靠选择 此外还有其他符合筛选标准的股票 投资者可借助 Zacks Research Wizard 进行策略回测 [1][3][8][9] 短期投资要点 - 短期投资或交易中趋势很重要 但把握入场时机是成功关键 且确保趋势可持续性并不容易 [1] - 投资者持仓后股价常迅速反转致短期资本损失 需确保有足够因素维持股票上涨势头 [2] “Recent Price Strength” 筛选要点 - “Recent Price Strength” 筛选可帮助投资者发现基本面强劲且处于上升趋势的股票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是通过该筛选的股票之一 [3] 吉利汽车股价表现要点 - 吉利汽车 12 周内股价上涨 25.2% 反映投资者持续看好其潜在上涨空间 [4] - 过去四周股价上涨 20.5% 表明上涨趋势仍在 且当前股价处于 52 周高低区间的 94.6% 可能即将突破 [5] 吉利汽车基本面要点 - 吉利汽车目前 Zacks 排名为 1(强力买入) 处于基于盈利预测修正趋势和每股收益惊喜排名的前 5% [6] - Zacks 排名系统有良好外部审计记录 1 股票自 1988 年以来平均年回报率达 +25% 吉利汽车平均券商推荐等级为 1(强力买入) 表明券商对其短期股价表现乐观 [7] 其他投资建议要点 - 除吉利汽车外 还有其他通过 “Recent Price Strength” 筛选的股票 投资者可考虑投资 还可根据个人投资风格从 45 个以上 Zacks 高级筛选中选择 [8] - 成功选股策略关键是确保过去有盈利结果 可借助 Zacks Research Wizard 进行策略回测 该程序还包含一些成功选股策略 [9]
吉利汽车20240223
2025-02-24 07:3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吉利汽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历程与转型**:吉利汽车在燃油车时代处于行业领先,1997 年成立,2000 年左右完成汽车三大件自研,2007 - 2014 年轿车推动销量股价上升,2016 年后收购沃尔沃、合资领克向高端化转型并推出 SUV 车型带动增长;新能源领域从三档混动发展到单档混动提升续航,智能化有子公司壹石通和自研底层芯片能力,发布台州宣言加强电动化与智能化协同 [2][3][4] - **品牌布局与市场表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有多个乘用车和商用车品牌,港股上市公司体内资产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吉利品牌燃油车国内市占率提升、出口增长,银河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好且 2025 年预计发布新车,极氪品牌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稳住影响力且销量增长、2025 年计划拓展市场,领克品牌向电动化转型 [6][11][12][13][14] - **技术支撑**:电动化有 SEA 浩瀚平台和 GEE 新架构,新一代雷神超级电混采用扁线绕组电机方案;超级电混技术引入碳化硅模块等优化;智能驾驶覆盖高中低阶方案且强调全栈自研;智能座舱采用双轮驱动策略;自研新锐 AI 大模型并构建 agent 生态 [15][17][18][19][20] - **未来发展预期**:深度报告预计 2025 - 2026 年利润和销量持续增长;2024 年预计销量 217 万台,2025 年目标 270 万台有望达 290 万台以上,2025 年净利润预计 100.37 亿人民币,2026 年有望达 180 亿人民币 [2][7][21] - **投资推荐理由**:公司处于车型战略周期阶段,在智能化、AI 及机器人等领域有布局且与控股集团资源协同,在 AI 背景下有潜在变化可能性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第二季度吉利汽车获得六七十亿非经常性损益收益,排除该收益同比增长仍显著 [10] - 吉利燃油车出口从 2022 年不到 20 万辆增加到 2024 年超 40 万辆,主要出口中东、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 [11] - 吉利银河品牌新能源车型自交付次月起月销达 1 万以上,部分达月销两三万台 [12] - 极氪品牌销量从 2022 年 7 万台增加到 2024 年 20 万台以上 [13] - 吉利汽车目前估值中枢约是 137 亿人民币规模口径的两倍左右 [21]
吉利汽车(含银河、极氪、领克)研究报告:顺势而变,聚力向上
平安证券· 2025-02-18 0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面向智能新能源时代的技术基石、品牌布阵基本就绪,各品牌全新车型陆续上市将迎来新的规模上行周期,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台州宣言》开启战略聚焦 - 2024年9月吉利发布《台州宣言》,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进行战略聚焦与整合,梳理业务、明晰定位、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10] - 2007年《宁波宣言》使吉利从“低价战略”转向新战略,推动多方面提升,为沃尔沃收购奠定基础 [11] - 当下吉利在新能源赛道转型有不足,经济型车领域比亚迪强大,中高端领域新进入者表现突出,且自身转型波折上量晚 [16][17] - 发布“一三三”战略,乘用车规划“两横七纵”,“七纵”为七大技术领域协同,“两横”形成两大业务主体,几何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合并 [18][19] 银河:对齐龙头、2025挑战百万台规模 - 吉利在主流新能源市场转型不顺,燃油车基数大,混动依托燃油车型,纯电缺乏平台且品牌定位不清,银河前期销量未达预期 [23][24] - 2024下半年银河从三方面对齐龙头,技术端EM - I走向极致节能,完成混动技术对齐,突出节能优势 [31][32] - 产品端吉利新能源车产品矩阵有补充空间,2024下半年多款新品推出,2025年计划推5款新产品挑战百万销量 [37][38][40] - 渠道端两网并行,A网和B网到2025年底争取各650家,新增“吉行驿”下沉县域市场 [48] 极氪&领克:强敌环伺、聚力前行 - 领克是燃油车时代高端化抓手,产品市场表现平平;极氪是纯电时代高端化着力点,2024年交付22.2万辆且盈利 [50][51] - 行业形势变化,品牌划分不必局限动力形式,智驾发展加快,极氪竞争压力增大且智驾处于追赶状态 [52][53] - 极氪与领克整合为“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打造年销百万级集团,2025年产销目标71万辆 [54][55] - 品牌定位各有侧重,技术协同整合,成本优化,渠道高线独立、低线共享,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 [56][57] - 领克发布旗舰SUV领克900,极氪发布极氪700GT等多款新车 [60][61] 智能化:技术体系完备,自研智驾加速追赶 - 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2025年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处于智能体阶段,满足算力、数据、算法条件可跃升 [67][68][69] - 发布高算力自研域控制器,计划2025年交付原生无人车,自研高阶智驾芯片将量产 [69][70][72] - 吉利高阶智驾和智能座舱技术方案将统一,早期依赖第三方,后自研方案逐步装车,计划2Q25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 [79][80][8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各品牌有不同增幅 [85] - 产销有望超行业平均,单车均价上升,毛利率向好,费用率下降 [86]
阶跃星辰联合吉利汽车集团开源两款阶跃Step系列多模态大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2-18 02:05
文章核心观点 阶跃星辰与吉利汽车集团联合开源两款阶跃Step系列多模态大模型,且两款模型分别在各自领域有领先表现 [1] 分组1 - 模型开源情况 - 阶跃星辰与吉利汽车集团联合开源两款阶跃Step系列多模态大模型,分别为Step - Video - T2V视频生成模型和Step - Audio语音模型 [1] 分组2 - 模型优势 - 阶跃Step - Video - T2V的参数量和模型性能目前在全球开源视频生成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1] - 阶跃Step - Audio是业内首款产品级的开源语音交互模型 [1]
吉利汽车:领克收购事项及领克注资有关交易已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2-14 08:41
文章核心观点 吉利汽车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领克权益结构改变,集团将录得收益 [1] 分组1 - 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全部先决条件达成,交易于2025年2月14日完成 [1] 分组2 - 领克当前由宁波吉利拥有49%权益及浙江极氪拥有51%权益 [1] - 领克成为极氪和吉利汽车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 [1] 分组3 - 领克收购事项完成后,集团估计将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人民币64.7亿元 [1]
吉利汽车:顺势而变,聚力向上-20250213
平安证券· 2025-02-13 11: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面向智能新能源时代的技术基石、品牌布阵已基本就绪,各品牌全新车型陆续上市,迎来新的规模上行周期,调整盈利预测并维持“推荐”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台州宣言》开启战略聚焦 - 2024年9月吉利发布《台州宣言》,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进行战略聚焦与整合,梳理业务板块,明确品牌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0] - 2007年《宁波宣言》使吉利从“低价战略”转向“技术领先”,推动用户满意度等方面提升,为沃尔沃收购奠定基础 [11] - 2024年《台州宣言》是新竞争形势下的自我调整,吉利在新能源赛道转型有不足,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经济型和中高端领域均有强大竞争对手 [14][16] - 乘用车规划“两横七纵”,“七纵”指在七大技术领域深化协同,“两横”指形成吉利汽车集团和极氪科技集团,还进行了几何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合并等整合举措 [18][19] 银河:对齐龙头、2025挑战百万台规模 - 吉利在主流新能源市场转型不顺,燃油车基数大,混动转型依托燃油车型,纯电领域缺乏专属平台和清晰定位,银河系列前期销量未达预期 [23][24] - 2024下半年银河从三方面对齐龙头,技术端EM - I走向极致节能,完成混动技术与龙头车企对齐;产品端新能源车产品矩阵有补充空间,2025年计划推5款新产品挑战百万销量;渠道端两网并行,新增“吉行驿”强化下沉市场布局 [31][37][48] 极氪&领克:强敌环伺、聚力前行 - 领克是燃油车时代高端化抓手,目前车型多、单车销量低;极氪是纯电时代高端化着力点,2024年交付22.2万辆且盈利改善;新行业形势下基于动力形式的品牌划分没必要,智驾发展加快,极氪竞争压力增大 [49][50][52] - 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为“极氪科技集团”,目标打造年销百万级全球化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品牌定位各有侧重,技术协同,成本优化,渠道高线独立、低线共享,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 [54][56][57] - 领克发布旗舰大六座SUV领克900,极氪已发布极氪700GT,下半年还将推出多款新车 [60][61] 智能化:技术体系完备,自研智驾加速追赶 - 吉利汽车智能化从2021年“智能吉利2025”战略发展到2025年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处于智能体阶段,满足算力、数据、算法条件可跃升生命体阶段,还发布高算力自研域控制器等 [66][68][69] - 吉利汽车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和智能座舱技术底座将统一,极氪智驾从依赖第三方到自研,2024年极氪001切换自研方案实现规模化装车,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 [79][80][8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2025年吉利汽车销量目标271万辆,同比增长约25%,各品牌均有增幅 [85] - 吉利汽车多个业务板块迎来改善,产销增幅有望超行业平均,单车均价中枢上移,毛利率稳中向好,费用率将下降 [86]
吉利汽车:新车周期促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20250213
东方证券· 2025-02-13 0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6.20元人民币,17.60元港币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车周期促进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4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24,632、269,476、316,008百万元,同比增长25.4%、20.0%、17.3% [4] - 2024 - 2026年预测营业利润分别为13,751、10,272、12,142百万元,同比增长261.3%、 - 25.3%、18.2% [4] - 2024 - 2026年预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442、10,884、12,948百万元,同比增长172.1%、 - 24.6%、19.0% [4] - 2024 - 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1.43、1.08、1.29元 [4] - 2024 - 2026年预测毛利率均为15.6% [4] 公司销量情况 - 2024年12月吉利汽车总销量21.01万辆,同比增长43.3%,环比减少16.0%;新能源汽车销量11.12万辆,同比增长93.1%,环比减少9.2%;出口2.45万辆,同比增长20.9%,环比减少25.3% [7] - 2024年吉利品牌全年累计销量166.90万辆,同比增长27.4%;吉利银河全年累计销售49.40万辆,同比增长约80%;吉利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售44.80万辆,销量再创新高 [7] - 2024年极氪品牌全年累计销量22.21万辆,同比增长87.2%;极氪7X发布75天交付超过3万辆,上市后两个月蝉联20万级中国纯电SUV销量冠军 [7] - 2024年领克品牌全年累计销量28.54万辆,同比增长29.6% [7] 公司新车计划 - 2025年吉利乘用车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同比增速约25%;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50万辆 [7] - 2025年吉利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燃油换代产品;吉利银河计划推出5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极氪预计将推出3款新车,销量目标为32万辆 [7] - 2025年领克将以插电混动为主,预计推出3款全新车型,销量目标为39万辆 [7] 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可比公司2025年PE平均估值15.14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