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斯利康(AZN)
icon
搜索文档
AstraZeneca's AL Amyloidosis Drug Misses Goal in Late-Stage Studies
ZACKS· 2025-07-17 18:10
阿斯利康AL淀粉样变药物研发进展 - 阿斯利康在研轻链清除抗体anselamimab针对IIIa和IIIb期AL淀粉样变患者的两项III期CARES研究均未达到主要终点(全因死亡时间+心血管住院频率的复合指标)[1][2][3] - 药物在预设亚组中显示出临床意义改善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公司称这是首个在AL淀粉样变中显示潜在获益的纤维清除剂[3] - 全球约74,000名AL淀粉样变患者 该疾病由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器官损伤 常引发心衰致死[4] 行业动态与竞品表现 - 行业年内股价平均下跌1% 阿斯利康股价逆势上涨7%[5] - 竞争对手Prothena的同类药物birtamimab在III期AFFIRM-AL研究中同样失败 已终止开发并裁员63%[8][9] 生物科技板块优选标的 - Akero Therapeutics(AKRO)年内股价暴涨93% 2025/2026年每股亏损预期收窄至3.96/4.27美元 过去四个季度有三季盈利超预期[12] - Agenus(AGEN)股价年内飙升130% 2025年预期从每股亏损4.66美元扭转为盈利1.56美元 2026年亏损预期大幅改善[13]
阿斯利康(AZN.US)罕见病药物试验未达预期,股价小幅下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2:59
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在研药物安塞拉米单抗针对AL淀粉样变性的Ⅲ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或减少心脏相关住院次数的主要终点 [1] - 尽管整体试验未达预期 但部分患者群体显示出积极治疗反应 其作为首个在AL淀粉样变性中展现临床获益的原纤维耗竭剂 作用机制具有创新性 [1] - 受试验结果影响 阿斯利康股价在盘前交易阶段下跌0.61% 报收69.89美元 总市值2180亿美元 [2] AL淀粉样变性疾病背景 - 美国发病率约为12例/百万人年 中国肾活检资料显示占继发性肾脏病患者的4% [1] - 患者确诊时平均年龄63岁 男性占比略高 [1] 当前治疗方案 - 主要依赖达雷妥尤单抗等CD38单抗 Ⅲ期研究显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化疗方案(D-VCd)可使患者完全缓解率提升至59.5% 心脏和肾脏缓解率分别达53%和58% [2] - 现有疗法存在局限性 仅约20%患者符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晚期患者效果有限 烷化剂和免疫调节剂存在安全性问题 [2] 行业研发竞争格局 - CAEL-101在Ⅱ期试验中显示出清除器官淀粉样沉积潜力 联合化疗1年总生存率达93% 但心脏缓解率仅27%(6/22例) [3] - 抗体偶联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在早期试验中使70%患者达到≥PR [3] - NEOD001等原纤维靶向药物因疗效未达预期而终止开发 凸显领域高风险高回报的研发特征 [3] 公司后续计划 - 持续深入分析试验细节以挖掘潜在价值 推进安塞拉米单抗的数据分析 [1][3] - 探索药物在更精准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 特别是针对现有疗法响应不佳的晚期患者群体 [2][3] - 随着对疾病机制深入理解 原纤维耗竭剂有望与现有疗法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3]
150亿美元传闻引爆市场,PD-(L)1/VEGF双抗成新药王候选
新财富· 2025-07-16 07:42
阿斯利康潜在收购AK112交易 - 阿斯利康正与Summit就PD-1/VEGF双抗AK112的全球授权展开深入洽谈,交易金额或高达150亿美元 [2] - 若交易达成,将成为中国创新药首次以千亿元人民币估值进入跨国药企产品线的里程碑案例 [4] - 消息公布后Summit股价单日大涨14.68%,康方生物港股次日涨9.43%,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3] AK112的临床价值与争议 - AK112在HARMONi-2 III期研究中作为单药治疗NSCLC时,中位PFS从5.8个月提升至11.1个月,成为首个在头对头试验中击败Keytruda的PD-1产品 [7] - 但在联合化疗的HARMONi III期研究中,总生存期(OS)未达统计学显著性,引发市场对其监管审批前景的担忧 [8] - 当前AK112处于"疗效潜力与监管不确定性并存"的临界点,其后续数据将决定能否成为真正的"药王挑战者" [8] PD-(L)1/VEGF双抗的全球竞争格局 - 该靶点已成国际药企必争之地:辉瑞以12.5亿美元首付款签下三生制药SSGJ-707,BMS以111亿美元收购BioNTech的BNT327 [12] - 全球TOP3免疫治疗玩家(辉瑞、BMS、默沙东)已完成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剩余优质资产稀缺 [14] - 行业共识认为,拥有最强PD-(L)1/VEGF产品的企业将掌握肿瘤免疫下一阶段发展主导权 [16] 阿斯利康的收购逻辑 - 公司虽拥有双抗平台DuetMab,但商业化重磅品种不足,需外部管线补充以重塑产品线结构 [19] - AK112在OS数据公布后估值趋于理性,为收购提供更佳时间窗口 [18] - 竞争对手已抢先布局,阿斯利康面临"再不出手就晚了"的战略压力 [20] 中国Biotech的全球影响力 - 康方AK112和三生SSGJ-707等产品推动中国从"临床数据追赶者"转变为"全球竞争框架定义者" [25][26] - 2024年BMS和辉瑞在PD-1/VEGF领域交易总额已超170亿美元,若阿斯利康交易完成将刷新纪录 [27] - 中国企业在PD-(L)1/VEGF赛道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在研18款相关药物中11款来自中国公司 [27]
7月16日电,阿斯利康股价下跌1%,因Anselamimab未能在晚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目标。
快讯· 2025-07-16 07:11
公司动态 - 阿斯利康股价下跌1% [1] - Anselamimab在晚期临床试验中未达到主要目标 [1]
阿斯利康一款药物未能达到研究的主要目标
快讯· 2025-07-16 06:18
阿斯利康药物研发进展 - 阿斯利康实验性药物Anselamimab在治疗AL淀粉样变性疾病的晚期研究中未达到主要目标 [1] - AL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 会导致体内蛋白质沉积增多并造成重大器官损伤 [1]
多家跨国医疗巨头奔赴链博会,本土药械供应链再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14
跨国医疗巨头参展链博会 - 美敦力首次参加链博会 展示与中国研发中心和临床专家合作的新型起搏心脏导管 该产品正在注册审批中 未来可能本土化生产 [1] - 阿斯利康连续第三年参展 其国际市场供应链管理高级执行总裁Steven Rota将发表主旨演讲 [1] - GE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乔治·维多尼什将围绕"全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进行发言 [2] 医疗器械行业本土化进展 - 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逐步成熟 促进本土厂商快速崛起 从心血管植入物到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已出现本土替代方案 [1] - GE医疗上半年发布的新产品中 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达50% 超过80%产品实现国产化 [2]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投入 - 阿斯利康3月宣布25亿美元投资计划 将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个 中国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 [2] - 美敦力中国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于3月在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落地 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 [2]
AstraZeneca Meets All Key Goals in Phase III Hypertension Study
ZACKS· 2025-07-15 13:36
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AZN)报告其候选药物baxdrostat在治疗未控制高血压患者的III期研究中取得积极顶线结果,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1][2][4] - baxdrostat是潜在首创新药,作为口服醛固酮合酶抑制剂,针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群体[2][6] - 公司计划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数据,并将在2025年8月医学会议上公布详细结果[7] 临床研究数据 - 1mg和2mg剂量组在12周时均实现统计学显著且具临床意义的坐位收缩压(SBP)降低[2][4] - 研究同时达到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包括难治性高血压亚组的SBP降低、舒张压改善及安全性指标[3][6] - 药物整体耐受性良好,安全特征优异[6] 市场潜力与疾病背景 - 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3亿人,美国约半数多药治疗患者仍未能控制血压[7] - 未控制高血压显著增加心血管和肾脏疾病风险,存在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7][2]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9.5%,跑赢行业0.9%的跌幅[3] 产品管线进展 - baxdrostat通过2023年收购CinCor Pharma获得,原股东可能获得5亿美元或有价值权[8] - 除高血压适应症外,该药物还在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III期研究,以及慢性肾病和心衰预防的后期组合疗法研究[9] 行业比较数据 - Verona Pharma(VRNA)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亏损7美分提升至盈利22美分,股价年内上涨125.4%[12] - Agenus(AGEN)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亏损4.66美元改善至盈利1.56美元,股价年内飙升149.3%[13] - Bayer(BAYRY)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从1.19美元上调至1.27美元,股价年内上涨65%[14]
阿斯利康高血压新药III期成功
快讯· 2025-07-15 11:22
临床试验结果 - Baxdrostat在BaxHTN 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及全部次要终点 [1] - 与安慰剂相比 2毫克和1毫克剂量治疗12周时患者坐位收缩压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 [1] - 试验结果显示阳性结果 成功达到所有次要终点 [1]
多家跨国医疗巨头奔赴链博会,本土药械供应链再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7-15 08:48
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在中国的发展 - 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如美敦力、阿斯利康、GE医疗等确认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1] - 美敦力首次参加链博会 展示由中国研发中心和本土临床专家合作开发的起搏心脏导管 该产品正在注册中 未来可能实现本土化生产[1] - 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逐步成熟 促进本土厂商快速崛起 从心血管植入物到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均出现本土化替代方案[1] 跨国企业的研发与投资动态 - 阿斯利康宣布25亿美元投资计划 将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 并达成多项研发与生产合作[2] - 阿斯利康已连续三年参加链博会 其国际市场供应链管理高级执行总裁Steven Rota将发表主旨演讲[1][2] - 美敦力中国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于2025年投入运营 位于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2] 本土化研发与生产趋势 - GE医疗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发布的新产品中 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达50% 超过80%的产品实现国产化[2] - GE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乔治·维多尼什将在链博会围绕"全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发言[2] - 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临床专家合作开发产品 体现研发本土化趋势 如美敦力的起搏心脏导管项目[1]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迎来新希望
第一财经· 2025-07-15 03:32
阿斯利康新药baxdrostat的临床试验结果 - 在后期试验中显著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达到研究的主要和次要目标 [1][2] - 用药12周内 两种剂量的baxdrostat均显著降低收缩压 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 [2] - 靶向激素"醛固酮" 约25%高血压源于该激素水平失调 提供区别于传统疗法的新选择 [5] 药物市场潜力与商业化 - 预计年销售额峰值超过50亿美元 可能单独使用或与达格列净联用 [8] - 达格列净当前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等疾病 [8] - 全球高血压患者超10亿人 半数现有疗法效果不佳 [4][6] 研发背景与竞争格局 - 通过2023年收购CinCor Pharma获得该药物 扩展心脏和肾脏疾病产品线 [3] - 另一制药公司Mineralys Therapeutics研发同类药物lorundrostat 预计年底提交FDA数据 [9] - 正在进行2万多名患者的临床研究 测试四种适应症疗效 包括慢性肾病和心衰预防 [6] 后续进展 - 完整试验结果将于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公布 [7] - 中国参与该项全球大规模临床试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