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ABBV)

搜索文档
Investors who lost money on 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ABBV) should contact Levi & Korsinsky about pending Class Action - ABBV
Prnewswire· 2025-05-13 09:45
诉讼案件概述 - 针对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的证券集体诉讼案已启动 涉及被指控的证券欺诈行为 [1] - 诉讼旨在为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8月1日期间出售或处置Cerevel普通股的投资者挽回损失 [2] - 诉讼还涵盖2024年1月8日持有Cerevel股票并有权对Cerevel与AbbVie Inc合并案投票的股东 [2] 案件细节 - 指控称2023年10月16日的二次股票发行文件未披露AbbVie有意以远高于22.81美元/股发行价收购Cerevel的关键事实 人为压低股价直至合并宣布 [3] - Cerevel控股股东Bain Capital在2023年10月发行中以人为压低的价格购入股票 同时涉嫌掌握AbbVie收购意向的非公开信息 [3] - 2023年12月6日Cerevel宣布AbbVie同意以45美元/股收购 使Bain Capital通过低价购入的股票获得超过1.2亿美元的意外收益 [3] - 2024年1月18日的代理声明被指控误导投资者关于AbbVie对Cerevel兴趣的真实性质和时机 [3] 律所背景 - Levi & Korsinsky律所过去20年为受损股东追回数亿美元 在复杂证券诉讼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5] - 该律所连续七年被ISS证券集体诉讼服务评为美国顶级证券诉讼律所之一 拥有70多名员工团队 [5]
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 Sued for Securities Law Violations - Contact The Gross Law Firm Before June 3, 2025 to Discuss Your Rights – ABBV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5-12 17:18
诉讼案件概述 - 诉讼针对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 (NYSE: ABBV)股东 涉及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8月1日期间出售或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3] - 诉讼还涵盖2024年1月8日持有Cerevel股票并有权对AbbVie Inc合并案投票的股东 以及2023年10月16日Bain Capital购股同期出售股票的股东 [3] 指控内容 - 指控称Cerevel在2023年10月16日二次股票发行文件中遗漏AbbVie有意以远高于22.81美元/股价格收购的关键信息 导致股价被人为压低 [4] - Bain Capital被指控在掌握AbbVie收购意向等非公开信息情况下 以人为压低价格参与10月股票发行 [4] - 2023年12月6日Cerevel宣布AbbVie同意以45美元/股收购 使Bain Capital通过低价购股获得超过1.2亿美元额外收益 [4] - 2024年1月18日代理声明被指误导投资者关于AbbVie收购意向的真实性质和时间 [4] 诉讼程序 - 股东需在2025年6月3日前登记参与集体诉讼 [5] - 登记股东将获案件进展监控服务 无需承担参与费用 [5]
Trump Declares War On Pharma Drug Pricing, But The Stocks Aren't Tanking - Yet
Seeking Alpha· 2025-05-12 16:30
行业动态 - 生物科技、制药和医疗保健行业股票近期有显著波动 关注行业关键趋势和估值驱动因素有助于把握市场先机 [1]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提议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5%或更高的关税 可能影响制药行业格局 [1] 投资服务 - Haggerston BioHealth投资小组面向生物科技领域新手和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提供买卖评级和关键催化剂分析 [2] - 服务涵盖大型制药公司产品销售预测、综合财务报表、现金流折现分析和分市场研究 [2]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Edmund Ingham在生物科技、医疗保健和制药领域有超过5年研究经验 已累计完成1,000多家公司的深度报告 [2] - 分析师目前持有GILD、PFE、ABBV等多家生物制药公司的多头仓位 包括股票和衍生品 [3]
The Gross Law Firm Announces the Filing of a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on Behalf of 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ABBV) Shareholders
Prnewswire· 2025-05-12 09:45
诉讼背景 - 诉讼针对Cerevel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 (NYSE: ABBV)股东 涵盖三类情形:(a) 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8月1日期间出售或处置股票者 (b) 2024年1月8日登记日持有股票且有权对Cerevel与AbbVie合并案投票者 (c) 2023年10月16日前后与Bain Capital同步出售股票者 [1] 指控内容 - 公司被控在2023年10月16日二次发行中隐瞒关键信息 未披露AbbVie有意以远超发行价22.81美元/股的价格收购Cerevel 人为压低股价直至合并公告 [2] - 控股股东Bain Capital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 以人为压低价格参与10月发行认购 后在2023年12月6日宣布的45美元/股收购价中获利超1.2亿美元 [2] - 2024年1月18日委托书声明被指误导投资者 未如实披露AbbVie对Cerevel的兴趣实质与时间线 [2] 法律程序 - 股东参与截止日为2025年6月3日 注册后可接入案件进展监控系统 牵头原告申请同截止 [3] - 代理律所Gross Law Firm专注证券集体诉讼 总部位于纽约 强调不预收费用的服务模式 [4][5]
U.S. politicians dump this pharma stock days before Trump's drug price order
Finbold· 2025-05-12 09:36
核心事件 - 两名美国议员在特朗普宣布药品降价计划前抛售艾伯维股票 交易时间与政策公布时间高度接近 引发内幕交易质疑 [1][2][5] - 共和党议员Robert Bresnahan于4月8日出售价值1,001-15,000美元的ABBV股票 5月8日提交披露文件 距政策公布仅3天 [2] - 另一名议员Jefferson Shreve于4月17日出售50,001-100,000美元ABBV股票 同样在5月8日提交披露 [3] 政策影响 - 特朗普5月13日行政命令计划通过"最惠国"政策将药品价格削减30%-80% 直接影响艾伯维等药企收入 [6][7] - 政策若实施将显著冲击艾伯维业绩 该公司2025年Q1营收133亿美元(同比增长84%) 但美国市场占比高 [8] - 公司利润率已面临压力 Q1同比下滑11% 政策加剧盈利挑战 [14] 公司基本面 - 艾伯维长期因高价药受争议 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Humira [9] - ABBV股价在政策公布后盘前下跌4%至177美元 年内累计涨幅收窄至288% [10] - 政策公布前股价已显现波动 4月2日"解放日"关税风波引发市场震荡 [7] 行业背景 - 美国处方药价格普遍为其他国家的5-10倍 特朗普指责药企利用高研发成本剥削消费者 [7][8]
美股制药股盘前普跌,诺和诺德、艾伯维等跌幅领先
快讯· 2025-05-12 08:12
美股制药股盘前普跌,诺和诺德跌5.25%、艾伯维跌4.12%、阿斯利康跌3.8%、诺华制药跌3.7%、吉利 德科学跌3.46%。特朗普预告将签署行政令,药价立即降低30%-80%。 ...
Recession Worries? Here's 1 of the Best Dividend Stocks for Turbulent Times
The Motley Fool· 2025-05-11 13:00
宏观经济环境 - 摩根大通认为2025年经济衰退概率达60% 主要因贸易战和关税问题[1] - 2023年启动的牛市面临威胁 市场不确定性导致主要指数进入调整区间[1][2] - 制药股通常在市场低迷期表现优异 因其分红特性和产品必需属性[3] 艾伯维公司转型战略 - 公司过去过度依赖修美乐(Humira) 该药2019年贡献58%营收 2022年销售额达210亿美元峰值[6] - 2020年以630亿美元收购艾尔建(Allergan) 获得肉毒杆菌、乔雅登等产品线 显著降低对修美乐依赖[7][9] - 2024年再斥资190亿美元收购ImmunoGen和Cerevel 其中卵巢癌药物Elahere当年销售额4.79亿美元[10] 核心产品表现 - 自主研发产品Skyrizi和Rinvoq 2024年销售额达177亿美元 同比增长51% 超预期11%[11] - 2027年销售指引270亿美元 将超越修美乐历史峰值[11] - 2025年Q1营收增长8%至133亿美元 全年销售指引上调7%至600亿美元[13] 投资价值分析 - 季度股息1.64美元/股 年化6.56美元 远期股息收益率3.5%[14] - 分析师17家买入评级 11家持有 平均目标价较现价有11%上行空间[15] - 公司被视作对抗经济衰退的防御性标的 提供稳定增长收入[14][15]
2 High-Yield Dividend Stocks to Buy in May and Hold Forever
The Motley Fool· 2025-05-10 12:45
核心观点 - 投资股息股票时,公司的基本面运营比高股息率更重要,应选择长期表现稳定且持续增加股息的公司[1] - AbbVie和Gilead Sciences符合上述标准,具有"永久持有"特质且股息率高于标普500平均水平[2][8][13] AbbVie分析 - 公司连续53年增加股息,属于股息贵族(Dividend Kings)精英组[4] - 核心产品免疫抑制剂Skyrizi和Rinvoq销售增长超预期,2027年联合销售额指引从270亿美元上调至310亿美元[6] - 成功应对"专利悬崖",在失去Humira专利独占权后仍实现收入增长,证明业务韧性[6][7] - 产品线包含肉毒杆菌等多元化疗法,研发管线储备数十个项目支持未来增长[7][8] - 远期股息率达3.5%,显著高于标普500平均1.3%[8] Gilead Sciences分析 - HIV治疗领域领导者,一季度HIV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达46亿美元,Biktarvy为美国最常用HIV疗法[9][10] - 新冠药物Veklury虽销售波动,但过去五年对公司整体财务形成净贡献[11] - 研发管线中超过1/3(58个项目中的超19个)聚焦肿瘤学领域,推动业务多元化[12] - 远期股息率3.2%,过去十年股息增长84%[13] - 在医疗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稳固地位支撑长期表现[12]
AbbVie(ABBV)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5-09 17:24
公司人员规模 - 公司约有55000名员工[1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净收入133亿美元,运营收益37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0.72美元,运营现金流16亿美元,全球净收入报告基础增长8%,固定汇率基础增长10%[11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净收入为133.43亿美元,较2024年的123.10亿美元增长8.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8%)[13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润为93.41亿美元,较2024年的82.16亿美元增长14%,占净收入的比例从67%提升至70% [13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32.93亿美元,较2024年的33.15亿美元下降1%,占净收入的比例从27%降至25% [140]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0.67亿美元,较2024年的19.39亿美元增长7%,占净收入的比例从16%降至15% [14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6.35亿美元,较2024年的40.40亿美元减少,主要因营运资金时间安排和诉讼相关付款 [14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为 -7.35亿美元,2024年为 -95.88亿美元,2025年包括以2.10亿美元收购Nimble Therapeutics [148]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现金流为 -12.58亿美元,2024年为108.19亿美元,2025年包括发行40亿美元无担保优先票据和偿还30亿美元优先票据 [14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回购300万股股票,花费6.06亿美元,2024年回购500万股,花费9.59亿美元 [152] 公司成本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无形资产摊销成本19亿美元,或有对价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成本15亿美元[117] 公司研发管线情况 - 公司目前管线约有90个化合物、设备或适应症在研,约50个处于中后期开发阶段[120] 公司产品临床试验与申请情况 - 2025年2月启动Qulipta预防经期偏头痛的3期临床试验[122] - 2025年4月提交BoNT/E治疗中度至重度眉间纹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123] 公司产品获批情况 - 2025年2月Emblaveo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腹腔内感染[124] - 2025年4月Rinvoq获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巨细胞动脉炎[125] 不同地区净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净收入9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国际净收入33.64亿美元,按实际汇率增长2.9%,按固定汇率增长8.3%[127] 主要产品净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Skyrizi全球净收入34.25亿美元,同比增长70.5%;Rinvoq全球净收入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2%;Humira全球净收入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50.6%[129] - 2025年第一季度Skyrizi和Rinvoq净收入分别增长72%和60%,主要得益于市场份额持续强劲增长和全适应症市场增长[131] - 2025年第一季度Humira净收入下降50%,主要受失去独家经营权后生物类似药直接竞争的持续影响[132] 公司信贷安排情况 - 2025年1月公司新增30亿美元五年期循环信贷安排,2030年1月到期,现有50亿美元五年期循环信贷安排2028年3月到期[1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信贷安排下无未偿还金额[155] - 2025年3月31日后,公司签订40亿美元364天定期贷款信贷协议,截至10 - Q季度报告提交日未借款[156] - 2023年12月,公司为收购签订90亿美元364天过渡信贷协议和50亿美元364天定期贷款信贷协议[157] - 2024年2月,公司借入并偿还50亿美元定期贷款,2024年第一季度终止过渡和定期贷款信贷协议[157] 公司信用评级与会计政策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内,公司信用评级无变化[15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内,公司关键会计政策应用无重大变化[160] 报告风险提示 - 本10 - Q季度报告中部分为前瞻性陈述,存在导致实际结果与陈述有重大差异的风险和不确定性[161] 市场风险讨论指引 - 关于公司市场风险讨论,见2024年12月31日年度报告中7A项[162]
AbbVie(ABBV)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9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净收入为563亿美元,超出最初预期超20亿美元 [4] - 2024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12美元,比最初指引中点高出0.49美元,不包括知识产权和D费用的影响 [4] - 2024年公司增长平台全年销售额增长超18% [5] - 2024年公司调整后研发投资增加3亿美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将季度现金股息提高5.8%,自成立以来季度股息已增长310%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发展重点是为产品线增加深度并推动未来十年增长,2024年签署约20项早期阶段交易,包括免疫学新机制、收购Nimble Therapeutics等,还进入肥胖领域 [23][24] - 若实施部门关税,公司短期内会采取库存管理行动、确保替代API来源、进行成本效率和生产力举措等,长期将在美国投资超10亿美元增加制造产能 [28][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公司在首个美国修美乐失去独家销售权后的完整年度实现销售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超过之前的峰值收入,且速度快于行业内达到同等规模的公司 [4] - 公司前景非常乐观,有望在本十年末实现高个位数的复合收入增长 [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7月1日起,Rob将接替Richard Gonzalez担任董事长,Richard Gonzalez将从董事会退休 [3] - 会议收到代表超86.4%有权投票股份的委托书,有法定人数,议程包括选举一类董事、批准审计师、高管薪酬咨询投票、取消超级多数投票的管理提案和一项股东提案 [7][8] - 初步投票结果显示,董事会提名人选当选,任命安永为审计师获批准,高管薪酬咨询投票通过,取消超级多数投票的管理提案未获必要票数,多数投票的股东提案未获批准 [1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未来几年是否会继续提高股息 - 公司业务持续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可满足资本配置优先事项,包括支持强劲且不断增长的股息、确保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和投资外部创新,2023年和2024年公司在盈利下降情况下仍提高股息,2025年第一季度将季度现金股息提高5.8% [21][22] 问题: 公司是否考虑进行额外的并购交易以支持长期增长,若考虑会是哪种类型的交易 - 公司业务发展重点是为产品线增加深度并推动未来十年增长,2024年签署约20项早期阶段交易,涉及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今年还进入肥胖领域 [23][24] 问题: 公司为何决定再次合并CEO和董事长角色 - 公司采用CEO和董事长合一的领导结构,有董事会任命的首席独立董事,能确保对董事会决策进行适当监督、保持独立性并明确职责,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 [25] 问题: 药品行业关税将如何影响公司 - 在缺乏政策细节的情况下,过早推测行业关税的影响,若有影响,预计与同行一致,公司在美国有11个制造基地,若实施关税,短期内会采取库存管理等行动,长期将在美国投资超10亿美元增加制造产能 [27][29] 问题: 公司产品线在过去一年进展如何 - 过去一年,公司的SKYRIZI、RINVOQ等产品获得监管批准,多个产品线项目也在推进,有望成为长期增长的重要来源,结合内部产品线进展和业务发展增加的深度,公司在研发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