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为股份(300751)

搜索文档
迈为股份(300751) -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8 13:01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披露的 管理,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公平性、真实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 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具体 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信息"指所有可能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 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以及证券监管部门、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披露的信息或公司 主动披露的信息;本制度所称"披露"系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媒体上、 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前述的信息,并按规定报送证券监管部门。 如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不能确定其所涉及的事项是否属于本制度所称"信 息",应及时与公司董事会秘书联系,或通过董事会秘书向证券监管机构咨询。公 司披露的信息同时还应置备于公司办公地,供社会公众查阅。 公司还可采取其他的方式披露信息以 ...
迈为股份(300751) - 内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8 13:01
内幕信息界定 -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公司资产总额30%等情况属内幕信息[4]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情况变化属内幕信息[4] - 新增借款或对外担保超上年末净资产20%属内幕信息[5] - 放弃债权或财产超上年末净资产10%属内幕信息[5] - 发生超上年末净资产10%重大损失属内幕信息[5] 内幕信息知情人 - 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及其董高等[5] 内幕信息流转 - 部门内流转需部门负责人同意,部门间需分管负责人批准[9] - 知情人传递信息要告知相关人员并报证券部备案[9] - 对外提供内幕信息须经相关负责人审核批准[10] 档案管理 - 公开披露前填写知情人档案并让知情人确认[10] - 完整档案送达不晚于信息公开披露时间[13] - 事项有重大变化及时补充提交档案及备忘录[13] - 档案及备忘录至少保存10年[18] - 公开披露后五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关档案及备忘录至深交所[18] 违规处理 - 年度等报告后五个交易日内自查知情人买卖证券情况[16] - 发现违规核实追责,两个工作日报送深交所并披露[16] - 违规情况及处理结果2个工作日报送证监局和深交所备案[20] - 非公开信息外泄追究责任,向深交所报告并公开披露补救[20] 制度相关 - 制度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22]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及修改[23]
迈为股份(300751) -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8 13:01
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出现严重影响募 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公告。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募集资金 的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 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规定》《上市公司 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创 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简称"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募集资金是指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向投资者 募集并用于特定用途的资金,不包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募集的资金。 本制度所称超募资金是指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超过计划募集资金金额的部分。 第三条 公司董事会应当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确信投 资项目具有较好的市 ...
迈为股份(300751)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袁宁一
2025-04-28 13:01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5] - 董事会设四个专门委员会[7] 人员变动 - 2024年副总经理施政辉因个人原因辞职[10] 独立董事履职 - 2024年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通讯出席1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5] - 出席专门委员会会议各1次[7][8] - 累计现场工作时间15日[14] 公司事项 - 2024年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按市场公允原则定价[9] - 2024年未涉及变更或豁免承诺等多项事项[10] 监督沟通 - 2024年对信息披露监督核查[12] - 与内部审计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积极沟通[11]
迈为股份(300751)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赵徐
2025-04-28 13:01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3次股东大会[5] - 独立董事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通讯参加1次,出席股东大会3次[5] - 独立董事出席审计等各类委员会会议7次[6][7] 公司运营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符合业务发展需要,定价按市场公允原则[8] - 续聘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0] 人事变动 - 报告期内副总经理施政辉因个人原因辞职[11] 合规事项 - 2024年未涉及变更或豁免承诺等多项事项[13] 独立董事履职 - 审阅报告认为真实准确完整,内控总体良好[9] - 累计现场工作时间十六日[17] - 积极沟通、监督核查、参加培训、参与决策[14][15][16][18]
迈为股份(300751) - 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刘跃华
2025-04-28 13:01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3次股东大会[4] - 独立董事现场出席董事会5次、通讯参加1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4] 审计相关 - 2024年度续聘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10][11] - 独立董事出席4次审计委员会会议等,无委托出席和缺席[4][5][6] 其他事项 - 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符合业务发展需要,定价公允[8] - 董事和高管薪酬按方案结合多因素确定发放[12]
迈为股份(300751) - 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8 13:01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 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以下统称"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 解,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 引》和《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有关 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指公司通过便利股东权利行使、信息披露、互动交 流和诉求处理等工作,,加强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 司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和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二)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 - 1 - 和认同; 第三条 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应当在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基础 上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公司内部规 章制度,以及行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平等性原则。公司开展投资者 ...
迈为股份(300751) -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2025年4月修订)
2025-04-28 13:01
董事会秘书任职限制 - 近三十六个月受证监会处罚等人士不得担任[4] 董事会秘书工作要求 - 会议记录至少保存十年[10] - 对公司负有忠实和勤勉义务[16] 董事会秘书职责代行与聘任 - 空缺超三月董事长代行,六个月内完成聘任[14] 董事会秘书职责委托与解聘 - 委托职责需经董事会同意[17] - 特定情形一个月内解聘[17] 董事会秘书离任要求 - 离任前接受审查并移交事务[17] - 签订保密协议并履行义务[17] 工作制度相关 - 未尽事宜按国家规定执行[19] - 与新规冲突以新规为准并修订[19] - 经董事会表决通过生效及修改[19] - 解释权属于公司董事会[19] - 制度落款时间为2025年4月[20]
迈为股份(30075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3: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8.30亿元,同比增长21.53%[1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6亿元,同比增长1.31%[1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13万元,同比下降92.57%[17]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56%,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17]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0.63亿元,环比下降28.81%[19]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亿元,环比下降43.71%[19] -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83,035.66万元,同比增长21.53%[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590.64万元,同比增长1.31%[9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13.00万元,同比减少92.57%[98]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94.57万元,同比增加84.01%[98]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421.25万元,同比增长136.16%[98]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为98.30亿元,同比增长21.53%[100]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706,679.13万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4.83%[92] - 研发支出95,114.25万元,同比增长24.6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68%[9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87%,从2023年的3.17096亿元增至2024年的4.0865亿元[11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59%,从2023年的1.96525亿元增至2024年的2.48773亿元[11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17%,主要因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从2023年的-6442.64万元降至2024年的-8708.51万元[1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62%,从2023年的7.63251亿元增至2024年的9.51143亿元[116] - 公司2024年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55.0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7.91%,同比增长31.40%[110] - 公司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4.83%,为主要成本构成[111] 各业务线表现 - 太阳能光伏行业收入97.32亿元,占比99.00%,同比增长20.89%[100] - 半导体及显示行业收入6,707.51万元,同比增长88.41%[100] - 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收入90.05亿元,同比增长26.86%[100] - 太阳能光伏行业销售量19,965台,同比增长20.99%[104] - 公司与通威股份及其控制的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签订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及改造合同总金额为117,958.65万元,已全部履行并确认销售收入104,388.19万元[107] - 公司与大理华晟新能源科技签订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合同总金额为240,186万元,已确认销售收入212,553.98万元,应收账款回款比例为77%[107] - 公司与欧昊新能源电力(甘肃)签订的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合同总金额为50,002万元,已确认销售收入44,247.79万元,应收账款回款比例为70%[107] - 公司与合肥华晟及宣城华晟签订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合同总金额为182,903万元,已确认销售收入161,938.05万元,应收账款回款比例为64%[108] - 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市场占有率处于前列,实现了进口替代[157] - 苏州迈正科技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收入大幅增长,配套软件收入增幅较大,净利润大幅增加[152] - 新加坡迈为主要负责境外销售业务,报告期内净利润有所增加[153] - 珠海迈为部分主要产品处于客户端调试中,尚未大规模验收,仍处于亏损状态[153]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91.45亿元,占比93.03%,同比增长25.83%[100] - 境外收入6.85亿元,同比下降16.53%[100] - 公司境外收入为68,518.16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97%[1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3] - 公司面临光伏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验收周期长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等多项风险因素[3] - 公司2025年度经营目标实现存在不确定性[3] - 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导致净利润增速放缓[93] - 公司在HJT整线设备布局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93] - 公司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HJT电池技术、HJT/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领域领先优势[173] - 公司聚焦光伏、显示、半导体三大高端装备领域,依托真空技术、激光技术、精密装备技术三大平台技术[198] - 公司计划打造世界级新能源装备技术基地,加强光伏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199] - 公司致力于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200] - 公司从五个方面实施"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97] 研发与技术进展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8880万元,其中政府补助6649万元[23][24] - 研发团队规模达1552人,涵盖多个专业领域[78] - 半导体及显示装备领域研发投入占比超过40%[94] - 研发团队规模达1,552人,占员工总数28.12%,较上年增长逾9%[94] - 半导体及显示装备领域研发人员占比接近公司研发团队总规模的50%[94] - 高效异质结电池技术研发项目处于量产阶段,旨在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和产品竞争力[117] - 太阳能电池印刷钢网项目可节省银浆耗量,高温浆料节省5%-10%,低温浆料节省15%-25%[118] - 太阳能电池印刷钢网项目可使1GW产能每年为电池厂商节约数千万成本[118] - 1GW产能半片异质结电池自动化研发项目处于量产阶段,旨在提升设备性能和产品竞争力[118] - 铜制程设备和工艺研发项目处于样机阶段,旨在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并提升光电转化效率[118] - 钙钛矿/HJT叠层电池研发效率已达32.5%[119] - 量产等离子体蒸发镀膜系统(双源PED)进入研发阶段,重点提升设备耐久性和稳定性[119] - HBC高效电池技术研发项目结合BC结构提升电池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119] - 原子层沉积(ALD)设备研发阶段,目标扩展至钙钛矿设备应用[119] - 钙钛矿用真空干燥退火炉设备研发,聚焦高精度温控和均匀加热技术[119] - 12寸晶圆研抛一体机开发进入样机阶段,填补国产化设备市场空缺[120] - 晶圆热压键合设备开发样机阶段,支持大尺寸晶圆键合和多层堆叠工艺[120] - 熔融混合键合设备进入试产阶段,目标实现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120] - 公司自主研发OLED G6 Half激光切割设备和OLED弯折激光切割设备[65] - 公司实现半导体晶圆开槽、切割、研磨、减薄、键合等装备的国产化[65] - 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台OLED G6 half激光切割量产设备并交付维信诺、京东方、天马等头部OLED面板厂商[161] - 2024年公司中标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产线项目[161] - 公司Micro LED核心制程设备巨量转移设备、键合设备已供货天马新型显示研究院[161] - 公司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162]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即将量产应用[162]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光伏行业受政策调整影响显著,例如补贴退坡可能导致装机量增长放缓[41] - 技术变革如PERC电池技术推动行业发展,HJT电池技术因高效率、低功衰等优势成为行业焦点[42][48] - 光伏行业供需关系动态变化导致短期周期性波动,供给过剩时价格下跌,需求回升时行业进入上升阶段[43]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整合,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技术落后被淘汰,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44][45] - 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放宽新能源消纳红线至90%[56] - 2024年国内光伏企业完成超62亿元的股权收购交易[58] - 新型电池领域专利申请量TOPCon电池0.61万件、BC电池0.24万件、异质结电池0.27万件[58] - 隆基绿能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6%刷新世界纪录[59] - 通威股份THC210版型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83.2瓦转换效率突破25.21%[59] - 天合光能HJT电池组件最高窗口效率达25.44%创世界纪录[59] - 银包铜浆料银含量降至30%以下推动低银金属化进程[60] - 2024年11月工信部要求新建光伏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0%[57] - 2024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提高硅料、硅片、电池片生产指标要求[57] - 钙钛矿与晶硅叠层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理论可达40%[59] - 2024年光伏行业新增产能中N型电池占比超80%,N型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突破25%[154] 风险因素 - 光伏产业链产能扩张导致供需失衡,可能引发毛利率下滑风险[175] - 公司产品验收周期较长,发出商品期末数额较大,存在存货跌价风险[176] - 应收账款较高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并带来坏账风险[176] -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境外收入以美元或欧元计价[176] - 下游客户可能要求降价,压缩设备企业利润空间[175] - 光伏设备行业竞争加剧,新进入者可能采取低价策略[175] - 投资基金周期长、流动性低,存在回收期较长风险[174] - 公司面临光伏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的风险,如钙钛矿电池技术可能冲击HJT电池设备市场[173]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太阳能丝网印刷成套设备、HJT异质结高效电池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验收周期长[169] 投资者关系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1]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1] - 摩根大通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2] -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2] -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3] -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3]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6]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6]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6] - 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参与财报电话会议[186] - 共有307名机构投资者参与电话会议[187] - 电话会议于2024年8月29日举行[187] - 会议内容详见《2024年8月29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编号2024-003[187] - 参与线上投资者交流活动的机构投资者共246人[195]
迈为股份(30075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3: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2.29亿元,上年同期22.18亿元,同比增长0.4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亿元,上年同期2.60亿元,同比下降37.69%[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58元/股,上年同期0.93元/股,同比下降37.63%[5]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2.29亿元,上期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0.47%[17] - 净利润本期为1.55亿元,上期为2.41亿元,同比下降35.60%[1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58元,上期为0.93元,同比下降37.63%[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9.55亿元,上期为19.93亿元,同比下降1.90%[17]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52亿元,上年同期685.96万元,同比下降5227.8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52亿元,上期为0.69亿元,同比下降616.86%[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0.59亿元,上期为5.75亿元,同比下降89.70%[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41亿元,上期为6.31亿元,同比下降61.81%[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7.20亿元,上期为19.85亿元,同比下降63.61%[2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本期为9.59亿元,上期为7.34亿元,同比增长30.66%[2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6.92亿元,上期为1.02亿元,同比增长578.02%[21] 资产和权益(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0.84亿元,上年度末238.38亿元,同比下降3.16%[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6.64亿元,上年度末75.51亿元,同比增长1.50%[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8,206,018,742.76元,期初为19,022,222,593.05元[1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878,128,593.52元,期初为4,815,416,665.64元[14][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23,084,147,336.28元,期初为23,837,639,258.69元[15][1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2,608,747,751.11元,期初为14,136,388,991.98元[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818,562,598.65元,期初为2,174,879,911.30元[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15,427,310,349.76元,期初为16,311,268,903.28元[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664,338,579.35元,期初为7,550,794,552.70元[1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656,836,986.52元,期初为7,526,370,355.41元[16]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7587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周剑持股比例22.12%,持股数量6181.17万股,其中4635.88万股有限售条件,质押2207万股[10] - 王正根持股比例17.08%,持股数量4772.62万股,其中3579.46万股有限售条件,质押700万股[10] - 上海浩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5%,持股数量1412.25万股[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周剑持股15,452,918股,上海浩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4,122,462股,王正根持股11,931,539股等[11] - 周剑与王正根为一致行动人,合计直接持股109,537,827股,占报告期末股份总数39.20%,通过苏州迈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控制4.21%股份,合计控制43.41%股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