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300633)

搜索文档
开立医疗(300633.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4703.03万元,下降72.4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8:5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64亿元 同比减少4.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3.03万元 同比减少72.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7.67万元 同比减少74.2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087元 [1]
开立医疗(300633.SZ):上半年净利润4703.03万元 同比下降72.43%
格隆汇APP· 2025-08-21 08:3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64亿元 同比下降4.7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03.03万元 同比下降72.4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87.67万元 同比下降74.26% [1] - 基本每股收益0.1087元 [1] 盈利能力 - 净利润降幅显著高于营收降幅 反映盈利能力承压 [1]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有限 扣非净利润降幅达74.26% [1]
开立医疗(300633) - 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1 08:15
非经营性资金 - 2025年初总计余额133,604.21万元[4] - 2025年半年度累计发生额23,719.54万元[4] - 2025年半年度利息24,907.18万元[4] - 2025年半年度末总计余额132,416.57万元[4] 开立生物武汉公司 - 2025年初其他应收款占用余额43,716.90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累计发生额3,600.84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利息18,662.81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偿还累计额28,654.93万元[3] 香港子公司 - 2025年初应收账款往来余额17,216.15万元[3] - 2025年半年度累计发生额11,071.10万元[3]
开立医疗(300633) -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08-21 08:15
证券代码:300633 证券简称:开立医疗 公告编号:2025-033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企业会计 准则》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 运作》等相关规定,对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以 2025 年 6 月 30 日为基准日,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部分资产予 以核销。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等相关规定,为真实、准确反映公 司截止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公司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可能出 现减值迹象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 拟对报告期末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和总金额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 2025 年 6 月 30 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 ...
开立医疗(300633)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5-08-21 08:15
募资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27,851,745股,发行价每股27.79元,募资773,999,993.55元,净额769,055,967.35元[2] - 2025年1 - 6月实际使用募资20,043,671.70元,收到利息净额4,477,494.10元[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置换自筹资金203,240,900.00元,累计投入募投项目321,160,980.64元,余额276,265,951.78元[6] 资金管理 - 2025年4月10日,公司同意用不超30,000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截至6月30日,存续期存款余额23,500.00万元[9] 项目投入 - 2025年1 - 6月募资投入总额2,004.37万元,累计投入52,440.19万元[15] - 彩超、内窥镜产品研发项目累计投入24,321.31万元,投资进度100.46%[15]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247.45万元,累计投入11,954.30万元,投资进度79.27%[15] - 松山湖开立医疗器械产研项目本报告期投入756.92万元,累计投入16,164.58万元,投资进度42.98%[15] 项目调整 - 因松山湖项目配套工程未完成,部分募资投资项目延期[15] - 松山湖开立医疗器械产研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5年12月31日[16] 资金置换与存放 - 公司使用募资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共20541.77万元[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将未使用募资存放在汇丰银行深圳分行及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专户[17]
开立医疗(300633) - 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1 08:15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www.c ninfo.com.cn/)上披露,请投资者注意查阅。 特此公告。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证券代码:300633 证券简称:开立医疗 公告编号:2025-029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025 年 8 月 21 日 ...
开立医疗(300633)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1 08:15
证券代码:300633 证券简称:开立医疗 公告编号:2025-031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2025 年 8 月 20 日,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在深圳市光明区光电北路 368 号开立医疗大厦一楼会 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陈欣主持。应出席监事 3 名,实际出席监事 3 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法定人数,本次监事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监事审议表决,一致通过了如下决议: 1、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核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的程序符 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上 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披 露的《2025 年半年度报告》以及《2025 年半年度 ...
开立医疗(300633)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1 08:15
证券代码:300633 证券简称:开立医疗 公告编号:2025-030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2025 年 8 月 20 日,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以现场和通讯表决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市光明区光电 北路 368 号开立医疗大厦一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已于 2025 年 8 月 11 日以电 话、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全体董事。 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 7 人,实际出席董事 7 人,会议由董事长陈志强先生主 持,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法定人数,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公司法》和《公 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与会董事投票表决,审议通过了如下决议: 1、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披 露的《2025 年半年度报告》以及《2025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议案中的财务报告部分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 ...
开立医疗(30063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1 08: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6426亿元,同比下降4.78%[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3万元,同比下降72.43%[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03亿元,同比下降1756.17%[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087元/股,同比下降72.52%[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同比下降3.80个百分点[28]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8%至964,264,625元,营业成本同比上升4.23%至365,607,950.62元[104]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4.51%至305,029,539.07元,研发投入同比上升15.01%至244,031,119.47元[10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56.17%至-250,299,333.02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和职工薪酬支付增加[104]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964,264,625元,同比下降4.78%[196]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955,582,429.16元,同比上升9.49%[196]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47,030,261.68元,同比下降72.42%[197]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087元,同比下降72.52%[198]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保持在20%左右[4] - 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投入使用,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大幅提高[10]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2024年半年报,营业成本增加2091.18万元[28]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44,031,119.47元,同比上升15.01%[196] - 2025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305,029,539.07元,同比上升14.51%[196] 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推出高端便携X11和E11系列超声设备,完成高、中、低端便携超声产品全面布局[37] - 2024年兽用超声销售额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得益于高端ProPet X11和E11系列的全球首发及系列化产品布局[37] - 2024年公司取得国内首张产科人工智能注册证,搭载第五代AI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Fetus 5.0[38] - 2024年上市的X-2600系列内镜主机支持消化呼吸内镜、硬镜及外科软镜的多功能兼容平台[39] - 2025年发布全新iEndo系列4K智慧内镜平台HD-650,首次搭载超分辨成像功能[39] - 2025年推出细径化电子支气管镜EB-6P17和EB-6P22,可深入更深的支气管肺段诊疗[40] - 2025年发布SV-M4K200系列4K三维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支持白光-荧光融合成像[41] - 公司血管内超声诊断设备V20i具备造影联动、高速高帧频自动回撤等领先功能[42] - 彩超产品收入同比下降9.87%至550,220,955.96元,毛利率下降3.34个百分点至57.31%[106] - 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收入同比微增0.08%至387,514,799.23元,但毛利率下降4.17个百分点至67.93%[10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面临汇率波动、政治经济波动及跨国诉讼三大风险[5] - 公司超声业务海外收入近几年与国内基本持平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47] - 海外业务受欧元、美元汇率波动影响成本优势[5] - 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和哈萨克斯坦设立了新的子公司,但业务影响较小[138] - 公司产品已辐射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97] 研发与创新 - 研发周期长、失败率高及产业化难度构成主要研发风险[4] - 公司研发总人数达800余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83]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8426亿元、4.7293亿元和2.440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12%、23.48%和25.31%[84] - 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1087项,软件著作权319项,作品著作权24项[84] - 公司在全球设有7个研发中心,包括美国硅谷、西雅图、日本东京等[83] - 研发方向包括下一代超声系统、高性能探头、高清内窥镜等新产品[83] - 公司研发人员800余名,占员工总数超过25%,覆盖超声影像、内窥诊疗、心血管介入三大核心领域[97]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充分竞争市场,国际贸易一体化和本土化加剧竞争[7] - 国产超声品牌在高端领域打破进口垄断,AI技术融合显著提升竞争力[47] - 国内软镜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国产软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48][49] - 微创外科手术量持续增长,国产硬镜及软镜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提升[50] - 心血管疾病占中国居民死因首位,PCI治疗需求推动庞大市场[51] - IVUS在PCI中渗透率快速提升,获2024年ESC指南I类推荐[52] - 2023年IVUS导管集采覆盖32省,公司产品成功中选加速终端覆盖[53] 产品注册与认证 - 2025年1-6月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25个,失效1个[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173个[63] - 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设备V-reader及导管SonoSound® Crystal在2022年12月获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 - IVUS导管在省际联盟集采中以高于行业同类产品价格中选[60] - SSI-8000系列移动式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于2011年3月4日获得FDA II类认证,适用于人体超声诊断检查[77] - HD-550电子内窥镜系统于2022年4月1日获得FDA II类认证,用于上下消化道检查、诊断和治疗[78] - 超声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于2024年3月8日获得FDA II类认证,用于上消化道粘膜下层及周边器官超声检查和诊断[78]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为40.1777亿元,同比下降6.8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1551亿元,同比微增0.23%[2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82.11%至369,130,530.28元,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金额大于购买金额[10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8个百分点至37.61%,存货占比上升4.47个百分点至19.61%[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大幅下降10.13个百分点至0.04%,主要因理财产品赎回[111] - 流动资产合计从26.04亿元增至29.75亿元,同比增长14.2%[18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14.14亿元降至13.38亿元,同比下降5.4%[189]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307人[179] - 陈志强和吴坤祥各持股22.12%,分别持有95,725,200股,其中质押股份分别为7,330,000股和7,200,000股[179] - 公司完成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2,890,000股,成交金额近1.2亿元[176]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为432,712,405股,占总股份100%[17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715.36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610.06万元[33] - 其他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达108.64%,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软件退税收入[108] - 公司在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利4298万元,占当年净利润的30%[141]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55]
研判2025!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76亿元,技术赋能精准诊疗与早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01:28
行业概述 -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是指利用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对X光、CT、MRI、超声等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处理 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规划及预后评估的技术 [2] - 核心功能包括辅助诊断、治疗规划、预后评估、筛查与早期检测等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规模达76亿元 同比增长109.94% [1][11] - AI技术能从海量影像中快速发现微小病灶 实现多种疾病的精准早筛 [1][11] - AI医学影像产品类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软硬件结合模式逐渐成为医疗机构优选方案 [1][1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医疗影像设备、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影像采集与处理软件、云服务、网络运营平台、算法与数据平台等硬件设备及软件平台 [4] - 产业链中游为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的开发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机构、体检与影像中心、科研与教育机构等领域 [4] 政策环境 - 202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研究组建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8] - 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合规使用的规则及标准 [10] - 2024年11月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等领域规模部署 [10] - 国家药监局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 医疗器械审批周期缩短40% [22] 竞争格局 - 设备厂商如联影医疗和万东医疗依托硬件优势构建"设备+AI"一体化生态 通过探测器与AI软件捆绑销售抢占市场 [13] - 纯AI企业如推想科技和深瞳科技以高精度病灶识别和跨病种泛化能力为核心技术壁垒 通过向医院提供订阅服务实现商业化 [13] - 互联网巨头如腾讯觅影、平安好医生和百度灵医布局C端健康管理+B端医院合作的双线模式 凭借大数据整合与多场景适配能力推动应用 [13] - 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所聚焦算法底层创新 通过技术授权和孵化初创企业参与产业生态建设 [14] 重点企业 - 联影医疗2024年营业收入103.00亿元 同比下降9.73% 研发投入22.61亿元 同比增长17.84% 推出"元智"医疗大模型 支持10+影像模态、300种处理任务 复杂病灶诊断精准度超95% [15] - 数坤科技原创研发"数字心""数字脑""数字肝"等解决方案 产品覆盖全国近3000家医疗健康机构 多模态医疗大模型ShukunGPT在CMB评测榜取得SOTA排名第一 [17][19] - 腾讯觅影具备筛查可疑食管癌、宫颈癌、早期肺癌等多病种能力 青光眼AI、肺炎AI获国家药监局三类证 [15] - 科大讯飞聚焦医疗AI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 提供医院智慧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获ISO、HIPAA等70+项安全认证 [15] 发展趋势 - 多模态数据整合将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与临床数据进行融合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个性化治疗效果 [20] - AI模型可解释性通过可视化技术增强医生对AI诊断结果的信任度 [20] - 应用场景从辅助诊断拓展到全流程管理 包括医疗影像的质控和管理 [21] - 医保支付体系纳入更多AI医疗服务 慢病管理纳入DRG付费 推动商业化模式多元化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