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财富(300059)
icon
搜索文档
创50ETF(159681)涨近3%,固态电池全线爆发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39
创50ETF表现及成分股 - 截至2025年9月15日10:11 创50ETF(159681)上涨2.95% [1] - 成分股宁德时代上涨13.70% 阳光电源上涨9.74% 亿纬锂能上涨7.49% [1] - 锦浪科技和欣旺达等个股跟涨 [1] 创业板50指数权重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14% [2] - 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 东方财富 新易盛 中际旭创 胜宏科技 汇川技术 阳光电源 迈瑞医疗 天孚通信 同花顺 [2] 固态电池概念驱动因素 - 固态电池概念大涨推动板块表现 [1] - 创业板呈现"多元共存"特征 新能源仍是中坚力量 [1] - 未来空间需关注固态电池需求增长及AI产业景气演变 [1] - 反内卷政策加持下供给端修复有望驱动板块估值上行 [1] 指数构成与产品信息 - 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 [1] - 反映知名度高 市值规模大 流动性好的企业整体表现 [1] - 创50ETF设场外联接(联接A:018482 联接C:018483 联接I:023024) [3]
创业板公司融资余额六连增 其间累计增加252.6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2:08
创业板融资余额整体变动 - 截至9月12日创业板融资余额4947.27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2.49亿元 连续六个交易日累计增加252.67亿元 [1] - 同期创业板两融余额4963.5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2.25亿元 [1] 个股融资余额变动幅度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的是先导智能 最新余额54.45亿元 期间增幅198.84% 其次是香农芯创增幅122.86% 崧盛股份增幅64.74% [2] - 融资余额降幅最大的是奇德新材 最新余额1.41亿元 期间下降35.28% 其次是维康药业下降32.64% 新迅达下降29.14% [2]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共62只 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行业20只 电子行业10只 汽车行业6只 [4] 融资余额变动金额排名 - 融资余额增加金额最大的是阳光电源 期间增加37.31亿元 最新余额111.28亿元 其次为先导智能增加36.23亿元 新易盛增加22.28亿元 [5] - 融资余额减少金额最大的是东方财富 期间减少2.10亿元 最新余额279.78亿元 其次为昆仑万维减少1.87亿元 中航成飞减少1.60亿元 [5] 市场表现相关性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期间平均上涨15.18% 显著跑赢创业板指 [5] - 涨幅最大的是香农芯创上涨85.36% 大族数控上涨44.82% 协创数据上涨44.06% [5] - 跌幅最大的是盘古智能下跌3.40% 朗新集团下跌2.93% 洁雅股份下跌2.09% [5]
公募权益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股票型指数基金成发力重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14:54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51374亿元 较2024年底增加2856亿元 增长5.89% [6]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01993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6626亿元 增长6.95% [6]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合计19522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2483亿元 增幅高达14.57% [6]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机构增至11家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机构达到26家 较2024年底增加4家 [6] 头部机构竞争格局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 工商银行3399亿元 建设银行2638亿元 [3] - 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两大代销巨头上半年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均增加超过800亿元 增长规模远超其他机构 [1][6] - 蚂蚁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15675亿元 增加1146亿元 招商银行10419亿元 增加915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 增加620亿元 [3][6] - 前十名机构排名与2024年底保持不变 呈现强者恒强局面 [2] 机构类型分布 - 百强名单包含24家银行 57家券商 18家第三方代销机构和1家保险公司 银行和券商数量较2024年底各增加一家 [2] - 银行代销前十为招商银行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农业银行 兴业银行 平安银行 浦发银行 中信银行 [4] - 券商代销前十为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国泰海通 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 中信建投 银河证券 国信证券 平安证券 东方财富 [4] 指数基金发展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成为代销机构发力重点 保有规模增幅14.57%显著超过其他类型基金 [1][7] - 券商在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57家券商进入百强 合计保有规模10804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55%以上 [7] - 前十名中券商占据7席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 国泰海通位居前列 [3][7] - 商业银行开始发力指数基金代销 合计保有规模2667亿元 较2024年底1923亿元大幅增长38.69% [7] - 农业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从75亿元增至202亿元 排名从第42位上升至第26位 [7]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增加841亿元中 股票型指数基金就增加709亿元 占据较大比重 [7]
估值具备性价比,建议关注板块优质龙头
长江证券· 2025-09-14 12: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评级为看好 维持 [7] 核心观点 - 公募费改三阶段落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券商中报业绩延续高增长 市场热度维持高位 估值具备性价比 建议关注板块龙头及绩优个股 [2][4] - 保险行业印证存款搬家 增配权益和新单成本改善逻辑 中长期ROE改善确定性提升 估值有望加速修复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 持续推荐江苏金租 中国平安和中国财险 [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 推荐新华保险 中国人寿 香港交易所 中信证券 东方财富 同花顺 九方智投控股 [2][4] 市场表现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上涨0.3%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1.1% 行业排名靠后(24/31) [5]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上涨8.2%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6.7% 行业排名靠后(21/31) [5] - 市场热度回落 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日均换手率2.45% 环比下降34.86BP [5]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 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5] - 股指上涨债指下跌 万得全A上涨2.12%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4% [5] - 长端利率上行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4.10BP至1.8670% [5]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累计保费收入42,085亿元 同比增长6.75% 其中产险收入10,933亿元增长5.12% 人身险收入31,153亿元增长7.34% [22][23] - 保险资金运用规模36.23万亿元 债券占比49.31% 股票基金占比13.05% 较2024年末分别上升1.43和0.70个百分点 [23] - 保险公司总资产39.59万亿元 环比增长0.95%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34.69万亿元增长1.01% [27] - 2024年12月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分化 新华保险单月保费增长19.13% 太保人寿增长5.91% 中国人寿增长1.86% 中国平安下降0.92% 中国人保下降5.99% [28][29][31] 债券市场表现 - 5年期债券收益率上涨0.18BP至6.52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52BP [32][33] - 5年期信用利差上涨3.03BP至6.34BP 其中公司债上涨幅度最大为6.34BP [32][34] - 5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0.52BP至+4.27BP之间 [32][34] 券商业务数据 - 经纪业务:两市日均成交额23,264.15亿元 环比下降10.63% 高于2024年中枢10,846.61亿元 [39] - 投资业务:沪深300指数上涨1.38% 创业板指数上涨2.10% 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13% [43]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2.34万亿元 环比增长2.67% 高于2024年日均余额1.56万亿元 [45] - 投行业务:2025年8月股权融资规模223.07亿元 环比下降58.2% 债券融资规模7.49万亿元 环比下降4.4% [49] - 资管业务:2025年8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份额66.52亿份 环比增长21.0% 高于2024年月均28.53亿份 [52] - 衍生品业务:2025年8月期货市场成交金额53.22万亿元 环比下降14.48% 其中金融期货成交金额13.99万亿元增长19.44% [56] 监管动态 - 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完善期货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58] - 金监局修订发布《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 调整评价范围至金租 养老保险等机构 [61] - 央行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2025年度启用新考评办法 [62] 公司动态 - 国信证券完成收购万和证券96.08%股份 总股本增至102.42亿股 [65] - 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64.60%股份完成过户 [76] - 中信证券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75] - 第一创业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80] - 国泰海通注册资本变更为176.29亿元 [77]
2025H1基金销售渠道数据点评:蚂蚁、招行和零售型券商高增,行业马太效应加强
开源证券· 2025-09-14 09:0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市场头部集中度提升 马太效应加剧 [5][9] - 股票指数类产品增长驱动权益基金整体增长 主动权益类产品仅微增 [4] - 银行渠道在股票指数类产品上发力明显 券商渠道在权益和非货基份额上均有所提升 [4][20] - 蚂蚁基金在全品类份额上均有提升 招商银行在主动权益领域表现亮眼 [6][7] - 渠道降费改革政策预计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对依赖前端费用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9]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H1末前100家代销机构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5.14万亿元和10.2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6%和7% [4] - 全市场权益和非货AUM在2025年7月末达到8.75万亿元和20.46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9.9%和6.5% [5][24] - 主动权益和股票ETF的AUM在2025年7月末分别为5.65万亿元和3.1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11.3%和7.5% [5] - 2025年1-7月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上涨12% 优于股票ETF的8% [5] 渠道份额变化 - 非货基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3%/35%/20% 环比变化-1.2/+0.7/+0.5个百分点 [4] - 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2%/29%/27% 环比变化-0.2/-0.05/+0.15个百分点 [4] - 股票型指数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14%/30%/55% 环比变化+2.4/+0.4/-2.3个百分点 [4] - 主动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59%/28%/10% 环比变化+0.4/-0.4/-0.5个百分点 [4] 头部机构表现 - 权益保有规模CR5集中度为44.2% 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5][12] - 蚂蚁基金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8229亿元和15675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11%和8% [7][12][19] - 招商银行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4920亿元和10419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20%和10% [6][12][19] - 中信证券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1421亿元和2397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5%和15% [8][12][19] - 国泰海通权益保有规模为978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78% [8][12] 产品结构变化 - 银行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88% 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4] - 三方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60% 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 [4] - 券商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23%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4] - 各渠道主动权益占比均下降 指数占比提升 显示客户从主动权益迁移至被动指数的趋势 [4] 政策影响分析 - 证监会发布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主要针对前端申赎和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整改 [9] - 新规对依赖前端申购费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对依赖份额销售服务费的三方渠道也有一定影响 [9] - 政策旨在改变渠道"重首发 轻持营"的现象 预计将进一步重塑渠道生态和竞争格局 [9]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流出榜:中信证券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1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2日下跌0.12%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9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有色金属(1.96%)和房地产(1.51%) [1] - 6个行业下跌 跌幅居前为通信(-2.13%)和综合(-1.9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36.40亿元 [1]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净流入21.68亿元居首 建筑装饰净流入7.21亿元次之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净流出81.38亿元居首 电子净流出75.17亿元次之 [1]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1.46% 主力资金净流出81.38亿元 [2] - 83只个股中11只上涨 70只下跌 [2] - 仅11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5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非银金融个股资金流入 - 中银证券净流入5769.98万元居首 [2][4] - 电投产融净流入4204.10万元 [2][4] - 国盛金控净流入3294.60万元 [2][4] 非银金融个股资金流出 - 18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东方财富净流出11.88亿元居首 [2] - 中信证券净流出9.55亿元 [2] - 中国平安净流出7.29亿元 [2]
东方财富(300059) -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的公告
2025-09-12 12:05
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 - 东方财富证券2025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30亿元[2] - 票面利率2.02%[2] - 期限179天[2] - 发行日期2025年3月14日[2] - 兑付日期2025年9月12日[2] 兑付结果 - 2025年9月12日完成25东财证券CP002本息兑付[2]
东方财富(300059) -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四期)本息兑付暨摘牌的公告
2025-09-12 12:05
债券发行 - 2023年9月东方财富证券发行“23东财04”债券,规模20亿[1] - 发行价格100元/张,起息日9月12日,期限2年[1] - 票面利率3.10%,每年付息一次[1] 债券兑付 - 2025年9月12日本金及对应利息兑付并摘牌[1]
主力资金丨一批热门股尾盘遭主力资金出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1:31
行业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72.78亿元 创业板净流出189.48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185.06亿元 [1] - 9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15.99亿元居首 医药生物净流入5.65亿元 纺织服饰/房地产/综合行业净流入均超2.8亿元 [1] - 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77.16亿元居首 计算机净流出53.67亿元 通信/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非银金融/传媒行业净流出均超20亿元 [1] 行业表现 - 9个行业上涨 有色金属/房地产/钢铁/电子行业涨幅居前且均超1% [1] - 22个行业下跌 通信行业跌2.13%居首 综合/银行/美容护理/非银金融/家用电器等行业均跌超1% [1] 个股资金流入 - 6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其中13股净流入超3亿元 [2] - 汽车零部件股山子高科净流入11.05亿元居首 当日涨停成交额52.79亿元换手率20.5% 2家机构席位净买入1.23亿元 [2] - 电机股卧龙电驱净流入8.37亿元 净流入额创2025年3月26日以来新高 [3] - 贵金属概念股湖南白银净流入5.49亿元 股价涨停 [3] 个股资金流出 - 逾14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亿元 其中15股净流出超5亿元 [4] - 立讯精密净流出25.1亿元居首 股价下跌0.36% [5] - 先导智能/新易盛/东方财富净流出均超12亿元 [5] - 阳光电源/工业富联/潍柴动力/指南针等净流出金额均超6亿元 [6] 尾盘资金动向 - 尾盘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8.33亿元 创业板尾盘净流出24.06亿元 沪深300成份股尾盘净流出31.43亿元 [7] - 22股尾盘净流入超3000万元 赢合科技/ST华通尾盘净流入均超1亿元 [8] - 赢合科技尾盘"20cm"涨停 公司向匈牙利电池工厂发货设备用于40GWh量产线 [8] - 34股尾盘净流出超6000万元 其中15股尾盘净流出超1亿元 [9] - 先导智能/立讯精密尾盘净流出均超2亿元 中兴通讯/潍柴动力/中科曙光/比亚迪等尾盘净流出金额居前 [10] 政策动态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3]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3] ETF资金流向 - A50ETF(159601)近五日涨跌4.94% 最新份额27.0亿份减少44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184.1万元 [12]
资金越跌越买,证券ETF龙头(159993)盘中净申购4800万份,连续11天获资金净流入
新浪财经· 2025-09-12 07:49
指数成分股表现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成分股普遍下跌 东方证券领跌1.98% 国泰海通下跌1.96% 国投资本下跌1.90% 招商证券下跌1.90% 华泰证券下跌1.84% [1] - 证券ETF龙头报价1.35元 单日净申购4800万份 连续11天获资金净流入 [1] 市场交易动态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深两市成交额2.52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832亿元 [1] - 资金逆势流入券商板块 [1] 行业政策影响 - 销售服务费率降低及非货基首年收费政策推动长期投资习惯养成 [1] - 尾佣比例差异化设置引导销售机构资源向个人投资者及权益类基金倾斜 [1] - 政策规范推动公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券商业务形成正向刺激 [1] 指数编制与结构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反映沪深市场证券主题优质上市公司表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9.16% 包括东方财富 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广发证券 招商证券 国泰海通 东方证券 兴业证券 光大证券 天风证券 [2]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并购重组 财富管理转型 创新牌照展业和ROE提升逻辑主线 [1] - 重点关注资本实力雄厚且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