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002470)

搜索文档
金正大(002470)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2025-04-25 15:43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9,685,334.17元[4] - 2024年母公司净利润272,822,411.74元[4] - 上年度归母净利润 - 971,207,098.07元[5]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4] - 利润分配方案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母公司资本公积金余额1,986,075,548.22元[4] - 合并报表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 - 3,340,833,155.63元[7] 未来规划 - 未来十二个月重大支出界定标准[8] - 公司现金分配利润要求[8]
金正大(002470) - 关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更正的公告
2025-04-25 15:42
业绩数据 - 2024年半年度更正后营收45.79亿元,同比降1.71%[5] - 2024年半年度更正后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211.22%[5] - 2024年三季度更正前本报告期营收18.17亿元,同比降13.25%[7] - 2024年三季度更正后年初至期末扣非净利润4805.35万元,同比增109.48%[8] 报告更正 - 因坏账准备转回列示错误致2024半年和三季度报告非经常性损益有误[2] - 2025年4月24日披露更正后的2024半年和三季度报告并致歉[11]
金正大(002470) - 2024 Q3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4-25 15:40
收入和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17亿元,同比下降13.2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2.36万元,同比增长103.74%[4] - 营业总收入为63.96亿元,同比下降5.3%(上期为67.53亿元)[23] - 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期净亏损4.66亿元)[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期净亏损4.65亿元)[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48元,同比改善(上期为-0.1416元)[25]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64.99亿元,同比下降7.1%(上期为69.98亿元)[2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7.79%,达到1.38亿元[15] - 研发费用为1.38亿元,同比增长47.8%(上期为0.93亿元)[2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8亿元,同比下降9.1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1.90亿元,同比增长1.5%(上期为70.83亿元)[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8.85亿元,同比增长15.0%(上期为51.16亿元)[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69亿元,同比增长0.6%(上期为70.29亿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8亿元,同比下降9.17%[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20亿元[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6亿元,同比扩大393.7%[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87亿元,同比扩大108.6%[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65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增加2.266亿元[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54亿元,同比下降84.95%[27]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2.672亿元,同比增长267.4%[27] - 投资支付现金2.882亿元,同比增长45.1%[27]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3.885亿元,同比增长77.7%[27]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111.0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5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长2896.84%,达到1500万元[10]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长66.01%,达到4.71亿元[1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18,080,171.02元,较期初减少149,339,858.59元[2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547,686,365.12元,较期初增加101,605,503.67元[20] - 存货期末余额为2,470,505,741.05元,较期初减少84,727,296.08元[2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454,697,565.30元,较期初减少215,005,013.11元[21]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772,788,040.29元,较期初减少352,654,515.65元[21] - 负债合计为88.27亿元,同比下降8.8%(上期为96.77亿元)[22] 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31.06%,达到9343.08万元[15] - 营业外收入同比增长168.23%,达到4496.40万元[15]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999[17] - 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9.90%,持股数量为982,547,392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969,062,379股[17] - 万连步持股比例为3.66%,持股数量为120,250,000股,全部质押并冻结[17]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2%,持股数量为49,794,238股[1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与交通银行达成10年分期还款协议,进行债务重组[18]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8]
金正大(00247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5: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83.28亿元,同比下降2.58%[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68.53万元,同比增长106.15%[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5亿元,同比增长89.39%[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82元,同比增长106.16%[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5%,同比上升41.99个百分点[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10.40亿元,同比下降6.12%[2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亿元[28]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86亿元,其中债务重组损益贡献2.00亿元[3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2,805.85万元,同比降低2.58%[61] - 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0,212.93万元,同比增长110.62%[6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8.53万元,同比增长106.15%[61] 成本和费用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46] - 复合肥产品成本中80%以上为原料成本,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产品定价[41] - 2024年部分原材料价格受国际环境和供需影响波动较大[4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40%,达到350,585,639.63元[7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00%,达到467,251,797.42元[7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2.57%,为160,860,608.00元[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8.08%,达到215,043,539.66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常规复合肥收入40.29亿元,占比48.37%,同比下降10.23%[69] - 磷肥收入15.94亿元,占比19.14%,同比增长9.20%[69] - 原料化肥及其他收入11.07亿元,占比13.29%,同比增长16.81%[69] - 复合肥销量189.97万吨,同比下降1.10%[73] - 磷复肥材料成本55.1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9.32%[75] - 化肥行业毛利率12.39%,同比上升4.11个百分点[71] - 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磷肥等产品[53] - 公司产品包括12大类100余种肥料品种,涵盖水稻、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及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57] 各地区表现 - 东部地区收入29.90亿元,占比35.91%,同比下降5.51%[69] - 经销模式收入55.93亿元,占比67.16%,同比下降8.05%[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聚焦肥料、新能源、种植业服务和国际业务四大板块[109] - 公司2025年将推动生物增效技术赋能产品升级[109] - 公司2025年重点围绕产品转型、渠道升级、品牌提升、数字转型实现营销突破[110] - 公司计划优化采购管控模式,完善采购信息化平台,搭建透明采购体系[111] - 公司以数字化工厂为目标,借助精细化生产、智能化控制提升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111] - 公司计划降低不良库存,提升库存周转率,完善计划管理以提升运营效率[111] - 公司计划整合OA、ERP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基座项目,实现数据集中管理[111]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持有30余项复合肥相关专利,包括《一种保水型脲醛缓释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等[46] - 公司组建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包括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6] - 磷矿石分解率达到99%以上,酸解液脱钙率达95%以上[47] - 全水溶性硝基复合肥产品水溶性磷达97%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60%的要求[47] - 硝基肥在棉花、果树等作物上试验表明,与常规肥料相比可增产8%-20%[47] - 公司拥有150余项控释肥方面的中国发明专利[47] - 公司拥有20余项硝基肥方面的中国发明专利[47] - 硝酸连续低温分解磷矿技术可利用中低品位磷矿[47] - 硝基复合肥技术节省硫资源并提供硝态氮[47] - 副产磷石膏可加工为高附加值的α、β石膏[47] - 公司组建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平台[47] - 缓控释肥技术在包膜材料合成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7] - 公司水溶肥产品可使作物平均增产15%-28%,节水30%-50%,节肥40%左右[48] - 公司拥有年产1000吨菌粉固态发酵生产线和年产1.5万吨液体菌剂发酵生产线[48] - 公司微生物肥料与普通有机肥料相比可使大多数作物增产5%-20%[48] - 公司拥有专利389项,其中发明专利285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56] - 公司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16项[56] - 公司获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公司第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3] - 公司完成3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评价[63] 产能和投资 - 常规复合肥设计产能为43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34%[49] - 新型肥料设计产能为27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5%[49] - 磷肥设计产能为76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3%[49] - 净化磷酸在建产能为10万吨/年[49] - 磷酸铁在建产能为3万吨/年[49] - 公司正在申请或新增取得6项环评批复,涉及初期雨水处理、净化磷酸提质改造等项目[49] - 拟投资建设瓮安县马路槽磷矿项目,年产能200万吨[97] - 子公司实施年产40万吨电池用磷酸铁项目,投资金额92,220万元[97] - 年产10万吨净化磷酸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金额222,042万元[97] - 3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一期投资金额15,343万元[97] - 年产10万吨磷酸铁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项目总投资518,613万元[98] - 报告期投资额4.02亿元,较上年同期2.71亿元增长48.49%[91] - 子公司计划将30万吨/年磷石膏烟气制酸改造为5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148] 市场环境和政策 -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亿吨,同比增长1.6%[34]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35] - 2024-2035年农业强国规划强调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35] - 2024-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推动粮食产能稳步迈上1.4万亿斤台阶[36] - 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增长32.6%,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超900GWh,同比增长35%[40]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780+GWh,同比增长23%,储能电池出货量335+GWh,同比增长64%[40] - 化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在40%-60%之间,我国农业部门认为在40%左右[38]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绿色发展成为必然趋势[36] - 磷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磷酸铁锂及前驱体磷酸铁需求爆发性增长[40] - 复合肥等新型肥料施用量稳定增长,产品结构向专用化、高效化、精准化转变[38] - 磷矿资源价值被重新评估,新能源和储能市场带来长期增长空间[40] 风险因素 - 复合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新型肥料市场不规范,高端肥料市场接受度存不确定性[114] - 公司需应对高水平研发、营销、管理人才需求增加的人力资源风险[114] - 公司及子公司将加大安全环保投入,严格履行安全环保部门要求[115] - 公司采用暂定价格采购原材料,价格稳定后增加淡季采购以控制成本[11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名,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2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25]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独立[128][129]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121]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22] - 公司治理状况与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27] -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财务体系和核算制度,无资金占用情况[129] - 公司拥有完整的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128] - 公司严格执行绩效考评制度,将经营效益与管理层报酬挂钩[126] - 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项议案包括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关键事项[130][131] - 2024年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及议事规则等治理文件[131] - 审计委员会在2024年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包括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23项议案[152][153] - 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子公司30万吨/年磷石膏烟气制酸改50万吨/年硫磺制酸改造项目[153]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2024年度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排放总量远低于核定排放总量[175] - 公司在全国布建上千块核心示范田,实现亩产提升15%以上,玉米、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每亩增产可达200斤[183] - 公司2024年投入1,000万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实施费用,开展1,000次以上终端技术培训[183] - 公司“百、千、万、亿工程”覆盖超1亿人次,推动土壤健康管理[183] - 公司2024年举办电商人才专题培训,涵盖电商运营、直播带货等内容[184] - 公司足额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181] - 公司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80] - 公司按时足额缴纳环境保护税,确保达标排放、合规处置[178] - 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三废”进行检测,所有监测指标均达标[178]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多地完成备案,包括临沂、合肥、清远等地[175][176][177] 法律和诉讼 - 公司与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纠纷案涉案金额为34,800万元,公司胜诉[199] -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2月18日驳回徽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起诉[199] -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4月29日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199] - 2024年度投资人与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183起,涉案金额为3,225.27万元[200] - 公司向投资人赔偿投资损失3,219.85万元[200]
金正大(002470) - 2024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4-25 15: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5.79亿元,同比下降1.7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1.2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13元/股,同比增长211.28%[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3%,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21] - 营业总收入为45.79亿元,同比下降1.71%[164] - 营业利润为1.77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9亿元[164] - 净利润为1.7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51亿元[1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51亿元[1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13元,去年同期为-0.0461元[165]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4.2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97亿元[167] - 母公司净利润为4.2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93亿元[167] - 综合收益总额为1.6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49亿元[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46.19亿元,同比下降2.96%[164]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21%至40.52亿元[48]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132.37%至9672.71万元[48]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3亿元,同比增长467%[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467%至5.63亿元[48]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26亿元,同比增长467.1%(2023年同期为0.992亿元)[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3.9%,从42.122亿元增至52.189亿元[16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7.3%,从30.176亿元增至41.440亿元[169]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4亿元,同比增长112.2%(2023年同期为0.869亿元)[171]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0.444亿元扩大175.2%[170]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7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0.114亿元扩大51.9%[172]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0,140,064.70元,上年同期为56,618,034.56元,同比增长112.19%[60]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0.912亿元扩大139.3%[170]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0.755亿元扩大100.7%[17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41亿元,较期初的3.319亿元增长67.0%[170]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0.156亿元,较期初的0.001亿元大幅增长[17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263,904,579.82元,较期初增长18.4%[155]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14.4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8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71%[2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862,675,112.84元,较期初下降5.8%[155]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6,581,978,436.91元增至6,600,240,190.98元,增长0.28%[156] - 流动负债合计从6,999,248,212.57元增至7,440,739,007.35元,增长6.31%[157] - 长期借款从1,919,863,678.59元增至1,950,215,752.44元,增长1.58%[157] 业务线表现 - 磷肥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1.55%至9.16亿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0.01%[50] - 常规复合肥收入同比下降13.03%至21.84亿元,毛利率提升4.47个百分点至14.02%[51] - 公司拥有常规复合肥、新型肥料、土壤改良产品等多类产品,技术和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38] - 公司可生产12大类100余种肥料品种,形成系列作物营养解决方案[44] - 公司积极布局磷化工全产业链,形成磷矿—磷酸—磷化工产品—新能源材料综合利用模式[39] 研发和技术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2项国家级课题和2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验收[40] - 公司联合申报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0] - 公司研发的“苹果主要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奖项[40] - 公司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3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评价[41]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87项,其中发明专利291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43] - 公司参与起草2项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43] - 公司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43] 环保和排放 - 公司硫酸钾复合肥排放口烟尘排放浓度为3.76㎎/m³,低于10㎎/m³的标准[85] - 公司硫酸钾复合肥排放口NOX排放浓度为2.79㎎/m³,低于100㎎/m³的标准[85] - 公司三元素复合肥南排放口烟尘排放浓度为1.73㎎/m³,低于10㎎/m³的标准[85] - 公司三元素复合肥南排放口NOX排放浓度为2.81㎎/m³,低于100㎎/m³的标准[85] - 公司高浓度复合肥排放口烟尘排放浓度为1.52㎎/m³,低于10㎎/m³的标准[85] - 公司高浓度复合肥排放口NOX排放浓度为1.41㎎/m³,低于100㎎/m³的标准[85] - 2024年上半年各项环保设施运行正常,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远低于核定的排放总量[8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90] 子公司表现 - 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900.34万元[74] - 贵州正磷化工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878.49万元[74] - 菏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852.88万元[74] - 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543.05万元[74] 股东和股权 - 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82,547,392股(29.90%),其中质押969,062,379股[143] - 万连步持有120,250,000股(3.66%),全部质押且冻结[143] - 中国农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49,794,238股(1.52%)[143] - 北京东富汇通投资管理中心持有47,944,238股(1.46%)[143] - 鑫牛润瀛(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6,598,079股(0.51%)[14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6,140户[143]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98,780,901股(3.01%)减少至278,325股(0.01%),主要因98,502,576股限售股份被解除限售[138][139]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3,187,246,841股(96.99%)增加至3,285,749,417股(99.99%)[138] 关联交易和担保 - 2024年1月至6月,公司与关联方金丰农业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20,732.41万元,占同类交易额的4.53%[114] - 公司获批的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为44,000万元[114] - 公司对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的担保额度为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3,000万元[126] - 公司对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的另一笔担保额度为2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2,606万元[126] - 公司对子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的第三笔担保额度为2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5,748万元[127]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5,748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63%[127] 诉讼和风险 - 徽商银行与公司的票据利益返还纠纷案涉案金额为34,800万元,公司胜诉[110] - 2024年1月至6月,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需赔偿投资人损失881.48万元,已支付185.6万元[111] - 公司控股股东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处于破产重整计划执行阶段[112] - 公司因承兑汇票及保理业务形成其他应收款13.46亿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0.68亿元,审计机构对其可收回性存疑[107] - 山东省高院裁定冲回应付票据及其他应收款3.48亿元,并转回对应坏账准备[107] - 股东大会核销因票据及保理业务形成的其他应收款9.98亿元,截至2024年5月24日已全部处理完毕[108] 行业趋势 - 肥料行业向减量、高效、智能、可持续、药肥一体等方向发展[31] - 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67GWh,同比增长约30%[35] - 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500GWh,2030年达2300GWh[35] - 复合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竞争日趋激烈[75] - 公司肥料利用率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75]
金正大(002470)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4-07 07:45
股份解除质押 - 临沂金正大投资控股解除质押93,489,516股,占所持9.5150%,占总股本2.8451%[1] - 两笔解除质押分别为24,989,516股和68,500,000股[1] 持股与质押情况 - 截至披露日,持股982,547,392股,比例29.90%[2] - 累计质押875,572,863股,占所持89.11%,占总股本26.65%[2] - 已质押和未质押股份限售冻结数均为0股[2]
金正大(002470)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2 10:30
2024年业绩数据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 - 7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04.94% - 107.21%[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8亿元 - 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93% - 86.38%[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146元/股 - 0.0213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2956元/股[3] 业绩增长原因 - 报告期内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渠道和品牌建设,实施降本增效,产品毛利率稳步回升,净利润同比增长[4] 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债务重组协议,产生的债务重组利得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 - 股民诉讼案件诉讼时效临近结束,计提的预计负债本期根据判决情况回冲并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上述债务重组和诉讼预计负债事项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影响较大[5] 业绩预告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是初步预计,2024年度实际盈利情况以年度报告数据为准[6]
金正大:关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12-27 08:41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于12月12日刊登[4] - 现场会议12月27日15点30分在山东临沭公司会议室召开[4] - 网络投票时间为12月27日,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不同[4]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及委托代理人889人,代表1,174,436,279股,占比35.7403%[6] 议案投票情况 - 《关于子公司对子公司贷款增加担保的议案》同意、反对、弃权股份数及占比[10] - 中小投资者对该议案同意、反对、弃权股份数及占比[11]
金正大: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12-27 08:41
会议信息 - 公司2024年12月12日刊登会议通知[5] - 现场会议2024年12月27日15:30,网络投票9:15 - 15:00[6] 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889人,代表1,174,436,279股,占35.7403%[9] - 中小投资者888名,代表191,888,887股,占5.8395%[10]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对子公司贷款增加担保的议案》[11] - 该议案同意1,152,743,175股,占出席有表决权股东98.1529%[12]
金正大: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12-11 08:44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12月27日15:30在山东临沭公司会议室召开[1]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12月20日[2] - 审议《关于子公司对子公司贷款增加担保的议案》[3] 投票信息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12月27日9:15 - 9:25、9:30 - 11:30和13:00 - 15:00[1][10] - 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12月27日9:15至15:00[1][11] - 投票代码为“362470”,简称为“金正投票”[9] 登记信息 - 登记时间为12月25日8:00 - 11:30、14:00 - 17:00[5] - 登记地点为山东临沭公司证券部[5] 联系信息 - 会议联系人杨功庆、杨春菊,电话0539 - 7198691,传真0539 - 6088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