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大集团(002311)
icon
搜索文档
海大集团: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42%-51.04%
快讯· 2025-04-08 12:1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2亿元至13亿元 同比增长39.42%至51.0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2亿元至13亿元 同比增长57.96%至71.13%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72元/股至0.78元/股 [1]
粮食ETF(159698)逆市上涨1.27%,成交额居同类产品首位,成分股万向德农1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4-07 02:35
市场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36% 成分股万向德农(600371)涨停 神农种业(300189)上涨8 08% 利尔化学(002258)上涨8 07% 北大荒(600598)上涨6 11% 敦煌种业(600354)上涨5 72% [1] - 粮食ETF(159698)上涨1 27% 盘中成交额达2384 88万元 居同类产品首位 换手率12 11% [1] 行业观点 - 农产品作为关税反制手段重要性提升 粮食安全战略关注度提高 [1] - 2025年一号文件大篇幅聚焦粮食安全 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 将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1] - 生物育种作为提升农作物单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推广应用范围有望扩大 板块关注度可能持续提升 [1] 指数构成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 74% 包括大北农(002385)、隆平高科(000998)、北大荒(600598)等 [2] 基金产品 - 粮食ETF(159698)设有联接基金 包括A类(021086)、C类(021087)、I类(022848) [3]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025年4月十大金股推荐
华源证券· 2025-03-31 12: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具体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源证券发布2025年4月十大金股推荐,涵盖医药、建筑、传媒等多个行业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 - 推荐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因其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创新药收入占比有望近50%,业绩有望双位数增长,且创新管线出海预期强 [5] 建筑 - 推荐四川路桥(600039.SH),公司经营回归正轨,业绩或迎拐点,中西部腹地建设带来新需求,高股息具备吸引力 [6] 传媒 - 推荐恺英网络(002517.SZ),传奇奇迹等情怀产品构筑基本盘,新游IP储备丰富,2025年将推出多款重磅新游,且布局AI+产品,AI情感陪伴赛道空间广阔 [7] 电子 - 推荐传音控股(688036.SH),公司深耕新兴市场,2024年智能机出货量1.069亿部全球排名第四,未来将深耕优势市场、开拓新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中高端销量突破,AI加持有望改善产品结构和提升均价 [10] 消费 - 推荐毛戈平(1318.HK),作为国内首个高端国货美妆品牌成长后劲足,产品差异化定位高价格带,线下美妆专柜根基稳健,复购率领先,上新节奏加快,产品系列扩充,创始人IP赋能,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10][11] 交运 - 推荐深圳国际(0152.HK),华南物流园转型升级项目一期兑现土地增值收益23亿港元,后续约82亿港元土地置换税后收益待释放,2025 - 2026年利润有望增厚,且公司分红派息维持50%比例,高股息有望使公司回归价值区间 [14] 农业 - 推荐海大集团(002311.SZ),公司自由现金流进入释放期,国内业务无需额外资本开支可中速成长,海外业务高增长,全产业链价值模式适合海外市场,2025年国内景气或改善,海外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14] 海外 - 推荐伟仕佳杰(0856.HK),公司是亚太地区领先科技服务平台,兼具高分红及出海概念,传统主业IT分销受益AI浪潮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回暖 [15] - 推荐百胜中国(9987.HK),公司治理优质经营稳健,高管激励与经营表现强挂钩,下沉策略有望支撑未来业绩,2025 - 2026年计划回购分红共计3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计划回购3.6亿美元且回购持续进行中 [18] 北交所 - 推荐民士达(833394.BJ),行业竞争格局好,市占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产品应用广泛;成长潜力大,有望借力新产品和募投开拓新产能,实现业务横向拓展,过去10年发展良好,2015 - 2024年复合增速24%;持续产品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9][20]
海大集团: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海大集团控股股东广州市海灏投资有限公司办理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手续,公告披露具体情况及截至公告日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质押股份情况 [1][2] 股东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基本情况 - 本次质押股东为海灏投资,质押股份45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0.4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7%,质权人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起始日未提及,到期日至解除质押登记之日止,质押用途为经营 [1] - 本次解除质押股东为海灏投资,解除质押股份5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0.55%,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0%,起始日为2024年9月12日,解除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质权人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4年6月12日海灏投资质押450万股,2024年9月12日补充质押50万股,2025年3月25日将上述500万股全部解除质押 [2] 截至公告披露日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质押股份情况 - 海灏投资持股910,589,359股,持股比例54.73%,累计质押数量52,7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7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17%,已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数量为0,未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数量为0 [2]
海大集团(002311)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3-26 10:00
股份质押 - 海灏投资本次质押450万股,占所持0.49%,总股本0.27%[1] - 本次解除质押500万股,占所持0.55%,总股本0.30%[3] - 累计持股910,589,359股,持股比例54.73%[4] - 累计质押52,700,000股,占所持5.79%,总股本3.17%[4] 质押情况 - 已质押和未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数量均为0[4] 质押时间 - 2024年6月12日质押450万股给华泰证券[4] - 2024年9月12日补充质押50万股给华泰证券[4] - 2025年3月25日解除质押500万股[4] 质押用途 - 质押用途为自身生产经营[1]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3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16 04:22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券商策略会,于2025年3月在深圳举行,12位来自华泰证券、鹏华基金等机构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经理李坦航 [2]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饲料业务稳健发展,总销量同比增长约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禽料和水产料外销量双位数以上增长,猪料销量同比小幅下滑,但市场份额提升迅猛 [2] 战略规划 - 饲料业务作为第一核心业务,追求核心能力建设及规模扩张 [3] - 种苗、动保业务作为第二核心业务,投入更多资源扩大业务品种、区域及规模 [3] - 轻资产养猪模式和工厂化养虾在具备竞争力前提下扩展规模,将成未来主营业务之一 [3] 投资者问答 水产品价格 - 普水鱼品种价格开年至今态势向上,特水鱼品种价格运行略有分化 [4] - 普水鱼价格景气是因过去经历较长低迷行情,2023年产能去化明显 [5] 养殖模式 - 公司选择工厂化养殖虾是因水产养殖走向专业化、工业化,公司在南美白对虾种苗有突破,工厂化养殖有差异化竞争优势 [6] 猪料客户结构 - 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市场是趋势,公司适应变化,重点开拓生猪家庭农场,布局中、大型养殖公司 [7] 海外业务 - 饲料被当地视为民生工程,公司制定到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720万吨的目标,并采取针对性市场拓展策略 [8] - 海外布局的中国饲料企业数目相对有限,公司倾向在人口基数大、发展稳定、养殖资源丰富、蛋白需求潜力大的区域布局 [8] - 公司围绕日常经营进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外汇汇率、利率波动风险 [8]
农业行业周报:猪价在淡季仍维持在盈利区间-2025-03-11
山西证券· 2025-03-11 1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 - A(维持)[2] - 海大集团评级为买入 - A;圣农发展、温氏股份评级为买入 - B;乖宝宠物、中宠股份评级为增持 - A;唐人神、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评级为增持 - B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猪周期”本质是产能周期,产能回升不必然影响盈利周期演绎,关键看产能回升速度。当前生猪养殖行业虽进入盈利周期,但降负债路程长,市场对产能回升影响盈利周期的预期或过度悲观,忽略原料成本下行筑底和 2025 年宏观需求潜在回升的正面影响,本轮盈利时间持续性或超预期,后续有望迎来预期修正和估值修复,推荐温氏股份等生猪养殖股 [4] - 上游大宗原料震荡筑底和宏观政策发力下,2025 年肉鸡行业业绩驱动因素或新增需求回升变量,圣农发展处于业绩和 PB 估值周期底部区域,具备配置价值 [5] - 上游原料价格下行筑底和下游养殖端改善,饲料行业景气度有望见底回升,海大集团经营基本面将上行,海外饲料业务是潜在增长点,看好其投资机会 [5] - 卓越的全产业链运营是宠粮品牌核心竞争力,国产品牌高增长有望延续,推荐乖宝宠物、中宠股份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猪养殖股的逻辑框架:猪价与能繁母猪的 4 象限模型 - 生猪养殖股运行方向取决于“猪价运行方向”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运行方向”合力方向,分为 4 个象限,猪价周期运行中 4 个象限轮动,影响生猪养殖股运行方向,生猪养殖股上涨驱动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象限 4 > 象限 3 ≥ 象限 1 > 象限 2 [13] 农业板块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3 月 3 日 - 3 月 9 日)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 +1.39%,农林牧渔板块涨跌幅为 +1.04%,板块排名第 20,子行业中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动物保健、果蔬加工、生猪养殖、肉鸡养殖表现位居前五 [2][17] - 行业涨跌幅前十公司包括生物股份、安德利等;行业涨跌幅后十公司包括亚盛集团、广农糖业等 [17] 行业数据 生猪养殖 - 本周(3 月 3 日 - 3 月 9 日)猪价环比上涨,截至 3 月 7 日,四川/广东/河南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 14.85/15.32/14.39 元/公斤,环比上周分别 +0.07%/+0.99%/+0.35%;平均猪肉价格为 20.81 元/公斤,环比下跌 0.24%;仔猪平均批发价格 28.00 元/公斤,环比上涨 2.75%;二元母猪平均价格为 32.47 元/公斤,环比持平;自繁自养利润为 33.56 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 -12.52 元/头 [3][23] - 2025 年 2 月 26 日猪粮比价为 7.08,环比 2 月 19 日下跌 1.94% [23] 家禽养殖 - 截至 3 月 7 日,白羽肉鸡周度价格为 6.59 元/公斤,环比上涨 8.03%;肉鸡苗价格为 2.54 元/羽,环比上涨 10.92%;养殖利润为 -1.90 元/羽。鸡蛋价格为 8.00 元/公斤,环比上涨 2.56% [3][31] 饲料加工 - 2024 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31503.1 万吨,比上年下降 2.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 29354.0 万吨,下降 1.8%;浓缩饲料产量 1294.2 万吨,下降 8.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 695.1 万吨,下降 2.0% [34] - 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 14391.3 万吨,下降 3.9%;蛋禽饲料产量 3236.1 万吨,下降 1.2%;肉禽饲料产量 9754.2 万吨,增长 2.6%;反刍动物饲料产量 1449.4 万吨,下降 13.3%;水产饲料产量 2262.0 万吨,下降 3.5%;宠物饲料产量 159.9 万吨,增长 9.3%;其他饲料产量 250.1 万吨,增长 4.1% [34] 水产养殖 - 海水产品方面,截至 3 月 7 日,海参价格为 180.00 元/千克,环比上周持平;对虾价格为 300.00 元/千克,环比持平;鲈鱼 50.00 元/千克,环比持平 [40] - 淡水产品方面,截至 2 月 28 日,草鱼价格为 15.17 元/公斤,环比上涨 1.00%;鲫鱼价格为 20.72 元/公斤,环比上涨 0.83%;鲤鱼价格为 13.99 元/公斤,环比上涨 0.65%;鲢鱼价格为 13.47 元/公斤,环比上涨 0.52%;截至 2 月 27 日,国际鱼粉现货价为 1694.83 美元/吨,环比 2 月 20 日上涨 0.30% [40] 种植与粮油加工 - 本周油脂油料价格环比下跌。截至 3 月 7 日,大豆现货价格 3856.79 元/吨,环比上周下跌 0.57%;豆粕价格环比下跌 2.16%,豆油价格环比下跌 0.37%,菜籽油价格环比下跌 0.20% [46] - 截至 3 月 7 日,玉米/小麦现货价格分别为 2229.12/2424.61 元/吨,环比上周分别 +0.70%/- 0.40% [46] - 菌类产品方面,金针菇价格为 4.60 元/公斤,环比上周持平;杏鲍菇价格为 5.50 元/公斤,环比上周持平 [46] - 截至 3 月 7 日,白糖经销价格为 6210.00 元/吨,环比下跌 0.48%,截至 2 月 27 日,原糖国际现货价 19.81 美分/磅,环比上涨 0.66% [46] 重点公司公告 - 牧原股份 2025 年 1 - 2 月份销售商品猪 1146.1 万头,同比变动 10.51%(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商品猪 345.1 万头);商品猪销售均价 14.76 元/公斤,同比变动 6.65%;商品猪销售收入 204.22 亿元,同比变动 24.38%。2025 年 1 - 2 月份,销售仔猪 219.2 万头,销售种猪 6.9 万头 [55] - 新希望 2025 年 2 月销售生猪 114.01 万头,环比变动 -23.93%,同比变动 -12.89%;收入 16.47 亿元,环比变动 -19.94%,同比变动 - 10.30%;商品猪销售均价 14.64 元/公斤,环比变动 -5.00%,同比变动 5.63% [55]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3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09 15:48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券商策略会 [2] - 参与机构及投资者共 15 位,包括长江证券、鹏华基金等 [2] - 时间为 2025 年 3 月,地点在武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证券部经理李坦航 [2] 经营情况 - 2024 年饲料业务总销量同比增长约 9%,禽料、水产料双位数增长,猪料同比小幅下滑约 3% [2] - 2024 年海外地区饲料销量约 240 万吨,同比增长约 40%,盈利能力增强 [2][3] 投资者问答 海外饲料销量情况 - 2024 年海外饲料销量约 240 万吨,越南销量占比最大,印尼次之,厄瓜多尔、埃及等国也有销售 [4] - 海外饲料销量品种结构中,水产料占比最高,禽料其次,猪料占比较小 [5] 海外饲料发展规划 - 到 2030 年海外饲料销量目标达到 720 万吨,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市场拓展策略 [6] 海外竞争优势 - 依托“饲料、种苗、动保、服务体系”专业能力,竞争优势从单维向产业链多维进步 [7] 海外动保种苗业务 - 海外饲料销量稳步增长,未来根据客户需求匹配优质种苗和动保,提供全面优质解决方案 [8] 海外布局因素 - 倾向在人口基数大、发展环境稳定、养殖资源丰富、蛋白需求潜力大的区域优先布局 [9] 海外同行企业 - 海外饲料市场主要同行是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大型外资饲料品牌 [9] 大宗原材料价格走势 - 部分品种原材料价格逐步回升,未来走势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 [9] 资本开支规划 - 未来加大海外市场产能布局,国内偏向对已有产能进行设备升级改造 [9]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2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03 00:58
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饲料销量约2650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约210万吨),同比增长约9% [2] - 2024年禽料外销量约1270万吨,同比增长约12% [2] - 2024年猪料外销量约560万吨,同比小幅下滑约3% [2] - 2024年水产料外销量约580万吨,同比增长约11% [2] - 2024年反刍料及其他等外销量约30万吨 [2] - 2024年海外地区饲料销量约240万吨,同比增长约40%,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2] - 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同比扭亏为盈,轻资产控风险模式拓展顺利 [2][3] 经营展望 - 饲料业务短期目标是2025年达到300万吨增量,中期目标是2030年达到5150万吨销量(含养殖自用量500万吨和海外销量),预计2030年海外饲料销量达到720万吨 [4] - 种苗、动保业务作为第二核心业务,公司将投入更大资源扩大业务品种、区域及规模 [4] 投资者问答 海外业务 - 海外饲料销量占比最大区域是越南,在印尼、厄瓜多尔、埃及等国均有销售 [5] - 海外饲料同行主要是大型外资饲料品牌,如东南亚和欧美的传统外资品牌 [6] - 东南亚以越南为核心拓展印尼、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市场;非洲以埃及为桥头堡延伸至北非、东非市场;南美在厄瓜多尔布局并开拓周边国家,依托国内研发技术结合当地特点提升产品力 [7] - 公司在海外竞争优势从饲料产品力单维向产业链多维进步 [11] 生猪养殖 - 持续聚焦自有种猪体系建设,叠加饲料端优势,综合养殖成本进步,2024年“夯桩变更”方案在繁育端、育肥端成效良好 [8][9] - 摸索轻资产、低风险、稳健养殖模式,探索最佳养殖规模 [10] 其他 - 部分品种原材料价格逐步回升,未来走势受宏观因素影响大 [12] - 饲料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竞争力分化,行业整合加速,向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先进企业集中 [13] - 资本开支重点是海外产能建设与扩张,国内偏向已有产能设备升级与改造 [14] - 种苗除南美白对虾苗,还在罗非鱼、草鱼等传统品种推陈出新,在生鱼、黄颡鱼等品种率先实现单性苗种规模化 [15][16] 参会信息 - 2025年2月公司在上海参加券商策略会,广发证券、国泰基金等多家机构共41位投资者参与 [2][17]
海大集团等在长沙成立农牧科技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2-20 02:21
文章核心观点 海大集团等共同持股的长沙中绿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经营范围涉及碳减排等技术研发及农业相关服务 [1][2] 公司信息 - 长沙中绿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彭湘平,注册资本5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 [1] -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海大集团等共同持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