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大讯飞(002230)
icon
搜索文档
首款舞蹈AI肢体比对引擎“舞界AI”正式发布,获科大讯飞生态投资
新浪科技· 2025-08-11 14:47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舞界AI产品,为4-16岁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智能伴学服务,涵盖"人物动作追踪、3D姿势重建、舞蹈动作解析、练习评估"全链条技术体系 [2] - 舞界AI自研Vertical AI Model垂直大模型,精准捕捉133个人体关键点位,对46个舞蹈基本功动作实现93%识别准确率,评估加载时间小于3秒 [2] - 产品通过自动生成对比报告和成长曲线实现学习效果数据可视化 [2] 商业模式与生态合作 - 公司获得科大讯飞天使轮生态投资 [2] - 舞界AI提供完整SaaS服务系统,覆盖3大考级平台和459个考级组合,转化为标准化数字教材 [2] - 产品向硬件厂商开放动作数据授权与SDK/API接口,支持机构接入动作评估、课程生成等AI能力 [2] 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 - 计划到2026年覆盖80%培训机构与考级机构,用户达500万舞蹈学员,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3] - 预计2027年全面接入舞蹈产业链,连接10万+教师 [3] - 目标2028年制定全球通用舞种数字化标准并出海 [3]
舞蹈AI肢体比对引擎“舞界AI”发布 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重构
环球网· 2025-08-11 1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舞蹈AI肢体比对引擎"舞界AI" 面向4-16岁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智能伴学服务 系人体关键点比对教育行业首个AI大模型应用 [1] - 公司获得科大讯飞生态投资 双方将在艺术教育数字化领域协同创新 [1][7] 技术特性 - 技术积累始于2019年 基于openpose/alphapose算法攻克多人检测与遮挡处理难题 构建动作追踪/3D姿势重建/动作解析/练习评估全链条技术体系 [4] - 自研Vertical AI Model垂直大模型可捕捉133个人体关键点 对46个舞蹈基本功动作识别准确率达93% 评估加载时间少于3秒 [4] - 通过实时纠错提醒实现精准调整 通过对比报告和成长曲线实现数据可视化呈现 具备延伸至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跨场景扩展性 [4] 行业痛点解决 - 破解舞蹈教育行业标准缺失/师资不均/课后练习难量化等痛点 传统模式依赖教师经验且需家长监督 但家长缺乏专业基础 [2] - 系统可降低机构30%师资成本 提升学员续费率25% 减少教师50%重复工作量 填补课后辅导空白 [5] 商业模式 - 采用三端协同模式覆盖舞蹈教育产业链:机构端提供SaaS服务系统 涵盖3大考级平台与459个考级组合 转化为标准化数字教材 [5] - 教师端支持制定可量化作业与闭环管理 硬件厂商端开放动作数据授权与SDK/API接口 推动智能学习机等硬件升级 [5] 战略规划 - 计划2026年覆盖80%培训机构与考级机构 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服务500万舞蹈学员 [6] - 2027年接入舞蹈产业其他链条 连接10万以上教师 2028年完成全球通用舞种数字化标准制定并出海 [6] - 通过数字化舞谱让山区孩子接触专业课程 助力艺术教育公平 [6] 生态合作 - 科大讯飞生态投资将助力动作识别精度提升与跨场景适配 共同探索AI+艺术教育规模化落地模式 [9] - 合作将推动舞蹈教育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 通过科技手段触达更广泛人群 [7][9]
计算机行业今日涨1.94%,主力资金净流入15.6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9:2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1日上涨0.34%,申万行业中24个上涨,电力设备(+2.04%)、通信(+1.95%)涨幅居前,计算机行业(+1.94%)位列第三,银行(-1.01%)、石油石化(-0.41%)跌幅最大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00.20亿元,16个行业获净流入,电力设备(+41.42亿元)、电子(+33.26亿元)规模领先,国防军工(-20.15亿元)、公用事业(-14.35亿元)净流出居前 [1] 计算机行业资金动态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5.67亿元,335只成分股中297只上涨,3只涨停,127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华胜天成(+8.78亿元)、同花顺(+4.48亿元)、指南针(+3.33亿元)净流入规模最高 [2] - 15只计算机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拓维信息(-1.56亿元)、航天智装(-1.15亿元)、雄帝科技(-1.14亿元)位列资金流出榜前三 [2] 计算机行业个股资金流入详情 - 华胜天成以9.99%涨幅和37.80%换手率获主力资金净流入8.78亿元,同花顺(+7.26%)、指南针(+4.67%)分别流入4.48亿元、3.33亿元 [3] - 中科金财(+7.56%)、科大讯飞(+1.74%)、汇金股份(+17.51%)等9只个股净流入超1亿元 [3] 计算机行业个股资金流出详情 - 拓维信息(+0.41%)主力资金净流出1.56亿元,航天智装(+2.84%)、雄帝科技(-3.19%)分别流出1.15亿元、1.14亿元 [4] - 拓尔思(+0.46%)、金证股份(+1.00%)、中国软件(+0.99%)等15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 [4]
GPT-5驱动应用端落地持续深入,人工智能AIETF(515070)上涨1.34%,持仓股新易盛涨幅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4:25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冲击前期高点 [1] - 能源金属、电源设备、电池、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上涨1.34% 持仓股新易盛涨幅超5% 中际旭创、寒武纪、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等均上涨 [1] GPT-5技术突破 - OpenAI正式发布GPT-5系列模型 在编码、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领域性能显著突破 [1] - 采用统一系统架构 内置实时智能路由机制 可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调用高效模型或深度推理模块 [1] - 被定位为首个"统一"人工智能系统 基础模型效率与深度模型推理能力结合 多领域基准测试刷新行业纪录 [1] GPT-5性能与成本优势 - 数学、编码、视觉感知和健康领域性能显著提升 幻觉率降至o3的1/6 [1] - 模型价格大幅下探 输入、输出价格分别为每百万token1.25美元/10美元 API价格远低于ClaudeOpus4.1 [1] - 性价比显著提升 有望加速应用端落地 [1] 相关金融产品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 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008585)、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008586) [2]
具身智能:机器人打破“专用”枷锁 柔性制造迎来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8-11 04:10
制造业自动化痛点与转型 - 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制造需求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化封闭环境、单一指令模式存在根本性矛盾 [1] - 矛盾推动机器人控制技术从基于精确模型的编程式控制转向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具身智能 [1] - Transformer架构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向机器人领域深度渗透 [1] 具身智能的技术特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初期在单一场景的效率可能低于专用机器人,通用性与效率呈现负相关 [2] - 具身智能赋予机器"理解"与"规划"能力,突破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精确指令的局限 [4] - 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使机器人具备理解模糊任务指令、动作规划与执行的能力 [4] 数据驱动与架构设计 - "数据金字塔"理论包含底层互联网视频文本数据、中层仿真合成数据与动作捕捉数据、塔尖真实场景数据 [5] - 分层构建技术依托多模态预训练底座,利用任务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构建基础空间理解能力 [7] - "一脑多小脑"模式结合通用"大脑"(基座模型)与专用"小脑"(真机数据微调),平衡通用性与场景效率 [7] 行业落地路径与生态协作 - 具身智能落地将经历"单一结构化场景-半结构化场景-逐步通用"的渐进路径 [7] - 科大讯飞"平台+赛道"战略通过"讯飞超脑2030计划"赋能生态伙伴,推出"即插即用"机器人智能语音背包 [8] - 聆动通用聚焦工业制造、物流及零售领域,牵头起草《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 44589-2024) [8] 行业协同与技术进展 - 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速技术从实验室向产线渗透 [8] -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显著,从去年蹒跚学步到今年稳定行走并完成操作任务 [8] - 机器人正从执行预设程序的"机械臂"进化为理解、规划并适应复杂环境的"智能体" [8]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国船舶流出5.08亿元、宁波韵升流出4.31亿元
金融界· 2025-08-11 03:19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截至8月11日开盘一小时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20只股票累计流出金额达51.89亿元 其中中国船舶以5.08亿元净流出居首 宁波韵升以4.31亿元位列第二 华银电力以3.75亿元位列第三 [1] - 工业制造领域多只股票出现显著资金流出 包括中国重工(1.90亿元)、山河智能(2.09亿元)、上海沪工(2.09亿元)和国机精工(1.41亿元) [1] - 电力行业资金流出明显 华银电力净流出3.75亿元 长江电力净流出3.28亿元 [1] - 稀土与材料行业资金流出突出 北方稀土净流出3.21亿元 宁波韵升净流出4.31亿元 [1] - 科技与传媒板块资金流出显著 中芯国际净流出1.73亿元 光线传媒净流出2.56亿元 掌趣科技净流出1.39亿元 [1] - 国防军工板块资金流出 中航沈飞净流出1.50亿元 中国船舶净流出5.08亿元 [1] - 新能源领域资金流出 阳光电源净流出1.43亿元 [1]
上周“吸金”超6000万元,深市规模最大机器人ETF(159770)涨超1%,机器人板块近期迎密集消息催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2:4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机器人ETF(159770)高开1.14% 实时成交额超1亿元 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 [1] - 成分股中景业智能 大族激光涨幅超8% 科沃斯 江苏北人 云天励飞-U跟涨 [1] - 机器人ETF上周获6100万元净流入 当前流通规模66.17亿元 居深市同标第一 [1]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推出十条专项支持政策 [1] - 宇树科技CEO透露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长50%-100% 零部件与整机厂商均呈现高速增长 [2]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落地工厂 实现工业具身机器人全球首次规模化商用 [2]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商业化0到1拐点 短期关注事件催化 长期关注确定性产业链公司 [3] - 华龙证券指出行业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黄金周期 或成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 [3]
“AI+粤语” 科大讯飞携手香港特区立法会突破业界难题
科技日报· 2025-08-09 13:25
产品技术 - 香港特区立法会与科大讯飞联合推出智慧誊录系统"智识听",搭载AI实时字幕功能,支持中英粤混读及声纹识别技术,实现会议直播中文字与视频同轨显示[2] - "智识听"实时字幕准确率达96%,人机结合后提升至99%,发言稿处理时间从8-12分钟缩短至3-4分钟,摘要效率提升10倍[3] - 系统集成多语种混合识别(粤普、中英、粤英)及三语双向互译功能,支持私有化部署与结构化数据管理,可智能区分发言人[4] 研发突破 - 项目团队构建2.5亿汉字中英文对照语料库及20万高频粤语词汇库,攻克多语种翻译识别难题[3] - 公司设计多语种通用音素体系,解决小语种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显著提升语音系统性能[5] - 研发多源知识增强的可信文本生成技术,提升专有词汇及领域知识引用准确率[5] 行业地位 - 科大讯飞牵头"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4] - 公司自2014年起研究小语种智能语音技术,与北外、上外等高校合作积累资源[4] - 多语种技术已支持69个语种,为华为、比亚迪等企业的1.2亿台设备提供语音交互支持[5] 市场应用 - "智识听"在香港"AI+Power 2025"活动获评"年度AI项目大奖",未来将推出繁体字幕生成、一键会议概要功能[3] - 公司以香港为"桥头堡"推动AI技术出海,助力"中国智造"国际化[5] - 大模型技术将提升语音识别、合成及翻译效果,拓展多模态交互场景[5]
安徽,全国第五
AI研究所· 2025-08-08 10:33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版图变革 - 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安徽跻身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1] - 安徽超越部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首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 安徽AI产业逆袭路径 - 2017年国务院将AI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安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3] - 2018年安徽率先出台《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以"中国声谷"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4] - 政策支持涵盖资金扶持、人才引进、场景开放等多个维度[4] 科研与人才优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研究全球领先,校友创办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寒武纪等头部企业[5][6] - 中科大牵头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6] - 实施人才专项计划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流,如李向阳、张亚勤等[13][16] 产业化成果 - 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达2005户,年产值约2050亿元,涵盖智能语音、机器视觉等领域[7] - 形成"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等特色产业集群[7] - 科大讯飞全球智能语音市场份额第一,蔚来自动驾驶研发中心落户合肥[9] 技术创新突破 - 寒武纪首颗国产云端AI芯片"思元"量产,打破英伟达垄断[11] -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讯飞星火"大模型国际测评第一梯队[11] - 国盾量子全球首颗量子AI芯片"悟空"问世,算力提升百万倍[11] 产业竞争优势 - 语音AI领域依托科大讯飞全球领先优势[17] - 量子AI领域凭借中科大独步全球的技术积累[17] - 车用AI领域受益于蔚来、比亚迪等企业加持[17]
GPT-5重磅发布,AI应用再迎催化
开源证券· 2025-08-08 08:1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GPT-5模型发布,性能显著提升,融合大语言模型和推理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常规问题处理模型、深度思考模型和实时决策路由机制[5] - GPT-5在编程、数学、多模态理解和健康领域表现优异,SWE-bench Verified测试得分74.9%,Aider Polyglot测试得分88%,2025 AIME数学测试得分94.6%,MMMU多模态测试得分84.2%,HealthBench Hard测试得分46.2%[6] - 模型幻觉率大幅降低,事实错误可能性比GPT-4o低45%,比o3低80%,多个基准测试幻觉率降至o3的1/6[7] - 价格显著下降,输入、输出价格分别为每百万token 1.25美元/10美元,API价格低于Claude Opus 4.1,有望加速应用端落地[7] 投资建议 - 推荐AI编程领域卓易信息,多模态领域万兴科技、美图公司、快手-W、虹软科技、当虹科技[8] - 其他AI应用推荐金山办公、科大讯飞、鼎捷数智、税友股份、同花顺、中科创达、合合信息、拓尔思、金蝶国际、焦点科技、博彦科技、上海钢联、致远互联、普元信息等[8] - 算力领域推荐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淳中科技、浪潮信息,华为昇腾生态推荐神州数码、软通动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