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医疗(002173)
icon
搜索文档
生物药资产爆发后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何时迎来DeepSeek一刻
第一财经· 2025-09-13 09:50
中国创新生物药对外授权 - 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近660亿美元 引发全球关注 [1]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现状 - 中国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长期高度依赖进口 价格高昂 [2] - CCI医疗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孵化超过50家创新医疗器械 申请专利超千项 推动国产完全可降解支架 原创二尖瓣修复系统等数十项首创心血管医疗器械产品临床应用 [2] - "十四五"期间共批准创新药210个和创新医疗器械269个 [3] - 创新医疗器械同质化严重 真正的原始创新产品仍然很少 [4] - 医疗器械评价体系依赖于医生使用习惯 涉及使用培训 医生教育等多个环节 [5] - 医疗器械新技术推出后三年内可能有很多仿制品出现 [5] - 大部分国产器械创新程度有限 以"后发微改进"为主 [5] 创新医疗器械对外授权挑战 - 创新医疗器械起步较晚 长期以模仿为主 原创思维有待加强 [3] - 医疗器械创新生态链不够成熟 资本和商业化能力需要提升 [3] - 医疗器械很难早期对外授权 跨国巨头通常只在有明确FDA拿证预期时才考虑技术引进 [4] - 能完成临床注册到拿证的中国医疗器械非常少 [4] - 国内医疗器械公司估值普遍不高 资本投后退出困难 [4] - 医疗器械对外授权早期很少能卖出高价 [3] - 跨国巨头收购医疗器械很少通过授权引进模式 大部分为整体收购 因单一器械赛道体量太小 [5] - 授权引进国产器械商业化过程带来的收益远不如收购创新药立竿见影 [5]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中国更多原创医疗技术发展 未来有望诞生全球首创产品 [5] - 跨国巨头未来可能会更多地购买来自中国的创新医疗技术 [5] - 中国具有制造业优势 [5]
深度|生物药资产爆发后,中国创新医疗器械何时迎来DeepSeek一刻
第一财经· 2025-09-13 09:44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全球市场挑战 - 中国创新医疗器械获得全球市场认可面临较大挑战 与创新药对外授权如火如荼相比 创新器械尚未迎来爆发点[1][3] - 创新药上半年对外授权金额达660亿美元 而创新器械对外授权未引发资本市场波动[1][3]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中国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过去高度依赖进口 价格高昂 最初目标是研发便宜器械惠及患者 后从模仿转向创新[2] - CCI平台十年孵化超50家创新医疗器械 申请专利超千项 推动完全可降解支架 二尖瓣修复系统等数十项首创产品临床应用[2] - "十四五"期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210个和创新医疗器械269个 数量上器械不少于药品[3] 创新器械授权难点分析 - 医疗器械早期对外授权难 跨国巨头通常需看到明确FDA拿证预期才考虑技术引进 临床注册到拿证过程成本高[4] - 创新药未进入临床三期就有资本接棒或高价卖出 但医疗器械公司估值普遍不高 资本退出困难[4] - 器械同质化严重 真正原始创新少 导致上市后陷入低价竞争 热门赛道数十产品同时上市后快速进入集采[4][5] - 医疗器械专利保护较弱 新技术三年内可能出现仿制品 而药品专利保护较完善[5] 与创新药的差异比较 - 创新药通过靶点修改即可形成新专利 医疗器械小创新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4] - 医疗器械评价体系依赖医生使用习惯 涉及使用培训和教育 商业化收益不如创新药立竿见影[5] - 跨国巨头收购医疗器械多采用整体收购 因单一器械赛道体量小 而创新药易出大单品如减重药销售额可达上百亿美元[5]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中国原创医疗技术发展 未来有望诞生全球首创产品 类似ADC 双抗药临床进度全球领先[5] - 中国具有制造业优势 跨国巨头未来可能更多购买中国创新医疗技术[5] - 行业存在低水平复制和内卷现象 资本需区分真正创新与表面改变以推动行业繁荣[5]
掘金医疗黄金赛道,中银医药主题基金打造医药板块布局利器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4:54
行业表现 - 创新药指数2025年以来涨幅达60.77%,大幅跑赢全A指数22.14%的涨幅 [1] - 医药板块持续活跃,主题基金收益亮眼 [1]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由基本面驱动,产业研发突破、BD出海及利润兑现均有积极进展 [2] 基金产品业绩 - 中银创新医疗A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同类排名分别为4/85、2/66、3/37(银河证券,截至2025年8月31日) [1] - 中银港股通医药A过去一年同类排名第一(1/42),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80% [1] - 中银港股通医药A 2025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70.08%,大幅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7.29% [3] - 中银创新医疗A 2025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54.08%,显著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93% [4] - 中银医疗保健A 2025年上半年净值增长率51.59%,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63% [6] 投资策略 - 中银港股通医药A前十大持仓个股市值占比61.59%,集中于港股创新药龙头公司(2025年二季报) [2] - 基金经理采用过滤边际变化策略,专注企业长期隐含回报率 [3] - 创新药产业可能成为重要战略出口产业和全球医药支柱 [2] 投研团队 - 中银基金拥有经验丰富的投研团队,郑宁为突出代表 [2] - 公司整合资源打造中心资源共享的投研平台 [2]
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期混合增聘程文文
中国经济网· 2025-09-09 07:36
基金经理变动 - 广发基金增聘程文文为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经理 [1] - 新任基金经理程文文于2022年10月24日加入广发基金 此前曾在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职务 [1] - 该基金目前由程文文与吴兴武共同管理 [2] 基金业绩表现 - 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期混合A/C类份额2025年以来收益率分别达77.27%和76.80% [1] - 自2021年3月19日成立以来 A/C类份额收益率分别为-9.22%和-10.82% [1] - 截至2025年9月8日 A/C类份额累计净值分别为0.9078元和0.8918元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代码010731 [2] - 基金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此次基金经理变更为增聘类型 依据相关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合同规定 [2]
国泰创新医疗混合发起A:2025年上半年利润286.31万元 净值增长率29.47%
搜狐财经· 2025-09-08 15:49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286.31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2221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29.47% 截至9月5日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86.15% [2] - 近三个月净值增长率35.91% 同类排名9/138 近半年增长率52.47% 同类排名44/138 [5] 基金规模与持仓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1261.4万元 持有人共计179户 合计持有1274.33万份 [2][32][36] - 平均股票仓位90.84% 高于同类平均86.95% 2024年上半年末达最高仓位93.23% [31] - 十大重仓股集中投资创新药企及产业链 包括信达生物 三生制药 科伦博泰生物-B等 [41] 估值指标分析 - 持股加权市盈率86.69倍 显著低于同类均值120.96倍 加权市净率3.8倍略低于同类均值4.07倍 [9] - 加权市销率7.03倍略高于同类均值6.52倍 显示估值结构分化 [9] - 持股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0.06%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0.52% 净资产收益率0.04% [16] 风险收益特征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3297 最大回撤35.71% 单季度最大回撤31.05%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 [25][28] - 最近半年换手率292.55% 持续高于同类均值 显示积极调仓策略 [39] 投资策略导向 - 重点布局商业化持续兑现的创新药企及AI赋能的新医疗服务公司两大主线 [2] - 看好院内标的复苏 包括创新器械 集采落地后高耗材 专科药等领域 [2] - 机构持有份额占比78.47% 管理人员工持有占比9.94% 显示内部信心 [36]
国家药监局批准多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8 04:35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 国家药监局近日批准支架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等多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1] - 江苏畅医达医疗科技的颅内动脉瘤辅助栓塞支架采用单丝编织自膨式弹性结构 两端喇叭张开角度和支架长度可调节 预期减少血管损伤及增强血管贴壁性 [1] - 晨兴医疗的肺动脉取栓支架系统采用环间固定套设计 降低取栓网篮释放回撤过程中各网盘之间的形变传导 适用于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 [1] 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突破 - 东软医疗的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由扫描架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组件光子计数探测器等组成 主要用于常规CT检查 支持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和能谱检查 [2] - 该设备相比传统CT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 可通过一次扫描获得多个能量图像 更好满足临床影像诊断需求 [2] 体外诊断设备创新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的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包含玻片篮输入输出模块玻片取放模块显微成像模块等组成 [1] - 该产品实现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态学的精准分析 显著提升外周血白细胞识别准确率及异常样本筛查能力 [1]
全国8款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苏州日报· 2025-09-08 00:43
全国创新医疗器械审批进展 - 全国有8款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其中一半由苏州企业申报 [1] - 获批产品包括可控直径TIPS覆膜支架系统 镁合金空心接骨螺钉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 [1] 苏州地区创新医疗器械成果 - 苏州已有70款创新医疗器械进入特别审查程序 占全国11% 占江苏省61% [1] - 苏州已有34款创新医疗器械成功上市 占全国9% 占江苏省65% [1] 政策支持措施 - 省药监局苏州检查分局和审评核查苏州分中心提供常态化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 [1] - 组建专班提供定制化服务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协同发力 [1]
机构今日抛售阳光电源等20股,买入锦浪科技2.72亿元
36氪· 2025-09-05 11:29
机构交易概况 - 9月5日龙虎榜数据显示41只个股出现机构交易活动[1] - 21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状态 20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状态[1] 机构净买入个股 - 锦浪科技获机构净买入金额最高达2.72亿元[1] - 德业股份获机构净买入1.94亿元位列第二[1] - 天华新能获机构净买入1.27亿元位列第三[1] 机构净卖出个股 - 阳光电源遭遇机构净卖出6.77亿元居首[1] - 先导智能遭机构净卖出4.37亿元位列第二[1] - 创新医疗遭机构净卖出1.71亿元位列第三[1]
龙虎榜丨机构今日抛售这20股,买入锦浪科技2.72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9-05 10:00
机构交易概况 - 9月5日龙虎榜中共41只个股出现机构交易活动 其中21只获机构净买入 20只遭机构净卖出 [1] 机构净买入重点个股 - 锦浪科技获机构净买入2.72亿元 当日涨幅达19.99% [1][2] - 德业股份获机构净买入1.94亿元 当日涨幅为10.00% [1][2] - 天华新能获机构净买入1.27亿元 当日涨幅达20.01% [1][2] - 美邦服饰获机构净买入1.08亿元 当日涨幅3.02% [2] - 方正科技获机构净买入9154.84万元 当日涨停涨幅10.05% [2] - 厦钨新能与腾景科技均获超4500万元净买入 当日均涨停涨幅20.00% [2] 机构净卖出重点个股 - 阳光电源遭机构净卖出6.77亿元 当日涨幅16.67% [1][4] - 先导智能遭机构净卖出4.37亿元 当日涨停涨幅20.01% [1][4] - 创新医疗遭机构净卖出1.71亿元 当日跌幅7.16% [1][4] - 首开股份遭机构净卖出1.57亿元 当日涨幅10.03% [4] - 胜宏科技遭机构净卖出9985.32万元 当日涨停涨幅20.00% [4] - 华新精科遭机构净卖出8279.58万元 当日涨幅达272.58% [4] 特殊价格表现个股 - 华新精科当日涨幅272.58% 但遭机构净卖出8279.58万元 [4] - 天宏锂电当日涨幅29.98% 但遭机构净卖出1494.29万元 [3] - 中环海陆当日跌停跌幅20.00% 但仍获机构净买入114.05万元 [3] - 前沿生物当日跌幅16.34% 但获机构净买入3465.20万元 [2]
华商创新医疗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523.61万元 净值增长率17.87%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523.6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359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7.87%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5.16%,同类排名65/138;近半年增长率27.59%,排名103/138;近一年增长率50.85%,排名85/136 [5] - 基金经理彭欣杨管理的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中华商产业升级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66.97% [2]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3398.14万元 [2][30]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79.64%(同类平均86.95%),2024年上半年末达最高仓位90.68% [29] - 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联影医疗、京东健康、爱尔眼科、昭衍新药、惠泰医疗、卫宁健康、中芯国际、特宝生物、南微医学 [38] 估值水平分析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16.88倍,显著低于同类均值120.96倍 [9] - 加权市净率(LF)1.09倍,低于同类均值4.07倍 [9] - 加权市销率(TTM)0.99倍,低于同类均值6.52倍 [9] 财务指标表现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4% [14] -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19% [14]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6% [14] 风险收益特征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645 [22]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9.03%,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16.93% [26] - 最近半年换手率138.98%,持续低于同类均值 [36] 投资者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369户,合计持有3715.17万份 [33] - 机构投资者占比53.83%,个人投资者占比46.17%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12.5万份,占比0.34% [33] 行业展望 - 创新药全球合作热潮有望延续,CXO产业链将受益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 - 创新器械技术迭代红利与医疗AI商业化突破有望成为新主线 [2] - 医药行业预计进入全产业链创新周期 [2]